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论文_鲍义东,李江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灰色,控制系统,模型,步长,模糊,列车,斜拉桥。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鲍义东,李江龙[1](2019)在《基于灰色预测的温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温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效果差的问题,将灰色预测模型应用到了温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中,以达到更好的温室温湿度控制效果。通过信号采样电路对温室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并设计通信节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控制平台。最后将信号采样电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通信节点发出发送命令,以此实现对温室温湿度智能控制。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基于灰色预测的温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20期)

赵淑兰,金添[2](2019)在《基于新陈代谢模型的灰色预测控制系统在斜拉桥施工监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东佛山某斜拉桥工程为背景,采用基于新陈代谢模型的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施工监控应用研究。对监控中的线形和索力所测的实测值与模型中的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桥后边跨混凝土梁的成桥标高与理论标高的差值均在25 mm以内;主跨钢箱梁除极少数测点的标高误差大于30 mm,但小于40 mm以外,其余均满足规范及控制目标不超过30 mm的要求;桥面标高拟合曲线线形平顺,未见明显折角;对于全桥40对索,仅有3对索的索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大于5%且小于8%,其余斜拉索的索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均在5%以内。可以看出,基于新陈代谢模型的灰色预测控制系统对斜拉桥的施工监控具有良好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南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杰,张军,衡润来,苏永琢[3](2019)在《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央空调温湿度系统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央空调温湿度系统混杂特性,采用切换控制思想对温湿度系统进行建模和预测控制,将温湿度预测控制问题描述为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题;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系统中可测不可控的扰动输入进行预测。分析了温湿度切换系统有限时间内的稳定特性并结合温湿度幅值约束条件,得到各类设备的最优切换序列。最后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和控制策略有效。(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梁海峰,樊水康,张华,肖亮,李林[4](2018)在《灰色预测智能PID控制在火箭炮伺服系统中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火箭炮武器系统具有大惯量、变负载的非线性时变特性,传统PID控制难以满足火箭炮快速高精度调炮的要求。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智能控制理论,在火箭炮伺服系统中采用一种智能PID控制,并利用灰色预测控制的超前控制能力改善系统的时滞特性,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在系统快速性、稳定性方面得到了改善,并减小了系统超调。(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11期)

宁静[5](2018)在《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灰色预测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环保压力日益加大和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使用,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步伐已成为当务之急。天然气是一种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使用天然气发电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一个方向。随着天然气发电规模的日益增大,燃气机组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寻求有效的控制方法来提高燃气轮机发电系统(Gas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实现了灰色预测控制对于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稳定控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MATLAB Function模块编写了灰色预测算法程序,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等维新息GM(1,1)模型。为了对灰色预测的控制效果作初步验证,将灰色预测PID控制器(GP-PID)应用于一个简单的叁阶系统并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纯的PID控制器相比,GP-PID控制器的性能更优越。作为燃机发电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的基础,详细介绍了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叁大部件的功能;转速、加速度、排气温度和燃料四个控制器各自的作用及配合关系。基于此,在Simulink平台建立了易用于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简单循环单轴燃气轮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整合模型——Rowen模型。(2)设计了GP-PID转速控制器,在给定的扰动信号下对其在单机燃气发电系统中发挥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由燃机转速、燃料量、输出机械功率和透平排温的响应曲线得出,与常规PID转速控制器相比,GP-PID转速控制器可有效降低响应曲线的超调量和减少响应曲线调节时间,使系统快速地进入稳定状态。建立了二机五节点燃气发电系统模型,对燃气机组G1和G2均配置GP-PID、G1配置GP-PID,G2配置PID、G1和G2均配置PID叁种转速控制器配置方式下的系统的大小扰动过程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为二机五节点系统中燃气机组均配置GP-PID转速控制器可以提高系统在大、小扰动下的频率稳定性和功角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寒冰,楫骏,王刚[6](2018)在《灰色预测在TBM推进系统同步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TBM推进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结合机电液耦合系统的特征,应用AMESim软件搭建了推进系统的仿真模型。将灰色预测模型应用到传统PID控制中,并提出一种新型的步长调整机制,很好地解决了传统PID控制策略下难以获得理想同步控制精度的问题。通过与传统PID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变步长灰色预测PID控制策略提高了TBM推进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位置同步误差由0.3 mm减小到0.15 mm,并减小了支路压力的波动。(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8年02期)

尹良震,刘璐,李奇,陈维荣[7](2017)在《基于灰色预测的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实时最优温度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发电系统的输出性能受工作温度、气体流速、尾气排放间隔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其中工作温度是影响输出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温度控制所具有的非线性、时滞、慢时变等复杂特性,提出基于灰色预测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实时最优温度控制。该方法将灰色预测的结果代替发电系统当前工作温度测量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实现对发电系统最优温度进行实时跟踪。与增量式PID控制相比,所提方法有效减小了系统的超调,使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更平稳,有利于发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延长电堆的使用寿命。且所提方法仅根据PEMFC输入输出数据在线对控制器进行调整,对PEMFC参数不敏感,可应用于类似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7年12期)

马晓娜,朱爱红,卢稳[8](2018)在《基于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的列车ATO系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列车目标运行曲线的精确追踪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实现列车安全、准时、节能及舒适运行的核心。针对列车运行过程的大滞后、非线性问题,设计以灰色预测模糊PID算法为核心的列车自动驾驶控制器,以此达到优化列车ATO控制系统的目的。灰色预测控制设置在反馈回路中,其预测值与给定输入值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模糊控制系统对PID控制的参数进行自动校正,参数可调的PID算法完成对系统的控制。选取相关线路和车型并做仿真试验,验证了经控制器作用后的输出曲线与列车运行的输入曲线之间的追随误差小,加速度的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取得良好的ATO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8年08期)

庞莹[9](2017)在《基于ZigBee的温室灰色趋势预测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农业是实现农民增加人均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技术和农产品高质优产,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温室控制系统研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建立一套精度较高、适用性好、安全可靠的温室控制系统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针对在传统温室控制系统温室参数监测中有线通信的方式存在着布线困难、投资成本高和安装维护难等问题,本文将采用低功耗、成本低、时延短、安全性好的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可靠传输。针对温室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时变性、非线性、时滞性、耦合性等特点的多参数复杂控制系统,存在精确数学模型建立困难和难以实现精准控制等问题,本文在模糊PI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灰色预测理论,提出温室参数的灰色趋势预测模糊PID控制解决方案,做到超前控制,克服时滞现象,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快速性,利用改进的灰色趋势预测模型,进一步减小预测误差,提高控制精度和系统响应速度。通过MATLAB仿真对模糊PID、灰色模糊PID控制和改进的灰色模糊PID控制的比较分析,证明控制解决方案是可行的。本文在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以CC2530芯片为核心,构建ZigBee无线网络,并以PLC为主控制器完成执行机构的联动控制,利用MCGS组态软件完成上位机设计,可通过数据查询、曲线显示和报警等功能即时掌握生长环境状态,来实现对温室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温室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环境的预期要求,同时实现高效节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精准控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庞伟,陈机林,李康,殷翰扬[10](2017)在《基于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PID的某武器扫雷梨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扫雷梨自动定深系统,选用模糊PID作为主控制器,采用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器去实现某武器扫雷犁自动定深系统的控制。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检验该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采用联合仿真的方式实现了用Simulink中的控制器去控制AMEsim中的电液伺服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系统非线性特征,鲁棒性较好,满足系统控制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7年01期)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广东佛山某斜拉桥工程为背景,采用基于新陈代谢模型的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施工监控应用研究。对监控中的线形和索力所测的实测值与模型中的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桥后边跨混凝土梁的成桥标高与理论标高的差值均在25 mm以内;主跨钢箱梁除极少数测点的标高误差大于30 mm,但小于40 mm以外,其余均满足规范及控制目标不超过30 mm的要求;桥面标高拟合曲线线形平顺,未见明显折角;对于全桥40对索,仅有3对索的索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大于5%且小于8%,其余斜拉索的索力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均在5%以内。可以看出,基于新陈代谢模型的灰色预测控制系统对斜拉桥的施工监控具有良好控制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鲍义东,李江龙.基于灰色预测的温室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研究[J].电子世界.2019

[2].赵淑兰,金添.基于新陈代谢模型的灰色预测控制系统在斜拉桥施工监控中的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19

[3].李杰,张军,衡润来,苏永琢.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中央空调温湿度系统控制策略[J].仪表技术.2019

[4].梁海峰,樊水康,张华,肖亮,李林.灰色预测智能PID控制在火箭炮伺服系统中的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5].宁静.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灰色预测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

[6].张寒冰,楫骏,王刚.灰色预测在TBM推进系统同步控制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18

[7].尹良震,刘璐,李奇,陈维荣.基于灰色预测的空冷型PEMFC发电系统实时最优温度无模型自适应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7

[8].马晓娜,朱爱红,卢稳.基于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的列车ATO系统优化[J].铁道标准设计.2018

[9].庞莹.基于ZigBee的温室灰色趋势预测控制系统[D].河北科技大学.2017

[10].庞伟,陈机林,李康,殷翰扬.基于变步长灰色预测模糊PID的某武器扫雷梨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7

论文知识图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灰色预测控制系统与传统系统比较...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示意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示意图机械人灰色预测控制系统

标签:;  ;  ;  ;  ;  ;  ;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论文_鲍义东,李江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