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织构论文-张正贵,肖铁,王建军,刘沿东

冷轧织构论文-张正贵,肖铁,王建军,刘沿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轧织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下量,珠光体钢,冷轧,织构

冷轧织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正贵,肖铁,王建军,刘沿东[1](2018)在《压下量对珠光体钢冷轧织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珠光体钢采用不同压下率(0~85%)进行轧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110}、{200}、{211}3张极图,并利用织构分析软件计算了取向分布函数(ODF),通过得到的恒φ=45°截面图,研究了经过0~85%压下率的冷轧变形后共析珠光体钢中晶粒取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形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下量的增加,α织构中,{552}〈110〉、{110}〈110〉织构组分变化不大,而{001}〈110〉、{113}〈110〉、{112}〈110〉、{111}〈110〉织构组分的取向分布值随之增大,其中{113}〈110〉、{112}〈110〉织构组分变化最显着;γ织构中组分的强度随压下量的增大而提高,并稳定于{111}〈112〉.(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贺彤,杜鹃,刘沿东[2](2016)在《铁素体不锈钢板材厚度方向冷轧织构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无锡和含锡两种成分的铁素体不锈钢板材厚度方向冷轧织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板材厚度方向织构分布都不均匀,含锡板材的不均匀程度大于无锡板材,这与两种板材热轧状态下厚度方向取向分布不均匀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2016年05期)

叶凡[3](2016)在《取向硅钢冷轧织构演变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取向硅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晶体塑性理论和有限元法,探究取向硅钢冷轧织构演变规律。目的是从介观角度研究取向硅钢的冷轧变形行为,意义在于为取向硅钢冷轧织构的预测及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嵌入UMAT子程序的ABAQUS软件建立平面压缩有限元模型,对比模拟与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本文所用试样的塑性本构方程最佳参数,并以此模型验证UMAT子程序的有效性。结果证明:平面压缩变形过程中,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晶粒绕TD的旋转角度大于绕RD、ND旋转的角度;平面压缩有限元模型证明了压缩变形中会出现平行于RD的变形带,与文献中实验现象相吻合。(2)根据实验室的二辊轧机冷轧硅钢板的规程建立取向硅钢冷轧模型。结果显示:初始取向各向异性会导致轧件应变的不均匀性;轧制变形中,晶粒绕TD转动的角度大于绕RD、ND转动的角度;多晶体的晶粒由于相邻晶粒的作用会发生不同方式的旋转,形成形状各异的聚集带;初始取向晶面指数为{110}的晶粒绕TD转动的角度较初始取向晶面指数为非{110}的晶粒大,表现为极图上的聚集带数目增多;随着压下率的增大,晶粒绕RD、TD和ND旋转的角度均增大,其中以初始取向晶面指数为{110}的晶粒绕TD转动的角度增加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赵泽翔[4](2015)在《取向硅钢不同冷轧压下率下冷轧织构演变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取向硅钢主要用来制作变压器的铁芯,是硅钢中性能最好的材料,其成品要求具有大的且位向准确的高斯织构,这就要求极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组织和织构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本文主要对取向硅钢生产工艺中冷轧这个关键步骤进行研究,以某钢厂提供的同一成分6种不同热轧工艺的常化板为研究对象,制定冷轧工艺并对其冷轧,通过金相显微镜、XRD、EBSD等检测手段,对这6种不同热轧工艺常化板的组织、织构差异和冷轧织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6种热轧工艺常化板组织均为铁素体,但含有少部分沿晶界分布的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大小从表层到中间层呈不均匀分布,表层和次表层相对细小,再结晶完全,而中间层晶粒粗大且拉长。6种常化板晶粒大小存在差异。经过冷轧,晶粒被逐渐压长压细,到一定压下率出现了剪切带。(2)6种热轧工艺常化板织构表层和次表层较弱,中间层织构强烈,主要为α织构,α织构晶粒粗大且被拉长。在冷轧过程中α织构逐渐增多,但表层和次表层增加迅速,中间层缓慢,轧到0.29-0.40mm之后,α织构停止增加。6种热轧工艺常化板Y织构在分布和含量上差异很大,在冷轧过程中Y织构逐渐增多,但表层和次表层增加迅速,中间层缓慢,轧到0.26-0.40mm之后,Y织构停止增加。冷轧到0.40mm之后,γ织构体积分数表层>次表层>中间层。(3)冷轧织构主要为α织构和γ织构,α织构主要组分为{001}<110>织构和{112}<110>织构,γ织构主要组分为{111}<110>织构和{111}<112>织构。常化板中{001}<110>织构体积分数多于{112}<110>织构,但随着冷轧压下率的提高,{112}<110>织构增大的快,最后{112}<110>织构多于{001}<110>织构;常化板中{111}<112>织构多于{111}<110>织构,但随着冷轧压下率的提高,{111}<110>织构增加的快,最后{111}<110>织构多于{111}<112>织构。(4)常化板中,高斯织构主要分布在中间层和次表层,晶粒比较细小。高斯织构在冷轧开始阶段逐渐减少,轧到0.70mm之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变化,高斯织构不变,基本稳定在1.4%-1.6%之间。冷轧板中,高斯织构周围分布的主要是γ织构中的{111 }<112>组分。(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郑盼盼,陈冷[5](2015)在《低碳钢板冷轧织构的不均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冷轧低碳钢板的表层和心部织构.实验结果表明,钢板表层主要包含{112}〈110〉和{001}〈110〉织构组分,心部主要包含{112}〈110〉和{111}〈110〉织构组分,说明低碳钢板冷轧织构具有不均匀性.用改进的Sachs模型模拟了体心立方金属冷轧织构的演化过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魏俊杰,赵刚,鲍思前,孙宏云,周瑾[6](2015)在《CSP工艺Hi-B钢冷轧织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测量了CSP工艺Hi-B钢在不同压下率、不同厚度处的冷轧织构,分析了样品在冷轧过程中织构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厚度处织构的差别。结果表明,冷轧织构主要由α(<110>//RD)和γ(<111>//ND)组分构成,不同压下率、不同厚度处的织构强度存在很大差异。冷轧板继承了热轧基板的织构分布情况,但α、ε和γ纤维织构均发生了转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5年01期)

安金敏,丁毅,覃明[7](2013)在《轧制工艺对体心立方金属冷轧织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和取向线分析法研究了初始随机分布的体心立方金属α-Fe经过不同轧制工艺的织构演变。体心立方金属α-Fe经过普通同步轧制后,其织构组分主要为高斯织构。经过工艺改变的异步轧制后,材料发生强烈的剪切应变,与轧制固有的平面压应变共同作用,获得了完全不同于同步轧制织构组分的{100}面织构。(本文来源于《宝钢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张宁,杨平,毛卫民[8](2012)在《柱状晶对Fe-3%Si电工钢冷轧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Fe-3%Si电工钢铸锭中普遍存在柱状晶,其晶体学及形状各向异性对随后的热轧、冷轧及退火织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利用xRD与EBSD技术对长轴分别平行于轧面法向(ND),轧制方向(RD)和横向(TD)的柱状晶冷轧样品的织构及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对晶界的特殊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压下量下,3种柱状晶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001}织构遗传性,即3种样品均不同程度的摆脱了{111}线织构的形成;柱状晶长轴平行于ND和TD时,{001}取向在冷轧时得到大的保留;柱状晶长轴平行于RD时,得到最强的{111}〈112〉织构;柱状晶长轴平行于TD时,冷轧组织中旋转立方织构及{111}〈110〉织构较强.此外,3种样品的织构均表现出由立方→{001}〈130〉→{113}〈251〉的过渡路径,与等轴多晶样品沿α线和γ线转动的路径不同.不同方向的柱状晶晶界对冷轧变形过程中晶粒转动的作用不同,但因晶粒尺寸大而作用有限,且与初始取向相关.(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蒲春雷,李建军,岳尔斌,宋宁[9](2012)在《CSP制无取向硅钢热轧、常化、冷轧织构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EBSD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模拟CSP流程生产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常化-冷轧过程中织构的演变。热轧板沿板厚方向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差异导致由表至中织构锋锐度增高,织构类型存在明显变化,表层主织构为B类纤维织构,次表层为A类纤维织构,中心层为旋转立方织构{001}<110>。常化过程削弱了这种差异性,但中心层仍保留了一定强度的立方织构{001}<100>。冷轧板表层及中心层的主织构均为{112}<110>、{111}<112>,表层织构锋锐度较中心层的强。分析表明热轧、常化、冷轧织构的演变与基体初始织构、组织密切相关。表层、次表层热轧板织构经常化演化成散漫、分布较均匀的织构,中心层主要织构由{001}<-1-10>绕RD逆时针旋转45°演化至{001}<0-10>。冷轧后织构演变为以{223}<110>为主的B类织构和以{111}<112>为主的A类织构。(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2年03期)

朱晓燕[10](2011)在《XRD在测量高纯铝箔冷轧织构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反射法取111、200、220叁个晶面按顺序测定叁张不完整极图,通过计算机演算得出ODF图和取向线,对于影响高纯铝箔立方织构形成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总结出了XRD测量高纯铝箔织构时的几点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1年06期)

冷轧织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无锡和含锡两种成分的铁素体不锈钢板材厚度方向冷轧织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板材厚度方向织构分布都不均匀,含锡板材的不均匀程度大于无锡板材,这与两种板材热轧状态下厚度方向取向分布不均匀有密切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轧织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正贵,肖铁,王建军,刘沿东.压下量对珠光体钢冷轧织构的影响[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贺彤,杜鹃,刘沿东.铁素体不锈钢板材厚度方向冷轧织构演变规律[J].物理测试.2016

[3].叶凡.取向硅钢冷轧织构演变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D].武汉科技大学.2016

[4].赵泽翔.取向硅钢不同冷轧压下率下冷轧织构演变规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5

[5].郑盼盼,陈冷.低碳钢板冷轧织构的不均匀性[J].工程科学学报.2015

[6].魏俊杰,赵刚,鲍思前,孙宏云,周瑾.CSP工艺Hi-B钢冷轧织构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5

[7].安金敏,丁毅,覃明.轧制工艺对体心立方金属冷轧织构的影响[J].宝钢技术.2013

[8].张宁,杨平,毛卫民.柱状晶对Fe-3%Si电工钢冷轧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2

[9].蒲春雷,李建军,岳尔斌,宋宁.CSP制无取向硅钢热轧、常化、冷轧织构的演变[J].钢铁钒钛.2012

[10].朱晓燕.XRD在测量高纯铝箔冷轧织构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11

标签:;  ;  ;  ;  

冷轧织构论文-张正贵,肖铁,王建军,刘沿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