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液论文_李爱民,刘春霞,薛峰,马静,张海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氧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绞痛,糖尿病,厌氧菌,低氧,微血管,冠状动脉,丹参。

高氧液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民,刘春霞,薛峰,马静,张海丰[1](2019)在《高氧液 针灸辅助治疗慢性肝衰竭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显示,用高氧液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与鼻导管给氧组相比,神志、脑电图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肝功能,血氨,动脉血压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1]。引起我们对高氧液的重视,开始大胆尝试;另外,施维群[2]报道:中医外治用于治疗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其中穴位贴腹为其中一种方案,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故我们又探索将二者联合治疗慢性肝衰竭,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高建苑[2](2019)在《高氧液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心绞痛病人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氧液治疗组,每组25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高氧液治疗组PCI术后心绞痛反复发作、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改善等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两组严重出血、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液治疗可明显缓解PCI术后心绞痛症状。(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高建苑,郭烽[3](2018)在《高氧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氧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效果。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和高氧液治疗组(3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高氧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高氧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氧液治疗组在心绞痛反复发作、心绞痛发作严重程度、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方面都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严重出血、心肌梗死、死亡情况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22期)

彭晓智,黎宗保,裴翔,赵梅[4](2018)在《高氧液疗法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氧液疗法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加以高氧液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月测定两组患者的FPG、Hb A1c、2hPG;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用药前后UAER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UAER水平无明显差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月后观察组患者UAER水平的下降速度显着高于对照组,且趋于稳定,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氧液疗法联合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有利于降低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对微血管病变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8年11期)

车蕾,刘蕊[5](2018)在《高氧液抑制根管内常见厌氧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氧液作为根管冲洗剂对厌氧菌的作用效果。方法:制备高氧液;取变异链球菌、中间普氏菌、粘性放线菌培养48h后,制成1×10~6CFU/mL的菌悬液;将实验分为高氧液组、5g/LNaClO组、生理盐水3组,分别对3种厌氧菌进行菌落形成实验、抑菌环实验,并纳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82例共96个患牙分为3组(n=32)进行根管冲洗效果比较,RT-PCR初步探讨高氧液抑菌的作用机制。结果:制备的高氧液氧分压为(106.9±5.3)kPa;高氧液组和5g/LNaClO组处理细菌悬液后,3种厌氧菌的菌落形成数均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抑菌环均显着大于生理盐水组(P<0.05)。分别使用高氧液、5g/LNaClO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后,高氧液组和5g/LNaClO组根管内残余厌氧菌的菌落数均显着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与需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厌氧的变异链球菌、中间普氏菌、粘性放线菌的SOD基因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与生理盐水相比,高氧液组3种厌氧菌中Caspase3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结论:高氧液对根管内常见的3种厌氧菌具有抑菌作用,其原理可能是促进细菌的程序性死亡。(本文来源于《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车蕾[6](2018)在《高氧液抑制根管内常见致病菌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管治疗术是临床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感染性疾病最完善的治疗方法。厌氧菌为感染根管内的主要细菌,以专性厌氧菌为主,包括消化链球菌、类杆菌、真细菌、梭杆菌、丙酸杆菌、和放射菌等。研究表明,根尖周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厌氧菌紧密相关。对感染根管内菌群的有效控制决定了根管治疗是否成功,而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的关键点在于根管冲洗。目前1-3%过氧化氢液、0.5%次氯酸钠液以及生理盐水都是临床常用的根管冲洗液。但次氯酸钠存在味道刺鼻以及过氧化氢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皮下气肿等诸多缺点限制了临床工作的开展。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找到一种高效、安全、成本低的冲洗剂,对提高口腔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成功率十分重要。课题组前期工作中曾利用“快速气体置换溶氧”技术,发明了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能制备出氧分压为106.6±7.8 kPa的高氧液,氧浓度达到常规液体的5.3倍。针对根管内感染主要为厌氧菌的特点,我们拟用高氧液作为根管预备过程中的冲洗剂来探讨其抑菌效果。根据氧抑制机制,气态的氧并不能造成厌氧微生物的死亡。研究表明,某些氧代谢产物的毒性很大,厌氧微生物是因为不能降解其毒性而最终死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为自由基清除剂,因SOD的功能是保护好氧菌免受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毒害,故我们通过检测细菌SOD基因表达情况,明确高氧液抑菌作用的机制。另外,Caspase3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执行者,其结构、功能复杂,调控方式独特,决定着细胞的命运。我们采用Caspase3作为细菌程序性死亡的指示分子,通过检测Caspase3的表达,观察细菌程序性死亡情况,进一步明确高氧液抑菌作用的机制。最终我们结合临床,将高氧液应用于临床根管冲洗来探讨其能否抑制感染根管内的致病菌。试图为临床预防口腔感染性疾病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有益健康的新方法。第一部分实验:高氧液对根管内常见致病菌的作用研究。目的:以感染根管内常见的叁种厌氧菌(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中间普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学实验,明确高氧液对感染根管内常见叁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并比较高氧液与常规冲洗液的抑菌效果的差异。方法:制备高氧液并复苏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中间普氏菌,培养细菌至指数生长期。进行高氧液抑菌实验,计数培养基上存活菌落数,并通过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比较高氧液对叁种常见根管内感染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tudent’s t-test方法检验高氧液对同一种根管内常见感染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进行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 HSD检验比较高氧液对不同常见根管内细菌抑菌圈直径大小。P<0.05设置为有统计学差异,实验重复叁次。结果:本实验成功制备出符合标准的稳定的高氧液并成功培养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中间普氏菌。使用高氧液、0.5%次氯酸钠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分别处理叁种细菌,计数培养基上存活菌落数,实验结果显示:与0.9%氯化钠溶液组(1197.2±153.4)相比,高氧液处理组(818.7±121.4)和0.5%次氯酸钠溶液组(403.1±96.2)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914.9±132.1)相比,高氧液处理组(451.2±125.3)和0.5%次氯酸钠溶液组(301.4±92.2)黏性放线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710.8±131.2)相比,高氧液处理组(422.8±105.0)和0.5%次氯酸钠溶液组(126.5±90.6)中间普氏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使用高氧液、0.5%次氯酸钠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分别处理叁种细菌后,游标卡尺测量抑菌菌环直径,实验结果显示:与0.9%氯化钠溶液组(0.00 mm)相比,高氧液处理组(5.02±0.12mm)和0.5%次氯酸钠溶液组(6.52±0.24 mm)变形链球菌抑菌环直径均显着增大(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0.00 mm)相比,高氧液处理组(3.14±0.26 mm)和0.5%次氯酸钠溶液组(4.12±0.34 mm)黏性放线菌抑菌环直径均显着增大(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0.00 mm)相比,高氧液处理组(7.02±0.24 mm)和0.5%次氯酸钠溶液组(7.92±0.36 mm)中间普氏菌抑菌环直径均显着增大(P<0.05)。结论:高氧液对于根管内常见的叁种致病菌有抑菌作用,高氧液对中间普氏菌的抑制作用高于变形链球菌和黏性放线菌。第二部分实验:高氧液对根管内叁种常见致病菌作用的机制研究。目的:应用高氧液后,检测叁种细菌SOD、Caspase-3基因表达情况,明确高氧液抑菌作用的机制。方法:复苏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中间普氏菌叁种细菌于相应的平板中进行菌落形成实验,变形链球菌孵育24 h,黏性放线菌和中间普氏菌孵育48 h,光学显微镜下计数菌落数。取高氧液、0.9%氯化钠溶液处理的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中间普氏菌各一平板,提取细菌总RNA,将细菌总RNA反转录成cDNA进行实时定量PCR反应。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0.9%氯化钠溶液组(1097.5±144.2)相比,高氧液处理组(752.8±127.2)变形链球菌菌落数显着增多(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826.3±107.6)相比,高氧液处理组(425.4±108.9)黏性放线菌菌落数显着减少(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692.4±117.1)相比,高氧液处理组(415.4±113.2)中间普氏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氧菌)相较,变形链球菌、中间普氏菌、黏性放线菌的SOD基因表达均较低(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高氧液处理组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中间普氏菌的Caspase3基因表达显着上调(P<0.05)。结论:高氧液处理组及0.9%氯化钠组叁种细菌Caspase 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高氧液处理组叁种细菌程序性死亡均较0.9%氯化钠组增多。而这也与活菌形成实验结果相符。高氧液的抑菌作用可能是通过氧抑制作用,使细菌程序性死亡增加实现的。第叁部分实验:高氧液对感染根管内常见致病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进一步探究高氧液应用于临床根管冲洗后,能否抑制感染根管内的致病菌。方法:84例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无牙周病且为单根管的患牙共100个。患者近期(1月)没有接受任何抗生素的治疗,没有全身性疾病病史。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年龄段设置为:18-70岁,男39例,女45例。将患牙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叁组:高氧液组;0.9%氯化钠组;次氯酸钠液组。根管治疗时,采用各组冲洗液5 mL冲洗根管,将#30消毒纸捻插入根尖1/3处,维持1 min取出,经恒温培养的厌氧菌用划线法转种于血琼脂培养皿,培养48 h,观察菌落形成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Tukey HSD检验比较不同冲洗剂对根管内常见感染细菌的抑菌效果。实验重复3次。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菌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高氧液组细菌菌落数量高于次氯酸钠组(P<0.05),但明显低于0.9%氯化钠组(P<0.05)。结论:高氧液应用于根管冲洗,可能通过氧抑制作用,使根管内细菌程序性死亡增多,从而抑制感染根管内细菌生长。虽然高氧液抑菌效果低于次氯酸钠液,但是由于其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势,因而,在临床中仍然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高建苑[7](2017)在《高氧液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氧液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宾病房住院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高氧液治疗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注射用硫辛酸治疗,高氧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内皮素-1(ET-1)、类胰岛素成长因子-1(IGF-1)、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结果治疗后高氧液治疗组VCAM-1、ET-1、IGF-1、IL-8、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高氧液治疗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7年S3期)

李鹰,王炯,魏龙良,刘爱梅,张静[8](2017)在《自制高氧液联合口咽通气管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制高氧液联合口咽通气管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鼻导管给氧组、口咽通气管组和高氧液组,每组20例,其中,鼻导管给氧组用经鼻吸氧管供氧,口咽通气管组予以口咽通气管供氧,高氧液组采用自制高氧液静脉输氧+口咽通气管供氧。观察各组患者的术中反应,监测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高氧液组RR、HR、BP及Sp O2在麻醉前、术中、术后保持平稳(P>0.05),其余两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鼻导管给氧组波动较大,与高氧液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液组发生低氧血症、呛咳、屏气、术后头晕困倦的几率明显低于鼻导管给氧组,而愿意再检查率显着高于鼻导管给氧组(P<0.05)。结论自制高氧液联合口咽通气管行无痛FB检查,是一种痛苦小、反应轻、安全可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7年07期)

张丽芳,刘涛,张凤英[9](2017)在《丹参多酚酸联合高氧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高氧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方法收治的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与高氧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C-反应蛋白和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C-反应蛋白的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提高,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高氧液从多种发病机制干预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7年13期)

刘春荣,刘春杰[10](2017)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氧液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氧液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高氧液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2例)和实验组(4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度、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3.04%、93.48%vs 30.95%、73.81%],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N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0.89±4.64)分vs(15.54±5.64)分],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氧液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7年19期)

高氧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心绞痛病人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氧液治疗组,每组25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高氧液治疗组PCI术后心绞痛反复发作、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改善等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两组严重出血、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氧液治疗可明显缓解PCI术后心绞痛症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氧液论文参考文献

[1].李爱民,刘春霞,薛峰,马静,张海丰.高氧液针灸辅助治疗慢性肝衰竭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

[2].高建苑.高氧液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3].高建苑,郭烽.高氧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

[4].彭晓智,黎宗保,裴翔,赵梅.高氧液疗法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作用研究[J].四川医学.2018

[5].车蕾,刘蕊.高氧液抑制根管内常见厌氧菌的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8

[6].车蕾.高氧液抑制根管内常见致病菌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

[7].高建苑.高氧液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

[8].李鹰,王炯,魏龙良,刘爱梅,张静.自制高氧液联合口咽通气管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江西医药.2017

[9].张丽芳,刘涛,张凤英.丹参多酚酸联合高氧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机制研究[J].河北医药.2017

[10].刘春荣,刘春杰.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氧液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

论文知识图

体的阴影7-2方解石流的氧同位素(影部分...有序介孔碳的TEM照片及其结构示意图停留时间内总氮(NT)的去除率变化高氧液制备流程简图光镜下高氧液对低压缺氧复合光气...高氧液治疗组

标签:;  ;  ;  ;  ;  ;  ;  

高氧液论文_李爱民,刘春霞,薛峰,马静,张海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