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社会网络在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不同呈现进行研究,发现互联网拓展了青少年的社会网络,但青少年的“虚拟”社会网络更多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兴趣爱好成为青少年“虚拟”社会网络拓展的主要途径;在“虚拟”社会网络中,青少年的自我呈现更加多元;老师、家长对青少年“虚拟”社会网络的介入,使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形成基于信任和控制的平衡关系。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网络;现实生活;虚拟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网络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现在他更是成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之中。但将社会网络应用于青少年则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开启了相关研究,他们最初的关注点是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年龄发展特点以及社会网络为孩子们提供的独特功能。[1]进入90年代,国外的研究趋于细化,关注的点有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社会满意度等。[2]随后的研究逐渐开始关注儿童社会网络关系的整体性,如 “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3]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同辈群体开始出现。姚俊较早关注到“网络同辈群体”,并对网络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4]也有学者直接关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王卫指出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化又面临第四媒体——网络的新挑战,网络使施化者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增强,受化者的被动性递减。[5]袁潇和风笑天则指出了“虚拟社会化”的特征,包括施化者的虚拟性、社会化过程的双向性、行为方式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社会化脱节、个体化的社会化内容。[6]黄加成认为对青少年虚拟社会化引导不合理,及网络信息驳杂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构成严重的不利影响。[7]近年来,“互联网社交”快速兴起,已成为当前人际交往的一种时尚方式,青少年也是这种服务的热心使用者。[8]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在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的不同呈现。
(1)空间分布上,新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6.8mm,北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46.2mm,南疆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1.5mm,北疆>全疆>南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民大附中高一2个班级的98名学生,其中男生52人,女生46人,年龄分布在14-16岁之间。
学习仅仅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专门术语,用更为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说,学习即是统计的意思。机器学习,简单地说,仅仅是利用计算机这个平台,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去对数据集进行分析与归纳。现代个性化的推荐系统便是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一个机器学习的贴切的例子。推荐算法是推荐系统的核心所在,一个特定的算法本质上就是一个计算的过程。推荐算法的计算主要来自于数学中的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其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便是矩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于2017年6月份进行,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98份,排除无效问卷7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2份。
可见,青少年在网络中与陌生人交往时,还是会紧扣话题的,对于话题之外的东西则很少涉及,大家聊天多是为了放松心情、抒解生活中的压力。他们注重自身隐私,这可能与父母教导和新闻宣传谨防网络诈骗有关,这些都使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获得提升。
与此同时,笔者对8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每位学生的访谈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男生6名,女生2名。个案编号的首字母为S(Student),编号的第二个字母为姓氏,如遇相同姓氏,加上数字编号以示区别。
调查显示,共有57人通过网络结识了新的朋友。有36人因兴趣爱好结识网友,占比为63.2%;有16人为被动加好友,即有人加自己为好友,自己也同意;还有5人未交代结识网友的方式。受访者SZ表示,“自己对IT这一块比较感兴趣,我对这一块研究的也比较多,但班里同样感兴趣的没几个,他们大多只是对电子产品比较感兴趣,自己遇到什么不懂的,他们也解答不了,有些时候,你想跟他们交流一些东西时,他们又不太懂,所以,我就只能上网上学,自己经常浏览知乎,还关注了几个人,后来跟他们交流多了,还加了好友,现在上课虽然比较忙,玩手机时间比较少,但还是会时不时交流下,收获挺大的”。SC结识网友也是因为共同的爱好,“我自己是个篮球迷,自己本身也特别爱打篮球,就经常逛虎扑(国知名篮球论坛),后来在里面认识了一个球友,大家属于志同道合那种,非常聊得来,相处也很愉快”。
三、研究发现
(一)青少年的“虚拟”社会网络:现实社会关系的网络呈现
不管是“现实”的社会网络还是“虚拟”的社会网络,在最末端都要找到人作为社会网络的支撑。不同的是,“虚拟”社会网络中的人并非都能在现实生活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但他们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体,只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脱域性,即使处于不同地区的人也能发生互动。
在网络空间,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功利性成分十分微弱,更多的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相互结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交圈往往较窄。课业负担较重的高中生,其交际范围更受限制。北京市民大附中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相互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但借助网络,青少年得以摆脱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建立起一个更广阔的人际空间。
“就因为我是记者。”曾真掏出记者证递给张仲平,张仲平接过去,眯着眼睛看着上面笑得阳光灿烂的照片,又抬起头来看着对面的曾真,好像要审查一下她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似的。曾真见他那样,一把夺过自己的记者证。
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身体不在场和匿名特征,青少年在网络中与陌生人的交往也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交往。受访者SD表示,“大家聊的都是跟兴趣相关的,但后来接触久了也会聊些生活中的事,但还是会有所保留”。受访者SJ表示,“自己的网友都是打游戏认识的,大家在房间里(游戏房间)聊的也都是跟游戏有关的,上线一般也都是问在哪个区,而问个人的比较少,也没法聊,你想象一群人在那打游戏,你说个其他的多尴尬”。
对于冰点试验的重复性好坏我们采用GB/T 2430-2008《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法》的重复性标准进行判定[8],从表9看出,长岭喷气燃料的4次冰点试验结果的均值为-53.8℃,极差为0.6℃;根据GB/T 2430-2008的重复性要求,对同一试样的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应大于1.5℃,所以冰点的重复性同样满足要求。
与学生相对聚集的情况相比,亲戚朋友则因工作等原因明显分散得多,但互联网发展使之前联系十分不便的情况得到改善。受访者SY表示,“我现在好友里面光亲戚就加了有四五十个,除了大伯、表姐那些比较亲的亲戚外,还有那种过年过节家庭聚会时互加一下微信的亲戚。当然,我也加入了家族群,但我们家属于那种大家族,里面人很多,我认识的也比较少,但群里很热闹,只是我很少说话”。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养殖环境管理为基础,以生物防控技术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广健康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水生动物病害测报工作,建立测报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损失。加快无公害养殖基地、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有机、绿色水产品的认证工作,引导水产养殖业规范生产,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全面普及病害防治和科学用药知识,加强对水产养殖安全用药的指导,提高健康养殖意识,提高产地和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二)共同的兴趣爱好:青少年“虚拟”社会网络拓展的主要途径
在如此性能表现的同时,其售价却比很多变焦镜头便宜,可谓良心之选。这支镜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扫街人文,还是人像拍摄,抑或是旅行风景,静物小品,其都可以胜任。即便一上来使用定焦镜头对于你来说有一定难度,刚开始拍摄还是习惯于使用变焦镜头,但也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备用镜头,时常换上进行拍摄练习,因为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它都是一支不会让你失望的好镜头。
关于结识网友的情况,调查发现有38.4%的学生社交软件中所加的人均为自己认识的,并未通过网络结识陌生人(网友);超过60%的学生通过网络结识网友,但近50%的学生结识网友的人数为1个和2-5个;只有不到5%的学生结识10个以上网友。关于社交软件中好友的组成情况,我们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占比最大,其次是家人和亲戚。
(三)多元的自我呈现:青少年现实生活和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在社会空间中的沟通与互动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和交换资源的过程。互联网的诞生,是有史以来人类通讯技术最大的突破。一方面,他打破了时空、地域等现实因素对交往的限制;另一方面,他还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交往空间,形塑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在网络空间,互动双方并不像在现实社会交往中那样,必须面对面地亲身参与沟通,而能够以一种“身体不在场”的方式展开互动。受访者SS就表示,“自己刚来北京市民大附中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大家也都是来自天南海北,不像自己的同学那样(初中)毕业后很多都分到了一个学校,还有些非常幸运被分到一个班的,我只有羡慕的份。父母也不在身边,当时确实挺想哭的”,“手机在那段时间其实对我意义挺重大的,通过QQ和他们联系,就感觉跟他们在一起一样。当然,和他们聊天,遇到问题的时候,总能听到他们的鼓励,因为有他们,自己终于走过了最难的那段时间”。
手机社交软件发展也丰富了人们的沟通表达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面对面的言语交谈和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互联网发展初期,人们只能通过文字进行交流,后来出现简单的表情,但时至今日,人们借助网络进行沟通的能力大幅提升,我们不仅可以发语音,斗表情,还可以进行视频对话。虽然视频对话对现实的还原性最高,但研究发现青少年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沟通方式还是文字和表情。受访者SH表示,“我感觉语音是老年人的沟通方式,你说了,对方还得点开,打字多方便,并且语音就直接放出来,周围人听到了,多少有点不好”。受访者SC表示“打字的时候,你能多想想,怎样比较好,(字)码好了再发过去能避免遇到尴尬的情况”,“表情包少不了的,要不没法斗图(笑),我表情算少的,系列的(表情包)只有两个,其他都是看别人发的比较有意思收藏的”,“自己现实生活中表情肯定没那么夸张,但感觉发个表情比打字传神,更重要的是娱乐性的表达能化解尴尬,有时候感觉一句话说的不对,对方会误解,一个表情就化解了”。
提供对供应商监督评价信息的录入、查询功能;实现供应商评价功能,可对供应商从技术指标或参数、供货质量、完成进度(按期到货率)、供应商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可提供量化的统计数据以供参考;实现供应商货源清单、供应商按期到货率、供应商供货质量分析、供应商供货进度跟踪。
值得说明的是,互联网发展使之前因为升学、搬家等原因而长时间没有联系的人又重新建立起联系。受访者SH表示,“我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搬家,搬到了县城,便失去了小学同学的联系方式,但后来初中快毕业的时候,突然被邀请加入一个群,我进去一看,全是小学同学”,“现在的话,我初中群和高中群都有,想联系哪个同学,立马就能联系上”。
2.深度访谈
(四)信任与控制: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社会网络的介入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极大地拓展了青少年的社交空间,在这个“私人场域”中,父母的监管暂时失去了效用,他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随时随地与同伴保持着联络沟通,自由随性地传递着父母所不知的讯息。[10]53青少年不仅依靠这一“私人场域”与父母区隔,而且通过其参与到一个纯粹由同伴或朋友构成的沟通互动中。这不仅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快乐,还可以使他们从单调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暂时“隐退”,去另一个地方透透气;或者说手机成为他们排遣压力的渠道之一,能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家长的严密监管中找到一丝的轻松与释放。[10]54
可见,学生的“现实”社会网络和“虚拟”社会网络高度重叠,这说明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建构的社会网络对现实生活中的互动人群依赖程度越高,他们的“虚拟”社会网络更多的是现实生活社会关系的延伸。这一点也和冯锐、谢英香所做的关于当代大学生虚拟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研究相契合。[9]
网络赋予孩子各种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家长、老师这种能力,而父母对孩子的挂念也使他们介入到孩子们的“私人场域”之中。借助手机,父母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亲子之间也能进行及时的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对于孩子的担忧。借助互联网,老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也更加方便,这无疑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更好衔接。受访者SH表示,“自己家是广西的,父母每年就来一次,但现在班里都有家长群,班主任也加了我父母,有什么事都会和我父母交流,但老师和我父母交流的主要是我的在线表现和学习”。但学生一般并不会向老师和家长全面呈现自己的社交圈。以朋友圈为例,虽然学生们大多都加了老师的微信或QQ,但在分享朋友圈动态的时候却往往会对老师或家长进行选择性屏蔽,或直接屏蔽。受访者SW表示,“自己有一次上课发了个朋友圈,下课后老师直接把我叫到办公室,收了我的手机,后来我才发现那条朋友圈忘记屏蔽她了”。问及关于班级社交圈的时候,受访者SW表示,“我们班有两个群,一个微信群和一个QQ群。微信群是老师组建的,大家都很少说话,所以充当了类似通知群的功能。QQ群里没老师,比较热闹,不过我一般很少说话”。
可见,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虚拟”社会网络的介入,一方面,方便了老师和家长之家的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动态;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私人场域”的介入,也使得他们对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呈现进行了策略性改变,但双方却均保持着一定的默契,而这种默契则形成了双方对“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边界的认知。
四、结论与讨论
与以往青少年社会网络研究集中在桌面互联网时代相比,本研究关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社会网络,探究了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的不同呈现。除了关注网络对青少年拓展人际交往空间的影响,本研究还关注了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主要是家长、老师在虚拟社会网络中对青少年的影响,这更多的是一种力量关系的呈现。
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互动媒介,它拓展了人际互动的新场域。在网络空间中,社交开始与物理地域脱勾,外在的物理限制对交往行为的制约作用开始消失。一方面,人们不再单一依托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交网络又得以极大的拓展。网络空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真实社区网络一样,同样可以提供多种资源交换与情感支持。[11]本研究也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本研究还发现,青少年在网络中选择交往对象时,主要看重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否相同,大家的性格脾性是否相契合等。这意味着,那些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被人们特别看重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已经不再是青少年网络交往中人际吸引的关键因素,兴趣、爱好、性格、学识等个体内在特征对网络交往的影响力,开始被凸显出来。[12]从访谈中,我们也发现青少年在进行网络交往时都呈现出较少功利性。可以说,在网络交往中,共同的兴趣或爱好,正取代血缘、地缘和利益而成为新的人际纽带。
最后,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青少年的活动机会与空间,使得他们在现实之外,又建立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在网络空间中,青少年能够更加开放、多元、弹性地呈现自我:他既可以是同学眼中一如往常的那个人,也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球友探讨一场激烈的比赛。但网络给予青少年更多空间的同时,也为家长、老师介入青少年的社会网络提供便利。这一方面有利于家长获悉孩子的动态,减少了他们的担忧;另一方面,也使得青少年获取的“自由”再一次遭到“侵蚀”,为维护自己“私人场域”的一些策略(比如:屏蔽朋友圈)应运而生。在长久互动中,双方逐渐达成某种平衡。
本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1)本研究对青少年社会网络的调查只是一个小样本的调查,并且问卷调查的信息相对有限。在某种意义上,北京市民大附中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校,在普遍性之外更包含一种特殊性。因此,调查结果的代表性是受限的,要想进一步推论则有待于后续开展规模更大、内容更全面的调查。(2)与以往关注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相比,本研究关注的是中性和积极的一面。但需要说明的是,青少年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对很多事情缺乏判断力,移动互联网本身也隐含着对他们健康成长不利的一面,只是笔者受调查时间的限制,未能就这一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ELLE Deborah.Children’s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s[M]. New York: Wiley,1989.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庞丽娟.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1(2):35.
[4] 姚俊,张丽.网络同辈群体: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J].青年探索,2004(2):33-35.
[5] 王卫.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范式的转型[J].青年研究,1999(12):10-11.
[6] 袁潇,风笑天.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青年研究,2011(4):78.
[7] 黄加成.虚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J].社会,2002(1):4.
[8] 雷雳,柳铭心.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6):797.
[9] 冯锐,谢英香.当代大学生虚拟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差异性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8.
[10] 朱秀凌.控制与协商:手机对青少年“私人场域”的建构与入侵[J].中国青年研究,2015(1):53-54.
[11] WELLMAN Barry.An Electronic Group is Virtually a Social Network[M]. Mahwah:Lawrence Erlbaum,1997:173.
[12]郑思明,阳志平,程利国.青少年社会网络结构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3(1):30-31.
YouthSocialNetwork:betweenRealityandVirtuality
WANG Hu
(Colleg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9)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t presentations of the social network of youths in real life and virtual space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et has expanded the social network of youths, but the "virtual" social network of youths is basically an extension of their real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hobbies have become the main way for youths to expand their "virtual" social network. Besides, in the "virtual" social network, the self-presentation of youths has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and the involvement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the "virtual" social network of youths has created a balance between trust and control among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Keywords:youths; social network; real life; virtual spac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9)01-0031-04
收稿日期:2018-11-06
作者简介: 汪 虎(1994-),男,河南信阳人,中央民族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网络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何丽娟]
标签:网络论文; 青少年论文; 社会论文; 互联网论文; 的是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