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磁通量压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通量,柱面,流体力学,电枢,等离子体,套筒,半径。
磁通量压缩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陆禹,谷卓伟[1](2017)在《内爆磁通量压缩过程的一维磁流体计算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维内爆磁流体力学编码MC11D的基础上,引入了解析形式的状态方程组。利用改造后的编码对样品为铜材料的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样品管内壁的速度历史,材料的p-V关系曲线以及温升曲线。与原编码利用列表式状态方程数据库计算的结果比较,由两种状态方程模拟得到的速度曲线符合程度很好,所得p-V曲线的最大相对偏差为6.6%,温升曲线基本吻合,且模拟的速度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通过对MC11D编码的改造,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使其可对未包含于现有列表式状态方程数据库中的材料进行模拟,为实验结果分析及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鲁峰,陈朗,冯长根,王立华[2](2017)在《磁通量压缩发生器电枢的动力学特性仿真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地提高磁通量压缩发生器的输出性能,设计了一种柱锥形结构的磁通量压缩发生器,研究了发生器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特性。采用聚类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对非线性动力学仿真软件LS-DYNA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制了节点随机失效和有限元网格自动分离程序,建立了一个仿真模型,实现了对发生器的动态膨胀和断裂过程的数值仿真计算。给出了发生器电枢的膨胀角、径向膨胀速度及断裂半径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电枢发生断裂的时间和位置,且计算得到的电枢膨胀角、径向膨胀速度和断裂半径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陆禹,肖波,谷卓伟[3](2017)在《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中的磁扩散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维磁流体力学程序MC11D,对套筒材料为不锈钢的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其中的磁扩散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当套筒空腔中的磁场被压缩到350T左右时,峭面磁扩散波开始形成,磁扩散波的波前从套筒内壁开始以0.75km/s的平均速度向外快速推进,给磁场的压缩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套筒内壁温度迅速升高,内壁附近会形成一个电阻率仅有0.3mΩ·cm左右的等离子体保护层,又极大地减缓了空腔磁场向套筒中扩散的速度。在磁压缩过程中,峭面磁扩散波和等离子体层对于空腔磁场的扩散起着相反的作用,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竞争,在不同的阶段分别起着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7年02期)
谷卓伟,周中玉,陆禹,仝延锦,谭福利[4](2016)在《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技术研究进展及物理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简称MC-1)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极端条件实验技术。它是利用磁通量压缩的工作原理:首先在一个金属筒内预置初始磁通量,当磁场达到最大值时,炸药起爆驱动金属套筒内爆压缩其内部磁通量;由于内爆压缩过程极短,绝大多数磁通量来不及扩散而被压缩至套筒轴线部位的小体积内,从而实现对其中的金属样品或金属腔体施加超高的磁压力(洛伦兹(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期刊2016-09-27)
畅里华,何徽,温伟峰,谷卓伟,李泽仁[5](2015)在《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超高速同时分幅/扫描摄影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叙述了超高速同时分幅/扫描摄影技术在柱面内爆磁能量压缩实验中的研究应用,用自研的国内首台同时分幅/扫描超高速光电摄影系统,拍摄到柱面内爆强磁场压缩过程同一时基、同一空基且具有超高时空分辨的一维和二维清晰图像。成功观察到柱面套筒内爆整个压缩过程,获得了该过程直径随时间变化曲线及压缩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柱面套筒内爆强磁场压缩过程中存在界面不稳定性和不对称性现象,整个过程压缩时间8~10μs,压缩速度3.8~4.5km/s。(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5年11期)
畅里华,汪伟,谷卓伟,王旭,温伟峰[6](2015)在《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超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技术具有加载压力高、加载过程温升低及样品体积大等特点,在材料高压物性、新材料高压合成及超强磁场下的凝聚态物理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叙述了超高速摄影技术在柱面内爆磁能量压缩实验中的研究应用,用超高速分幅摄影和扫描摄影技术首次拍摄到柱面内爆强磁场压缩过程具有高时空分辨的一维和二维图像,成功观察到柱面套筒内爆整个压缩和反弹过程以及压缩过程中的界面不稳定性现象,获得了该过程的压缩直径随时间连续变化曲线,由此计算出柱面套筒内爆强磁场压缩速度。该实验数据对于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钱成正[7](2015)在《等离子体套筒磁通量压缩的电流放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套筒磁压缩电流发生器是一种以电磁驱动的磁通量压缩发生器,早期的磁通量压缩发生器是以炸药驱动的,其在均匀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重复性等方面都比不上电磁驱动,一般实验室研究中采用电磁驱动更加方便。磁通量压缩发生器主要是基于良导体内部磁通量守恒,将某种初始储能(炸药中的化学能或者驱动器中的电能)转化为套筒的动能,然后套筒在压缩磁通量的过程中又将动能转化为电磁能,它可以产生强磁场、强电流、高电压以及高能量密度状态。炸药驱动的磁通量压缩理论和Z箍缩电磁内爆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对本文模型的建立有着很多可借鉴之处。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装置进行理论设计和参数优化,使得电流放大效果更好,故采用简单的等效电路模型和零维薄壳模型,等效电路模型采用集中参数、结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进行电路分析可得到电路中的电流波形,再结合薄壳模型的动力学公式即可得各电路参数和运动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发现本文装置可以将7511s的电流上升沿、80 kA的峰值电流压缩到12 ns、98 kA,电流放大倍数约为3.7,等离子体套筒则可以被加速到900km/s。另外,本文讨论了驱动器参数(电容器电压、驱动器电感以及驱动器电阻)、装置几何参数(凹槽位置和中心轴半径)、负载电感、换流时等离子体电阻以及等离子体密度对套筒运动速度和负载电流的影响,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驱动器电压的提高可以较大地提升电流放大效果,驱动器电感、电阻的降低也可以增加电流放大倍数而且电感降低效果更明显;凹槽位置要选择合适值,使得加速距离和压缩距离达到平衡;中心轴半径的影响则较为显着,其微小的变化量都会对电流放大产生较大影响;负载电感对电流放大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而等离子体密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密度增加电流放大倍数上升,过高的密度下电流的最大值反而降低,这是因为高密度带来的高质量对电容器的放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过高的质量会使得电容器的放电过程比磁通量压缩过程更早结束,所以负载与驱动器的匹配是很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谷卓伟[8](2014)在《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物理实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物理实验技术(以下简称MC-1技术)是基于磁场冻结效应的,即通过运动的理想导电体中的任意一个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是守恒的。MC-1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它是利用炸药柱面内爆驱动套筒压缩其内部初始磁通量,由于加载时间很短,绝大多数磁通量来不及扩散,炸药化学能转化为磁场能,磁通量被压缩在轴线附近小体积内,形成超强磁场,并对其中金属材料形(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4年版)》期刊2014-11-01)
赵继波,孙承纬,谷卓伟,罗浩[9](2014)在《内爆圆柱套筒磁通量压缩的磁流体力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维反应流体动力学程序SSS的基础上扩充编制一维磁流体力学计算编码SSS/MHD,并对炸药内爆驱动的圆柱形套筒磁通量聚积发生器(MC-1装置)进行了一维磁流体力学模拟计算。分析了空腔磁场向压缩套筒和样品套筒壁中的磁扩散现象,结果表明,在压缩套筒壁中距离空腔0.2mm处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只有十几T;而在样品套筒壁中距离空腔0.2mm处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达到几百T,这主要是内外套筒运动速度不同,电磁力与内爆作用力平衡引起的。计算了空腔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曲线和样品套筒内壁的速度历程曲线,得到与实验测试符合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4年09期)
谷卓伟,罗浩,张恒第,赵士操,唐小松[10](2013)在《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技术(MC-1)是一种原理独特的高能量密度实验技术,它是利用炸药内爆驱动金属套筒压缩其内部磁通量从而实现超高磁场,利用超高磁场可以对其内部的样品实现等熵压缩.由于这项技术具有超高磁场、等熵加载等特点,在材料高压物性、新材料高压合成、及超强磁场下的凝聚态物理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1年,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一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研制成功了单级MC-1实验装置,观测到了MC-1实验的典型实验特征,获得了超过430T的动态超强磁场.数值分析表明,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对材料的等熵压缩.这项技术的研究对于我国未来开展极端条件下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17期)
磁通量压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有效地提高磁通量压缩发生器的输出性能,设计了一种柱锥形结构的磁通量压缩发生器,研究了发生器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特性。采用聚类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对非线性动力学仿真软件LS-DYNA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制了节点随机失效和有限元网格自动分离程序,建立了一个仿真模型,实现了对发生器的动态膨胀和断裂过程的数值仿真计算。给出了发生器电枢的膨胀角、径向膨胀速度及断裂半径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电枢发生断裂的时间和位置,且计算得到的电枢膨胀角、径向膨胀速度和断裂半径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接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通量压缩论文参考文献
[1].陆禹,谷卓伟.内爆磁通量压缩过程的一维磁流体计算及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2017
[2].鲁峰,陈朗,冯长根,王立华.磁通量压缩发生器电枢的动力学特性仿真计算研究[J].兵工学报.2017
[3].陆禹,肖波,谷卓伟.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中的磁扩散过程[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7
[4].谷卓伟,周中玉,陆禹,仝延锦,谭福利.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技术研究进展及物理应用[C].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2016
[5].畅里华,何徽,温伟峰,谷卓伟,李泽仁.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超高速同时分幅/扫描摄影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
[6].畅里华,汪伟,谷卓伟,王旭,温伟峰.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超高速摄影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15
[7].钱成正.等离子体套筒磁通量压缩的电流放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8].谷卓伟.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物理实验技术[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4年版).2014
[9].赵继波,孙承纬,谷卓伟,罗浩.内爆圆柱套筒磁通量压缩的磁流体力学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
[10].谷卓伟,罗浩,张恒第,赵士操,唐小松.炸药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技术研究[J].物理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