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催乳素瘤论文_苏凯,章卫平,曹冬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垂体催乳素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乳素,垂体,腺瘤,激动剂,麦角,细胞,多巴胺。

垂体催乳素瘤论文文献综述

苏凯,章卫平,曹冬梅[1](2019)在《垂体催乳素细胞分化发育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前叶主要由5种内分泌细胞组成,其中催乳素细胞在胚胎期的分化过程与生长激素细胞有共同起源,出生后的细胞数量受激素等调节亦有很大可塑性。近年的研究发现,转录因子ZBTB20缺失可导致垂体催乳素细胞群特异性缺失,为其分化命运决定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文章就垂体催乳素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完善人们对垂体内分泌细胞分化发育的认识,为深入研究垂体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并可能为垂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赵伟伟,王柳清,张守成[2](2018)在《垂体催乳素瘤误诊为病毒性脑炎报告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催乳素瘤属于功能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为垂体占位效应及高催乳素血症等,多为良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该病的发现率较以往提高。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垂体瘤患者,入院后经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垂体催乳素瘤。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病例:患者为女性,54岁,幼师相关职业,因"突发头痛3 d,反应迟钝1 d"入院。患者入院前3 d,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全头钝痛不适,伴畏寒,恶心、呕吐数次,以干呕(本文来源于《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6期)

巫诗雨[3](2018)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检验其有效性,并分析舒肝种子汤组方特点、作用机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符合课题病例选择标准的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仅使用溴隐亭治疗。随访并填写临床观察表,记录患者月经情况、妊娠情况、血清催乳素水平及垂体催乳素瘤大小变化情况等,评价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血清催乳素含量、临床症状、垂体催乳素瘤大小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月经情况比较:在月经周期改善和经量增加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血清催乳素含量变化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数值与治疗前均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个月后、3个月后,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治疗后妊娠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中妊娠2人,随访期间妊娠4人;对照组治疗中妊娠0人,随访期间妊娠2人,治疗组治愈人数高于对照组。6.治疗后垂体催乳素瘤大小的变化:治疗组垂体催乳素瘤体积(直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在疲劳和便秘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情况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两组治疗方法均具有安全性。结论:采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与单独使用溴隐亭相比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更有效地控制肿瘤大小,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达到改善月经状况,提高生育能力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张芳芳,章江南,林兰梅,黄银兴[4](2017)在《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PRL)腺瘤的使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垂体PRL腺瘤患者共4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垂体微腺瘤(肿瘤直径≤10 mm)27例,垂体大腺瘤(肿瘤直径>10 mm)20例;25μg/L≤PRL<100μg/L者5例,100μg/L≤PRL<200μg/L者22例,PRL≥200μg/L者20例。患者确诊后立即开始服用溴隐亭治疗。定期复查血清PRL水平和进行垂体MRI增强检查。分析治疗前后PRL水平和肿瘤大小的改变,并监测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溴隐亭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更换为卡麦角林治疗。在持续服用溴隐亭药物治疗的44例患者中,症状好转率为70.5%。不同的肿瘤大小和不同PRL水平的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2%(17例)的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多数可以逐渐耐受。结论溴隐亭对垂体PRL腺瘤患者的高PRL血症和肿瘤大小均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期间可存在多种不良反应,治疗剂量应个体化。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首选更换为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7年29期)

沈智伟,包新杰,王任直[5](2017)在《溴隐亭单药治疗垂体催乳素大腺瘤随访30年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956年4月出生,1984年因闭经泌乳就诊,服用溴隐亭治疗8个月来月经,而后怀孕,1985年产1女,产后仍闭经,1985年10月底再次服用溴隐亭,1986年1月化验催乳素(PRL)>4.94 nmol/L(正常范围为0.22~1.06 nmol/L),其余激素未见异常,同年4月份CT检查示垂体瘤向鞍上发展,高度1.3 cm,溴隐亭治疗后较1985年7月23日外院片子有缩小。1987年10月5号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柳汝明,夏玲,王思捷,黄桦,周琼[6](2017)在《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妊娠期服用溴隐亭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妊娠期服用溴隐亭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BM数据库等,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妊娠期服用溴隐亭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队列研究,合计5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溴隐亭暴露组患者流产发生率显着低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产、新生儿低体质量及畸形的发生率方面,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妊娠期服用溴隐亭不会增加早产、新生儿低体质量及畸形等不良结局,并可减少流产的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7年04期)

吴哲褒[7](2017)在《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 药物治疗是首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通常都认为,长了瘤子就要开刀。但是,2014年8月19日正式发布的《中国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2014版)》(以下简称《共识》)明确指出,垂体催乳素腺瘤应首选药物治疗。《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以催乳素腺瘤为代表的部分垂体腺瘤从此将告别手术刀,迈入一个全新的药物治疗时代。《中国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2014版)》由中国垂体瘤协作组正式发布,对国内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给出了行业指导性意见。(本文来源于《江苏卫生保健》期刊2017年01期)

黄燕冰,黄利娟,邓跃飞,刘正豪[8](2015)在《甲磺酸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大腺瘤合并不孕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磺酸溴隐亭对垂体催乳素(PRL)大腺瘤所致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1例垂体PRL腺瘤不孕女性患者,按肿瘤大小分为研究组(瘤体直径≥1.0cm)15例和对照组(瘤体直径<1.0cm)26例,采用溴隐亭治疗,1、3、6个月行垂体MRI扫描、血PRL测定及B超监测排卵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PRL正常或低于治疗前50%水平、肿瘤消失或体积缩小>50%的患者分别为12例(80.0%)、12例(80.0%)和13例(86.7%),对照组分别为22例(84.6%)、21例(80.8%)和22例(84.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超监测有排卵、成功妊娠及足月分娩患者分别为12例(80.0%)、11例(73.3%)和11例(73.3%),对照组分别为23例(88.5%)、22例(84.6%)和20例(76.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随访6~12个月,研究组中肿瘤体积轻度增大1例,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溴隐亭对垂体PRL大腺瘤和微腺瘤所致不孕的治疗效果相当,可单独用于治疗PRL大腺瘤合并不孕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孔妍,路敏,周颖,崔一民[9](2015)在《垂体催乳素腺瘤的药物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催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可致高催乳素血症。治疗药物主要有溴隐亭、卡麦角林和喹高利特。溴隐亭为国内市场唯一用于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的药物,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卡麦角林199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及帕金森病。喹高利特于1996年在瑞士批准上市,目前已在欧洲广泛使用。本文从药动学特点、用法用量、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上述3种药物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郝学红,张强[10](2014)在《术前溴隐亭治疗对垂体催乳素腺瘤手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口服溴隐亭进行治疗的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在后期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时,药物对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2013年入院进行垂体催乳素腺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共42例。42例患者中口服溴隐亭进行治疗的23例为观察组,直接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9例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19例患者中,手术治疗有一定疗效的有15例,有效率为78.9%,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有11例,占57.9%;观察组2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有效的有12例,有效率为52.2%,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19例,占82.6%。结论口服溴隐亭会对手术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增加并发症发生,所以建议该类患者直接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4年14期)

垂体催乳素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垂体催乳素瘤属于功能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为垂体占位效应及高催乳素血症等,多为良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该病的发现率较以往提高。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垂体瘤患者,入院后经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垂体催乳素瘤。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病例:患者为女性,54岁,幼师相关职业,因"突发头痛3 d,反应迟钝1 d"入院。患者入院前3 d,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全头钝痛不适,伴畏寒,恶心、呕吐数次,以干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体催乳素瘤论文参考文献

[1].苏凯,章卫平,曹冬梅.垂体催乳素细胞分化发育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9

[2].赵伟伟,王柳清,张守成.垂体催乳素瘤误诊为病毒性脑炎报告及文献复习[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8

[3].巫诗雨.舒肝种子汤联合溴隐亭治疗肝郁型垂体催乳素瘤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4].张芳芳,章江南,林兰梅,黄银兴.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

[5].沈智伟,包新杰,王任直.溴隐亭单药治疗垂体催乳素大腺瘤随访30年1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

[6].柳汝明,夏玲,王思捷,黄桦,周琼.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妊娠期服用溴隐亭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

[7].吴哲褒.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药物治疗是首选[J].江苏卫生保健.2017

[8].黄燕冰,黄利娟,邓跃飞,刘正豪.甲磺酸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大腺瘤合并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

[9].孔妍,路敏,周颖,崔一民.垂体催乳素腺瘤的药物治疗[J].中国新药杂志.2015

[10].郝学红,张强.术前溴隐亭治疗对垂体催乳素腺瘤手术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

论文知识图

各组垂体组织bel一2、bxamRNA的表达

标签:;  ;  ;  ;  ;  ;  ;  

垂体催乳素瘤论文_苏凯,章卫平,曹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