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劳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式,同工同酬,时间,过劳死,人工智能,法案,劳动者。
劳动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1](2019)在《日本推进劳动方式改革 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政府发布的2018年度 《过劳死等预防对策白皮书》显示,从2000年至2017年,该国共发生了3344起过劳死事件。日本是有着加班文化的国家,长时间劳动已成为日本人的工作常态,也成为很多企业对员工评价的标准。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2016年的一项统(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12)
汪倩,周幼平[2](2019)在《论弱人工智能对劳动方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使劳动工具发生变化,并进而引起劳动方式的变革。作为新兴科技,人工智能使劳动工具智能化。智能化劳动工具与劳动者之间建立起"人机共生"关系,并使劳动者的劳动职能由体力、脑力劳动双担向着重非重复性脑力劳动转变。劳动的技术组织也由以科层制、泰勒制为特征的传统形式向小型化、民主化和高低技能两级分化转变。(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冀勇[3](2019)在《日本新法给加班时间设上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996”工作制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日本作为一个有加班文化、“加班信仰”的国家,“过劳死”“过劳自杀”“工作中毒”“社畜”(网络语,日本用于形容上班族的贬义词,指在公司很顺从的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多用于自嘲)等词汇无不反映(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04-22)
梁凡[4](2018)在《日本劳动方式改革前路多艰》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9日,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安倍政府力推的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新规将从2019年4月起陆续实施。安倍政府进行劳动方式改革的目的是要将劳动力从加班和不平等待遇中“解放”出来,保证整个日本社会和经济的活力,但新法案中的部分规定被质疑会加重过劳死现(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8-07-03)
冀勇[5](2018)在《日“劳动方式改革法案”国会受阻》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叁把今年1月开始的国会例行会议定义为“劳动方式改革”国会,准备向国会提交8部劳动相关法律修正案,其中设置加班时间上限、实现“同工同酬”、设立“高度专业制度”及扩大裁量劳动制被称为上述法案的四大支柱。尽管日本政府原本计划在本届国会通(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8-03-10)
张芹芹[6](2017)在《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及其当代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方式是劳动过程中主体、中介、客体之间的结合方式,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受到了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劳动方式的变革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为线索,探索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过程探究,引出马克思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产生的必然性。首先,概述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与内容。首先从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历史生成层面,梳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历史生成。从一般思想、资本主义劳动方式思想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方式思想叁方面,论述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次,剖析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当代发展。首先分析了在电气化条件下、自动化条件下、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条件下,不同的技术水平对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不同影响,概括了不同条件下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发展。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是一个开放性的思想,在新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条件下,带给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很多新思考。最后,阐述了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方面看,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是当代中国劳动方式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劳动方式思想相比更具理论优势;从实践价值方面看,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利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科学定位,有利于劳动组织方式的合理升级,有利于劳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是政治经济学史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思维范式对劳动方式思想的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的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6)
郭书林[7](2016)在《土地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民劳动方式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叙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土地制度变革:从土地改革后的农民个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集体所有制,再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全民所有制,最后到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集体所有制的变迁过程。受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农民的劳动方式也在随之变化,经历了从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分散经营为主,到集体经营,再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分散经营演进过程。当前,随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以农户为单位的规模经营,必将成为未来农民劳动的主要方式。(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6年16期)
赵衡[8](2016)在《自雇型劳动者受劳动法保护吗》一文中研究指出门诊问题:谁来保障自雇型劳动者的权利?门诊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 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副教授 涂永前专家观点:自雇型劳动者是指通过自己雇用自己,获得部分或者全部收入的劳动者,(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6-02-20)
张波[9](2015)在《职业培训——转变劳动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指导意见,明确以企业为主体,对建筑工人实行全员职业培训,实现人人持证上岗。职业培训之要义在于转变一线建筑工人的劳动方式,使其真正职业化。从事任何一项工作,其从业者都要熟悉职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遵守职业操守。不然,就不具备从业资格。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大量一线建筑工人未经(本文来源于《建筑》期刊2015年08期)
马跃[10](2010)在《技术进步对农民劳动方式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技术条件下,农民终年劳作,依然贫困。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带来了农民劳动方式的变化,使其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变了农民的角色,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没有显着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没有改变土地占有关系,没有改变农民辛苦劳作的形象。要进一步改变农民的劳动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必须走不断扩大农场规模的道路,并且要有资金的投入和若干重大政策的支持。(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劳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使劳动工具发生变化,并进而引起劳动方式的变革。作为新兴科技,人工智能使劳动工具智能化。智能化劳动工具与劳动者之间建立起"人机共生"关系,并使劳动者的劳动职能由体力、脑力劳动双担向着重非重复性脑力劳动转变。劳动的技术组织也由以科层制、泰勒制为特征的传统形式向小型化、民主化和高低技能两级分化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动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楠.日本推进劳动方式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汪倩,周幼平.论弱人工智能对劳动方式的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冀勇.日本新法给加班时间设上限[N].法制日报.2019
[4].梁凡.日本劳动方式改革前路多艰[N].工人日报.2018
[5].冀勇.日“劳动方式改革法案”国会受阻[N].法制日报.2018
[6].张芹芹.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及其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7
[7].郭书林.土地制度变迁视角下农民劳动方式的演进[J].新西部(理论版).2016
[8].赵衡.自雇型劳动者受劳动法保护吗[N].检察日报.2016
[9].张波.职业培训——转变劳动方式[J].建筑.2015
[10].马跃.技术进步对农民劳动方式和收入水平的影响[J].黑河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