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建立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建立

一、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论文文献综述)

柯平[1](2021)在《中国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抽象、内核与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回答在中国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是怎样的体系、有什么样的价值等问题,本文以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和现代图书馆学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结合相关史料与客观分析,通过"抽象—内核—价值"的思辨路线,揭示中国图书馆学思想体系之本来面目。本文总结凝炼出中国图书馆学的主要思想——要素思想、藏用思想、书文化思想、传播思想、分类思想、导读思想,揭示其思想体系的内核——以图书文献为本,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教育、科学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代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49。

江三宝[2](2021)在《区域图书馆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读《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史,探讨山东图书馆学发展的源流并吸纳其传统思想理论之精髓,对促进山东现代图书馆学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一书从"根""源""流"的视角,首次对山东古代藏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山东古代藏书理论的成熟与完善,以及山东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与繁荣等进行了探讨研究,是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的一部代表性着作,值得关注。

于作敏,俞祖华[3](2020)在《民国前期中国学术本土化的开启——以图书馆学、社会学与民族学为重点》文中指出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呈现为国际化(或称"世界化")与本土化(或称"中国化")双向展开的过程:西方现代学术与中国古典学术是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赖以支撑的两大知识系统;中西融合、中西会通是中国现代学术建立的基本途径;从"输入外国学说"到学术本土化开启,是清末民初现代学术转型中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在引入西学分科体系建立起图书馆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专门之学"后,各分立学科即开启了学术本土化的探索,"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建设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化、"使中国的教育中国化"等议题纷纷提出。学人们主张全面借鉴中国古典学术中的义理、考据、辞章三个层面的本土资源,推进学术理论、学术方法与学术话语的本土化建设:注重古典学术文本学理内涵之诠释与本土问题之调研,使本土资源、本土经验成为构建各人文社会学科学术理论的重要源头;将考据学等传统学术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融会贯通,确立中国现代人文学术研究中以实证性研究为代表的学术研究范式;以原处于从属地位的民间口语(白话文)改造国语之"辞章",构建中国本土化的现代性学术话语体系。

袁祖笑[4](2020)在《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图书馆学正规教育自文华大学图书科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近代社会风云激荡、波澜起伏的历史背景下,晚清我国引入了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民国初创办了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学者们利用西学将以朴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学科化,梁启超认为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内容上包括广义的校雠学。近代我国图书馆学虽近学日本远学欧美,建设中国自己的图书馆学仍是文化教育所必需。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以校雠学为本土化的路径将其引入到图书馆学教学实践中,由此校雠学成为图书馆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图书馆学逐渐发展为文献学课程。本文所讲的文献学课程是指基于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开设以古文献学或古文献学命名或等同的以及相关的课程的统称,包括古典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中国图书馆学对文献学知识的传承即是现实需要;又为图书馆学找到了古代源头形成文化认同;直至改革开放前,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一直是核心课程。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随着新一轮现代化进程逐渐由核心下降为一种选修课程,遭遇了现代性困境,其原因为:适应就业的需要、核心知识的转变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课程体系调整失衡。因此,本文梳理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图书馆学本科、研究生阶段涉及文献学课程和研究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较为全面而深刻反映图书馆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微观历史、宏观趋向与现状;深入探讨重塑基于图书馆学的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再调整及加强引导,从而为基于图书馆学的文献学课程突破困境提供有效的途径,推进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变革实践,提高其在图书馆学内部的竞争力。

于作敏,赵慧峰[5](2020)在《国学传承与民国前期图书馆学的本土化》文中研究指明1925年梁启超提出"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启动了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图书馆学的进程,在中国学术本土化中走在了前列。他从"读者"与"读物"两个角度论证了构建中国图书馆学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本土化之路,不能简单引进国外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指出推进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发展,需要传承中国古代图书整理、图书管理的知识、思想与方法,传承藏书学、校雠学的知识系统,使国学、本土资源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源头。认为无论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的"图书馆学都需要借鉴、传承国学中的相关资源。

赵晓[6](2020)在《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述评(1999-2019)》文中指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肇始于民国时期,出现了韦棣华、沈祖荣、戴志骞、袁同礼、刘国钧、杜定友、李小缘、钱亚新、金敏甫等图书馆学学人。他们从海外带回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并与中国现状加以结合,创造了近现代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为中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因此,针对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梳理图书馆学产生、发展的脉络,了解图书馆学学术思想传承情况。文章以1999年以来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文献、着作、研讨会、专项课题为研究对象,分析近二十年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主题、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近二十年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的研究特点,冀望以此为依据展望未来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趋势。

陈立华[7](2018)在《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理性与非理性:基于辩证法的哲学解释》文中研究指明后现代图书馆学需要辩证法的哲学解释。重点探讨了后现代图书馆学哲学研究的渠道、方法论、可能性等问题。通过哲学解释明确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理性及非理性问题。

陈立华[8](2017)在《消解与重建“主体”的价值观体现——基于后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哲学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主体的关注是后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思考的重要内容。后现代图书馆学针对理性主体哲学的弊端,通过对现代社会主体与客体对立关系的反思与批判,解构了现代图书馆学主体性,消解了主体。后现代图书馆学在颠覆和解构主体后,没有回避主体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破"是为了"立",实施合理的主体性原则是后现代图书馆克服片面发展,实现图书馆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熊静[9](2016)在《论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分期》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分期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前人提出了十几种分期方法。这十几种分期法争论的焦点在于古代图书馆学是否存在,以及学科历史分期的划分是否要遵循社会政治时序。本文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图书馆学历史分期方法。

朱晓梅[10](2015)在《论马宗荣对现代图书馆管理学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家马宗荣发表了一系列图书馆管理学方面的论着,对现代图书馆管理学的学科发展起到了开拓作用,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经营管理"概念的较早提出、图书馆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现代图书馆管理学若干原则的提出、图书馆各项工作管理事务的详细阐述以及对当时世界上先进图书馆管理经验的及时借鉴等若干方面。这些贡献使马氏成为中国图书馆管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二、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抽象、内核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抽象
    1.1 实践抽象:图书馆学思想来源于图书馆实践
    1.2 客体抽象:图书馆学思想对具象事物与现象的提炼
    1.3 学术文化抽象:图书馆学思想根植于学术文化和相关学科的土壤
2 内核
3 价值
    (1)文化价值
    (2)教育价值
    (3)科学价值
4 结语

(2)区域图书馆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读《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根”———山东古代藏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春秋—1644)
2“源”———山东古代藏书理论的成熟与完善(1644—1919)
3“流”———山东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与繁荣(1919—1949)
4结论

(3)民国前期中国学术本土化的开启——以图书馆学、社会学与民族学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4)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价值
    1.2 研究综述
        1.2.1 图书馆学史视域下的古代图书馆学研究
        1.2.2 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
        1.2.3 我国图书馆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
        1.2.4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现代性困境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的历史渊源
    2.1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及其发展
        2.1.1 文献学与文献学课程
        2.1.2 图书馆学与文献学课程
    2.2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渊源
        2.2.1 古代文献整理工作
        2.2.2 近代校雠学与图书馆学的交融
    2.3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视域下的发展史
        2.3.1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演变
        2.3.2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内容的演变
3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现状
    3.1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总体情况
        3.1.1 图书馆学本科开设的文献学课程
        3.1.2 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开设的文献学方向及课程
    3.2 图书馆学文献学方向博硕学位论文的分析
    3.3 图书馆学界对文献学课程的反思与呼吁
4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现代性困境的原因
    4.1 图书馆学教育适应就业的工具理性
    4.2 学科核心知识与学科人文教育的转变
        4.2.1 接轨西方近现代图书馆学与本土化探索
        4.2.2 深受苏联模式及其目录学教育的影响
        4.2.3 学科归属的调整与信息学情报学的融入
    4.3 文献学课程的特性与课程体系调整失衡
5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发展对策
    5.1 重视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与建构其共识
        5.1.1 重视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
        5.1.2 建构文献学课程是学科古典教育的共识
    5.2 培养目标与方案的再调整并加强引导
        5.2.1 本科培养目标的再调整并加强升学就业引导
        5.2.2 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与研究方向并引导实践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5)国学传承与民国前期图书馆学的本土化(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藏书学。
    2.关于校雠学。

(6)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述评(1999-2019)(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界定和文献来源
2 概念争论
    2.1 图书馆学学人概念问题
    2.2 图书馆学人代际划分问题
3 群体研究
    3.1 民国图书馆学学人总体性研究
    3.2 民国图书馆学学人专题性研究
        3.2.1 按照代际划分分专题研究
        3.2.2 按照个人经历分专题研究
        3.2.3 按照学人思想分专题研究
4 个案研究
    4.1 以第一代学人为研究重点
    4.2 学人研究范围逐渐拓展
        4.2.1 增加对其他领域学人的图书馆学思想研究
        4.2.2 增加对民国“非着名图书馆学人”的研究
        4.2.3 增加对来华外籍图书馆学学人的研究
5 近二十年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特点
    5.1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5.2 人物研究更加深入
    5.3 关注图书馆学学人的海外影响力
6 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6.1 继续加强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群体研究
    6.2 注重对学术传承影响的研究
    6.3 强化对民国时期“非专业图书馆学学人”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
    6.4 注重学人研究成果的多样化展示

(7)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理性与非理性:基于辩证法的哲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 思维方式:后现代图书馆学哲学研究的渠道
2 消解策略:后现代图书馆学哲学研究的方法论
    2.1 后现代图书馆学对知性思维方式的消解策略
    2.2 后现代图书馆学对实体本体论的消解策略
3 超越:后现代图书馆学哲学研究的可能性

(8)消解与重建“主体”的价值观体现——基于后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图书馆学主体性在方法论上的反思
2 后现代图书馆学反主体性的方法论逻辑与意义
3 后现代图书馆学“主体性”的重构:“破”是为了“立”

(9)论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分期(论文提纲范文)

1 前人对中国图书馆学历史分期的观点
2 对各种历史分期观点的分析
3 古代藏书和藏书理论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4 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分期
    4. 1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 20 世纪以前)
    4. 2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 20 世纪前期)
    4. 3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 20 世纪后期)
    4. 4 中国当代图书馆学( 21 世纪以来)

(10)论马宗荣对现代图书馆管理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较早提出了图书馆“经营管理”概念
2. 初步构建了图书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3. 确立了现代图书馆管理学的若干原则规范
4. 对图书馆各项工作事务管理的详细阐述
5. 对当时世界上先进图书馆管理经验的及时借鉴

四、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确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图书馆学思想体系:抽象、内核与价值[J]. 柯平.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06)
  • [2]区域图书馆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读《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J]. 江三宝.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01)
  • [3]民国前期中国学术本土化的开启——以图书馆学、社会学与民族学为重点[J]. 于作敏,俞祖华. 东岳论丛, 2020(07)
  • [4]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D]. 袁祖笑. 郑州大学, 2020(02)
  • [5]国学传承与民国前期图书馆学的本土化[J]. 于作敏,赵慧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民国图书馆学学人研究述评(1999-2019)[J]. 赵晓. 图书馆杂志, 2020(01)
  • [7]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理性与非理性:基于辩证法的哲学解释[J]. 陈立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8(01)
  • [8]消解与重建“主体”的价值观体现——基于后现代图书馆学方法论的哲学思考[J]. 陈立华.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02)
  • [9]论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分期[J]. 熊静.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6(01)
  • [10]论马宗荣对现代图书馆管理学的贡献[J]. 朱晓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标签:;  ;  ;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