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论文和设计-崔应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四壳体、第五壳体和第三壳体;第四壳体和第三壳体左侧均与第一壳体右侧固定连接;第五壳体和第四壳体滑动连接;第一壳体左侧设置有通用插孔;第五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开设有插线孔,插线孔左端设置有插头;插线孔和转接母座同轴;第五壳体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采用气动压力自动补偿的原理实现电源与电源变压器的连接及自锁,使该连接过程具有较高的平稳性;在与电源线连接的过程中不需要特种工具,直接就能与裸线连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四壳体(4)、第五壳体(5)和第三壳体(3);所述第四壳体(4)和第三壳体(3)左侧均与第一壳体(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壳体(5)和第四壳体(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左侧设置有通用插孔;所述第二壳体(2)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储能气囊(6)、第一气缸(7)、连接架(8)和转接母座(9);所述储能气囊(6)、第一气缸(7)、连接架(8)和转接母座(9)依次首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7)和转接母座(9)与矩形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的缸体外侧和第二壳体(2)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0)右端的推杆和第五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壳体(5)和第四壳体(4)之间开设有插线孔(25),所述插线孔(25)左端设置有插头(11);所述插线孔(25)和转接母座(9)同轴;所述第五壳体(5)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27);所述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35)。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四壳体(4)、第五壳体(5)和第三壳体(3);所述第四壳体(4)和第三壳体(3)左侧均与第一壳体(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壳体(5)和第四壳体(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左侧设置有通用插孔;

所述第二壳体(2)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储能气囊(6)、第一气缸(7)、连接架(8)和转接母座(9);所述储能气囊(6)、第一气缸(7)、连接架(8)和转接母座(9)依次首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7)和转接母座(9)与矩形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的缸体外侧和第二壳体(2)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0)右端的推杆和第五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壳体(5)和第四壳体(4)之间开设有插线孔(25),所述插线孔(25)左端设置有插头(11);所述插线孔(25)和转接母座(9)同轴;所述第五壳体(5)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27);所述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母座(9)包括转接母座主体(12),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导体(13),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外侧设置有自锁套筒(14),所述自锁套筒(14)通过第一弹簧(15)和转接母座主体(12)活动连接;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右端四周活动连接有卡球(16);

所述插头(11)包括插头主体(17),所述插头主体(17)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导体(18),所述插头主体(17)左端外侧开设有卡环(19),所述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8)外侧设置有缓冲压垫(20),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和插头主体(17)内侧均与缓冲压垫(20)固定连接;所述插头主体(17)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压扣(21),所述橡胶压扣(21)内侧固定连接有棘齿(22);所述橡胶压扣(21)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橡胶压扣(21)外侧活动连接有螺母(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8)相匹配;所述卡球(16)和卡环(19)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壳体(4)顶部设置有换向阀(24),所述第四壳体(4)底部开设有三角槽,所述三角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轨(28),所述导轨(28)和第五壳体(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3)右侧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轴(29),所述齿轮轴(29)上的齿轮和齿条(27)相匹配;所述齿轮轴(29)前端活动连接有摇臂(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孔(25)内部固定连接有屏蔽层(26);所述换向阀(24)为两位三通换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30)包括连杆(31),所述连杆(31)左端活动连接有摇把(32),所述摇把(32)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气囊(6)包括保护层(33),所述保护层(33)内部设置有缓冲体(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35)包括阀体(36),所述阀体(36)内部开设有阀腔(37),所述阀腔(37)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39),所述第二弹簧(39)顶部活动连接有柱塞(38),所述柱塞(38)和阀腔(37)中间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三壳体(3)底部外侧两角固定连接有保护套(4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变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源变压器是一种软磁电磁元件,功能是功率传送、电压变换和绝缘隔离,在电源技术中和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原理是输出和输入共用一组线圈的特殊变压器;升压和降压用不同的抽头来实现;比共用线圈少的部分抽头电压就降低,比共用线圈多的部分抽头电压就升高;我国的民用电压为220V,对于生活中用的弱电设备电压在12~36V左右;因此变压器在生活中用途尤为广泛。

对于生活中的集成设备,变压器焊接在电路板上;一些独立的变压器与电源连接时也需要相应的工具;现有的接线方式有压垫式、插孔式、螺钉扣接等;上述的连接方式都需要特种工具;压垫式需要特制的金属垫圈与电源线连接;然后在将金属垫圈于变压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导线不能旋转;其次,插孔式采用国标的电源转接工具;这种连接方式通用性较强,但是容易松动,受地域标准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与变压器连接极其便捷,不需要任何特种工具;其次,在电源或变压器有电的情况下,用电设备也能直接连接;整个过程安全、平稳性更高,灭弧效果好;进一步的,电源线相对变压器可以任意旋转还能与任意的裸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源变压器与申请号200920175498.X公开的一种电源变压器的插头转换装置,通过将变压器设置一通用插孔,在与特征的插头配合来实现转接,但该技术只适用于有插座的电源;申请号为201020193979.6公开的一种电源变压器插头的转换装置,通过可以变形的插头来实现电源的转接,不能与裸线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四壳体、第五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四壳体和第三壳体左侧均与第一壳体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壳体和第四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左侧设置有通用插孔;

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储能气囊、第一气缸、连接架和转接母座;所述储能气囊、第一气缸、连接架和转接母座依次首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转接母座与矩形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外侧和第二壳体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右端的推杆和第五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开设有插线孔,所述插线孔左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线孔和转接母座同轴;所述第五壳体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转接母座包括转接母座主体,所述转接母座主体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导体,所述转接母座主体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外侧设置有自锁套筒,所述自锁套筒通过第一弹簧和转接母座主体活动连接;所述转接母座主体右端四周活动连接有卡球;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主体,所述插头主体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导体,所述插头主体左端外侧开设有卡环,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外侧设置有缓冲压垫,所述转接母座主体和插头主体内侧均与缓冲压垫固定连接;所述插头主体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压扣,所述橡胶压扣内侧固定连接有棘齿;所述橡胶压扣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橡胶压扣外侧活动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相匹配;所述卡球和卡环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四壳体顶部设置有换向阀,所述第四壳体底部开设有三角槽,所述三角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和第五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右侧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和齿条相匹配;所述齿轮轴前端活动连接有摇臂。

优选的,所述插线孔内部固定连接有屏蔽层;所述换向阀为两位三通换向阀。

优选的,所述摇臂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左端活动连接有摇把,所述摇把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储能气囊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内部设置有缓冲体。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部活动连接有柱塞,所述柱塞和阀腔中间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底部外侧两角固定连接有保护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采用气动压力自动补偿的原理实现电源与电源变压器的连接及自锁,使该连接过程具有较高的平稳性;同时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了转接母座和插头连接过程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与电源线连接的过程中不需要特种工具,直接就能与裸线连接,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内部的变压器采用2.5W220V变12.7±0.5V灌封变压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转接母座和插头中间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在二者连接时通过插孔式配合,这样从而增大其相互接触面积,以便电荷的快速传输减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同时两者能相互旋转从而降低了电源线的缠绕打结率。

进一步的,为保证第四壳体与第五壳体相互运动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第四壳体底部开设有三角槽,三角槽内部滑动连接的导轨和和第五壳体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规避了二者在滑动的时候产生倾覆力矩,进一步的保证齿轮轴与齿条的配合。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摇臂可以折叠,进而能直接收藏在第三壳体内部,这样不仅能较小本实用新型的占地空间,还能增强本实用新型所需工具的自我补偿能力。

进一步的,储能气囊设置的保护层防止由于缓冲体工作载荷过大所产生破损,同时也防止自锁套筒过度左移过度压缩第一弹簧,进而保护第一弹簧防止其达到弹性极限。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底部外侧两角设置的保护套,用于较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磨损;减轻碰撞对本实用新型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和第五壳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右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接母座和插头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壳体和第五壳体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壳体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储能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气动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4、第四壳体;5、第五壳体;6、储能气囊;7、第一气缸;8、连接架;9、转接母座;10、第二气缸;11、插头;12、转接母座主体;13、第一导体;14、自锁套筒;15、第一弹簧; 16、卡球;17、插头主体;18、第二导体;19、卡环;20、缓冲压垫;21、橡胶压扣;22、棘齿;23、螺母;24、换向阀;25、插线孔;26、屏蔽层; 27、齿条;28、导轨;29、齿轮轴;30、摇臂;31、连杆;32、摇把;33、保护层;34、缓冲体;35、单向阀;36、阀体;37、阀腔;38、柱塞;39、第二弹簧;40、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图3,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四壳体4、第五壳体5和第三壳体3;第四壳体4 和第三壳体3左侧均与第一壳体1右侧固定连接;第五壳体5和第四壳体4 滑动连接;第一壳体1左侧设置有通用插孔;

第二壳体2内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储能气囊6、第一气缸7、连接架8和转接母座9;储能气囊6、第一气缸7、连接架8和转接母座9依次首尾活动连接;第一气缸7和转接母座9与矩形槽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底部中间设置有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的缸体外侧和第二壳体 2底部中间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0右端的推杆和第五壳体5固定连接;第五壳体5和第四壳体4之间开设有插线孔25,插线孔25左端设置有插头11;插线孔25和转接母座9同轴;第五壳体5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27;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10之间设置有单向阀35。

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要接入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的绝缘层去除,将插头11从第五壳体5中取出与电源线连接,具体实施如下:将插头 11的螺母23逆时针旋转,将电源线插入橡胶压扣21中间,螺母23顺时针旋转,实现对电源线的初步转接;转动摇臂30第五壳体在齿轮轴29和齿条27 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将插头11放置在插线孔25内部,反向摇动摇臂30,已与插头11连接的电源线在第五壳体5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第五壳体5运动的同时,第五壳体5向左推动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左侧的气体被压缩至第一气缸7的右侧;与此同时,第一气缸7左侧的气体,进入储能气囊6;第一气缸7的推杆带动连接架8将转接母座9上的自锁套筒14向左转移;随后转接母座9便于插头11配合,调节换向阀24,第二气缸10的高压区卸荷;随后自锁套筒14在第一弹簧15和储能气囊6中缓冲体的作用下向右运动;从而实现对转接母座9和插头11相互连接及自动锁死;整个连接过程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进一步的插线孔25内部有屏蔽层26,因此整过过程不会产生电弧。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采用气动压力自动补偿的原理实现电源与电源变压器的连接及自锁,使该连接过程具有较高的平稳性;同时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了转接母座和插头连接过程的安全性;在第五壳体运动的同时,第五壳体向左推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左侧的气体被压缩至第一气缸的右侧;与此同时,第一气缸左侧的气体,进入储能气囊;第一气缸的推杆带动连接架将转接母座上的自锁套筒向左转移;随后转接母座便于插头配合,调节换向阀,第二气缸的高压区卸荷;随后自锁套筒在第一弹簧和储能气囊中缓冲体的作用下向右运动;从而实现对转接母座和插头相互连接及自动锁死;(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于电源线连接的过程中不需要特种工具,直接就能与裸线连接,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将插头的螺母向左旋转,将电源线插入橡胶压扣中间,螺母向右旋转,实现对电源线的初步转接;螺母向左旋转使橡胶压扣,当螺母运动至最右端时,就直接卡在橡胶压扣右端;这样便对裸线进行自锁。

优选的,所述转接母座9包括转接母座主体12,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导体13,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外侧设置有自锁套筒14,所述自锁套筒14通过第一弹簧15 和转接母座主体12活动连接;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右端四周活动连接有卡球16;

所述插头11包括插头主体17,所述插头主体17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导体18,所述插头主体17左端外侧开设有卡环19,所述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8外侧设置有缓冲压垫20,所述转接母座主体12和插头主体17内侧均与缓冲压垫20固定连接;所述插头主体17右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压扣21,所述橡胶压扣21内侧固定连接有棘齿22;所述橡胶压扣21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橡胶压扣21外侧活动连接有螺母2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转接母座9和插头11中间的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8,在二者连接时通过插孔式配合,这样从而增大其相互接触面积,以便电荷的快速传输减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同时两者能相互旋转从而降低了电源线的缠绕打结率。

优选的,第一导体13和第二导体18相匹配;所述卡球16和卡环19相匹配,进而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导电率。

优选的,所述第四壳体4顶部设置有换向阀24,所述第四壳体4底部开设有三角槽,所述三角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轨28,所述导轨28和第五壳体5 固定连接;为保证第四壳体4与第五壳体5相互运动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第四壳体4底部开设有三角槽,三角槽内部滑动连接的导轨28和第五壳体5 固定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规避了二者在滑动的时候产生倾覆力矩,进一步的保证齿轮轴29与齿条27的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壳体3右侧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轴29,所述齿轮轴29 上的齿轮和齿条27相匹配;所述齿轮轴29前端活动连接有摇臂30;这样的结构设置从而实现接线过程不暴露外界环境中。

优选的,所述插线孔25内部固定连接有屏蔽层26;所述换向阀24为两位三通换向阀;屏蔽层26用于消除电弧。

优选的,所述摇臂30包括连杆31,所述连杆31左端活动连接有摇把32,所述摇把32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摇臂30能直接收藏在第三壳体3内部,这样不仅能较小本实用新型的占地空间,还能增强本实用新型所需工具的自我补偿能力。

优选的,所述储能气囊6包括保护层33,所述保护层33内部设置有缓冲体34;储能气囊6设置的保护层33防止由于缓冲体34工作载荷过大所产生破损,同时也防止自锁套筒14过度左移过度压缩第一弹簧15,进而保护第一弹簧15防止其达到弹性极限。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35包括阀体36,所述阀体36内部开设有阀腔37,所述阀腔37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39,所述第二弹簧39顶部活动连接有柱塞38,所述柱塞38和阀腔37中间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三壳体3底部外侧两角固定连接有保护套 40;第一壳体1和第三壳体3底部外侧两角设置的保护套40,用于较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磨损;减轻碰撞对本实用新型的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531.5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544061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H01F 27/02

专利分类号:H01F27/02;H01F27/29;H01R4/10;H01R13/22;H01R13/629;H01R13/639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铜陵市晶汇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铜陵市晶汇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栖凤路3609号

发明人:崔应文;张海翔

第一发明人:崔应文

当前权利人:铜陵市晶汇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志兴

代理机构:34124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便于电源连接的电源变压器论文和设计-崔应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