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区位于天山—兴蒙地槽系(Ⅰ)、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Ⅱ4)北东部哲斯-林西复向斜(Ⅱ41)的北东端,属于突泉—林西华力西期、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B级成矿带(Ⅲ-6)。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在充分收集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资料,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对比区域内典型银多金属矿床研究成果,建立了成矿预测模型,圈定两个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并客观评价了远景区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为该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研究区通过1∶5万地、物、化、遥等方法,将区内地层划分为6个填图单元,其中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以中二叠世大石寨组为主,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次之;将侵入岩划分为3个时代、13个填图单元,区所有内生金属矿(化)点与侵入作用均有一定关系,其中侵入岩与赋矿地层接触带与成矿关系最密切;区内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发育,与成矿有关的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1:5万航磁圈定异常12处;1:5万遥感解译网格状及环网状构造33处,提取了羟基异常及铁染异常分布特征;1:5万土壤地球化学圈定综合异常30处。1:1万高精度磁法圈定高磁异常6处,1:1万激电中梯圈定视极化率异常5处;1:1万土壤地球化学圈定组合异常38处。土壤组合异常多以Ag、Mo、Pb、Zn和Cu、Sb、As元素为主。通过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遥感特征分析,对照处于同一成矿带内的毛西嘎达坂铅锌多金属矿床和大石寨锌银多金属矿床进行研究。认为科右前旗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区内银多金属矿(化)体的形成与断裂构造和晚华力西期、燕山期侵入岩活动关系密切,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晚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侵入岩与不同时代地层的接触带。北西向断裂为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北东向断裂提供了容矿空间。晚华力西期、燕山期的岩浆热液为成矿提供了成矿元素、热源及动力,同时对二叠系大石寨组和侏罗系白音高老组、玛尼吐组、满克头鄂博组地层中成矿元素进行活化、迁移并局部富集,在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下成矿。其中与银多金属矿有关的矿化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视极化率异常主要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磁场表现为高磁异常;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以Ag、Mo、Pb、Zn和Cu、Sb、As为主的元素组合异常,并且与高磁异常、低阻高极化异常交叠;遥感特征表现为网格状构造及环网状构造发育,铁染蚀变发育。根据成矿预测区划分原则,在研究区内共圈定成矿远景区2处,分别为义勒力特Ag多金属Ⅱ级成矿远景区,发现矿化体1条,地表探槽采样分析Ag品位达23.0×10-6,原生晕样Ag含量93.0×10-6。哈日雅玛吐Mo、Ag、Au多金属Ⅱ级成矿远景区,发现矿化体2条,地表探槽采样分析:Ag15.9×10-6、Mo 0.05×10-2。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薄永祥
导师: 吴国学,杨秀录
关键词: 内蒙古,银多金属,地质特征,成矿预测
来源: 吉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吉林大学
基金: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等五幅 1:5 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项目
分类号: P618.2
DOI: 10.27162/d.cnki.gjlin.2019.000539
总页数: 82
文件大小: 16807K
下载量: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