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形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围岩,塑性,合金,应力,石门,晶粒。
变形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相平,郝登云[1](2019)在《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全锚索支护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元煤矿9102原回风巷的围岩大变形及支护构件变形失效等问题,分析了复杂高水平应力场和垂直应力场作用下原回风巷顶板围岩的裂隙发育状况及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现场实际在原回风巷20m处重新开掘一条回风巷。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新掘回风巷的围岩应力环境,结合原有支护及现场实践提出了全锚索支护技术,并阐明支护机理。现场监测表明,新掘回风巷采用全锚索支护技术后,巷道围岩变形明显减少,且支护构件无变形失效,实现了对深部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12期)
姚柏聪,崔莹妹[2](2019)在《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采条件下沿空留软岩巷围岩变形与破坏是目前深地资源开采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室内试验方法获得岩石的基本力学参数和不同围压作用下岩石的破坏特征,通过对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和围岩的力学性质研究,提出了可靠的支护结构方案。研究成果表明:根据采空区巷道围岩的力学特性,发现了深部开采软岩巷道的破坏规律;通过采集施工现场的岩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提出了沿空留巷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以锚杆和锚索为主,共同提供支护强度。(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1期)
刘啸[3](2019)在《深井动压影响下山煤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刘桥一矿Ⅱ66回风下山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工业性试验综合分析了下山煤巷非对称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动压影响下深井软弱煤巷围岩多层次组合控制理论,并给出优化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回风下山变形失稳严重并呈非对称性,围岩完整性较差,强度低。地应力实测显示,回风下山处于高原岩应力区,最大主应力为水平应力且具有明显方向性,与巷道轴线夹角为71°,断面顶底板剪切破坏风险较大;数值模拟显示,回风下山开拓延伸期间,受邻近轨道下山、辅助下山影响显着,4煤回采对其影响较小,6煤工作面回采是下山煤巷非对称失稳的主要诱因;提出以围岩深浅孔注浆为核心,以新型注浆锚索、锚杆为装备基础的高阻让压全断面组合控制理论,并给出具体优化方案。工业性试验显示,下山煤巷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黄庆享,郭强,曹健,钱万学,侯挺[4](2019)在《软岩大变形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软岩大变形巷道围岩控制难题,以象山矿井南一石门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取样、物理相似模拟和FLAC~(3D)数值计算,分析了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掌握了巷道各阶段围岩基本变形规律,得出巷道变形表现为四周收敛,具有明显的软岩特征,变形速度达3~4 mm/d.研究发现:巷道底板极限平衡区最大深度为3.57 m,两帮极限平衡区最大深度为1.86 m,顶板极限平衡拱高度为4.26 m.基于上述分析,结合"自稳平衡圈理论",提出合理的巷道支护方案,采用直墙圆弧拱带反拱优化断面,确定了全断面采用锚杆锚索+钢筋梯子梁+金属网喷浆支护,对围岩极其破碎阶段进行注浆,顶锚杆长度2.4 m,锚索长度6 m;帮锚杆长度2.4 m,锚索长度4 m;底板采用长度1.5 m的注浆锚杆,全断面采用金属网喷浆封闭。该研究方案已被矿区采纳。(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栗芃鹏[5](2019)在《矿井巷道底臌变形机理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村煤矿2101工作面巷道底板变形量大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巷道的底板移近量数值和现场监测底板移近量几乎保持一致,且由巷道塑性区分布,可知底板破碎程度较大。基于此,提出在现有支护体系下,补充"反底拱+注浆+锚杆"的底板支护体,对巷道底板进行加固。(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叶凌英,杨栋,李红萍,张新明,廖荣跃[6](2019)在《5A90铝锂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聚焦离子束在5A90铝锂合金试样表面蚀刻微米尺寸高分辨网格,在温度480℃、初始变形速率1×10~(-3)s~(-1)的变形条件下,定量研究其超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界滑移和晶内位错滑移对总变形的贡献量,并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观察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组织演变作为佐证。结果表明:位错运动在超塑性变形初期(ε<0.65)的贡献量约为60%~80%,为主要变形机制,在该阶段条带状晶粒逐渐细化和等轴化,平均晶粒尺寸减小约40%,晶粒转动作为协调机制;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发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开始增大,晶内位错滑移的作用逐渐减小,晶界滑移成为变形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范顺利,李云波,宋党育,张新宾[7](2019)在《不同变形机制下构造煤大分子结构演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煤是一期或多期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显着制约了煤层瓦斯突出和煤层气产出。为了探讨构造应力对煤中有机大分子结构的影响,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淮北矿区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大分子结构及演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中有机大分子结构对构造应力十分敏感,随着构造煤变形程度增加,煤中脂烃减少13.28%、芳烃增加25.45%、脂肪侧链长度减小1.29、芳环缩聚程度增加4.9。不同应力-应变环境对构造煤结构影响迥异,与原生结构煤相比,脆性变形序列构造煤(片状煤和碎粒煤)脂烃降低了9.24%,芳烃增加了18.89%;而韧性变形序列构造煤(揉皱煤和糜棱煤)中的脂烃减少量比脆性变形煤高6.36%、芳烃增加量高4.02%,说明构造应力对韧性变形序列构造煤的改造作用尤为明显,韧性变形过程更易促使脂肪链发生裂解重组,并促使脱落的小分子物质缩聚成稳定的芳香结构。(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涂慕溪,陈礼彪,曾俊铖,黄晓明,肖光书[8](2019)在《基于有限元的地基-路堤-路面协同变形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软土地基分布广泛,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工程建筑物时,不同位置上产生的变形量大小不同,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高等级公路常因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服务性能降低甚至发生结构性破坏。为了避免这些破坏的产生,需研究软土地基病害和其不均匀变形在道路面层结构中的传递机理,本研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基-路堤-路面协同作用的力学模型,在建立的ABAQUS数值模型中,由上至下各层分别为面层、路堤、砂垫层、淤泥质黏土4层。分析了不同路堤填料路堤在不同车辆荷载、填筑高度及填料模量下的变形规律:土石混合料路堤的沉降最大沉降量和车辆轴载及路堤填筑高度均成正比,沉降量随着填筑材料模量的增加不断减小,且减慢速率不断减小,并提出了地基-路堤-路面叁者组合的变形协同机理。发现沉降量在道路结构中向上传递会迭加路堤压缩变形以及道路结构层的厚度变化,且随高度逐渐减小的协同变形。地基-路堤-路面模型的整体变形规律为:软土地基施工结束后,在路堤和路面填筑过程中发生固结,水分排出引起沉降,沉降曲线为沿道路中线对称的抛物线形状。分层填筑路堤时,填料进行固结作用产生竖向变形,但与软土地基产生的竖向变形量相比可忽略不计。路堤与面层为适应地基沉降发生协调变形:路面结构在荷载和自重作用下,产生层间协调变形以填充路堤固结沉降产生的空间,但是由于结构层变厚软基沉降量向上传递时表现为不断减小。(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王超渊,田高峰[9](2019)在《粉末高温合金中SiO_2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反应机理及对其变形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工植入夹杂物的方法,采用SEM、EPMA、TEM、纳米压痕和微纳CT研究了FGH96粉末高温合金中30和60μm SiO2夹杂物在粉末态、热等静压(HIP)和热挤压(HEX)过程中形貌、尺寸以及化学成分的演变规律,深入揭示了SiO2夹杂物与基体发生界面反应的机理,定量研究了夹杂物在粉末态、HIP态以及HEX态下尺寸的变化,表征了夹杂物在挤压棒材中的叁维形貌。结果表明,在粉末态时,夹杂物呈长条状或板条状;在HIP过程中,夹杂物与基体发生了置换反应,形成了内部Ti O2、外部Al2O3并弥散分布于γ基体的复合夹杂物,确定了形成氧化物的物相种类,揭示了界面反应机理,同时,30μm SiO2周围未出现γ'相贫化区,60μm SiO2周围形成了γ'相贫化区,合金基体较γ'相贫化区具有较高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γ'相贫化区为软化区,反应后30和60μm SiO2夹杂物尺寸分别约为35和75μm,体积得到进一步增大;在挤压过程中,60μm SiO2由于贫化区的存在表现出与30μm SiO2不同的变形行为,并通过SEM观察统计的夹杂物尺寸与理论计算和微纳CT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鸿杰[10](2019)在《苗尾水电站库区六兰路口滑坡变形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蓄水及库水位变动是造成库岸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苗尾库区六兰路口滑坡为例,基于现场的地质勘察及历史监测数据,对其变形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滑坡变形与库水位涨落的相关关系,对其变形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滑坡自身的地质构造对该滑坡体的变形失稳起主要的控制作用,水库蓄水导致坡体前缘岩土体塌滑,牵引上部岩土体向下错动,是滑坡进一步变形的诱因。监测数据表明,滑坡体的变形已经收敛,在库水位变动过程中,滑坡体变形以持续塌滑变形为主,后期应加强监测。(本文来源于《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1)
变形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采条件下沿空留软岩巷围岩变形与破坏是目前深地资源开采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室内试验方法获得岩石的基本力学参数和不同围压作用下岩石的破坏特征,通过对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和围岩的力学性质研究,提出了可靠的支护结构方案。研究成果表明:根据采空区巷道围岩的力学特性,发现了深部开采软岩巷道的破坏规律;通过采集施工现场的岩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提出了沿空留巷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以锚杆和锚索为主,共同提供支护强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形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郭相平,郝登云.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全锚索支护机理[J].中国矿业.2019
[2].姚柏聪,崔莹妹.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9
[3].刘啸.深井动压影响下山煤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4].黄庆享,郭强,曹健,钱万学,侯挺.软岩大变形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技术[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
[5].栗芃鹏.矿井巷道底臌变形机理与控制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9
[6].叶凌英,杨栋,李红萍,张新明,廖荣跃.5A90铝锂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的定量研究[J].材料工程.2019
[7].范顺利,李云波,宋党育,张新宾.不同变形机制下构造煤大分子结构演化机理[J].煤炭科学技术.2019
[8].涂慕溪,陈礼彪,曾俊铖,黄晓明,肖光书.基于有限元的地基-路堤-路面协同变形机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9
[9].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王超渊,田高峰.粉末高温合金中SiO_2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反应机理及对其变形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9
[10].陈鸿杰.苗尾水电站库区六兰路口滑坡变形机理分析[C].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