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公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公路,智能,高速公路,车辆,智能交通,磁道。
智能公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周治祥[1](2017)在《浅析智能高速公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地区逐渐将智能高速公路系统推广开来。并且逐渐向安全、高效、智能、快捷、经济以及舒适的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化系统的改善,我国公路的整体系统提高了一个层次。本文就现阶段的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7年11期)
杨梦露[2](2016)在《浅谈智能高速公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高速公路系统旨在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解决高速公路交通问题。本文尝试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智能高速公路系统。(本文来源于《2016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6-04-27)
屈勇[3](2011)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然而在高速公路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却依然严峻,高速公路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于道路建设的发展。因此如何实现高速公路高效、快速、安全运行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车、路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车辆可以在道路上安全、舒适的运行,达到人车路的协调统一,提高运输效率,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传感网络等技术与互联网结合,实现人、车、路的相互连接,从而实时、准确的获取交通信息,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合理调度控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等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从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物联网的工作原理、特点、物联网结构以及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同时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发展,阐述了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子系统;(2)对物联网技术及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交通执法管理、交通诱导和紧急事件处理等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3)从系统需求出发对智能高速公路系统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物联网架构和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高速公路系统框架;(4)从宏观的角度对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紧急事故救援系统、智能调度控制系统、信息发布服务系统和电子收费系统进行了设计。(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1-05-01)
韩涛[4](2006)在《智能高速公路系统需求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运输系统(ITS)是世界上公认的解决交通问题的最好途径。智能高速公路系统是IT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ITS的思想和相关技术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正处于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时期,进行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对智能高速公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研究。本文使用IDEF方法,作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工具。IDEF方法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构造模型,能使系统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十分有利于系统的实施。本文的研究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ITS的发展历程、体系框架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高速公路智能化的发展情况。2.根据中国高速公路的特殊情况和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得到了符合实际需求的总体框架模型,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和特点,将模型分成5个层次。3.对IDEF方法的基本规则和建模方法进行介绍,分别应用IDEF0和IDEF1X方法建立了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详细准确的对系统进行了描述。4.对系统涉及到的主要子系统进行研究,这些子系统包括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管理系统、调度控制系统、智能养护系统、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和公共信息发布系统,给出了它们的逻辑结构、结构体系和功能模块。最后,论文总结全文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了现存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6-08-01)
吴超仲,王春燕,杨利兵,刘清彬,严新平[5](2002)在《智能公路系统车道保持模糊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智能公路系统中车道保持系统的特点 ,引入模糊控制理论 ,设计基于磁道钉导航方式的汽车车道保持模糊控制器。根据驾驶员的经验和现场实验 ,确定模糊控制器的变量及相应的量化等级和隶属度函数 ,总结出汽车车道保持的模糊控制规则。经过实车现场实验 ,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02年02期)
杨利兵[6](2002)在《智能公路系统的车辆横向控制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公路系统是借助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并对车辆实施自动安全检测、发布相关的信息以及实施实时自动操作的运行平台,它为公路运输提供了更为安全、经济、舒适、快捷的基础服务。 车辆横向控制是智能公路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智能公路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 车辆的控制包括车辆的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方面,车辆的横向控制主要是进行方向盘伺服机构的控制,即使车辆能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在预定的路线内自动行驶;车辆纵向控制主要研究车辆的速度控制,起动和制动控制。本文主要是针对车辆的横向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埋设在道路上的磁道钉作为车辆控制的诱导信号,由车载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送到车载计算机中,通过车载计算机的处理,发出执行指令,利用步进电机连接的方向盘伺服机构以实现车辆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保持车道的正常运行。 为实现车辆横向控制的自动行驶功能,试验中自行研制了整套控制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即诱导信号磁道钉的定型,车载传感器的研制,车载伺服系统的研制以及控制软件的编制。本文介绍了整套系统的构成,重点讨论了自行研制的车载传感器的具体参数以及工作原理;为配合试验中采集到的数据的去除干扰处理,制作了滤波放大电路。同时介绍了由合作单位北京吉普车有限公司开发的方向盘伺服机构。 本项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试验,通过试验不断地进行硬件平台和编制软件的修正设计,实现了车辆的横向控制。(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2-02-01)
鲁忠武[7](1998)在《智能公路系统初现端倪》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各大新闻报纸和电视争先跟踪报道97年8月份在美国San Diego举行的自动公路系统(AHS)的实时、多车辆试验。电视新闻对车辆在公路上的运行进行跟踪报道。当时驾驶者虽坐在车内,但双手和脚都远离车辆的控制系统,新闻报纸也以“未来汽车”为标题进行连篇累犊的报道。 Demo′97是美国国会托管下的一个示范性展览,以证明自动公路AHS的技术可行性和国家自动公路系统会(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1998年01期)
刘运哲[8](1997)在《智能车辆公路系统评价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是美国智能车一路系统(IVHS)研究、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在应用成本一效益法对IVHS发展进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提出了评价体系的叁个重要内容:(1)IVHS的结构;(2)IVHS的运营环境;(3)对交通系统的影响。讨论了从每个方面进行评价的效率、效果准则和实施评价的准则,期望这些内容和提出准则,有助于形成便于一致比较的共同基础。(本文来源于《国外公路》期刊1997年02期)
李滔[9](1995)在《面向21世纪的“智能车辆—公路系统”—IVHS》一文中研究指出IVHS是英文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System的缩写,意指“智能车辆—公路系统”。自80年代后期以来,很多发达国家一直在竞相开发IVHS技术,以期在下世纪初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去年10月美国运输部在首都华盛顿举办的21世纪交通运输展览会上,展示(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1995年09期)
孙立军[10](1995)在《智能公路系统:现状与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公路系统:现状与前景孙立军同济大学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越发显得重要。二战以后,西方各国均将汽车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刺激汽车工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修建了大规模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网的修建大大地方便了交通,回头来又刺激了人们的交通需...(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期刊1995年06期)
智能公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智能高速公路系统旨在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解决高速公路交通问题。本文尝试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智能高速公路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公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周治祥.浅析智能高速公路系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2].杨梦露.浅谈智能高速公路系统[C].2016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3].屈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4].韩涛.智能高速公路系统需求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6
[5].吴超仲,王春燕,杨利兵,刘清彬,严新平.智能公路系统车道保持模糊控制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
[6].杨利兵.智能公路系统的车辆横向控制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
[7].鲁忠武.智能公路系统初现端倪[J].交通世界.1998
[8].刘运哲.智能车辆公路系统评价体系[J].国外公路.1997
[9].李滔.面向21世纪的“智能车辆—公路系统”—IVHS[J].综合运输.1995
[10].孙立军.智能公路系统:现状与前景[J].世界科学.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