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包括坍落度筒、漏斗和标杆,漏斗可匹配套装在坍落度筒顶端,还包括测量架和升降装置,所述测量架上固定设置有测量平台,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测量平台下方,所述坍落度筒、漏斗和标杆均设置于测量平台上方,所述坍落度筒外周一体且匹配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位于所述坍落度筒的中部,所述连接套与升降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一体连接在支撑柱顶端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的外周且与连接套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支撑柱可被升降装置向上顶升并可贯穿测量平台顶举连接套;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测试结果准确性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包括坍落度筒(1)、漏斗(2)和标杆(4),所述漏斗(2)可匹配套装在坍落度筒(1)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架(5)和升降装置,所述测量架(5)上固定设置有测量平台(51),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测量平台(51)下方,所述坍落度筒(1)、漏斗(2)和标杆(4)均设置于测量平台(51)上方,所述坍落度筒(1)外周一体且匹配套装有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位于所述坍落度筒(1)的中部,所述连接套(11)与升降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柱(71)和一体连接在支撑柱(71)顶端的支撑环(72),所述支撑环(72)固定连接在连接套(11)的外周且与连接套(11)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支撑柱(71)可被升降装置向上顶升并可贯穿测量平台(51)顶举连接套(11)。
设计方案
1.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包括坍落度筒(1)、漏斗(2)和标杆(4),所述漏斗(2)可匹配套装在坍落度筒(1)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架(5)和升降装置,所述测量架(5)上固定设置有测量平台(51),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测量平台(51)下方,所述坍落度筒(1)、漏斗(2)和标杆(4)均设置于测量平台(51)上方,所述坍落度筒(1)外周一体且匹配套装有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位于所述坍落度筒(1)的中部,所述连接套(11)与升降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柱(71)和一体连接在支撑柱(71)顶端的支撑环(72),所述支撑环(72)固定连接在连接套(11)的外周且与连接套(11)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支撑柱(71)可被升降装置向上顶升并可贯穿测量平台(51)顶举连接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液压缸(61)和固定在液压缸(61)的活塞杆顶端的顶升板(62),所述连接组件底端固定在顶升板(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72)与连接套(11)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7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71)的底端与顶升板(6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1)设置有三根且两两之间呈120°的夹角而分布在支撑环(72)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平台(51)的上表面于支撑环(72)的下方设置有三个上缓冲套(8),三个所述支撑柱(71)分别从三个上缓冲套(8)中穿出,所述坍落度筒(1)的底端落在测量平台(51)上时,所述支撑环(72)的底面与上缓冲套(8)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72)的底面固定设置有三个减震环(12),三个所述支撑柱(71)分别套接在三个减震环(12)内,所述坍落度筒(1)的底端落在测量平台(51)上时,所述减震环(12)与上缓冲套(8)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平台(51)的下表面设置有三个下缓冲套(9),三个所述支撑柱(71)分别从三个下缓冲套(9)中穿入,所述下缓冲套(9)的底端与顶升板(62)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小于坍落度筒(1)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板(62)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三个缓冲环(13),三个所述支撑柱(71)分别套接在三个缓冲环(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平台(51)上设置有立杆(3),所述标杆(4)转动设置于立杆(3)上且可沿立杆(3)滑动,所述标杆(4)可在支撑柱(71)之间转动并伸入坍落度筒(1)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上套装有铰接套(31),所述铰接套(3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铰接套(31)侧壁的锁紧螺栓(32)、另一端设置有铰接轴(33),所述铰接轴(33)的轴线与测量平台(51)垂直,所述标杆(4)通过铰接轴(33)铰接于铰接套(31)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涉及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在施工中,多需要用到混凝土来构筑具有高强度的墙面、桥面等,若要保证混凝土可以达到施工要求,需要对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坍落度等性能测试。其中,坍落度的检测原理为:向坍落度筒内灌入并灌满混凝土拌合物,垂直向上提坍落度筒,使坍落度筒与混凝土分离,混凝土拌合物会因自重而产生坍落,混凝土拌合物向下坍落的高度即为坍落度。
公告号为CN2040440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仪,它包括圆形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空心的圆台状的本体,本体下部的外边沿对称固接有脚踏板,两个脚踏板的底面与本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本体与底板的接触部分设置有橡胶垫圈,使用时,将本体放置在垫有橡胶垫圈的底板上,通过螺丝和螺母将脚踏板、底板固定在一块,在装料过程中底部不容易漏浆。
但是在提起坍落度筒时,通常靠操作人员凭经验将坍落度筒竖直提起,当操作人员双手用力不均匀时,容易偏提而使混凝土试样崩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包括坍落度筒、漏斗和标杆,所述漏斗可匹配套装在坍落度筒顶端,还包括测量架和升降装置,所述测量架上固定设置有测量平台,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测量平台下方,所述坍落度筒、漏斗和标杆均设置于测量平台上方,所述坍落度筒外周一体且匹配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位于所述坍落度筒的中部,所述连接套与升降装置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一体连接在支撑柱顶端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的外周且与连接套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支撑柱可被升降装置向上顶升并可贯穿测量平台顶举连接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上提坍落度筒时,控制升降装置使其向上顶升连接组件,支撑柱向上顶升支撑环,支撑环连接着连接套,连接套与坍落度筒一体而同时上升,实现坍落度筒与混凝土拌合物的分离;利用升降装置代替人为提升,提高升降过程的稳定性,提高测试准确性;连接套位于坍落度筒的中部,使测量过程中坍落度筒的上端和下端在竖直向的受力更稳定,避免上升过程中晃动不稳,提高测试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液压缸和固定在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的顶升板,所述连接组件底端固定在顶升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顶着顶升板,顶升板顶着连接组件上升,实现机械控制坍落度筒的上升过程,比人为操作稳定,从而提高测试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环与连接套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顶升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板顶着支撑柱,支撑柱顶着支撑环,支撑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液压缸控制坍落度筒的升降过程;并且,支撑环与连接套之间留有距离,使支撑柱与坍落度筒之间留有距离,从而将坍落度筒与混凝土拌合物分离时,不会因为支撑柱的阻挡而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方向,保证坍落度的测量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三根且两两之间呈120°的夹角而分布在支撑环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根支撑柱的设置,即满足支撑稳定性,又可以实现标杆转动至两个支撑柱之间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高度测量,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平台的上表面于支撑环的下方设置有三个上缓冲套,三个所述支撑柱分别从三个上缓冲套中穿出,所述坍落度筒的底端落在测量平台上时,所述支撑环的底面与上缓冲套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坍落度筒平放在测量平台上进行混凝土灌装时,支撑环与测量平台之间由上缓冲套进行减震支撑,减弱灌装过程中坍落度筒受到的震动力,提高灌装过程坍落度筒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环的底面固定设置有三个减震环,三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套接在三个减震环内,所述坍落度筒的底端落在测量平台上时,所述减震环与上缓冲套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环配合上缓冲套,进一步提高灌装过程坍落度筒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平台的下表面设置有三个下缓冲套,三个所述支撑柱分别从三个下缓冲套中穿入,所述下缓冲套的底端与顶升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小于坍落度筒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坍落度筒被顶升起来达到最高点时,下缓冲套可以起到减弱顶升板与测量平台之间碰撞力的作用,削弱对测量平台的震动力,避免测量平台震动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坍落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顶升板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三个缓冲环,三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套接在三个缓冲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环配合下缓冲套,进一步削弱顶升时对测量平台的震动力,提高测量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平台上设置有立杆,所述标杆转动设置于立杆上且可沿立杆滑动,所述标杆可在支撑柱之间转动并伸入坍落度筒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立杆上套装有铰接套,所述铰接套的一端设置有贯穿铰接套侧壁的锁紧螺栓、另一端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轴线与测量平台垂直,所述标杆通过铰接轴铰接于铰接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套套装在立杆上,锁紧螺栓对铰接套的高度进行调节并固定;标杆铰接在铰接套的一侧,从而可以实现其高度的调节以及角度的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与传统的人工提升坍落度筒相比,提升过程更稳定,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2)支撑柱与连接套之间留有距离,保证从坍落度筒分离出的混凝土拌合物不会被支撑柱阻挡而影响坍落面积,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3)上缓冲套、下缓冲套、减震环及缓冲环的设置,提高了装料捣鼓过程以及提升过程中坍落度筒的稳定性,减低了震动力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影响,提高了测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向坍落度筒内装料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状态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坍落度筒;11、连接套;2、漏斗;3、立杆;31、铰接套;32、锁紧螺栓;33、铰接轴;4、标杆;5、测量架;51、测量平台;61、液压缸;62、顶升板;71、支撑柱;72、支撑环;73、连接条;8、上缓冲套;9、下缓冲套;12、减震环;13、缓冲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坍落度测量装置,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测量架5、固定设置于测量架5上的测量平台51,设置于测量平台51上方的坍落度筒1、匹配套装在坍落度筒1顶端的漏斗2、设置于坍落度筒1的中心轴线上的立杆3、滑动设置于立杆3上的标杆4以及设置于测量平台51下方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液压缸61和固定在液压缸61的活塞杆顶端的顶升板62,顶升板62为圆形板结构。坍落度筒1的外周一体且匹配套装有连接套11,连接套11位于坍落度筒1的中部,连接套11与顶升板6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包括三个相互之间呈120°夹角设置的支撑柱71和一体连接在支撑柱71顶端的支撑环72,三个支撑柱71均匀分布在支撑环72的底端,支撑环72固定连接在连接套11的外周且与连接套11之间留有距离,该距离要足以保证从坍落度筒1内分离出的混凝土拌合物不会被支撑柱71挡住;支撑环72与连接套11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73固定连接。支撑柱71的底部向下贯穿测量平台51后焊接在顶升板62上,从而使液压缸61可以向上顶升顶升板62,顶升板62支撑并顶升支撑柱71,支撑柱71顶升支撑环72,支撑环72带着连接套11,连接套11带动坍落度筒1一起向上被提升。立杆3上套装有铰接套31,铰接套3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铰接套31侧壁的锁紧螺栓32、另一端设置有铰接轴33,铰接轴33的轴线与测量平台51垂直,使标杆4通过铰接轴33铰接于铰接套31上并可在与测量平台51平行的平面内转动。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减弱震动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测量平台51的上表面于支撑环72的下方设置有三个上缓冲套8,测量平台51的下表面设置有三个下缓冲套9,三个支撑柱71分别从三个下缓冲套9中穿入并从三个上缓冲套8中穿出,坍落度筒1的底端落在测量平台51上时,支撑环72的底面与上缓冲套8接触;下缓冲套9的底端与顶升板62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小于坍落度筒1的高度,保证坍落度筒1升到最高点时,其内的混凝土拌合物可以充分从其内脱离出来,实现测量过程。支撑环72的底面固定设置有三个减震环12,顶升板62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三个缓冲环13,三个支撑柱71分别套接在三个缓冲环13以及三个减震环12内,当坍落度筒1的底端落在测量平台51上时,减震环12与上缓冲套8接触;当坍落度筒1升至最高时,缓冲环13与下缓冲套9接触。此外,上缓冲套8与下缓冲套9的设置,使支撑柱71的被提升或下降过程中被限位在上缓冲套8与下缓冲套9内,避免发生横向偏移或晃动,从而提高了坍落度筒提升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装料及捣鼓混凝土时,转动标杆4,使其与测量状态时呈90°夹角而使其不影响向坍落度筒1内装料的操作;将坍落度筒1平放在测量平台51上,保证坍落度筒1的底面保持平整,此时,上缓冲套8与减震环12接触,在装料与混凝土拌合物的捣动过程中起到减震缓冲作用;需要上提坍落度筒1时,启动液压缸61,使活塞杆顶着顶升板62向上提升,顶升板62顶着支撑柱71,支撑柱71支撑着支撑环72,支撑环72连接着连接套11,连接套11拖着坍落度筒1一起向上平稳提升,直至将坍落度筒1提升至最高点,下缓冲套9与缓冲环13接触,即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坍落度筒1内的混凝土拌合物已经全部脱离出坍落度筒1;拧松锁紧螺母32,向下放标杆4,使其沿立杆3下滑,直至到达混凝土拌合物的最高点,转动标杆4,使其旋转至图2的状态,即与坍落度筒1的中心轴线平行,用软尺或直尺等长度测量工具测量标杆4至测量平台51上表面的垂直距离,该垂直距离与坍落度筒1的高度差即为坍落度。为了保证标杆4可以从坍落度筒1的下方转动至两个支撑柱71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三个支撑柱71中的一个(图3中左上方的支撑柱71)位于立杆3的一侧,与该支撑柱71相邻的其中一个支撑柱71(图3中右下方的支撑柱71)位于立杆3的另一侧,且设计标杆4的长度不大于立杆3至图3中右下方的支撑柱71的直线距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499.5
申请日:2019-03-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656708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G01N 33/38
专利分类号:G01N33/38
范畴分类:31E;20B;
申请人:河北金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北金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东岗路38号
发明人:李平
第一发明人:李平
当前权利人:河北金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