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大小依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荒漠草原,异质生境,猪毛蒿,个体大小
个体大小依赖论文文献综述
陈林,李月飞,苏莹,宋乃平,杨新国[1](2018)在《荒漠草原不同土壤生境猪毛蒿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繁殖分配是生活史理论的核心问题,一直受到生态学家们的关注。为了研究荒漠草原异质生境下植物的繁殖分配策略,本研究以生长在风沙土、灰钙土和基岩风化残积土生境下的猪毛蒿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个体大小的猪毛蒿生物量特征,分析了生物量间的相关关系和位置效应,讨论了繁殖器官的绝对投入量及其繁殖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基岩风化残积土生境下猪毛蒿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营养器官生物量和生殖器官生物量、繁殖体数量和繁殖体重量等均小于风沙土和灰钙土生境。单株猪毛蒿上、中、下部的地上生物量、繁殖体数量、繁殖体重量和单个头状花序重量均未表现出资源投入的差异性(P>0.05)。繁殖器官生物量的绝对投入(lg R)随着个体大小(lg V)的增大而增加,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01),说明猪毛蒿对营养生长和繁殖的资源投入是同时增加的。基岩风化残积土、风沙土和灰钙土生境下猪毛蒿的繁殖阈值分别为2.07、1.96和1.99g,其繁殖分配和个体大小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壤生境下猪毛蒿单个头状花序重量和个体大小、每株头状花序数量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这种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种群资源配置的表型可塑性,但这些权衡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张晶,赵成章,雷蕾,李雪萍,任悦[2](2018)在《薰衣草枝叶性状关系的个体大小依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枝叶性状的个体大小差异,是植物适应异质性环境所形成的冠层构建策略,对于理解枝叶构建机制及光合生理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于2017年7月下旬,在金水湖湿地公园选择一块薰衣草样地,根据体积将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分为3个大小等级[I级:植株体积的立方根(d)≤60 cm、II级(60 cm<d≤90 cm)和III级(d>90 cm)],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薰衣草种群枝叶性状的个体大小依赖。结果表明:随着薰衣草植株大小等级增大,薰衣草的叶面积、枝长度、枝数量和枝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而叶数量、叶厚度和分枝角度逐渐减小。薰衣草叶面积、枝长度和枝数量与个体大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枝横截面积与个体大小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叶数量和叶厚度与个体大小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分枝角度与个体大小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个体薰衣草选择生长少量大而薄的叶片以及分配更多的生物量用于小枝的生长;而小个体薰衣草选择生长多数小而厚的叶片以及短而细的枝条,体现了不同大小等级薰衣草枝叶表型可塑性。(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侯勤正,叶广继,马小兵,苏雪,张世虎[3](2016)在《青藏高原不同生境下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对资源的投资和分配是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它反映了植物应对环境变化时的生活史策略。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同一海拔下的嵩草草甸(Kobresia sp.meadow)、金露梅灌丛(Potentilla fruticosa shrub meadow)以及草甸-灌丛交错带3种生境类型,并以3种生境下的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为对象,研究了其繁殖分配特征。结果发现:(1)在种群水平上,在生境从草甸经交错带到灌丛的变化中,湿生扁蕾个体大小和繁殖分配比例逐渐增加;3个种群湿生扁蕾的总花数目没有显着差异,但草甸生境湿生扁蕾的蕾期花数目显着高于灌丛生境,而果期花数目则显着低于灌丛生境;(2)在个体水平上,湿生扁蕾的繁殖绝对投入与个体大小显着正相关,且各种群植株都存在繁殖所需的个体大小阈值,而繁殖阈值在生境从草甸经交错带到灌丛的过渡中逐渐减小;湿生扁蕾的繁殖相对投入与个体大小负相关,但相关系数随着生境从草甸经交错带到灌丛的过渡中逐渐减小;各种群花数目与湿生扁蕾植株个体大小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湿生扁蕾的繁殖投资存在大小依赖效应,但生境差异会对其繁殖投资和生活史策略造成显着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不同生境下自然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同时,资源分配也与湿生扁蕾的遗传特性和延迟自交的繁育系统特征有关。湿生扁蕾这种不同生境下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投资差异是湿生扁蕾与其生境长期适应和进化(生境选择)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刘华峰,刘彤,罗宁,陈正霞,刘尊驰[4](2013)在《紫翅猪毛菜果实异型性及个体大小依赖的空间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紫翅猪毛菜(Salsola affinis C.A.Mey)是藜科1年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具有果实异型性现象。本研究在准噶尔盆地周缘选择了代表性的9个样点(种群),将野外调查与室内观测相结合,对比分析不同种群异型果实的形态特征,以及异型果实输出比例与植物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样点紫翅猪毛菜果实均存在异型性,但异型情况存在差异,其中6个样点有A、B、C、D4种类型,3个样点只有A、B、D 3种。总体上来看,同一样点内的异型果实在果实直径、果实百粒重存在变化,其中A型果实在果实直径、果实百粒重上均显着高于其它类型。6个样点中的紫翅猪毛菜的A型果实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其他3种类型,且与植株大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B、C、D型果实所占比例与植株大小间大致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该物种当生存条件有利时,倾向于"机会型"策略,产生较多扩散能力强、易于萌发的A型果实;生存条件不利时,倾向于产生扩散能力弱、不易萌发的B、C、D果实类型,采取较"保守型"繁殖策略。在准噶尔荒漠波动强烈的环境条件下,紫翅猪毛菜可以通过产生不同组合的异型果实及不同异型果实比例来提高环境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戈星月,朱璧如,廖万金[5](2012)在《雌全同株植物叁脉紫菀花期偏雄的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的虫媒传粉植物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模型通常预期:分配给雌性功能的资源比例将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增加;但一些研究表明,花期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模式表现出随个体大小增大而偏雄的趋势。我们以植株高度衡量个体大小,从花和花序两个水平上研究了雌花、两性花同株植物叁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花期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策略。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大,植株产生的头状花序数量增加,表明叁脉紫菀投入到繁殖的资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个体大小增大而增加的。在花和花序水平上,繁殖资源在雌雄性别功能之间的分配均表现为随个体大小的增大而更偏雄的模式,即花粉/胚珠比增加,产生花粉的两性花占两性花和雌花总花数的比例升高。这些结果与花期个体越大、性别分配越偏雄的预期一致。花期更偏雄的性别分配可能有助于植物在花期通过输出花粉提高雄性适合度,从而实现个体适合度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2年03期)
陈智发,高江云[6](2011)在《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依赖个体大小的性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分配理论假定雌雄功能间存在一种权衡关系,依赖个体大小的资源分配策略是解释种群内性分配变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在姜科植物中缺乏对其的研究.为了验证依赖个体大小的性分配理论预测,研究通过对姜科植物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不同种群花期和果期的繁殖特征与个体大小的回归关系发现:①红姜花对繁殖结构的资源分配策略与SDS理论预测的一致,然而花期的繁殖分配却和预测不一致;②花设计大小、吸引结构、性分配和雌雄适合度都不依赖个体大小,暗示了这种性分配格局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魏岩,王宏飞,安沙舟[7](2008)在《散枝猪毛菜的果实多型性及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输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散枝猪毛菜在自然种群中的个体大小、结实和萌发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自然种群中,散枝猪毛菜具有大小不同的个体,其在植物体干重、株高、分枝级数、节数上具有显着差异,其个体大小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②散枝猪毛菜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果实(种子),并具有不同的萌发行为和散布特性;③依据个体大小的变化,4种类型的果实在植株上的比例发生了显着变化;随着植物个体的增大,A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2.253%增加到24.116%,B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6.026%增加到41.307%,C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由81.561%减少到17.709%,D型果实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8.077%增加到17.087%。总之,散枝猪毛菜个体大小的表型可塑性和果实多型性是对荒漠异质环境的一种适应。(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姚红,谭敦炎[8](2005)在《胡卢巴属4种短命植物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输出与生活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准噶尔荒漠中胡卢巴属(Trigonella)4种短命植物网脉胡卢巴(T.cancellata)、单花胡卢巴(T.monan-tha)、直果胡卢巴(T.orthoceras)和弯果胡卢巴(T.arcuata)的物候特征及生物量分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这4种植物的萌发对策多样,具有春、夏、秋萌现象,但以春、秋季萌发为主。其萌发时间在种间差异不明显,而与温度、降水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2)生长发育快,生活周期短,一次结实,在干热夏季来临前完成生活周期,因此属于典型的避旱型植物;3)秋、春萌株在早春返青或种子萌发后,经过短暂的营养生长后很快进入生殖生长,通过物候期(尤其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阶段)的迅速转换来获得高的繁殖力,最后达到较高的繁殖产量;4)繁殖分配比率均较高,分别达62.3%、51.9%、54.3%和58.3%,且其繁殖输出与植株大小呈正相关;5)萌发时间不同的植株(春、秋萌株)在大小及繁殖输出上差异显着,但繁殖分配比率差异不显着,说明由萌发时间差异引起的繁殖输出差异归根结底是由植株大小差异引起的。最后探讨了胡卢巴属这4种短命植物的生活史对策以及因萌发时间不同产生的植株在个体大小、生存力和繁殖输出等方面的差异对准噶尔荒漠干旱环境的适应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赵志刚,杜国祯,任青吉[9](2004)在《5种毛茛科植物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繁殖分配和性分配是生活史理论的核心问题 ,一直受到生态学家、进化生物学家们的关注。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 (35 0 0m)及亚高山草甸 (2 90 0m)毛茛科 5种虫媒两性花植物花期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的研究发现 :1)个体越大 ,繁殖投入越高 ,繁殖分配越低 ,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2 )性分配是个体大小依赖的 ,大个体更偏向雌性器官的资源投入 ,花粉胚珠比与个体大小的关系较复杂 ,因种而异 ;3)花期雌雄功能之间存在资源分配上的权衡 (Trade_off) ,并且种群之间有差异 ,表明其受环境条件影响。(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刘左军,杜国祯,陈家宽[10](2002)在《不同生境下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生境和密度下黄帚橐吾 (Ligulariavirgaurea)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结果表明无论在种群水平还是在个体水平上 ,黄帚橐吾都表现出 :1)在不同的生境和种群密度中 ,个体大小与繁殖体大小均不相同 ,其排列顺序依次为沙地 >坡地 >滩地、裸地 >非裸地、低密度 >高密度 ;2 )繁殖分配和单株种子均重在不同生境和种群密度中 ,其差异程度均从不显着 (p >0 .0 5 )到极显着 (p <0 .0 1)不等 ;3)繁殖体大小与个体大小在不同生境和种群密度中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p <0 .0 1) ;4)单株种子均重与个体大小也呈正相关关系 ,但相关程度低 ,且受到牲畜干扰强度的影响 ;5 )繁殖分配与个体大小呈负相关关系 ,尤其在 3个密度较高的自然种群中呈显着 (p <0 .0 5 )或极显着 (p <0 .0 1)的负相关关系 ,说明黄帚橐吾繁殖分配是受个体大小制约的。(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个体大小依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枝叶性状的个体大小差异,是植物适应异质性环境所形成的冠层构建策略,对于理解枝叶构建机制及光合生理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于2017年7月下旬,在金水湖湿地公园选择一块薰衣草样地,根据体积将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分为3个大小等级[I级:植株体积的立方根(d)≤60 cm、II级(60 cm<d≤90 cm)和III级(d>90 cm)],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薰衣草种群枝叶性状的个体大小依赖。结果表明:随着薰衣草植株大小等级增大,薰衣草的叶面积、枝长度、枝数量和枝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而叶数量、叶厚度和分枝角度逐渐减小。薰衣草叶面积、枝长度和枝数量与个体大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枝横截面积与个体大小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叶数量和叶厚度与个体大小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分枝角度与个体大小呈显着的负相关(P<0.01)。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个体薰衣草选择生长少量大而薄的叶片以及分配更多的生物量用于小枝的生长;而小个体薰衣草选择生长多数小而厚的叶片以及短而细的枝条,体现了不同大小等级薰衣草枝叶表型可塑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大小依赖论文参考文献
[1].陈林,李月飞,苏莹,宋乃平,杨新国.荒漠草原不同土壤生境猪毛蒿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J].草业学报.2018
[2].张晶,赵成章,雷蕾,李雪萍,任悦.薰衣草枝叶性状关系的个体大小依赖[J].生态学杂志.2018
[3].侯勤正,叶广继,马小兵,苏雪,张世虎.青藏高原不同生境下湿生扁蕾(Gentianopsispaludosa)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J].生态学报.2016
[4].刘华峰,刘彤,罗宁,陈正霞,刘尊驰.紫翅猪毛菜果实异型性及个体大小依赖的空间变化[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戈星月,朱璧如,廖万金.雌全同株植物叁脉紫菀花期偏雄的个体大小依赖的性别分配[J].生物多样性.2012
[6].陈智发,高江云.红姜花Hedychiumcoccineum依赖个体大小的性分配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魏岩,王宏飞,安沙舟.散枝猪毛菜的果实多型性及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输出[J].干旱区研究.2008
[8].姚红,谭敦炎.胡卢巴属4种短命植物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输出与生活史对策[J].植物生态学报.2005
[9].赵志刚,杜国祯,任青吉.5种毛茛科植物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2004
[10].刘左军,杜国祯,陈家宽.不同生境下黄帚橐吾(Ligulariavirgaurea)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