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分析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分析

易门县浦贝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水利组

摘要:水利工程中大部分结构都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经验,简要的分析了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期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水利工程

隧洞衬砌、桥梁、水闸、大坝、渡槽等水利工程结构的安全与防渗透主要由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承担,由此可见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收施工队伍素质、原材料、施工工艺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在下文中就材料、配比、搅拌、浇筑、养护等方面分析了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1.1水泥

1.1.1水泥品种

承包人应该结合施工设计、施工要求选择水泥品种,并按照之前计划好的水泥品种进行调配,同时注意各种质量控制技术都必须依据相关技术条款制定的标准进行运用。

1.1.2出厂

在水泥制造完成后,出厂前,承包人应严格验证水泥生产厂商的资质与每批水泥所佩带的出厂合格证,从源头控制水泥原料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水泥在运输过程中,应区别堆放,并做好标记,防止混淆。

1.1.3储藏

对于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应该依据水泥的出厂批号、品种、标号、袋装或散装等内容区别储藏,防止水泥因储藏不当发生变质。对于散装的水泥应及时使用,袋装的水泥应注意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十五袋[1]。

1.2水

凡适宜饮用的水均适用于混凝土的搅拌。但值得注意的是,搅拌所使用的水不应具有影响混凝混凝土与易性混凝土增长强度的物质,或是可能腐蚀钢筋混凝土的酸性物质[2]。

1.3骨料

1.3.1生产

混凝土骨料的生产原料应为监理人批准的料源,如果骨料中含有活性成分则必须对其进行专门的实验,了解其稳定性,最后经监理人批注才可使用。

1.3.2储存

骨料生产后的储存工作应根据骨料的直径区分对方,禁止不同直接骨料的混合或是骨料与泥土的混合;在骨料的装卸过程中,对于直径大于40毫米的粗骨料需控制其自由落差高度在3米之内,避免装卸导致骨料破碎[3]。

1.4细骨料与粗骨料的技术规定

1.4.1细骨料

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4以上,3.0以下,在细骨料生产完成后安SD150-82中的第3.0.1条规定进行测试。

1.4.2粗骨料

粗骨料的最大直径应控制在钢筋最小间距的1/3~2/3、最小边长的1/4以下、素混凝土板厚度的1/2以下,如果混凝土为少钢筋或无钢筋结构,则尽量选择较大直径的骨料。

1.5外加剂

水利工程承包人应根据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结合混凝土配比,通过实际测验确定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掺加量,并将实验结果报告给监理人。

2混凝土配比控制

混凝土配比的设计与优化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集合混凝土规格、型号、用途等条件,而且还要注意混凝土力学指标的满足与经济适用性[4]。

混凝土配比应根据设计好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耐久性等要求,与施工现场的骨料一起做孔隙率与级配实验,确定骨料最小孔隙率与最大容重的级配标准。然后对进行混凝土最优砂石率实验,找出混凝土良好和易性的最优砂石率,以上实验均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试配。在明确最优的配比后,需测定现场砂石的含水率,将设计配比换算为施工配比。另外,泵送混凝土的配比应该高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气温、运输时间、泵送的垂直高度以及水平距离等因素,必要情况下可通过试泵送实验进行确定。

3混凝土搅拌控制

首先,严格按照试验得出的最优配比进行混凝土配置,严禁擅自更改混凝土的配比;其次,施工单位必须采用精密称量仪器进行混凝土配置,并严格按照工程监理人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定期校对称量仪器;再次,对混凝土搅拌中所使用砂石予以过磅称量或是采用小车划线做记号称量法,其中小车划线做记号称量法相对误差较高,所以不提倡。最后,对于搅拌时间、混凝土坍落度、上料顺序、混凝土是否被利息进行抽验。在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也可采用电脑控制剂量的搅拌站,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质量[5]。

4混凝土浇筑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浇筑、振捣进行的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强度与整体性。

4.1浇筑前的准备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施工难度大、要求特殊、施工技术复杂的工程结构(例如: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浇筑混凝土、主体等部位)编制专门的施工计划,准备好保障浇筑后混凝土质量的措施,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与控温措施、施工设备因故障等原因不能使用后的应急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后浇带、留置部位的技术处理措施。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了解预埋件、钢筋、模板的预留孔洞是否已按设计要求留置好,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4.2安排浇筑工序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施工后,需要严格把控浇筑过程,合理的安排浇筑工序,分层、分块的开展混凝土浇筑。对已完成浇筑的混凝土,需要在其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消除混凝土内部的间隙,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粘结力。最后对混凝土进行找平,排除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分。

4.3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的养护工作主要是为了保持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防止混凝土因暴晒、风干而发生收缩、裂缝等破坏、对于普通混凝土的养护多采用自然养护的方式,自然养护包含喷洒塑料溶液、覆盖浇水、塑料膜封闭浇水等养护措施。当室外温度高于5摄氏度时,在浇筑后12小时内需对混凝土进行覆盖胶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水利工程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所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整体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原料、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的控制,全方面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而整体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蓝维鑫.探讨如何控制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质量[J].中国房地产业,2018(2):235.

[2]梁张仪.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3453-3453.

[3]罗玉晖.浅谈水利工程渠道混凝土施工浇筑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视界,2017(22):140-141.

[4]刘毅.针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浇筑养护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20):65,247.

[5]周虎,马华明.水利工程施工的混凝土浇筑及后期维护探讨[J].大陆桥视野,2017(4):102.

[6]沈俊峰.混凝土浇筑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浇筑路径的选择[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1234—1234.

标签:;  ;  ;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