亚洲夏季风30~60天季节内振荡对中国东部地区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影响

亚洲夏季风30~60天季节内振荡对中国东部地区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1979~2015年中国台站观测的格点化高分辨率降水和NCEP II大气再分析逐日资料,探讨了亚洲季风区夏季30~60天大气季节内振荡(ISO)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性降水异常的关系,重点揭示了南亚和东亚子季风区ISO的相互作用及二者协同引起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极端降水的物理机制。合成分析表明,南亚和东亚ISO是通过高层辐散环流发生相互作用。在ISO位相1~3(5~7),异常活跃(抑制)对流从赤道印度洋北传至孟加拉湾—印度次大陆区域,其伴随的高层异常辐散(辐合)环流通过补偿效应,引起南海—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异常高层辐合(辐散),加强了局地的异常下沉(上升)运动,有利于南海—西北太平洋的异常抑制(活跃)对流发展并维持。南海—西北太平洋的异常抑制(活跃)对流伴随着显著的斜压散度,并进一步激发出一个连接南海和长江中下游的经向垂直环流圈,引起长江中下游强烈的异常上升(下沉)运动和低层水汽辐合(辐散),使得降水持续性偏多(少),极端降水的发生概率持续地偏高(低),有利于(不利于)形成持续性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还表明,亚洲季风区ISO的强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并对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发生频次和持续时间具有调制作用。在ISO偏强(弱)年,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发生频次较高(低),且持续时间较长(短)。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3 亚洲季风区ISO引起持续性极端降水的物理过程
  •   3.1 亚洲季风区ISO的演变特征
  •   3.2 亚洲季风区ISO引起中国东南部持续性极端降水的物理过程
  • 4 亚洲季风区ISO的年际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影响
  • 5 总结和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健颖,毛江玉

    关键词: 持续性极端降水,大气季节内振荡,年际变化

    来源: 大气科学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37103,41730963,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IPOVAI-03,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Y-SSW-DQC01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杰出人才培育基金CUG170643,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放课题KLME1602~~

    分类号: P461

    页码: 796-812

    总页数: 17

    文件大小: 1877K

    下载量: 256

    相关论文文献

    • [1].闪电和降水关系动态可视化研究平台开发[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9(11)
    • [2].秦皇岛降水酸碱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3].降水现象仪误差及故障分析[J]. 科技资讯 2019(35)
    • [4].基于贵州高原地貌分区的降水时空异质性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3)
    • [5].中国融合降水产品在太行山区的质量评估[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0(01)
    • [6].1979-2016年青藏高原降水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20(02)
    • [7].新疆阿图什市1950-2018年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 地下水 2020(01)
    • [8].北京市2015—2019年10月份典型场次降水对比分析[J]. 北京水务 2020(02)
    • [9].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降水空间变异函数有效性验证[J]. 水资源保护 2020(03)
    • [10].安徽省分地形小时极端降水气候分布特征[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1].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在西南山地的适用性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01)
    • [12].降水现象仪的维护与维修[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6)
    • [13].山西不同历时强降水的统计特征及趋势变化[J]. 高原气象 2020(04)
    • [14].卫星降水产品在太行山区的适用性初步评估[J]. 高原气象 2020(04)
    • [15].1982—2016年云南省不同强度降水气候态及其变化[J]. 暴雨灾害 2020(04)
    • [16].宁夏年降水和季节降水的创新趋势分析(英文)[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20(04)
    • [17].国产多源降水融合及其在小流域暴雨山洪预报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0)
    • [18].1960—2018年辽河流域日降水集中程度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05)
    • [19].全球降水格局变化下土壤氮循环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20(20)
    • [20].中国极端小时降水2010—2019年研究进展[J]. 暴雨灾害 2019(05)
    • [21].百年一遇降水为何年年遇[J]. 内蒙古水利 2019(10)
    • [22].陕西关中地区降水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6(12)
    • [23].我国现代降水时频分布特征分析与预测综述[J]. 科技展望 2016(36)
    • [24].自动气象站降水实时快速质控算法设计[J]. 气象科技 2016(06)
    • [25].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降水空间估算模型[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06)
    • [26].阳江市强降水的气候特征[J]. 广东气象 2016(06)
    • [27].热带气旋直接降水对中国的影响研究[J]. 气象科学 2017(01)
    • [28].中国东部区域性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及其海洋热力背景[J]. 热带气象学报 2016(03)
    • [29].古浪县降水中的化学成分及来源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30].北京连续降水水汽输送差异的同位素示踪[J]. 水科学进展 2017(04)

    标签:;  ;  ;  

    亚洲夏季风30~60天季节内振荡对中国东部地区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