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协调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网,过电压,系统,机组,功率,故障,燃气轮机。
协调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成功,杜川[1](2019)在《新能源多端直流互联电网的功率协调运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输电互联电网形成的区域间多能源发电互补,能够解决大规模弃风、弃光和电力出力与分配不均,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文章分别分析了直驱式风电场、MMC、多端口DC/DC及LCC等关键组网设备的运行控制策略,组建了LCC与含新能源的多端直流电网互联系统,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相应的系统启动和功率协调分配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12期)
黄靖,殷世杰[2](2019)在《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的直流配电网协调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的直流配电网的协调控制策略开展研究。首先,对直流配电网的架构及其叁层协调控制体系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基于传统模式切换的光伏发电对直流配电网直流母线电压支撑能力的不足,通过研究MPPT和直流电压控制内在的一致性,设计了光伏发电MPPT-直流电压控制统一运行控制策略及直流配电网的无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储能和负荷的直流配电网数学模型,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12期)
张龙[3](2019)在《AGC模式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原理及其构成进行了分析。针对电网负荷时段上的特殊变化能够提出AGC机组手段协调控制的具体模式及采用不同火电模式进一步重组进行排序,利用AGC机组,能够在负荷预测以及经营某种计划模式下跟踪省内负荷情况。AGC机组联络线和频率变化,能够为大型火电厂调节机制提供参考,通过运行结果发现火电厂采用协调控制架构体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适用于目前的电网现有的调度方式。(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5期)
赵阳[4](2019)在《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前电厂生产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其管理及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电厂开始注重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合理应用。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内涵及机组协调控制的作用,并通过加强电厂集控运行质量、合理配置电厂系统结构、优化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方式等要点,进一步促进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4期)
曾雪洋,刘天琪,王顺亮,喻悦箫,江琴[5](2019)在《换相失败下柔性直流与传统直流互联输电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抑制柔性直流与传统直流互联输电系统中传统直流换相失败导致的送端电网暂态低电压和过电压,充分发挥柔性直流为传统直流提供无功支撑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触发角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传统直流换相失败时触发角与送端暂态电压关系密切,基于此,将暂态过程中根据触发角得出的无功补偿值附加到柔性直流逆变器外环无功环节中,调整柔性直流逆变器发出的无功功率,改善送端电网电压的暂态特性。对比分析所提控制策略与柔性直流定交流电压控制的控制性能。在PSCAD/EMTDC中搭建互联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适应性,且该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优于柔性直流定交流电压控制。(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12期)
姜盛波,杨军,王建雄,袁文,谢培元[6](2019)在《基于预防-紧急协调控制的大电网连锁故障防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源发故障引发大停电事故的概率随之加大。基于过载主导型连锁故障的传播机理和时间特性分析,兼顾调度人员对连锁故障后果的可承受性,建立了基于预防-紧急协调控制的大电网连锁故障防御模型,引入协调因子将控制压力分解到连锁故障发生前/后,以预防控制优化系统的初始运行状态,在考虑发电机可调度潜力的基础上以紧急控制配合必要的切机/切负荷手段,实现对连锁故障蔓延的抑制。IEEE 39节点系统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模型可以充分发挥预防控制和紧急控制的互补特性,兼顾连锁故障后果可承受度约束和经济性要求,对连锁故障进行全过程防御。(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12期)
路涛涛,田铭兴,张宁,高锋阳[7](2019)在《城轨高架车站微电网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为民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其巨大的能耗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高架车站提出了一种由光伏发电单元、制动能量回馈单元、蓄电池储能单元等组成的微电网,为车站提供绿色电力。为平抑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再生制动回馈能量的冲击性,以蓄电池荷电状态为依据,统筹光照情况、再生制动能量回馈情况等设计了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模式,并给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协调控制方法,以实现模式间的平滑切换。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高架车站微电网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出的方法可使高架车站微电网在多种能量管理模式下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而且模式切换平稳。(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期刊2019年04期)
高玉喜,赵璐[8](2019)在《PSS与储能装置的协调控制及参数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力系统中多种控制器间参数配合不合理的问题,结合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抑制问题,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与储能装置的协调优化进行研究。基于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分析PSS、储能装置的控制逻辑,并基于PSASP的用户自定义模块搭建储能装置控制模型。针对PSS与储能装置对应的参数优化模型,利用细菌群体趋药性(BCC)算法,进行PSS和储能控制器的参数优化分析。以四机两区系统模型为例对协调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特征值分析结果及时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经协调优化后的控制器参数能够有效抑制低频振荡,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陈仲伟,欧名勇,谭玉东,王逸超,张允[9](2019)在《电动汽车群自组织协调下垂调频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电网背景下,协调控制电动汽车群的充放电功率,可使之成为对电网有益的储能调频工具。文中从剩余电量的角度研究了电动汽车集群的自组织分类方法,设计了一个自组织神经网络,将电动汽车群根据电量划分为几个在数学空间上相近的类。以聚类结果为基础,根据不同类中电动汽车的电量水平,提出一种自适应调节下垂系数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终端变参数下垂调频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文中提出的控制方法,规模化接入电网的不同电量水平的电动汽车将自组织地按各自容量比例分担电网峰值负荷、消纳电网富余电能,满足电网调频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力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于海,孙亮,岳云凯,赵蓂冠[10](2019)在《基于微型燃气轮机的多微源直流微网主从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微源直流微网系统母线电压稳定性是其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直流微网母线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微型燃气轮机为主协调单元的主从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充分利用微型燃气轮机的功率调节作用,在有效减小微网母线电压波动范围、使其输出电压更加稳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蓄电池单元投入数量和充放电次数,减少蓄电池的后期维护成本,并在Matlab/Simulink中分别搭建分级控制、变功率控制以及主从协调控制模型,通过对比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策略在稳定电压及减少蓄电池充放电次数等方面存在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力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协调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针对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的直流配电网的协调控制策略开展研究。首先,对直流配电网的架构及其叁层协调控制体系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基于传统模式切换的光伏发电对直流配电网直流母线电压支撑能力的不足,通过研究MPPT和直流电压控制内在的一致性,设计了光伏发电MPPT-直流电压控制统一运行控制策略及直流配电网的无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储能和负荷的直流配电网数学模型,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调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赵成功,杜川.新能源多端直流互联电网的功率协调运行控制[J].可再生能源.2019
[2].黄靖,殷世杰.含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的直流配电网协调控制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9
[3].张龙.AGC模式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9
[4].赵阳.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
[5].曾雪洋,刘天琪,王顺亮,喻悦箫,江琴.换相失败下柔性直流与传统直流互联输电系统的暂态无功协调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6].姜盛波,杨军,王建雄,袁文,谢培元.基于预防-紧急协调控制的大电网连锁故障防御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7].路涛涛,田铭兴,张宁,高锋阳.城轨高架车站微电网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英文)[J].JournalofMeasurementScienceandInstrumentation.2019
[8].高玉喜,赵璐.PSS与储能装置的协调控制及参数优化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9
[9].陈仲伟,欧名勇,谭玉东,王逸超,张允.电动汽车群自组织协调下垂调频控制方法[J].电力工程技术.2019
[10].于海,孙亮,岳云凯,赵蓂冠.基于微型燃气轮机的多微源直流微网主从协调控制[J].电力工程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电池工作区域划分](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118702.nh0046&suffix=.jpg)
![康定城镇带状结构](/uploads/article/2020/01/05/527bdfa125d887c21cec04fc.jpg)
![限制引导连片发展Fig6.44contiguous...](/uploads/article/2020/01/05/1d477dcdffdd4fe2e4b8dd69.jpg)
![控制策略流程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4901.nh0019&suffix=.jpg)
![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稳定性控制...](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2841.nh0086&suffix=.jpg)
![控制器相互关系及功能划分示意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522163.nh0029&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