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周德鑫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包括架体机构、往复运动机构、抛光轮机构机构,装置能够夹紧手机后壳,装置能够进行抛光,装置能够张紧皮带,往复运动机构与架体机构相连,抛光轮机构机构与架体机构相连。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包括架体机构(1)、往复运动机构(2)、抛光轮机构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机构(1)包括外壳(1-1)、液压缸(1-2)、活塞(1-3)、液压杆(1-4)、液压杆槽(1-5)、复位弹簧(1-6)、带座限位杆(1-7)、带座限位杆槽(1-8)、上座(1-9)、支撑(1-10),液压缸(1-2)设置在外壳(1-1)的内部,活塞(1-3)与液压缸(1-2)相配合,液压杆(1-4)与活塞(1-3)相连,液压杆(1-4)与液压杆槽(1-5)相配合,液压杆槽(1-5)开在外壳(1-1)上,液压杆(1-4)与上座(1-9)相连,复位弹簧(1-6)焊接在外壳(1-1)与上座(1-9)之间,带座限位杆(1-7)与外壳(1-1)相连,带座限位杆(1-7)与带座限位杆槽(1-8)相配合,带座限位杆槽(1-8)开在上座(1-9)上,支撑(1-10)位于上座(1-9)的上方;所述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移动座(2-1)、阶梯槽(2-2)、夹紧机构(2-3)、轴(2-4)、皮带轮(2-5)、齿轮(2-6)、轴支撑(2-7)、移动电机(2-8)、移动电机轮(2-9)、皮带(2-10),阶梯槽(2-2)开在移动座(2-1)上,夹紧机构(2-3)与阶梯槽(2-2)相配合,轴(2-4)与皮带轮(2-5)相连,齿轮(2-6)与轴(2-4)相连,齿轮(2-6)与夹紧机构(2-3)相啮合,轴(2-4)与轴支撑(2-7)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皮带轮(2-5)与皮带(2-10)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移动电机(2-8)与移动电机轮(2-9)相连,移动电机轮(2-9)与皮带(2-10)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所述夹紧机构(2-3)包括齿条板(2-3-1)、竖向支撑(2-3-2)、夹紧移动座(2-3-3)、夹紧阶梯槽(2-3-4)、夹紧执行座支撑(2-3-5)、夹紧执行座(2-3-6)、带内螺纹座(2-3-7)、带凸块双向螺杆(2-3-8)、手轮(2-3-9),齿条板(2-3-1)与竖向支撑(2-3-2)相连,夹紧移动座(2-3-3)与竖向支撑(2-3-2)相连,夹紧阶梯槽(2-3-4)开在夹紧移动座(2-3-3)的上端面上,夹紧执行座支撑(2-3-5)与夹紧执行座(2-3-6)相连,夹紧执行座支撑(2-3-5)与带内螺纹座(2-3-7)相连,带凸块双向螺杆(2-3-8)与带内螺纹座(2-3-7)相啮合,带内螺纹座(2-3-7)与夹紧阶梯槽(2-3-4)相配合,带凸块螺杆(2-3-8)与夹紧移动座(2-3-3)相配合,手轮(2-3-9)与带凸块双向螺杆(2-3-8)相连;所述抛光轮机构机构(3)包括抛光轮(3-1)、抛光轮皮带轮(3-2)、抛光轮轴(3-3)、槽(3-4)、皮带张紧机构(3-5)、座体(3-6)、抛光电机轮(3-7)、抛光电机(3-8)、皮带I(3-9),抛光轮(3-1)与抛光轮轴(3-3)相连,抛光轮轴(3-3)与座体(3-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抛光轮轴(3-3)与抛光轮皮带轮(3-2)相连,槽(3-4)开在座体(3-6)的下端面上,抛光轮皮带轮(3-2)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皮带张紧机构(3-5)与座体(3-6)相连,皮带张紧机构(3-5)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抛光电机(3-8)与座体(3-6)相连,抛光电机(3-8)与抛光电机轮(3-7)相连,抛光电机轮(3-7)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所述皮带张紧机构(3-5)包括张紧支撑杆(3-5-1)、铰接块(3-5-2)、铰接杆(3-5-3)、固定座I(3-5-4)、张紧槽(3-5-5)、张紧弹簧(3-5-6)、张紧螺钉(3-5-7)、张紧螺钉孔(3-5-8)、张紧滑块(3-5-9)、支撑杆槽(3-5-10)、张紧轮座(3-5-11)、张紧轮(3-5-12),张紧支撑杆(3-5-1)与铰接块(3-5-2)相连,铰接块(3-5-2)与铰接杆(3-5-3)相铰接,铰接杆(3-5-3)与张紧滑块(3-5-9)相铰接,张紧滑块(3-5-9)与张紧槽(3-5-5)相配合,张紧槽(3-5-5)开在固定座I(3-5-4)上,张紧弹簧(3-5-6)设置在张紧槽(3-5-5)的内部,张紧螺钉(3-5-7)与张紧螺钉孔(3-5-8)相配合,张紧螺钉孔(3-5-8)攻在固定座I(3-5-4)上,支撑杆槽(3-5-10)开在固定座I(3-5-4)上,张紧支撑杆(3-5-1)与支撑杆槽(3-5-10)相配合,张紧轮座(3-5-11)与张紧支撑杆(3-5-1)相连,张紧轮(3-5-12)与张紧支撑杆(3-5-1)相连;往复运动机构(2)与架体机构(1)相连,抛光轮机构机构(3)与架体机构(1)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包括架体机构(1)、往复运动机构(2)、抛光轮机构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机构(1)包括外壳(1-1)、液压缸(1-2)、活塞(1-3)、液压杆(1-4)、液压杆槽(1-5)、复位弹簧(1-6)、带座限位杆(1-7)、带座限位杆槽(1-8)、上座(1-9)、支撑(1-10),液压缸(1-2)设置在外壳(1-1)的内部,活塞(1-3)与液压缸(1-2)相配合,液压杆(1-4)与活塞(1-3)相连,液压杆(1-4)与液压杆槽(1-5)相配合,液压杆槽(1-5)开在外壳(1-1)上,液压杆(1-4)与上座(1-9)相连,复位弹簧(1-6)焊接在外壳(1-1)与上座(1-9)之间,带座限位杆(1-7)与外壳(1-1)相连,带座限位杆(1-7)与带座限位杆槽(1-8)相配合,带座限位杆槽(1-8)开在上座(1-9)上,支撑(1-10)位于上座(1-9)的上方;

所述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移动座(2-1)、阶梯槽(2-2)、夹紧机构(2-3)、轴(2-4)、皮带轮(2-5)、齿轮(2-6)、轴支撑(2-7)、移动电机(2-8)、移动电机轮(2-9)、皮带(2-10),阶梯槽(2-2)开在移动座(2-1)上,夹紧机构(2-3)与阶梯槽(2-2)相配合,轴(2-4)与皮带轮(2-5)相连,齿轮(2-6)与轴(2-4)相连,齿轮(2-6)与夹紧机构(2-3)相啮合,轴(2-4)与轴支撑(2-7)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皮带轮(2-5)与皮带(2-10)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移动电机(2-8)与移动电机轮(2-9)相连,移动电机轮(2-9)与皮带(2-10)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2-3)包括齿条板(2-3-1)、竖向支撑(2-3-2)、夹紧移动座(2-3-3)、夹紧阶梯槽(2-3-4)、夹紧执行座支撑(2-3-5)、夹紧执行座(2-3-6)、带内螺纹座(2-3-7)、带凸块双向螺杆(2-3-8)、手轮(2-3-9),齿条板(2-3-1)与竖向支撑(2-3-2)相连,夹紧移动座(2-3-3)与竖向支撑(2-3-2)相连,夹紧阶梯槽(2-3-4)开在夹紧移动座(2-3-3)的上端面上,夹紧执行座支撑(2-3-5)与夹紧执行座(2-3-6)相连,夹紧执行座支撑(2-3-5)与带内螺纹座(2-3-7)相连,带凸块双向螺杆(2-3-8)与带内螺纹座(2-3-7)相啮合,带内螺纹座(2-3-7)与夹紧阶梯槽(2-3-4)相配合,带凸块螺杆(2-3-8)与夹紧移动座(2-3-3)相配合,手轮(2-3-9)与带凸块双向螺杆(2-3-8)相连;

所述抛光轮机构机构(3)包括抛光轮(3-1)、抛光轮皮带轮(3-2)、抛光轮轴(3-3)、槽(3-4)、皮带张紧机构(3-5)、座体(3-6)、抛光电机轮(3-7)、抛光电机(3-8)、皮带I(3-9),抛光轮(3-1)与抛光轮轴(3-3)相连,抛光轮轴(3-3)与座体(3-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抛光轮轴(3-3)与抛光轮皮带轮(3-2)相连,槽(3-4)开在座体(3-6)的下端面上,抛光轮皮带轮(3-2)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皮带张紧机构(3-5)与座体(3-6)相连,皮带张紧机构(3-5)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抛光电机(3-8)与座体(3-6)相连,抛光电机(3-8)与抛光电机轮(3-7)相连,抛光电机轮(3-7)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

所述皮带张紧机构(3-5)包括张紧支撑杆(3-5-1)、铰接块(3-5-2)、铰接杆(3-5-3)、固定座I(3-5-4)、张紧槽(3-5-5)、张紧弹簧(3-5-6)、张紧螺钉(3-5-7)、张紧螺钉孔(3-5-8)、张紧滑块(3-5-9)、支撑杆槽(3-5-10)、张紧轮座(3-5-11)、张紧轮(3-5-12),张紧支撑杆(3-5-1)与铰接块(3-5-2)相连,铰接块(3-5-2)与铰接杆(3-5-3)相铰接,铰接杆(3-5-3)与张紧滑块(3-5-9)相铰接,张紧滑块(3-5-9)与张紧槽(3-5-5)相配合,张紧槽(3-5-5)开在固定座I(3-5-4)上,张紧弹簧(3-5-6)设置在张紧槽(3-5-5)的内部,张紧螺钉(3-5-7)与张紧螺钉孔(3-5-8)相配合,张紧螺钉孔(3-5-8)攻在固定座I(3-5-4)上,支撑杆槽(3-5-10)开在固定座I(3-5-4)上,张紧支撑杆(3-5-1)与支撑杆槽(3-5-10)相配合,张紧轮座(3-5-11)与张紧支撑杆(3-5-1)相连,张紧轮(3-5-12)与张紧支撑杆(3-5-1)相连;

往复运动机构(2)与架体机构(1)相连,抛光轮机构机构(3)与架体机构(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板(2-3-1)的材质选用40Cr。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后壳都要经过抛光才能达到美观、使用安全的要求,传统的抛光设备没有动力皮带张紧功能,这样会导致动力无法保障,所以设计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有益效益是装置能够夹紧手机后壳,装置能够进行抛光,装置能够张紧皮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包括架体机构、往复运动机构、抛光轮机构机构,装置能够夹紧手机后壳,装置能够进行抛光,装置能够张紧皮带。

所述架体机构包括外壳、液压缸、活塞、液压杆、液压杆槽、复位弹簧、带座限位杆、带座限位杆槽、上座、支撑,液压缸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活塞与液压缸相配合,液压杆与活塞相连,液压杆与液压杆槽相配合,液压杆槽开在外壳上,液压杆与上座相连,复位弹簧焊接在外壳与上座之间,带座限位杆与外壳相连,带座限位杆与带座限位杆槽相配合,带座限位杆槽开在上座上,支撑位于上座的上方;

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移动座、阶梯槽、夹紧机构、轴、皮带轮、齿轮、轴支撑、移动电机、移动电机轮、皮带,阶梯槽开在移动座上,夹紧机构与阶梯槽相配合,轴与皮带轮相连,齿轮与轴相连,齿轮与夹紧机构相啮合,轴与轴支撑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皮带轮与皮带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移动电机与移动电机轮相连,移动电机轮与皮带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齿条板、竖向支撑、夹紧移动座、夹紧阶梯槽、夹紧执行座支撑、夹紧执行座、带内螺纹座、带凸块双向螺杆、手轮,齿条板与竖向支撑相连,夹紧移动座与竖向支撑相连,夹紧阶梯槽开在夹紧移动座的上端面上,夹紧执行座支撑与夹紧执行座相连,夹紧执行座支撑与带内螺纹座相连,带凸块双向螺杆与带内螺纹座相啮合,带内螺纹座与夹紧阶梯槽相配合,带凸块双向螺杆与夹紧移动座相配合,手轮与带凸块双向螺杆相连;

所述抛光轮机构机构包括抛光轮、抛光轮皮带轮、抛光轮轴、槽、皮带张紧机构、座体、抛光电机轮、抛光电机、皮带I,抛光轮与抛光轮轴相连,抛光轮轴与座体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抛光轮轴与抛光轮皮带轮相连,槽开在座体的下端面上,抛光轮皮带轮与皮带I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皮带张紧机构与座体相连,皮带张紧机构与皮带I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抛光电机与座体相连,抛光电机与抛光电机轮相连,抛光电机轮与皮带I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

所述皮带张紧机构包括张紧支撑杆、铰接块、铰接杆、固定座I、张紧槽、张紧弹簧、张紧螺钉、张紧螺钉孔、张紧滑块、支撑杆槽、张紧轮座、张紧轮,张紧支撑杆与铰接块相连,铰接块与铰接杆相铰接,铰接杆与张紧滑块相铰接,张紧滑块与张紧槽相配合,张紧槽开在固定座I上,张紧弹簧设置在张紧槽的内部,张紧螺钉与张紧螺钉孔相配合,张紧螺钉孔攻在固定座I上,支撑杆槽开在固定座I上,张紧支撑杆与支撑杆槽相配合,张紧轮座与张紧支撑杆相连,张紧轮与张紧支撑杆相连;

往复运动机构与架体机构相连,抛光轮机构机构与架体机构相连。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所述齿条板的材质选用40Cr。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装置能够夹紧手机后壳,装置能够进行抛光,装置能够张紧皮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的架体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的往复运动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的夹紧机构2-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的抛光轮机构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的皮带张紧机构3-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体机构1;外壳1-1;液压缸1-2;活塞1-3;液压杆1-4;液压杆槽1-5;复位弹簧1-6;带座限位杆1-7;带座限位杆槽1-8;上座1-9;支撑1-10;往复运动机构2;移动座2-1;阶梯槽2-2;夹紧机构2-3;齿条板2-3-1;竖向支撑2-3-2;夹紧移动座2-3-3;夹紧阶梯槽2-3-4;夹紧执行座支撑2-3-5;夹紧执行座2-3-6;带内螺纹座2-3-7;带凸块双向螺杆2-3-8;手轮2-3-9;轴2-4;皮带轮2-5;齿轮2-6;轴支撑2-7;移动电机2-8;移动电机轮2-9;皮带2-10;抛光轮机构机构3;抛光轮3-1;抛光轮皮带轮3-2;抛光轮轴3-3;槽3-4;皮带张紧机构3-5;张紧支撑杆3-5-1;铰接块3-5-2;铰接杆3-5-3;固定座I3-5-4;张紧槽3-5-5;张紧弹簧3-5-6;张紧螺钉3-5-7;张紧螺钉孔3-5-8;张紧滑块3-5-9;支撑杆槽3-5-10;张紧轮座3-5-11;张紧轮3-5-12;座体3-6;抛光电机轮3-7;抛光电机3-8;皮带I3-9。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包括架体机构1、往复运动机构2、抛光轮机构机构3,装置能够夹紧手机后壳,装置能够进行抛光,装置能够张紧皮带。

所述架体机构1包括外壳1-1、液压缸1-2、活塞1-3、液压杆1-4、液压杆槽1-5、复位弹簧1-6、带座限位杆1-7、带座限位杆槽1-8、上座1-9、支撑1-10,液压缸1-2设置在外壳1-1的内部,活塞1-3与液压缸1-2相配合,液压杆1-4与活塞1-3相连,液压杆1-4与液压杆槽1-5相配合,液压杆槽1-5开在外壳1-1上,液压杆1-4与上座1-9相连,复位弹簧1-6焊接在外壳1-1与上座1-9之间,带座限位杆1-7与外壳1-1相连,带座限位杆1-7与带座限位杆槽1-8相配合,带座限位杆槽1-8开在上座1-9上,支撑1-10位于上座1-9的上方;

所述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移动座2-1、阶梯槽2-2、夹紧机构2-3、轴2-4、皮带轮2-5、齿轮2-6、轴支撑2-7、移动电机2-8、移动电机轮2-9、皮带2-10,阶梯槽2-2开在移动座2-1上,夹紧机构2-3与阶梯槽2-2相配合,轴2-4与皮带轮2-5相连,齿轮2-6与轴2-4相连,齿轮2-6与夹紧机构2-3相啮合,轴2-4与轴支撑2-7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皮带轮2-5与皮带2-10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移动电机2-8与移动电机轮2-9相连,移动电机轮2-9与皮带2-10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

所述夹紧机构2-3包括齿条板2-3-1、竖向支撑2-3-2、夹紧移动座2-3-3、夹紧阶梯槽2-3-4、夹紧执行座支撑2-3-5、夹紧执行座2-3-6、带内螺纹座2-3-7、带凸块双向螺杆2-3-8、手轮2-3-9,齿条板2-3-1与竖向支撑2-3-2相连,夹紧移动座2-3-3与竖向支撑2-3-2相连,夹紧阶梯槽2-3-4开在夹紧移动座2-3-3的上端面上,夹紧执行座支撑2-3-5与夹紧执行座2-3-6相连,夹紧执行座支撑2-3-5与带内螺纹座2-3-7相连,带凸块双向螺杆2-3-8与带内螺纹座2-3-7相啮合,带内螺纹座2-3-7与夹紧阶梯槽2-3-4相配合,带凸块双向螺杆2-3-8与夹紧移动座2-3-3相配合,手轮2-3-9与带凸块双向螺杆2-3-8相连,装置能够夹紧手机后壳,转动手轮2-3-9带动带凸块螺杆2-3-8进行转动,带凸块双向螺杆2-3-8进行转动会带动带内螺纹座2-3-7进行相向运动,带内螺纹座2-3-7进行相向运动会带动夹紧执行座支撑2-3-5进行相向运动,夹紧执行座支撑2-3-5进行相向运动会带动夹紧执行座2-3-6相向运动,这样夹紧执行座2-3-6就可以将手机后壳夹紧了;

所述抛光轮机构机构3包括抛光轮3-1、抛光轮皮带轮3-2、抛光轮轴3-3、槽3-4、皮带张紧机构3-5、座体3-6、抛光电机轮3-7、抛光电机3-8、皮带I3-9,抛光轮3-1与抛光轮轴3-3相连,抛光轮轴3-3与座体3-6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抛光轮轴3-3与抛光轮皮带轮3-2相连,槽3-4开在座体3-6的下端面上,抛光轮皮带轮3-2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皮带张紧机构3-5与座体3-6相连,皮带张紧机构3-5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抛光电机3-8与座体3-6相连,抛光电机3-8与抛光电机轮3-7相连,抛光电机轮3-7与皮带I3-9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通过抛光电机3-8运转带动抛光电机轮3-7进行转动,抛光电机轮3-7进行转动会通过皮带I3-9带动抛光轮皮带轮3-2进行转动,抛光轮皮带轮3-2进行转动会带动抛光轮3-1进行转动,然后向液压缸1-2内注入液压油,在油压的带动下,活塞1-3向下运动,活塞1-3向下运动会带动液压杆1-4向下运动,液压杆1-4向下运动会带动上座1-9向下运动,上座1-9向下运动会带动支撑1-10向下运动,支撑1-10向下运动会带动抛光轮机构机构3向下运动,调整好抛光位置后,运转移动电机2-8,移动电机2-8会带动移动电机轮2-9进行往复转动,移动电机轮2-9进行往复转动会通过皮带2-10带动皮带轮2-5进行往复转动,皮带轮2-5进行往复转动会带动齿轮2-6进行往复转动,齿轮2-6进行往复转动会带动夹紧机构2-3进行往复运动,这样手机壳会被进行抛光处理;

所述皮带张紧机构3-5包括张紧支撑杆3-5-1、铰接块3-5-2、铰接杆3-5-3、固定座I3-5-4、张紧槽3-5-5、张紧弹簧3-5-6、张紧螺钉3-5-7、张紧螺钉孔3-5-8、张紧滑块3-5-9、支撑杆槽3-5-10、张紧轮座3-5-11、张紧轮3-5-12,张紧支撑杆3-5-1与铰接块3-5-2相连,铰接块3-5-2与铰接杆3-5-3相铰接,铰接杆3-5-3与张紧滑块3-5-9相铰接,张紧滑块3-5-9与张紧槽3-5-5相配合,张紧槽3-5-5开在固定座I3-5-4上,张紧弹簧3-5-6设置在张紧槽3-5-5的内部,张紧螺钉3-5-7与张紧螺钉孔3-5-8相配合,张紧螺钉孔3-5-8攻在固定座I3-5-4上,支撑杆槽3-5-10开在固定座I3-5-4上,张紧支撑杆3-5-1与支撑杆槽3-5-10相配合,张紧轮座3-5-11与张紧支撑杆3-5-1相连,张紧轮3-5-12与张紧支撑杆3-5-1相连,通过拧动张紧螺钉3-5-7带动张紧滑块3-5-9向中间移动,张紧滑块3-5-9进行移动会带动铰接杆3-5-3进行运动,铰接杆3-5-3进行运动会带动铰接块3-5-2远离固定座I3-5-4,铰接块3-5-2远离固定座I3-5-4会带动张紧支撑杆3-5-1远离固定座I3-5-4,张紧支撑杆3-5-1进行运动会通过张紧轮座3-5-11带动张紧轮3-5-12运动,张紧轮3-5-12进行运动会对皮带I3-9进行张紧处理;

往复运动机构2与架体机构1相连,抛光轮机构机构3与架体机构1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齿条板2-3-1的材质选用40Cr。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置能够夹紧手机后壳,转动手轮2-3-9带动带凸块螺杆2-3-8进行转动,带凸块双向螺杆2-3-8进行转动会带动带内螺纹座2-3-7进行相向运动,带内螺纹座2-3-7进行相向运动会带动夹紧执行座支撑2-3-5进行相向运动,夹紧执行座支撑2-3-5进行相向运动会带动夹紧执行座2-3-6相向运动,这样夹紧执行座2-3-6就可以将手机后壳夹紧了;装置能够进行抛光,通过抛光电机3-8运转带动抛光电机轮3-7进行转动,抛光电机轮3-7进行转动会通过皮带I3-9带动抛光轮皮带轮3-2进行转动,抛光轮皮带轮3-2进行转动会带动抛光轮3-1进行转动,然后向液压缸1-2内注入液压油,在油压的带动下,活塞1-3向下运动,活塞1-3向下运动会带动液压杆1-4向下运动,液压杆1-4向下运动会带动上座1-9向下运动,上座1-9向下运动会带动支撑1-10向下运动,支撑1-10向下运动会带动抛光轮机构机构3向下运动,调整好抛光位置后,运转移动电机2-8,移动电机2-8会带动移动电机轮2-9进行往复转动,移动电机轮2-9进行往复转动会通过皮带2-10带动皮带轮2-5进行往复转动,皮带轮2-5进行往复转动会带动齿轮2-6进行往复转动,齿轮2-6进行往复转动会带动夹紧机构2-3进行往复运动,这样手机壳会被进行抛光处理;装置能够张紧皮带,通过拧动张紧螺钉3-5-7带动张紧滑块3-5-9向中间移动,张紧滑块3-5-9进行移动会带动铰接杆3-5-3进行运动,铰接杆3-5-3进行运动会带动铰接块3-5-2远离固定座I3-5-4,铰接块3-5-2远离固定座I3-5-4会带动张紧支撑杆3-5-1远离固定座I3-5-4,张紧支撑杆3-5-1进行运动会通过张紧轮座3-5-11带动张紧轮3-5-12运动,张紧轮3-5-12进行运动会对皮带I3-9进行张紧处理。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7011.3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3(哈尔滨)

授权编号:CN209737312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24B29/02

专利分类号:B24B29/02;B24B47/12;B24B47/22;B24B47/04;B24B41/00;B24B41/06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周德鑫

第一申请人:周德鑫

申请人地址:15005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大街999号

发明人:周德鑫;王琪惠;李英达;孙麒淞;周会森

第一发明人:周德鑫

当前权利人:周德鑫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新型的手机后壳抛光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周德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