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论文和设计-张典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正面安装有灯罩,所述灯体的两侧分别均安装有外框,所述外框分别依次与支架一的顶端及支架二的顶端连接,且所述支架一和所述及支架二分别均通过旋钮与所述外框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一的底端中间位置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灯体的内部中轴线位置沿着所述灯罩方向依次安装有光源、调焦镜头组、变倍镜头组和固定镜头组。有益效果:可以实现自动对焦,无需人工到演出现场对于被照物逐一进行对焦;通过设置锁紧机构,提高灯体的安装速率,避免灯体发生零部件丢失的可能,同时锁紧机构其承载能力强,进而提高灯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的正面安装有灯罩(2),所述灯体(1)的两侧分别均安装有外框(3),所述外框(3)分别依次与支架一(4)的顶端及支架二(5)的顶端连接,且所述支架一(4)和所述及支架二(5)分别均通过旋钮(6)与所述外框(3)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一(4)的底端中间位置安装有锁紧机构(7),所述灯体(1)的内部中轴线位置沿着所述灯罩(2)方向依次安装有光源(8)、调焦镜头组(9)、变倍镜头组(10)和固定镜头组(11),所述调焦镜头组(9)分别安装有电机一(12)和电机二(13),所述调焦镜头组(9)与所述变倍镜头组(10)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14),所述变倍镜头组(10)与所述固定镜头组(11)之间设置有测距模组(15),并且,所述单片机(14)分别依次与所述光源(8)、所述调焦镜头组(9)、所述变倍镜头组(10)、所述固定镜头组(11)、所述电机一(12)、所述电机二(13)及所述测距模组(15)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的正面安装有灯罩(2),所述灯体(1)的两侧分别均安装有外框(3),所述外框(3)分别依次与支架一(4)的顶端及支架二(5)的顶端连接,且所述支架一(4)和所述及支架二(5)分别均通过旋钮(6)与所述外框(3)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一(4)的底端中间位置安装有锁紧机构(7),所述灯体(1)的内部中轴线位置沿着所述灯罩(2)方向依次安装有光源(8)、调焦镜头组(9)、变倍镜头组(10)和固定镜头组(11),所述调焦镜头组(9)分别安装有电机一(12)和电机二(13),所述调焦镜头组(9)与所述变倍镜头组(10)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14),所述变倍镜头组(10)与所述固定镜头组(11)之间设置有测距模组(15),并且,所述单片机(14)分别依次与所述光源(8)、所述调焦镜头组(9)、所述变倍镜头组(10)、所述固定镜头组(11)、所述电机一(12)、所述电机二(13)及所述测距模组(1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一(4)底端中间位置的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内壁安装有若干导轨(17),所述导轨(17)上安装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上啮合有齿轮一(19),所述齿轮一(19)与齿轮二(20)的一侧啮合,所述齿轮二(20)与齿环(21)的一侧啮合,所述齿环(21)的另一侧啮合有卡爪(22),所述齿轮二(20)中间位置安装有驱动轴(23),所述驱动轴(23)远离所述齿轮二(20)的一端贯穿所述腔体(16)侧壁并与蝶形把手(24)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卡爪(22)内部卡接有固定柱(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2)内侧安装有与所述固定柱(25)相配合的防护垫(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21)靠近所述齿轮二(20)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齿轮二(20)相配合的轮齿(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21)靠近所述卡爪(22)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爪(22)相配合的螺旋槽(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与所述灯罩(2)通过卡扣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光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

背景技术

面光灯是从平面矩形区域进行照射,形成一个有规则的照射平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舞台灯光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舞台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在越来越多的舞台布置中需要不停的更换光束。在现有技术中,灯光对焦工作必须由人工于演出现场对于被照物逐一进行对焦,增加灯光设计师的成本及演出单位的预算。除此之外,对于演出现场灯具架设的位置及地理环境的复杂不可预期,通常面光灯固定在演出现场的地面或房梁上,由于采用螺栓进行固定,不仅增加了安装难度又降低安装效率,进而给演出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的正面安装有灯罩,所述灯体的两侧分别均安装有外框,所述外框分别依次与支架一的顶端及支架二的顶端连接,且所述支架一和所述及支架二分别均通过旋钮与所述外框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一的底端中间位置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灯体的内部中轴线位置沿着所述灯罩方向依次安装有光源、调焦镜头组、变倍镜头组和固定镜头组,所述调焦镜头组分别安装有电机一和电机二,所述调焦镜头组与所述变倍镜头组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变倍镜头组与所述固定镜头组之间设置有测距模组,并且,所述单片机分别依次与所述光源、所述调焦镜头组、所述变倍镜头组、所述固定镜头组、所述电机一、所述电机二及所述测距模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一底端中间位置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安装有若干导轨,所述导轨上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的一侧啮合,所述齿轮二与齿环的一侧啮合,所述齿环的另一侧啮合有卡爪,所述齿轮二中间位置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远离所述齿轮二的一端贯穿所述腔体侧壁并与蝶形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卡爪内部卡接有固定柱。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内侧安装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防护垫。

进一步的,所述齿环靠近所述齿轮二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齿轮二相配合的轮齿。

进一步的,所述齿环靠近所述卡爪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爪相配合的螺旋槽。

进一步的,所述灯体与所述灯罩通过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光源、调焦镜头组、变倍镜头组、固定镜头组、电机一、电机二、单片机和测距模组,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对焦,无需人工到演出现场对于被照物逐一进行对焦,可在演出现场架设完成之前即完成灯光节目的编排工作,节约灯光设计师的成本及演出单位的预算;通过设置锁紧机构,从而使得支架一底部的锁紧机构可以更加快速进行对接安装,从而提高灯体的安装速率,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固定连接,从而避免灯体发生零部件丢失的可能,同时锁紧机构其承载能力强,进而提高灯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的灯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的齿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灯体;2、灯罩;3、外框;4、支架一;5、支架二;6、旋钮;7、锁紧机构;8、光源;9、调焦镜头组;10、变倍镜头组;11、固定镜头组;12、电机一;13、电机二;14、单片机;15、测距模组;16、腔体;17、导轨;18、齿条;19、齿轮一;20、齿轮二;21、齿环;22、卡爪;23、驱动轴;24、蝶形把手;25、固定柱;26、防护垫;27、轮齿;28、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的正面安装有灯罩2,所述灯体1的两侧分别均安装有外框3,所述外框3分别依次与支架一4的顶端及支架二5的顶端连接,且所述支架一4和所述及支架二5分别均通过旋钮6与所述外框3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一4的底端中间位置安装有锁紧机构7,所述灯体1的内部中轴线位置沿着所述灯罩2方向依次安装有光源8、调焦镜头组9、变倍镜头组10和固定镜头组11,所述调焦镜头组9分别安装有电机一12和电机二13,所述调焦镜头组9与所述变倍镜头组10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STC12C5A60S2)14,所述变倍镜头组10与所述固定镜头组11之间设置有测距模组15,并且,所述单片机14分别依次与所述光源8、所述调焦镜头组9、所述变倍镜头组10、所述固定镜头组11、所述电机一12、所述电机二13及所述测距模组15电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光源8、调焦镜头组9、变倍镜头组10、固定镜头组11、电机一12、电机二13、单片机14和测距模组15,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对焦,无需人工到演出现场对于被照物逐一进行对焦,可在演出现场架设完成之前即完成灯光节目的编排工作,节约灯光设计师的成本及演出单位的预算;通过设置锁紧机构7,从而使得支架一4底部的锁紧机构7可以更加快速进行对接安装,从而提高灯体1的安装速率,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锁紧机构7进行固定连接,从而避免灯体1发生零部件丢失的可能,同时锁紧机构7其承载能力强,进而提高灯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锁紧机构7来说,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一4底端中间位置的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内壁安装有若干导轨17,所述导轨17上安装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上啮合有齿轮一19,所述齿轮一19与齿轮二20的一侧啮合,所述齿轮二20与齿环21的一侧啮合,所述齿环21的另一侧啮合有卡爪22,所述齿轮二20中间位置安装有驱动轴23,所述驱动轴23远离所述齿轮二20的一端贯穿所述腔体16侧壁并与蝶形把手24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卡爪22内部卡接有固定柱2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支架一4底部的锁紧机构7可以更加快速与固定柱25进行对接安装,从而提高灯体1的安装速率,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锁紧机构7进行固定连接,从而避免灯体1发生零部件丢失的可能,同时锁紧机构7其承载能力强,进而提高灯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固定柱25安装在房梁或舞台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卡爪22来说,所述卡爪22内侧安装有与所述固定柱25相配合的防护垫26,从而避免卡爪22在与固定柱25之间锁紧时对卡爪22的损坏,进而提锁紧机构7在连接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此外,具体应用时,上述防护垫26与所述卡爪22之间通过胶水进行粘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齿环21来说,所述齿环21靠近所述齿轮二20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齿轮二20相配合的轮齿27,从而使得齿环21得以啮合驱动齿轮二20,进而保证卡爪22进行夹紧和张开,进而提高卡爪22的稳定性。此外,具体应用时,为了减少成本,便于制造,上述齿环21采用铸造一体成型技术进行生产制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齿环21来说,所述齿环21靠近所述卡爪22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爪22相配合的螺旋槽28,从而使得齿环21得以啮合驱动卡爪22,进而保证卡爪22进行夹紧和张开,进而提高卡爪22的稳定性。此外,具体应用时,为了减少成本,便于制造,上述齿环21采用铸造一体成型技术进行生产制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灯体1来说,所述灯体1与所述灯罩2通过卡扣连接,从而使得灯体1与灯罩2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进而可以对灯体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维护与更换。

工作原理:在具体应用时,锁紧机构7在与固定柱25进行连接时,使用人员驱动蝶形把手24运动,进而使得蝶形把手24通过驱动轴23驱动齿轮二20运动,进而使得齿轮二20同时驱动齿轮一19和齿环21运动,此时齿环21驱动卡爪22做向心运动,同时齿轮一19驱动齿条18做靠近齿轮二20方向运动,进而达到锁紧固定柱25的目的,当需要拆卸锁紧机构7时,使用人员反向驱动蝶形把手24即可;安装后进行调焦时,测距模组15将侦测到的被照物体与灯具间的距离信息发送到单片机14,单片机14根据测距模组15测得的距离信息,再计算得出光源8、调焦镜头组9、变倍镜头组10、固定镜头组11之间的相对距离,单片机14控制电机一12和电机二13,电机一12带动调焦镜头组9移动,电机二13带动变倍镜头组10移动,完成灯光的自动对焦的动作。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光源8、调焦镜头组9、变倍镜头组10、固定镜头组11、电机一12、电机二13、单片机14和测距模组15,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对焦,无需人工到演出现场对于被照物逐一进行对焦,可在演出现场架设完成之前即完成灯光节目的编排工作,节约灯光设计师的成本及演出单位的预算;通过设置锁紧机构7,从而使得支架一4底部的锁紧机构7可以更加快速进行对接安装,从而提高灯体1的安装速率,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锁紧机构7进行固定连接,从而避免灯体1发生零部件丢失的可能,同时锁紧机构7其承载能力强,进而提高灯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0454.2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399157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F21K 9/69

专利分类号:F21K9/69;F21V14/06;F21V17/10;F21V21/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广州金鸟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金鸟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门街红星珠岗路63号B2栋5层北面

发明人:张典荣;黄香兰

第一发明人:张典荣

当前权利人:广州金鸟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电动光学调焦面光灯论文和设计-张典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