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调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蛋白,凋亡,布鲁氏菌,亲本,补骨脂,开环。
细胞调亡论文文献综述
唐小铁,徐洁,王丽媛,于洋,崔学彬[1](2019)在《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及调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及调亡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60只,随机分为DN组和雷公藤甲素组各30只,光镜下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观察肾功能变化情况,对其行行威廉姆斯肿瘤蛋白1(WT-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足细胞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自噬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odocin、Lc3、Bax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PAS染色结果显示,DN组小鼠系膜基质明显增多,雷公藤甲素组小鼠系膜基质明显减少。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雷公藤甲素组肾足细胞数量比DN组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N组小鼠比较,雷公藤甲素组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LC3-Ⅱ/LC3-Ⅰ比值明显上升,凋亡相关蛋白Bax及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P <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减轻足细胞损伤延缓DN的进展,可DN的治疗起到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梁博萱,江亮,钟怡洲,胡满江,林莉[2](2019)在《1,2-二氯乙烷通过miR-182-5p/PLD-1通路诱导NIH小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调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1,2-二氯乙烷(1,2-DCE)暴露致大脑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对40只雄性NIH小鼠进行1,2-DCE染毒,浓度分别为0、100、350和700 mg/m3,染毒时间为连续28天,对吸入暴露后的NIH小鼠剖取大脑皮质并进行mRNA和miRNA微阵列分析。为探讨1,2-DCE暴露下细胞凋亡的特异性途径,以染毒浓度为0、10、20和40 mmol/L的1,2-DCE对人星形胶质细胞SVG p12处理,并使用凋亡相关蛋白芯片对其检测。结果:1,2-DCE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NIH小鼠大脑皮质细胞和SVGp12细胞的凋亡;mRNA和miRNA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在1,2-DCE暴露后,小鼠大脑皮质中基因磷脂酶D1(PLD1)表达显着降低并且miRNA-182-5p表达显着升高;进一步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miRNA-182-5p可直接靶向SVG p12细胞中的PLD1,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结论:1,2-DCE暴露可引起NIH小鼠大脑皮质miRNA-182-5p的表达异常,miRNA-182-5p可以直接靶向PLD1进而导致大脑皮质线粒体凋亡。(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杨晓露,陈文莉,陈红宇,史勤,丁明明[3](2019)在《扶正抑瘤方醇提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方醇提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调亡的作用。方法:将人肺癌A549细胞在体外加入不同浓度的扶正抑瘤方醇提物72小时后,采用CCK8法检测该方的增殖抑制作用,以Annexin V-EGFP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方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扶正抑瘤方醇提物能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与浓度相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提示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扶正抑瘤方醇提物能显着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张仁[4](2019)在《lncRNA ENST00000413528作用于miR-593-5p通过调控PLK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调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胶质瘤是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目前脑胶质瘤最为常用的是WHO分级系统,脑胶质瘤分为1到4级。由于其具有高度的侵袭性、手术难以完全切除,且多数患者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效果并不理想。脑胶质瘤是由于如同其他肿瘤一样,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异常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为此,掌握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关分子机制的改变,将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也因此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和预后。人类基因组序列数据表明,大多数转录物是非编码核糖核酸(RNAs),只有2%的转录物可以编码蛋白质。目前针对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已十分广泛,miRNA已被证实在许多癌症的发生发展和细胞生物学进程中存在一定的调控作用。最近的研究还表明,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正常发育和许多疾病包括多种癌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多个lncRNAs被证实在脑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且与胶质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机制是lncRNA的已知调控机制之一,在脑胶质瘤中一些lncRNA被证实可通过ceRNA机制调控miRNA的表达,进而影响脑胶质瘤生长和侵袭相关的可能信号通路的变化。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有丝分裂的关键调节因子,在细胞周期相关过程如有丝分裂进入、中心体成熟、有丝分裂纺锤体装配、姐妹染色单体内聚和细胞质分裂等中起关键作用。PLK1参与调节细胞周期和各种肿瘤的生长,包括乳腺癌,肾细胞癌和前列腺癌。基于芯片检测结果,我们发现lncRNA ENST00000413528在胶质瘤组织中呈过表达,并与miR-593-5p存在互补配对区域,而miR-593-5p也与PLK1 mRNA 3’UTR区存在相同的互补配对区域。结合lncRNA的ceRNA调控机制,我们推测lncRNA ENST00000413528可能通过miR-593-5p来调控PLK1进而对胶质瘤细胞发挥调控作用。为此我们在进一步验证lncRNA ENST00000413528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基础上,在细胞水平通过调控lncRNA ENST00000413528表达观察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发挥调节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本课题收集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的1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其中3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lncRNA基因芯片检测,余16例组织标本通过TRIzol法对人脑胶质瘤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的总RNA进行提取和纯化,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标本中lncRNA ENST00000413528和miR-593-5p的相对表达情况。2.设计合成本实验所用的lncRNA ENST00000413528的下调siRNA及si-NC,miR-593-5p mimic及无关序列对照(negative control,miR-NC),根据实验设计分组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将siRNA(si-NC,si-Lnc)及miR-593 mimics或miR-NC转染入脑胶质瘤LN229细胞。3.通过CCK-8实验检测下调lncRNA ENST00000413528表达后LN229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4.通过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下调lncRNA ENST00000413528表达后LN229细胞凋亡情况的变化。5.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lncRNA ENST00000413528与miR-593-5p存在互补配对区域,构建lncRNA ENST00000413528的野生型及突变型重组报告基因载体,分别将其与miR-593 mimics或者miR-NC共转染入胶质瘤细胞LN229中,通过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lncRNA ENST00000413528负向调控miR-593-5p表达。6.进一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miR-593与PLK 1的靶向调控作用。7.运用CCK-8和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下调lncRNA ENST00000413528与上调miR-593-5p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8.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LncRNA芯片分析的结果显示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微阵列显示2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包括13个下调的和9个上调的。其中,lncRNA ENST00000413528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2.CCK-8实验的结果表明,与NC组和Blank组相比,下调lncRNA ENST00000413528的表达在第2、3、4和5天时在OD490处的吸光度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和Blank组相比,下调lncRNA ENST 00000413528的表达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数均明显高于NC组和Blank组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了lncRNA ENST00000413528对miR-593-5p具有靶向调控作用。5.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证明了miR-593-5p通过靶向作用于PLK1的3’UTR端,对其进行负调控。6.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实验证明了下调ENST00000413528与上调miR-593-5p对胶质瘤细胞具有一致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结论LncRNA ENST00000413528在胶质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miR-593-5p/PLK1途径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能力。(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1-01)
邓鑫[5](2018)在《HAX-1蛋白通过Akt1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治疗难点之一,尤其是恶心程度高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生存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细胞、分子水平深入探索胶质瘤发病、转归等方面的机制,以此探寻胶质瘤的治疗靶点,为胶质瘤提供新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迫切。造血干细胞特异蛋白1-相关蛋白X-1(HAX-1)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抗凋亡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HAX-1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在胶质瘤中的研究仍处于空白,本次研究中将以HAX-1为切入点,研究HAX-1胶质瘤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HAX-1的作用机制。方法:1.细胞培养:培养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118,U87-MG,U251和SHG44,人神经胶质细胞HA。2.免疫组化染色:明确人神经胶质瘤组织中HAX-1的表达情况。3.qPCR技术:检测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中HAX-1的转录水平变化,神经胶质瘤组织与瘤旁组织中HAX-1转录水平的变化;神经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p53蛋白转录水平的变化。4.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人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HAX-1的表达情况;人胶质瘤细胞和人神经胶质细胞中HAX-1的表达情况;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在HAX-1敲除后的检测;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p21、BAX、p53和Hsp90蛋白的表达情况;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在氧化应激条件下Caspase9、Caspase3和PARP蛋白激活的情况;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p53蛋白的降解速度和泛素化水平;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Akt1和MDM-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变化;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Akt1与Hsp90相互作用的变化。5.克隆形成试验:检测HAX-1敲除前后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6.Edu细胞增殖实验:利用Edu标记增殖期细胞以评价在HAX-1敲除前后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7.流式细胞周期测定: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AX-1敲除前后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细胞周期的变化。8.流式细胞凋亡测定: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AX-1敲除前后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凋亡情况的变化。9.免疫共沉淀: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HAX-1与Hsp90蛋白的结合,HAX-1敲除前后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p53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变化,Akt1与Hsp90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变化。10.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利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检测在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Hsp90,HAX-1和Akt1蛋白在细胞内分布以及共定位情况的变化。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以及相关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HAX-1蛋白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状态,而且HAX-1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分化程度和病理学分级相关,是胶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我们在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调控HAX-1表达后发现,HAX-1蛋白敲除后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克隆形成能力,降低增殖期细胞比例,使U118和U87-MG细胞阻滞于G0/G1期,且导致周期蛋白p21的表达升高。HAX-1蛋白敲除后同样能够使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在过氧化氢模拟氧化应激环境下凋亡率升高,Caspase9、Caspase3和PARP等凋亡蛋白激活水平升高。相应的,HAX-1敲除后p53蛋白及下游蛋白BAX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升高。进一步的分析发现,HAX-1蛋白并不影响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p53蛋白的转录,而是通过影响p53蛋白的泛素化而促进p53蛋白的降解。同时发现在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HAX-1蛋白敲除后p53蛋白的泛素化E3连接酶MDM-2磷酸化水平降低,MDM-2上游蛋白Akt1的磷酸化水平也呈降低趋势,而过表达HAX-1蛋白后,MDM-2和Akt1的磷酸化水平相应升高。继而我们验证了在胶质瘤细胞U118和U87-MG中HAX-1能够与Hsp90结合,并发现HAX-1可以通过与Hsp90蛋白的结合促进Hsp90与Akt1蛋白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促进Akt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使用Hsp90蛋白选择性抑制剂后,HAX-1蛋白对Akt1、MDM-2蛋白磷酸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减弱。结论:综上所述,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HAX-1蛋白导致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和抗凋亡能力增强。(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李莹莹,詹丽芬,曾哲超,许慎[6](2018)在《洛铂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调亡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体外细胞中研究洛铂对肝癌HepG2细胞在增殖、凋亡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洛铂组(增殖实验:5、10、15μmol/L组;凋亡实验:10μmol/L;侵袭实验:4μg/ml)和对照组(不加药物)。利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组HepG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初步检测2组细胞中增殖、凋亡相关蛋白NF-κB、Bcl-2、Bax、Bid、Puma、Caspase-3的表达变化。增殖实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凋亡实验采用χ2检验,侵袭实验采用t检验。结果在作用于细胞24、48、72 h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5,P<0.01),同一时间不同浓度间、同一浓度不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857、1365,P值均<0.01)。2组间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01)。实验组HepG2细胞中穿透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少于对照组(21.30±2.74 vs 45.00±4.26,t=11.89,P<0.001)。洛铂组HepG2细胞Bcl-2表达水平下降,NF-κB、Bax、Puma、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结论洛铂可通过影响一系列增殖、凋亡蛋白发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但细胞内信号通路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王小艳[7](2018)在《二甲双胍调控HaCaT细胞Raf-1-ERKl/2-Nrf2通路对其活性氧水平及调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皮损特征为境界清楚的红斑、斑块,覆有肥厚银白色鳞屑。其患病率因种族、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有很大差别,欧美的患病率约1%~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银屑病的患病率为0.123%,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银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是由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精神创伤、感染、气候及药物等均能诱发本病。在组织学上,银屑病具有几个独特的特征,例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并异常分化,明显的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及真皮乳头部血管扭曲扩张水肿等。随着人们对银屑病研究的逐渐深入,认为银屑病不但是一种皮肤病,还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可伴发多种疾病,如代谢综合征、胃肠道损伤、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病病程长,易反复,治疗主要有光化学疗法,局部外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系统治疗药物有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菌素、生物制剂等。目前的治疗虽然有效,但是由于副作用及价格昂贵限制了许多药物的使用。二甲双胍(Metformin,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MET)是口服降糖药,因其降糖作用和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能力,通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除了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能抑制许多类型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包括肝癌、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发现该药治疗银屑病、代谢综合征等亦有很好的疗效。有报道称,二甲双胍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IFN-γ,IL-17的分泌。与其他胰岛素敏感剂不同,二甲双胍可显着降低糖尿病患者银屑病的发生。另外,与安慰剂相比,二甲双胍可以显着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可以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和维持体内平衡的活性分子。一般而言,氧化应激条件下ROS的升高通过破坏细胞成分可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癌症和炎症。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OS在肿瘤中具有双重作用,较低水平的ROS可促进细胞存活和肿瘤发生,而ROS水平升高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有学者研究,在甘露聚糖诱导的炎症中,ROS的缺乏能促进银屑病和关节炎的进展。此外,在蒽林(最有效的局部用药物)和光疗治疗银屑病的过程中,ROS的产生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ROS还能缓解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有不少学者认为,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活性就与ROS的产生有关。在体外,二甲双胍能增加过氧化氢的产生并降低神经元细胞线粒体活力。核因子E2相关转录因子2(Nrf2)是一种转录因子,可以调节Ⅱ相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血红素加氧酶-1等的表达,调节细胞对氧化应激的防御。由Nrf2及其阻遏蛋白调控的诱导型抗氧化剂程序可以严密控制ROS 水平。最近,来自几个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Nrf2作用的靶基因实际上比先前认为的更为广泛,并且包含一些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因。例如,已经证实Nrf2可通过上调代谢基因来增强癌细胞增殖。在大量的恶性肿瘤中,Nrf2表现出活性增加,包括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和胰腺癌。文献报道,Nrf2还可以调节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的关键标志物的表达,所以Nrf2的失调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超家族,其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叁个应激反应亚族,c-JunNH2-末端激酶(JNK),p38-激酶和ERK-5组成,通常由生长因子和细胞应激或炎性细胞因子刺激。ERK1/2是MAPK家族中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通过Ras-Raf-Mek级联激活。ERK1/2信号通路与银屑病密切相关。在人类癌细胞中,已被证明Raf/ERK信号通路可以激活Nrf2与其靶蛋白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促进Nrf2核易位和绑定到特定的DNA序列。在癌细胞中MET可以通过Raf-ERK信号通路失活来减少Nrf2的表达。文献报道,二甲双胍能通过抑制Raf-ERK-Nrf2信号通路抑制HO-1的表达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该研究提供了二甲双胍可能参与癌症预防的证据,并确定了用该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降低癌症风险的机制。二甲双胍可以从多层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我们以往的研究也表明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发挥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抗增殖作用。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活性与活性氧的产生有关。那么活性氧是否参与了二甲双胍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及Raf-ERK-Nrf2信号通路是否也在其中发挥作用,目前尚无相关基础研究。本课题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HaCaT角质形成细胞活性、凋亡及对其产生活性氧水平的影响,并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涉及的信号转导途径进行初步研究,为今后二甲双胍作为一种抗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银屑病打下基础。第一部分二甲双胍对HaCaT角质形成细胞活性及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药物刺激后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运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检测二甲双胍对HaCaT角质形成细胞活性、凋亡及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1.分为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实验组、对照组。HaCaT角质形成细胞分别以2x105/ml的密度接种。37℃在5%(C02孵箱中培养过夜。以0、10、20、40、60mmol/L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分别对体外培养的HaCaT角质形成细胞进行药物刺激,在刺激后24h,(1)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2)用不含EDTA的0.25%胰酶消化HaCaT细胞并收集于流式管,Annexin V-FITC标记,应用流式细胞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状况。(3)DCFH-DA探针标记,胰酶消化HaCaT细胞并收集于流式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水平。2.活性氧清除剂NAC预处理下,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分对照组、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NAC组。二甲双胍+NAC组先用终浓度为10mM的NAC溶液预处理1小时。(1)活性氧(ROS)的影响。在刺激后24h,DCFH-DA探针标记,胰酶消化HaCaT细胞并收集于流式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水平。(2)在刺激后24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3)在刺激后24h,用不含EDTA的0.25%胰酶消化HaCaT细胞并收集于流式管,Annexin V-FITC标记,应用流式细胞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1)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10mM、20mM、40mM、60mM二甲双胍组细胞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99.27±0.46%、78.77±2.00%、70.47±1.43%和 29.57±2.31%。与对照组相比,10mM二甲双胍组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当二甲双胍浓度≥20mM时,能明显抑制HaCaT细胞的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二甲双胍对HaCaT角质形成细胞形态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二甲双胍作用前后HaCaT细胞生长状态,对照组和10mM二甲双胍组细胞大小均匀一致,较饱满,细胞边界清楚,簇集分布,贴壁生长,细胞间连接较紧密。经过用≥20mM二甲双胍干预24h以后,细胞的形态学发生明显的变化,细胞体积变小,细胞之间粘附性降低,多单个分布,部分细胞脱落、漂浮,贴壁生长的细胞内颗粒、空泡增多。培养液中可见细胞及细胞碎片漂浮,细胞凋亡增加。随着二甲双胍浓度增大,这种细胞抑制作用更为明显。(3)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用浓度为0、10mM、20mM、40mM、60mM的二甲双胍干预HaCaT细胞24h后,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发现,对照组、10mM、20mM、40mM、60mM二甲双胍组细胞的平均凋亡率(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之和)分别为6.15±0.55%、6.11±0.51%、11.53±0.57%、36.13±0.7 1%、55.41±2.93%。与对照组相比,10mM 二甲双胍组细胞的凋亡细胞数无显着变化(P>0.05)。当二甲双胍浓度≥20mM时,开始凋亡的细胞增多,并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外,二甲双胍能抑制HaCaT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这种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4)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HaCaT细胞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显示,当浓度是20、40、60 mM时,细胞内平均活性氧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81、3.59、7.84倍。说明二甲双胍能提高HaCaT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的水平,并有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在40mM二甲双胍作用于HaCaT细胞24小时之前,先用10mM活性氧清除剂NAC预处理1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aCaT细胞生长状态,用活性氧清除剂NAC预处理组细胞形态与单纯40mM二甲双胍组相比较,其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好转,脱落、漂浮的细胞明显减少(6)活性氧清除剂NAC预处理下,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纯二甲双胍组相比,其平均活性氧水平减少约44.67%,细胞平均活力从69.87±0.32%升至90.95±1.01%,凋亡细胞平均百分比亦从35.70±0.97%下降至18.32±0.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证明用活性氧清除剂NAC提前作用于HaCaT细胞后,二甲双胍刺激HaCaT细胞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减弱,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好转,并且抑制细胞增殖与促细胞凋亡的能力亦减弱。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提高HaCaT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促细胞凋亡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第二部分二甲双胍调控Nrf2对HaCaT角质形成细胞活性及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目的:应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Nrf2、p-Nrf2蛋白水平、Nrf2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Nrf2激动剂oltipraz(OPZ)与二甲双胍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检测其产生活性氧(ROS)水平及增殖、凋亡的变化。探讨二甲双胍促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aCaT角质形成细胞以2X 105/ml密度接种培养过夜。1.应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Nrf2、p-Nrf2蛋白水平、Nrf2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实验分为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实验组、对照组。24h后,以0、10、20、40、60mmol/L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其进行药物刺激。(1)在药物作用24h后,分别抽提细胞总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转膜,用5%脱脂奶粉封闭非特异抗原,加入Nrf2、p-Nrf2一抗,4℃孵育过夜,TBST洗涤3次后,加入含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山羊抗兔二抗反应1h,显色后化学发光系统采集图像。实验以GAPDH作为内参照。(2)在药物作用24h后,分别抽提细胞总RNA,RNA定量,RNA反转录为cDNA,放入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反应。2.Nrf2激动剂oltipraz(OPZ)与二甲双胍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检测对其增殖、凋亡及产生活性氧(ROS)的影响,分对照组、二甲双胍组(终浓度为40mM)、二甲双胍(终浓度为40mM)+OPZ(终浓度为25uM)组。(1)活性氧(ROS)的影响。在刺激后24h,DCFH-DA探针标记,胰酶消化HaCaT细胞并收集于流式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水平。(2)在刺激后24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3)在刺激后24h,用不含EDTA的0.25%胰酶消化HaCaT细胞并收集于流式管,Annexin V-FITC标记,应用流式细胞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1)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HaCaT细胞24h后,Western-blot检测HaCaT细胞Nrf2、p-Nrf2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20、40、60mmol/L的二甲双胍组,Nrf2蛋白相对水平分别平均下降32.73%、54.17%和60.24%;p-Nrf2蛋白水平分别平均下降26.39%,35.51%,49.5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HaCaT细胞24h后,qRT-PCR检测HaCaT细胞Nrf2mRNA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20、40、60mmol/L的二甲双胍组,Nrf2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平均下降17.64%、30.30%和43.4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Nrf2激动剂oltipraz(OPZ)与二甲双胍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24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aCaT细胞生长状态,与单纯二甲双胍组(40mM)相比较,其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好转,细胞大小一致,脱落、漂浮的细胞明显减少。(4)Nrf2激动剂oltipraz(OPZ)与二甲双胍共同作用于HaCaT细胞24h后,与单纯二甲双胍组相比,其平均活性氧水平减少约42.46%,细胞平均活力从71.07±1.39%升至86.57±0.96%,凋亡细胞平均百分比亦从35.70±0.97%下降至24.13±0.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通过降低细胞Nrf2的表达升高活性氧水平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促细胞凋亡作用。第叁部分二甲双胍对HaCaT角质形成细胞Raf-1-ERK1/2-Nrf2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目的: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RAF-1、p-RAF-1、ERK1/2及p-ERK1/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及MEK抑制剂U0126对ERK1/2、p-ERK1/2、Nrf2及p-Nrf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二甲双胍促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aCaT角质形成细胞以2X 105/ml密度接种培养过夜。1.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RAF-1、p-RAF-1、ERK1/2及p-ERK1/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在药物作用24h后,分别抽提细胞总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转膜,用5%脱脂奶粉封闭非特异抗原,加入 RAF-1、p-RAF-1、ERK1/2 及 p-ERK1/2一抗,4℃孵育过夜,TBST 洗涤3次后,加入含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山羊抗兔二抗反应1h,显色后化学发光系统采集图像。实验以GAPDH作为内参照。2.Western-blot 检测 MEK 抑制剂 U0126 对 ERK1/2、p-ERK1/2、Nrf2 及 p-Nrf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分对照组、0.1%DMS0组、U0126组(终浓度为10uM)。在药物作用24h后,分别抽提细胞总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转膜,用5%脱脂奶粉封闭非特异抗原,加入ERK1/2、p-ERK1/2、Nrf2及p-Nrf2一抗,4℃孵育过夜,TBST洗涤3次,加入含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山羊抗兔二抗反应1h,显色后化学发光系统采集图像。实验以GAPDH作为内参照。结果:(1)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HaCaT细胞24h后,Western-blot检测HaCaT细胞RAF-1、ERK1/2、p-RAF-1及p-ERK1/2蛋白水平。结果显示,浓度为20、40、60mmol/L的二甲双胍组,RAF-1蛋白水平分别平均下降16.90%、56.35%和79.45%;p-RAF-1 蛋白水平分别平均下降 28.76%、60.10%、81.97%;ERK1/2 蛋白水平分别平均下降29.87%、36.46%、63.37%;p-ERK1/2蛋白水平分别平均下降17.34%、35.46%、49.48%。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用 MEK 抑制剂 U0126(10uM)作用于 HaCaT 细胞 1h 后,Western-blot 检测其ERK1/2、p-ERK1/2、Nrf2及p-Nrf2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RK1/2、p-ERK1/2、Nrf2及p-Nrf2蛋白水平均下降,平均下降分别为26.94%、28.06%、21.78%、33.04%,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抑制Raf-1/ERK1-2信号通路的活性而降低Nrf2的表达。与目前已有的报道相比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次就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活性氧水平的表达来探讨其对HaCaT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影响,并证实二甲双胍通过提高HaCaT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促细胞凋亡作用,并有浓度依赖性。(2)首次就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Nrf2水平的表达来探讨其对HaCaT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影响,并证实二甲双胍可以抑制Nrf2和p-Nrf2蛋白水平及Nrf2mRNA水平的表达,通过抑制HaCaT细胞Nrf2的表达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而发挥促细胞凋亡作用的。(3)首次就二甲双胍、HaCaT细胞活性氧(ROS)水平、Raf-1-ERK1/2-Nrf2信号通路、HaCaT细胞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实验研究,并证实二甲双胍通过抑制HaCaT细胞Raf-1-ERK1/2-Nrf2信号通路活性而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进一步发挥其促细胞凋亡的作用。本论文较为详尽地研究了二甲双胍、HaCaT角质形成细胞活性氧(ROS)水平、Raf-1-ERK1/2-Nrf2信号通路、HaCaT细胞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它们作为治疗银屑病的新靶点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探讨二甲双胍对角质形成细胞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此药,为其作为银屑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为有力和直接的证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3-26)
冯科,谢楠,陈彬,李旭兵,佟振合[8](2017)在《模块化设计的聚降冰片烯用于细胞调亡》一文中研究指出开环易位聚合是一种制备无规、嵌段、交替高分子共聚物的有力工具。以聚降冰片烯为高分子骨架,采用Grubbs催化剂,可以通过"一锅法"随机共聚制备含有荧光生色团、亲水基团、氢键、寡肽、离子、金属配合物等各种功能基团的降冰片烯高分子。在这里,我们将介绍把功能化聚降冰片烯高分子用于肿瘤细胞调亡的一点进展。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要发展一系列能够应用于肿瘤诊疗的新型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21)
李敏,荆明龙,李明奇,王晓凤,张辉[9](2017)在《布鲁氏菌效应蛋白VceC对胚胎滋养层细胞自噬和调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布鲁氏菌病(brucellio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1],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2]。牛、羊、猪等家畜感染后能引起流产和不孕,人感染布病引起关节炎、地中海热等。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展逐渐呈上升趋势,我国西北地区每年因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本实验拟通过研究布(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病理学2017年学术研讨会暨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8)
肖韩艳,付东莹,袁春华,冯莹,徐甜颖[10](2016)在《补骨脂异黄酮对β-淀粉样肽_(25-35)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及调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骨脂异黄酮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_(25-35)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神经干细胞细胞悬液,平均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组、实验组、拮抗剂组、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细胞加入Aβ_(25-35)5μmol/L制成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干细胞模型;实验组细胞加入Aβ_(25-35)5μmol/L和补骨脂异黄酮;拮抗剂组细胞加入Aβ_(25-35)5μmol/L的同时加入补骨脂异黄酮及雌激素受体拮抗剂;空白对照组细胞加入培养液;分别接种于96孔板。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补骨脂异黄酮对Aβ_(25-35)损伤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补骨脂异黄酮干预后Aβ_(25-35)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观察补骨脂异黄酮对Aβ_(25-35)损伤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吸光度在12、24、48、72 h及7 d均明显高于AD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Caspase-3的表达在1、2、3、7、14、21 d均明显低于AD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异黄酮经抗凋亡机制对Aβ25-35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该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6年12期)
细胞调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1,2-二氯乙烷(1,2-DCE)暴露致大脑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对40只雄性NIH小鼠进行1,2-DCE染毒,浓度分别为0、100、350和700 mg/m3,染毒时间为连续28天,对吸入暴露后的NIH小鼠剖取大脑皮质并进行mRNA和miRNA微阵列分析。为探讨1,2-DCE暴露下细胞凋亡的特异性途径,以染毒浓度为0、10、20和40 mmol/L的1,2-DCE对人星形胶质细胞SVG p12处理,并使用凋亡相关蛋白芯片对其检测。结果:1,2-DCE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NIH小鼠大脑皮质细胞和SVGp12细胞的凋亡;mRNA和miRNA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在1,2-DCE暴露后,小鼠大脑皮质中基因磷脂酶D1(PLD1)表达显着降低并且miRNA-182-5p表达显着升高;进一步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miRNA-182-5p可直接靶向SVG p12细胞中的PLD1,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结论:1,2-DCE暴露可引起NIH小鼠大脑皮质miRNA-182-5p的表达异常,miRNA-182-5p可以直接靶向PLD1进而导致大脑皮质线粒体凋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调亡论文参考文献
[1].唐小铁,徐洁,王丽媛,于洋,崔学彬.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及调亡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
[2].梁博萱,江亮,钟怡洲,胡满江,林莉.1,2-二氯乙烷通过miR-182-5p/PLD-1通路诱导NIH小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调亡[C].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杨晓露,陈文莉,陈红宇,史勤,丁明明.扶正抑瘤方醇提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9
[4].张仁.lncRNAENST00000413528作用于miR-593-5p通过调控PLK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调亡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
[5].邓鑫.HAX-1蛋白通过Akt1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
[6].李莹莹,詹丽芬,曾哲超,许慎.洛铂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调亡的作用及机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
[7].王小艳.二甲双胍调控HaCaT细胞Raf-1-ERKl/2-Nrf2通路对其活性氧水平及调亡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
[8].冯科,谢楠,陈彬,李旭兵,佟振合.模块化设计的聚降冰片烯用于细胞调亡[C].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2017
[9].李敏,荆明龙,李明奇,王晓凤,张辉.布鲁氏菌效应蛋白VceC对胚胎滋养层细胞自噬和调亡的影响[C].中国兽医病理学2017年学术研讨会暨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2017
[10].肖韩艳,付东莹,袁春华,冯莹,徐甜颖.补骨脂异黄酮对β-淀粉样肽_(25-35)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及调亡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