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化学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化学,电位,儿茶素,电极,晶态,金属锰,碳化物。
电化学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白小慧,杜芳艳,陈娟,李霄,高立国[1](2019)在《木犀草素在纳米NiO_x/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沉积法结合表面滴涂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NiO_x/SWCNTs/GCE),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运用方波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木犀草素在NiO_x/SMWCNTs/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纳米氧化镍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存在对木犀草素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电极稳定性高,表面可以更新。在pH 2.8±0.2的伯瑞坦-罗宾森缓冲溶液中,木犀草素在NiO_x/SWCNTs/GCE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均负移,峰电流明显增加,据此,建立了测定木犀草素的方法。在-0.2~0.6 V电位区间内,在方波伏安曲线上的还原峰电位E为0.43 V,峰电流I木犀草素浓度在2.4×10~(-6)~1.0×1.0~(-10) mol/L范围内与电位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5.39×10~6c+4.171 6,R~2=0.999,检出限(3S/N)为3.4×10~(-11) mol/L,此方法用于砂珍棘豆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样品回收率为98.69%~104.40%,相对标准偏差为1.05%~1.37%。(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毕瑶,刘新宝,朱麟,张亚岗[2](2019)在《高温蠕变过程中高铬耐热钢的电化学极化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蠕变持久和间断试验制备了具有不同蠕变损伤状态的高铬耐热钢(P91钢)试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系统考察了P91钢在蠕变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行为。在此基础上,利用3.5%NaCl电解液研究了高铬耐热钢P91高温蠕变损伤过程中的电化学极化行为。结果表明,自腐蚀电流密度在蠕变第一阶段单调上升,主要是由可动位错密度快速下降和第二相粒子大量析出造成;在稳态蠕变阶段,可动位错密度基本保持不变,析出相开始粗化,导致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到蠕变加速阶段,自腐蚀电流密度再次上升,主要与析出相的快速粗化和在其附近产生的空洞及微裂纹有关。(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1期)
李慧,孙雨来,杨立华,刘婷,邱于兵[3](2019)在《温度对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温度对常用镁合金阳极材料MIC、AZ31、AZ63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根据GB/T 17848—1999,采用四天加速试验法,在25~70℃的人造海水介质中进行阳极电化学性能评价,并观察腐蚀后阳极的宏观腐蚀形貌。采用极化曲线测试技术,研究温度对加速试验前后阳极的极化行为影响。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叁种镁阳极的局部腐蚀明显加剧,溶解状态逐渐变得不均匀。随着温度的上升,叁种镁阳极的实际电容量和电流效率呈小幅增加趋势,温度的影响不显着。极化曲线显示,镁阳极表现出活化溶解特征,温度升高明显促进了镁阳极的阴极过程,自腐蚀速率逐渐增加。结论在腐蚀初期,温度升高明显促进了镁合金阳极的腐蚀过程,但对镁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不显着,这可能与后期腐蚀产物生成以及表面状态的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乔渊博,徐安桃,李锡栋,周慧,潘世举[4](2019)在《车辆装备冷却系统中典型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单金属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腐蚀趋势,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对车辆冷却系统中的H62黄铜、T2紫铜、铸铁、356#铸铝、焊锡等5种典型金属材料进行腐蚀实验。实验结果确定其腐蚀倾向性和耐腐蚀性,以及常温(20℃)下5种金属的电偶序。(本文来源于《军事交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蒯笑笑,周绍雯,赵建庆,高立军[5](2019)在《非晶态氧化铌低电位电化学赝电容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和长循环寿命的优点,但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通常较低.一些金属氧化物可以稳定高速地充电和放电,其行为类似于赝电容,原因在于发生在表面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本工作研究了非晶态α-Nb_2O_5材料在LiPF_6基有机电解质中的电化学行为.在0.1 V(vs. Li/Li~+)低电位下,表现出可逆的Li~+嵌入/脱嵌行为,循环伏安测试曲线在多个循环周期中均显示出矩形形状,表现为典型的赝电容行为.这种特性使得以α-Nb_2O_5为负极材料和活性炭为正极材料的混合超级电容器可充电至4.5 V的高电压.由于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E=1/2CV~2,该混合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可达178.5 Wh/kg(基于两个电极的活性物质质量).(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32期)
余飞海,张振,胡正飞,李桂贞,王琪[6](2019)在《长期服役后X20马氏体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电化学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在电厂服役230 000h后X20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以及微观组织结构退化与电化学行为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经长期服役后X20钢组织内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上分布的碳化物严重粗化。富铬碳化物在晶界的析出和长大可能导致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抗点蚀形核和再钝化能力降低。显微形貌观察表明,X20钢表面点蚀坑易萌生于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处,这与晶界附近析出的稳定碳化物将铬元素隔离在晶界外,从而使得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附近形成局部的贫铬区有关。(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11期)
李梅,杜芳艳,刘慧瑾,高立国,吴礼彬[7](2019)在《儿茶素在铁氰化镍/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铁氰化镍/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NiHCF/SWCNTs/GCE),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研究了儿茶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儿茶素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优化的条件下,用方波伏安法对儿茶素进行测定,其浓度在2.0×10~(-6)~1.0×10~(-8) mol/L的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I_(p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检出限(S/N=3)为5.0×10~(-9) mol/L。该方法用于测定菊花茶和海红果中儿茶素的含量,回收率分别在97.70%~105.2%和97.99%~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5%和1.63%。(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旭荣花,周朝昕[8](2019)在《金属杂质对锰电解过程的影响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质离子是影响电解金属锰生产的重要原因,明确不同金属离子在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对于指导电解锰的生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5种金属杂质离子对锰电解沉积过程中阴极极化、阳极溶解、晶核形成和析氢作用的影响。揭示了铁、钴、镍等金属离子存在下电解金属锰出现发黑、倒溶的原因,明确了锌、铅离子促进金属锰沉积的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9年05期)
钱昂,杨晓华,金平,谭晓明,王德[9](2019)在《Cl~-作用下AerMet100钢在盐雾环境中的微区电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Cl~-作用下AerMet100钢在盐雾环境中的腐蚀和微区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开展盐雾腐蚀试验,对AerMet100钢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研究分析。盐雾试验不同时间后,通过SKP测试,得到试样的表面电位分布,通过Gauss拟合,对试样表面扫描开尔文电位的分布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erMet100钢在盐雾腐蚀试验过程中的腐蚀行为从点蚀开始,逐渐发展为均匀腐蚀。腐蚀产物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疏松,内层致密。由于腐蚀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铁的氧化物及羟基氧化物,因此,内外层腐蚀产物中含有大量的Fe、O元素;内外锈层中均含有少量的Cl元素,表明Cl~-参与了腐蚀反应过程;内外锈层中Cr、Co、Ni等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得锈层具有离子选择性、致密性,加速了锈层的产生。未腐蚀的试样表面电位分布比较均匀,集中程度较高,即电位差较小,总体电位差为152 mV,有少量表面活性点随机分布,此时试样表面阴极和阳极分布不规则。盐雾试验3天后,试样表面电位正移,分布趋于分散,电位差增大,总体电位差为270m V,产生较为明显的阴极区和阳极区,由于吸附在试样表面活性点附近的Cl~-破坏了表面的氧化膜,腐蚀情况逐渐发生。盐雾试验6天后,试样表面电位进一步升高,分布更为分散,电位差略有减小,总体电位差为180 mV,由于腐蚀产物层的不断扩展,试样表面已经分为明显的较大面积的阴极区和阳极区。结论 Cl~-的侵蚀作用破坏了基体表面的氧化膜,使得AerMet100钢的腐蚀在夹杂物处发生。腐蚀产物能够阻碍Cl~-的渗透,对基体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李全德,孟惠民,冉斗,隆彬,巩秀芳[10](2019)在《14Cr12Ni3Mo2VN不锈钢在含氯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路电位、交流阻抗、动电位极化、Mott-Schottky曲线、扫描电镜、能谱、激光共聚焦等试验方法研究了14Cr12Ni3Mo2VN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氯离子浓度下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了氯离子浓度对其电化学特性和腐蚀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不断提高,14Cr12Ni3Mo2VN马氏体不锈钢表面自腐蚀电位不断降低,钝化膜的点蚀电位、阻抗值和保护电位均不断下降,钝化膜施主密度Nd明显升高,钝化膜内点缺陷增多,腐蚀介质传递的通道增加,材料的耐蚀性不断降低,腐蚀速率上升。不锈钢发生腐蚀时,腐蚀坑内的Fe和Cr等会发生选择性溶解,但会Fe以离子形式迁移出去而Cr则以氧化物形式沉积在腐蚀坑内,材料表面的腐蚀形态则随氯离子浓度的升高由圆形点蚀逐渐转变成沿材料表面线状腐蚀,但腐蚀坑的深度无明显升高。(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电化学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蠕变持久和间断试验制备了具有不同蠕变损伤状态的高铬耐热钢(P91钢)试样,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系统考察了P91钢在蠕变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行为。在此基础上,利用3.5%NaCl电解液研究了高铬耐热钢P91高温蠕变损伤过程中的电化学极化行为。结果表明,自腐蚀电流密度在蠕变第一阶段单调上升,主要是由可动位错密度快速下降和第二相粒子大量析出造成;在稳态蠕变阶段,可动位错密度基本保持不变,析出相开始粗化,导致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到蠕变加速阶段,自腐蚀电流密度再次上升,主要与析出相的快速粗化和在其附近产生的空洞及微裂纹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化学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白小慧,杜芳艳,陈娟,李霄,高立国.木犀草素在纳米NiO_x/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化学世界.2019
[2].毕瑶,刘新宝,朱麟,张亚岗.高温蠕变过程中高铬耐热钢的电化学极化行为[J].金属热处理.2019
[3].李慧,孙雨来,杨立华,刘婷,邱于兵.温度对镁合金牺牲阳极材料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9
[4].乔渊博,徐安桃,李锡栋,周慧,潘世举.车辆装备冷却系统中典型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9
[5].蒯笑笑,周绍雯,赵建庆,高立军.非晶态氧化铌低电位电化学赝电容行为[J].科学通报.2019
[6].余飞海,张振,胡正飞,李桂贞,王琪.长期服役后X20马氏体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J].腐蚀与防护.2019
[7].李梅,杜芳艳,刘慧瑾,高立国,吴礼彬.儿茶素在铁氰化镍/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19
[8].旭荣花,周朝昕.金属杂质对锰电解过程的影响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J].中国锰业.2019
[9].钱昂,杨晓华,金平,谭晓明,王德.Cl~-作用下AerMet100钢在盐雾环境中的微区电化学行为[J].装备环境工程.2019
[10].李全德,孟惠民,冉斗,隆彬,巩秀芳.14Cr12Ni3Mo2VN不锈钢在含氯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