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琛,1904出生于广东汕头达濠镇贫苦鱼贩家庭。他在有些文化的母亲指导下,刻苦自学,掌握了不少知识,还能够写一些文章。成年后,徐琛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一表人才。国共合作时期,正在小学教书的徐琛受到共产党人的影响而走上了革命道路,立志做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为革命奋斗不息。
余哲贞,1907出生在广东澄海一个手工业者家庭。她打小就活泼开朗、能说会道、性格倔强,喜欢跟男孩一起玩耍,遇到危急事情也敢于站出来挑头处置,被邻居称之为“假小子”。徐琛和余哲贞两人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大革命时代从相知到相爱,演绎了一个生动传奇的革命爱情故事……
学新思想 走红色路
徐琛和余哲贞在青少年时代都有一段相似经历,就是在阅读马列主义理论书籍进步刊物后深受影响,促使他们渐渐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徐琛家境不好,15岁就开始在汕头市第二小学教书。他发挥刻苦学习的优点,只要是能找到的红色革命书籍,哪怕只言片语,他都阅读甚至抄写,从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革命知识。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时期,共产党人在广东潮汕活动频繁,引导他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徐琛发挥他善于鼓动宣传的长处,经常在公众场合发表进步演讲,宣传革命思想,动员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冲破阻力,走向社会,投身革命,从而紧密地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教师和学生。
1925年3月,广东革命政府领导的东征军进入潮汕,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团潮汕特别支部成立,徐琛加入了团组织,负责汕头市立第二小学的团支部工作。这期间,他培养了一批青少年,介绍优秀者参加青年团。8月,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青年团汕头地委成立,徐琛任地委委员。12月,徐琛被组织发展为共产党员。
余哲贞自幼喜欢听大人讲梁红玉、杨门女将这类英雄故事,期望仿效。当时新学兴起,余哲贞坚决要求父母不给她裹足,让她上新式学堂读书学习。1924年,深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余哲贞,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走向街头宣传国共合作,发动群众拥护国民革命军北伐。这期间,她认识了徐琛,为他渊博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革命热情所折服,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有人讥笑她说:“你一个女人家,找婆家得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行,怎么可以自己随意在外面找男人?”面对非议,余哲贞毫不理睬。她这种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坚毅性格,获得许多女青年的高度赞赏。
1927年3月,福州地区共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左派力量同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斗争日趋尖锐化。徐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形势,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他站在斗争最前哨,经常在各种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痛斥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行径。当他和余哲贞发现工人、青年和妇女的力量很强大,便联手迅速发展工会组织,相继成立了装木工会、制丝工会和人力车工会,加上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等,人员过万。3月8日,以林寿昌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唆使大批流氓、暴徒打着“福州总工会”的牌子,欺骗、胁迫部分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公开叫嚷驱逐徐琛、马式才等福州的共产党领导人和国民党左派代表。得到消息后,王荷波和徐琛、陈昭礼、余哲贞等经过周密策划布置,于次日上午以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和福建省民众运动委员会的名义,召集了有40余个团体、3万余人参加的群众大集会。大会作出了惩办妄图破坏北伐后方的反动派、取消假冒的“福州总工会”等7项决议,给予了福州地区国民党右派势力坚决的打击。不久,王荷波、陈昭礼等离开福州到上海参加更重要的工运工作。临危受命为中共福州地委书记的徐琛,带领方尔灏、余哲贞等福州地委委员,坚持在斗争第一线,扎实工作。
到了3月底,福州发生了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接连指使南社暴徒刺伤学联代表、捣毁学联桌椅,以及制造事端殴打共产党员、陷害革命者的反动恶性事件,引起广大群众强烈不满。面对险境,余哲贞参与策划组织福州万人游行示威。她不惧艰险,夜以继日地深入工厂、学校发动工人学生,在指定时间地点集会,给反动派沉重打击。但不久后,因形势骤变,共产党人不宜再公开于公众场合露面战斗。徐琛和余哲贞从实际出发,为保存党的领导骨干力量,决定分批转移党的队伍,留在福州战斗的共产党人也从地面潜入地下。福州除了留下方尔灏和陈应中做地下工作外,其余陆续撤离。4月3日,国民党右派在福州抢先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四三”反革命政变,疯狂地搜捕共产党人和进步分子,整个福州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徐琛和余哲贞在地下党人护送下,最后一批撤离福州,隐蔽在长乐营前,等待时机再往南方移动。不料,他们4月12日启程乘船到达厦门时,被国民党密探跟踪逮捕,落入魔爪押回福州。
伉俪齐心 为党奉献
讲武堂的生源中,南洋的华侨子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叶剑英工作的怡保市就有33个保送名额。进入讲武堂时,叶剑英是这些保送生的带队人之一,还负责为他们补习国文。
1927年1月,中共福州地委改组后,加强了对福州和闽东、闽北地区革命运动的领导。余哲贞见徐琛忙得不可开交,主动承担了徐琛的部分文书工作。她将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在妇女运动方面,不辞辛劳地深入工厂企业和港口码头以及机关学校,给女工、女生、女青年、女教师、女店员等传播革命思想,提升她们的阶级觉悟,帮助她们组建妇女解放协会,深受福州妇女界的拥戴。正是在王荷波、徐琛、余哲贞等一大批共产党人的努力下,福州地区乃至闽东、闽北地区的革命形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对敌斗争 坚贞不屈
当室内环境湿度高于设定湿度时,压缩机运行,并开启除湿电磁阀除湿;当室内环境湿度达到设定湿度时,除湿电磁阀关闭。当室内环境湿度高于设定湿度,且室内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压缩机持续运行对环境进行制冷除湿,同时电加热分级投入,保证环境温度不会降至太低。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进行北伐。10月,东路军离开汕头向福建进军,先是到了漳州地区,之后一路往东北方向进军。新婚不久的徐琛和余哲贞被党组织安排随军北伐,做群众工作。北伐军占领福州后,徐琛以东路军政治部党务科长和福建民众运动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直接参加了中共福州地委的领导工作。此时全国工运领袖、福州人王荷波,受党中央的指派,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福州指导工作。徐琛、余哲贞同王荷波接触后,深感王荷波见识广、能力强、经验老道。很快,他们熟络起来,与方尔灏、蔡珊、陈兴钟等一道,借助东路军夺取福州地方政权的有利形势,趁热打铁,派出大批党团员参与国民党省党部筹备处工作,并通过改组国民党福州市党部,掌控了国民党市党部中的组织部、宣传部、工人部、农民部、商民部、妇女部、青年部等部门的领导权,成为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人通过掌握领导权而实行大规模地方青年运动、工人运动、民众运动的典范。福州店员总工会、农民协会、妇女联合会、青年联合会等革命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福州地区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迅猛发展。
1925年3月,余哲贞在刚建立的青年团潮汕特别支部培养下成为青年团员。她常常组织青年上街演讲,还参加过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恽代英的报告会,更坚定了她投身革命洪流奋力拼搏的信心信念。青年团潮汕地委成立后,余哲贞当选为妇女部长。同年12月,由于余哲贞的突出表现,组织上批准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表1、2得出95份判决书的审判程序以及地域分布情况:95份判决书中,一审案件有58份(61.05%),二审案件有35份(36.84%),再审案件2件(2.11%),一审案件最多。95份判决书共涵盖20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判决书数量最多,为28份,其次是上海市和北京市。
徐琛(左1)、余贞哲(右1)夫妇和家人的合影
在狱中,徐琛和余哲贞都表现得十分顽强坚定。敌人先是以高官厚禄诱惑徐琛,认为他掌握了福州、闽东和闽北地下党员百余名单,交出来就可以保证他做国民党高官,或者给他一大笔现金、金条,让他到香港或者外国做生意。徐琛对此嗤之以鼻,始终守口如瓶。敌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对他施行各种惨绝人寰的酷刑。徐琛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就是不肯向敌人屈服,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高贵品质。余哲贞则总是在敌人审讯时,先开口怒斥国民党右派背信弃义、叛变革命、出卖共产党人、屠杀工农的滔天罪行。余哲贞如她名字中的“贞”字那样坚贞不屈,永不低头,始终不向敌人吐露任何党的机密。敌人无计可施,便于6月2日将徐琛和余哲贞等共产党人押赴福州西洪路鸡角弄刑场。这里是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共产党人的刑场。途中,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徐琛和余哲贞接连高呼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沿途群众看到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无不为之感动落泪。到了刑场,刽子手未等宣布就要抢先杀害徐琛。余哲贞愤怒地喝道:“我和徐琛一起入党,一起革命,死,我们俩也要死在一起!”余哲贞要求刽子手松开她的双手,她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条红围巾整齐地围在自己的颈脖上,然后也为徐琛围上一条湛蓝色围巾。她大声地说道:“我和徐琛同志虽然结婚了,却从未举行过婚礼。今天,我们庄重地宣布,让敌人的枪声成为我们婚礼的礼炮声吧……”随着气急败坏的敌人枪声响起,徐琛和余哲贞夫妻倒在了血泊之中。那年,徐琛23岁,余哲贞20岁。
随着IoT技术、5G通信技术、大数据科学等通用技术的蓬勃发展,限制能源互联网的瓶颈正在被逐一打破。在智能家居、大数据算法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规范标准促进着前沿技术走向应用。伴随着数字化的浪潮,能源和资源得以智能化分配,效率得到空前的提升,能耗成本也大幅下降。在德国,“能源转型”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家层面的IT项目:能源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能源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培养数字化的思维模式,才是决定未来能源企业生存的关键;在数字化这场战争中抢占先机,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报纸刊登徐琛夫妇被杀害的消息
据考,徐琛和余哲贞的福州刑场婚礼,比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反映的广州起义领导人陈铁军和周文雍的刑场婚礼,还早8个月。
责任编辑/李晓芳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退休干部)
标签:福州论文; 国民党论文; 共产党人论文; 地委论文; 潮汕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福建党史月刊》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