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强度论文_姜广袤,郭兵,穆士州,刘静,尹利遵

导读:本文包含了格局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格局,空间,时空,景观,模型,海岸线。

格局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姜广袤,郭兵,穆士州,刘静,尹利遵[1](2019)在《芦山地震灾区震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考虑芦山地震灾区特殊的地貌类型,基于RUSLE模型结合多源耦合数据,定量提取了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坡长坡度因子(LS值)、地表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 5个因子,进而获取了2014年芦山地震灾区的震后土壤侵蚀强度,并从坡度、高程、土地利用类型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不同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震后灾区的全年土壤侵蚀量达9 504. 97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248. 55t/(km~2·a),总体上属于轻度侵蚀;②坡度和海拔与土壤侵蚀强度有密切关系,在坡度25~35°、海拔3 000~5 000m的地带土壤侵蚀最为严重;③有林地、其他林地、草地土壤侵蚀强度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成果可以为芦山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重建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2期)

赵亮,刘宇,罗勇,刘汉湖[2](2019)在《黄土高原近40年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格局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采用土地利用/覆被折算建设用地当量方法定量化和空间化人类活动强度。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利用1975—2015年期间4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阐释了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演变,探讨了人类活动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40年间,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大致以2000年为界,前期较为稳定,后期整体迅速降低。这一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其空间格局发生显着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类活动强度由中等强度广泛覆盖全区丘陵、塬面和平原、谷地的格局转变为覆盖平原谷地等地貌类型区的高强度区域镶嵌于大范围的低强度区域的空间格局,总体上趋于与地貌格局相一致;六盘山—陕北黄土高原出现大范围的人类活动冷点集聚区,关中平原—洛阳盆地形成较大范围的热点集聚区。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是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生态政策、产业结构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推动人类开发活动与生态承载力耦合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柏叶辉,李洪忠,李向新,孙毓蔓,韩宇[3](2019)在《1990年以来4个时期深圳市海岸线与海岸带景观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线及海岸带景观格局的演变,既是海岸带环境演变的直观体现,也是对各种动力作用的响应。人类的开发活动能影响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通过计算和分析海岸线与海岸带的一些度量指标,如海岸线长度、海岸线分形维数、海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景观格局指数和人为干扰强度等,能反映出海岸线和海岸带景观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状态。利用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提取了深圳市1990年以来的4个时期的海岸线和海岸带景观要素信息,计算出海岸线和海岸带景观格局的度量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深圳市海岸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西部海岸变化大于东部海岸,与1990年相比,2015年深圳市的海岸线长度增加了46.61 km;人类的开发活动会造成海岸线长度、形态、类型等方面的变化,海岸线长度分别与海岸线分形维数、海岸线开发利用强度和人为干扰强度显着正相关;随着时间推移,4个时期的深圳市海岸带景观格面积和蔓延度指数一直在增加,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在减小,平均分形维数小幅增大;人类开发活动造成了深圳市海岸带景观异质性降低,景观格局向规则化、结构简单化和边缘化程度降低方向发展;1990年以来,深圳市海岸带的人为干扰强度在逐渐增强,中高、高干扰强度的人类活动由中西部逐渐向四周扩散。(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曹坤[4](2019)在《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资源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海洋生态文明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海洋巨量的资源禀赋、陆地资源的供给紧张,东西部资源和经济分布的不协调以及国家海洋资源利益维护等研究热点和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了解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状况,并以此增强维护我国海洋利益的信心与实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海洋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涉及到海洋资源开发的相关内容。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是海洋资源开发的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了解我国沿海省区海洋资源开发现状,调节海洋产业发展布局,改善沿海省区产业发展思路,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该论文基于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的内涵,采用层次分析—熵值法结合D—S证据合成理论确定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分析我国沿海11省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02—2015年的海洋资源开发强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的海洋资源开发强度从2002年的0.199提升到2015年的0.370,增长86%。核密度曲线分布特征由“尖峰对称”分布向“宽峰长尾”转变,主峰不断向高值区移动,峰度下降,峰首尾范围也明显扩大。表明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整体有了明显提升,同时区域差异扩大。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空间格局变化明显,高开发强度的省区由2002年的0个到2015年的2个,低开发强度省区由8个减少到3个,空间分布上以天津、河北最高,其次是江苏,其他省区开发强度均较低。(2)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强度显示天津、河北、江苏、上海等较高,海南、福建等较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强度为天津、河北远高于其他省区,部分省区缺乏海洋油气资源开采产业;各省区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强度均很高,天津等6个省区均在0.75以上,江苏等3个省区逐年下降;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增长显着且高于其他省区;福建、广东、海南则十分有限,均在0.09以下;近海养殖强度以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较高,近海捕捞强度中,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均较高,广东、广西、海南均较低。(3)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资源开强度发有一定推动作用,影响系数为0.047,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系数-0.0003,影响较小;社会投资水平对海洋资源开发产业的影响系数为2.28E-06,表明其对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影响较小;产业结构水平影响系数为0.838,推动作用明显;人力科研水平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影响系数为109.764;政府扶持力度的影响系数为-2.097,对海洋资源开发强度增长具有一定负向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凡凡,张启楠,李福夺,傅汇艺,杨兴洪[5](2019)在《中国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审视水资源利用现状、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水足迹视角分别测算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域的水足迹强度,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解析,考虑到该方法空间描述的粗略性,通过引入时空跃迁测度法进行细化,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水足迹强度空间集聚效应显着且具有跃迁性,但主要以类型Ⅵ为主,其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人口数量仍然是当前中国水足迹强度的一个主要驱动因子,而城镇化率和对外开放程度则对降低水足迹强度起积极作用;中国水足迹强度存在"倒N型"的Kuznets曲线,且大部分省份水足迹强度处于第一个拐点与第二个拐点之间,北京、天津、上海等区域已越过第二个拐点,处于水足迹强度下降阶段,而部分西部欠发达地区仍未跨越第一个拐点。(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明明,张黎俊,粟海军,蔡静芸,胡灿实[6](2019)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与景观发展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地调查,选取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4、1992、2001和2015年4期遥感景观数据,将研究区景观斑块分为7种类型。使用多个景观指数指标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对保护区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以及景观发展强度变化及其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不同时期受气候、降水、水土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自然驱动因素以及人口经济增长、土地利用、工农业污染等人为驱动因素综合影响,景观斑块、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指数呈较大波动;4个时期保护区湿地景观发展强度指数平均为4.00±0.24,并且在2015年达到最高值4.27,说明草海湿地类型属于农业湿地,接近城镇湿地,处于中等健康水平。为确保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规范和统筹保护区景观的合理配置是草海综合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于元赫,李子君,姜爱霞,刘金玉,王硕[7](2019)在《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强度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省域、地理区域和县域3个尺度探讨1995—2015年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相对较高,变化趋势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2)化肥施用强度最高的是鲁东地区,其次为鲁中和鲁西地区;化肥施用强度总差异呈波动性上升的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原因;3)山东省县域化肥施用强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增强,烟台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热点,济南、淄博、莱芜和聊城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冷点;4)化肥施用强度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农业纯收入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农民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人口数量和化肥价格无显着影响。未来应继续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孔锋,乔枫雪,王瑞[8](2019)在《基于百分位数法的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变化模态研究(1961-2013)》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辨率的降水数据有助于科学认识全球增暖背景下不同强度降雨事件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1961—2013年中国545个气象观测站的小时降水数据,基于50%和90%分位数,将小时降水事件分为弱降雨、中等强度降雨、强降雨和总降雨四类事件,从气候态特征、波动特征、变化趋势和时空变化模态四个方面诊断了上述四类小时降雨频次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50%和90%分位数阈值的方法表明中国小时降雨阈值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分异特征。(2)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在1961—2013年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从东北至西南存在一个介于东南和西北之间的过渡带,其不同降雨频次介于东南和西北之间。(3)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波动特征首先呈现出东南波动小,西北波动大;其次呈现出南方波动小,北方波动大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均在长江流域呈现出增加趋势,强降雨和总降雨频次在京津冀地区也明显趋于增加。(4)基于EOF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在长江流域趋于增加是最主要的模态特征,该模态小时弱降雨、中等强度降雨、强降雨和总降雨频次的方差解释率分别达62.49%、59.41%、46.26%和67.20%。(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郭兵,刘丽峰,姜琳,范业稳,张慧[9](2019)在《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渡河流域的地理国情(地势陡峻,林草地广布),改进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坡度坡长因子LS和植被盖度因子C的提取方法,构建了大渡河流域土壤流失方程,进而分析和探讨了2005—2015年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大渡河流域总体上属于轻度侵蚀,其空间格局表现为小面积的高强度侵蚀,主要分布于中上游地区的高山峡谷地带以及下游的泸定县、九龙县、汉源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等地区。(2) 2005—2015年,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状况呈现总体稳定,局部加剧的态势。(3)近十年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然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频繁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地震)极大地加剧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研究成果可以为西南山区,特别是横断山区的土壤侵蚀量估算提供重要借鉴,对区域水土保持的防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殷兴伟,王金柱,黄容,高明[10](2018)在《叁峡库区重庆段人类活动强度的景观格局梯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峡库区重庆段1995、2005、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人类活动强度带,分析了叁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带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2015年研究区4种面积变化较大的景观类型格局特征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强度由西向东逐渐递减,长江干线流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相对周边区域更强;(2)在景观水平上,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研究区景观斑块数大幅减少,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先增加后减少,连通性有所下降;景观聚集度先减后增,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但在2015年得到一定改善;(3)在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水域、草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这4种景观类型能较好地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其中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随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除建设用地外其余景观类型的最大斑块指数和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时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和斑块指数分别达到71. 2%、35. 72%;(4)叁峡工程、移民工程、城市化推进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实施是叁峡库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力。揭示了20a来叁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沿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可为研究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2期)

格局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采用土地利用/覆被折算建设用地当量方法定量化和空间化人类活动强度。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利用1975—2015年期间4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阐释了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演变,探讨了人类活动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40年间,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大致以2000年为界,前期较为稳定,后期整体迅速降低。这一时期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其空间格局发生显着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类活动强度由中等强度广泛覆盖全区丘陵、塬面和平原、谷地的格局转变为覆盖平原谷地等地貌类型区的高强度区域镶嵌于大范围的低强度区域的空间格局,总体上趋于与地貌格局相一致;六盘山—陕北黄土高原出现大范围的人类活动冷点集聚区,关中平原—洛阳盆地形成较大范围的热点集聚区。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是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生态政策、产业结构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推动人类开发活动与生态承载力耦合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局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姜广袤,郭兵,穆士州,刘静,尹利遵.芦山地震灾区震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格局分析[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9

[2].赵亮,刘宇,罗勇,刘汉湖.黄土高原近40年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格局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柏叶辉,李洪忠,李向新,孙毓蔓,韩宇.1990年以来4个时期深圳市海岸线与海岸带景观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J].湿地科学.2019

[4].曹坤.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9

[5].张凡凡,张启楠,李福夺,傅汇艺,杨兴洪.中国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

[6].张明明,张黎俊,粟海军,蔡静芸,胡灿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与景观发展强度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7].于元赫,李子君,姜爱霞,刘金玉,王硕.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强度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8].孔锋,乔枫雪,王瑞.基于百分位数法的中国不同强度小时降雨频次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变化模态研究(1961-2013)[J].水利水电技术.2019

[9].郭兵,刘丽峰,姜琳,范业稳,张慧.大渡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格局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殷兴伟,王金柱,黄容,高明.叁峡库区重庆段人类活动强度的景观格局梯度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

论文知识图

辽宁沿海主要港口势能空间格局演变Fi...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分株格局强度太白红杉种群格局强度分析1多枝柽柳格局强度Fig.1Pa...蛇足石杉种群格局强度分析不同季节聚果榕小蜂繁殖性雌蜂空间分布...

标签:;  ;  ;  ;  ;  ;  ;  

格局强度论文_姜广袤,郭兵,穆士州,刘静,尹利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