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品质论文_曹瑞华,李曙婷,周崐

导读:本文包含了室内环境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品质,环境,室内环境,空气,室内空气,模型,舒适。

室内环境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曹瑞华,李曙婷,周崐[1](2019)在《基于室内自然光环境品质提高的西北地区中小学校教室窗户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大幅增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室内光环境差是近视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Ecotect和Radiance软件模拟,对陕西延安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室窗户进行定量设计研究。当教室宜采用高度适中,窗间墙宽度适中、布置均匀的窗户时室内照度和采光系数较好。为减少教室内眩光,可在窗户上增加1000mm(内)+500mm(外)的遮阳反光板。增大教室内墙窗户可有效提高教室内照度和采光均匀度。窗户是中小学教室自然光线的唯一来源,因此窗户形式的设计对改善室内光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赵安军,周梦,于军琪,孙光[2](2019)在《室内环境品质模型预测控制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建筑中,需对建筑室内环境品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优化来确保较高的舒适性和较低的能耗。室内环境品质包含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非线性因素,传统的线性系统无法对其描述与控制。首先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智能建筑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定义室内环境品质各物理参数和控制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基于双线性模型的室内环境品质控制与优化数学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模型预测的室内环境品质控制方法,并采用蚁群算法对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室内外环境条件下,实验采集的室内环境品质参数与模型输出参数吻合度高,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在能耗较低的情况下,基于蚁群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能够快速稳定的跟踪室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设置点。(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傅烈虎,杨超,郑品迪[3](2019)在《Facebook数据中心热环境仿真及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Facebook在美国俄勒冈州的数据中心采用的是空气侧全新风自然冷却方案。本文针对其建筑结构与冷却方案结合且无管道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手段进行物理建模和热环境模拟。结果表明,当室外新风进风温度为10℃时,可以实现全新风自然冷却。机房3 kW机柜区域垂直温度场分布均匀性很好,21 kW叁联柜区域垂直温度场分布较为均匀,机柜冷却指数RCI_(HI)和RCI_(LO)分别为99.76%和100%。并指出,新风自然冷却还要考虑空气品质的要求,固体颗粒物的洁净度等级须达到ISO中8.5级,有害气体对铜或银2种金属的腐蚀程度须达到G1级别,新风自然冷却方案的实施要做好方案经济性和运维管理。(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9年01期)

赵坤[4](2018)在《新建办公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热环境对人体舒适度影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室内环境品质及舒适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大多数新建建筑物使用后的实际环境状况与设计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新建建筑的使用后评估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以积累基础数据并为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改善提出意见和建议。然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是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就有必要提出一个综合性指标来评估室内环境品质。一方面,可体现室内热舒适度和空气品质的综合水平,反映室内环境中人员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建筑设计师、用户和工程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但是,新建建筑的室内环境与既有建筑有较大差别,人员对室内环境的满意度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为了对新建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及空气品质进行综合舒适度的评价,十分有必要合理地引入适用于新建建筑的评价要素、采用新的权重分配。本研究旨在明晰新建建筑室内热环境与空气品质的水平,并提出一个新的适用于新建办公室的综合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人员舒适度预测模型,针对新建或新装修的建筑室内环境提出一些改善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使用后评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的方法,通过客观连续监测和主观问卷调查,对中英两国的两栋已投入使用的新建办公建筑的七个(英)和五个(中)办公室各进行为期一周的连续监测实验,并进行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状况评估,主要监测参数有:空气温度(T)、相对湿度(RH)、室内风速(v)、黑球温度(T_g)、二氧化碳(CO_2)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颗粒物(PM2.5、PM10)浓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同时监测室内人员在室状态和室内通风状态。在监测期间,还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在室人员的热感觉以及对空气品质和整体环境的感受。英国地区的测试结果表明室内热环境偏暖,而中国的则偏凉,这与整个建筑的围护结构及所采用的采暖设施等有关。然而,两栋新建建筑的主要的问题是空气品质。在英国所监测的办公室使用期间,CO_2浓度超过1000ppm,TVOC的平均值超过了中国规范的限定水平;而中国被测房间CO_2和TVOC浓度均值未超标。动态分析显示自然通风有助于降低室内TVOC浓度。中国测试的办公室内的PM2.5和PM10的浓度有一部分超过限值,这主要与室外颗粒物水平有关。此外,对室内CO_2、TVOC、PM2.5、PM10浓度和人员对空气品质的感受评级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仅有TVOC对在室人员的评价有显着影响。因此,采用TVOC浓度作为室内空气品质指标IAQI的评价要素,并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基于TVOC浓度建立空气品质预测分模型,5个等级“0好”~“4差”各对应的TVOC浓度为:0~0.11mg/m~3、0.11~0.24mg/m~3、0.25~0.66mg/m~3、0.67~1.08mg/m~3、>1.09 mg/m~3。再将热舒适与空气品质相结合,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热环境与空气品质的人员舒适度综合预测模型(IEQI),IAQI和TCI的权重(回归系数)分别为3.272和2.640,空气品质对综合人员舒适度的影响较热舒适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成博文[5](2018)在《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宜居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以前我国各地建成的住宅建筑多为多层砖混结构。这些多层住宅建筑已经无法满足城镇居民日益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严重影响了住户的居住品质。居住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中的空巢家庭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本文在分析了住宅建筑设计及改造发展的基础上选取居住在既有住宅建筑中的空巢家庭作为的典型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家庭成员年龄构成将调研对象分为中年夫妻空巢家庭、准老年夫妻空巢家庭、老年夫妻空巢家庭和介助空巢家庭。对住宅室内空间功能、流线及居住行为与空间关系进行调研分析的同时也对室内各空间物理环境进行测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空巢家庭住户的居住行为、室内空间功能品质及物理环境品质需求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后发现影响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住户对居住空间功能品质及物理环境品质需求。依据住户在室内不同空间的行为特征及喜好,从空间组织模式、室内空间功能布局、空间尺度、家具部品选择及摆放等方面提出室内空间功能品质策略及方法。针对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不同空间对物理环境品质的不同需求提出住宅建筑门、窗、墙体改造的策略及方法和节能策略。希望借此对居住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内的空巢家庭室内空间改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旻,刘联胜,王冬计,王子月,张瑞芳[6](2018)在《农宅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品质实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天津地区农村建筑的特点及农村建筑特殊的采暖方式,选取5户典型农宅进行现场测试。基于测试数据,利用PMV数值分析方法及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把测试的结果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农宅室内温度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向相同;PMV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实验阶段1号农宅即采用土暖气,燃烧材质为大同煤的供暖方式的室内热舒适度概率最大为58.6%;利用灰色综合评价的方法并进行相关计算后表明:实验阶段3号农宅即独立的水电暖气片供暖方式的室内空气品质均为未污染,空气品质优良。通过对天津地区农村建筑采暖方式的测试分析,对今后农村采暖方式的选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8年05期)

孙光[7](2017)在《某办公建筑室内环境品质控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办公建筑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品质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空调、风机等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前提下节约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某办公建筑室内环境品质进行控制与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以西安某办公室为研究对象,采用灰箱建模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探讨了室内环境品质各参数和控制量之间的关系,使用双线性模型对室内环境品质变化过程进行描述,再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相关参数进行辨识,建立了室内环境品质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且预测效果较好。(2)其次,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TRNSYS建立了办公室建筑模型和空调系统,通过MATLAB调用控制算法,建立了室内环境品质控制仿真系统,并将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于室内环境品质控制。通过TRNSYS对西安办公建筑在夏季工况下的室内环境品质分别进行了传统的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相较于传统控制方式的超调量及稳态误差均较小,且能节约能耗。(3)最后,探讨了基于中性温度的室内环境品质控制的可行性,通过室外温度与室内中性温度的动态关系式计算出人体的舒适温度,采用基于模型预测的控制方式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依据人体的热适应性调整空调的设定温度,通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空调和风机进行控制,减少了空调的使用时间,节约了能源,但超调量较大。因此采用蚁群算法对控制变量及预测时间域进行优化,实验表明蚁群优化后的模型预测控制可较好的跟随中性温度,能够满足室内环境品质的控制要求。本文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对办公室环境采用灰箱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室内环境品质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进行了室内环境品质控制,最后探讨了基于中性温度的预测控制,并利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了优化,这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江燕涛,杨昌智[8](2016)在《室内热环境和新风量对室内可感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14 m~3/(h·人)和48 m~3/(h·人)的新风量条件,室内气温14~30.4℃、相对湿度38%~77%、风速<0.15 m/s的热环境情况下,在实验室内对可感空气品质评价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研究在常见的室内热环境和新风量范围内,空气温度、焓值及相对湿度对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得到了室内热环境参数对4项可感空气品质的评价指标的作用规律,以及4项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情况等结论。(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潘瑜[9](2015)在《陈设设计对中小学室内环境品质的提升——以中海国际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陈设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陈设设计,对提升中、小学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品质,彰显校园的文化特色,合理区分功能区域,其作用是其他设计不可替代的。陈设设计能使学生感受到更加丰富、更具特色、更有亲和力的环境氛围,并能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精神体验。(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5年11期)

黄庆勇[10](2015)在《浅议室内环境品质与暖通空调技术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环境的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个优良的室内会给人更好的心情。室内空气环境主要是由5个部分构成,温度、湿度、有害物浓度、照明和噪音构成。当中影响最重要的是颗粒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湿度温度。本文所浅议的就是暖通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5年17期)

室内环境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建筑中,需对建筑室内环境品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优化来确保较高的舒适性和较低的能耗。室内环境品质包含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非线性因素,传统的线性系统无法对其描述与控制。首先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智能建筑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定义室内环境品质各物理参数和控制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基于双线性模型的室内环境品质控制与优化数学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模型预测的室内环境品质控制方法,并采用蚁群算法对其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室内外环境条件下,实验采集的室内环境品质参数与模型输出参数吻合度高,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在能耗较低的情况下,基于蚁群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能够快速稳定的跟踪室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设置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室内环境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曹瑞华,李曙婷,周崐.基于室内自然光环境品质提高的西北地区中小学校教室窗户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2].赵安军,周梦,于军琪,孙光.室内环境品质模型预测控制与优化研究[J].控制工程.2019

[3].傅烈虎,杨超,郑品迪.Facebook数据中心热环境仿真及室内空气品质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9

[4].赵坤.新建办公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热环境对人体舒适度影响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5].成博文.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室内环境品质宜居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6].赵旻,刘联胜,王冬计,王子月,张瑞芳.农宅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品质实测分析[J].建筑节能.2018

[7].孙光.某办公建筑室内环境品质控制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8].江燕涛,杨昌智.室内热环境和新风量对室内可感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影响[J].建筑科学.2016

[9].潘瑜.陈设设计对中小学室内环境品质的提升——以中海国际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陈设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

[10].黄庆勇.浅议室内环境品质与暖通空调技术之间的关系[J].企业导报.2015

论文知识图

室外环境要素的不同配置对室内环境品建筑室内环境品质涵盖内容简图室内环境品质控制仿真模型室内环境品质结果柱状图案例建筑夏季实测逐时室内平均温度案...第一部分 国外专稿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标签:;  ;  ;  ;  ;  ;  ;  

室内环境品质论文_曹瑞华,李曙婷,周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