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菜属论文_陈延松,李玲玲,周守标,欧祖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珍珠菜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植物,活性,糖苷酶,含量,葡萄,糖苷。

珍珠菜属论文文献综述

陈延松,李玲玲,周守标,欧祖兰[1](2019)在《珍珠菜属植物功能性状的趋异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珍珠菜属植物关键功能性状的种间差异性,有助于揭示珍珠菜属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本研究采用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方法,利用同质园栽培实验,量化了同质环境条件下9种珍珠菜属植物根、茎、叶功能性状间的变异及协变关系。结果表明:1)在属级水平上,该属植物10个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变异幅度最大的为叶面积,其次是比根长,第叁是比茎长,最小的是叶碳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75.0%、60.7%、46.5%、3.6%,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近21倍。2)黄连花亚属与珍珠菜亚属植物功能性状趋异分化(P<0.05),前者形成了比根长、比茎长与比叶面积占优势的功能性状组合,而后者则具有较高的比根密度与叶面积。3) 9种珍珠菜属植物功能性状具有物种特异性,它们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量、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碳氮比、比根长、比根密度、比茎长和比茎密度均存在显着的种间差异(P<0.05)。4) 9种珍珠菜属植物的根、茎、叶功能性状之间存在植株整体协同性。叶面积与比茎长(R~2=0.484,P<0.01)和比根长(R~2=0.149,P <0.01)、比茎长与比根长(R~2=0.348,P<0.01)相关关系最密切。9种珍珠菜属植物既存在叶经济谱又存在植株经济谱。(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沁言,陈延松[2](2018)在《8种珍珠菜属植物碳氮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8种珍珠菜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属植物根、茎、叶的碳、氮生态化学计量分布特征。[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碳、氮和碳氮比,分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营养器官间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结果]在属级水平上,碳、氮生态化学计量在叁大营养器官中总体分布为:叶碳含量>根碳含量>茎碳含量;叶氮含量>茎氮含量>根氮含量;根碳氮比>茎碳氮比>叶碳氮比。在物种水平上,8种珍珠菜属植物的叶碳含量均显着高于茎碳含量与根碳含量,除了疏头过路黄和轮叶过路黄的叶氮含量与茎和根的氮含量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外,其他6种珍珠菜属植物叶氮含量也均显着高于茎氮含量与根氮含量,贯叶过路黄、过路黄、疏头过路黄与黑腺珍珠菜的叶碳氮比与茎碳氮比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两者均显着低于根碳氮比,星宿菜与矮桃的茎碳氮比与根碳氮比之间却无显着性差异,但两者均显着高于叶碳氮比,轮叶过路黄与繸瓣珍珠菜的叶、茎与根中的碳氮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叶氮含量和叶碳氮比与茎或根的碳含量、氮含量及碳氮比之间均表现为极显着性相关关系。[结论]珍珠菜属植物根茎叶中的碳含量、氮含量与碳氮比具有物种特异性,变化是协同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6期)

章丹峰,王泓,陈晓玲[3](2017)在《杭州珍珠菜属(报春花科)植物野生资源及其园林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已知的浙江杭州分布的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13种,并列出分种检索表和种类描述。以植株形态、花序类型、花的颜色及花期为主要参考依据,列举了这些种类的观赏特征与生境特点;阐述了珍珠菜属野生花卉是作为公园、庭院配置观赏和盆栽花卉栽培观赏的良好种类,为本地区珍珠菜属资源的引种栽培和配置造景提供参考,另结合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品种,就本属植物在开发应用前景上提出一些设想。(本文来源于《浙江园林》期刊2017年03期)

夏斌,张彦妮,袁福修,彭锦辉,李濯芝[4](2015)在《珍珠菜属植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珍珠菜属植物在细胞学、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生理、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本属植物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魏金凤,张志娟,曹鹏然,康文艺[5](2015)在《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查阅与珍珠菜属有关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综述珍珠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合理开发利用珍珠菜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珍珠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叁萜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此外还有有机酸、甾醇类等。其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等方面。我国珍珠菜属植物资源丰富,应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陈延松,沈章军,欧祖兰[6](2014)在《安徽省珍珠菜属植物资源现状与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野外调查与资料整理统计,安徽省分布珍珠菜属植物26种1变型(包括新分布与新种)。文章从食用、园艺用、药用及工业用等方面总结了该属的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该属植物资源利用与资源保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并分析了该属克隆型资源植物在修复退化、片段化生境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张智圆,张贵君,王晶娟,刘洋,高晓美[7](2013)在《灵香草及珍珠菜属4种形近品红外快速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中红外光谱(FTIR)与二阶导数谱相结合,对灵香草及4种珍珠菜属形近品进行快速鉴别的方法。方法 :根据其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在中红外光谱和高分辨率的二阶导数谱反映出的显着差异,对珍珠菜属5种外观相似的有香味品种进行区别、鉴定。结果 :根据5个品种所含组分的不同在中红外、二阶导数上反映出来的差异,得到灵香草的二阶导数光谱指纹峰为3698、3624、3528、2920、2851、1746(宽,双峰)、1696、1658、1368(双峰)、1316(双峰)、1077、1030和1008(等强度)、834 cm-1和779(等强度)、535 cm-1和471 cm-1(等强度)。结论 :中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相结合可快速有效地鉴别灵香草及其4种珍珠菜同属易混品,该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魏金凤[8](2012)在《珍珠菜属植物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保肝、降血糖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珍珠菜属植物是一个药用植物大属,民间应用广泛、植物资源丰富。本文以体外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为指导,从13种珍珠菜属植物中选择了山高粱(Lysimachia clethroides)和狭叶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 var. stenophylla)进行系统的活性成分、降血糖和保肝药效学研究,为珍珠菜属植物资源药用开发、引种栽培以及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首次对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内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研究。体外研究发现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的正丁醇提取物(LPFBU和LCBU)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两者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IC_(50)=15.69和9.86μg/mL),均高于阳性对照BHT (IC_(50)=18.71μg/mL);山高粱叁个提取物中LCBU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IC_(50)=7.43μg/mL),高于阳性对照BHT (IC_(50)=7.72μg/mL);狭叶落地梅叁个提取物中,LPFEA和LPFBU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_(50)=10.04和10.97μg/mL)强于LPFPE (IC_(50)=109.32μg/mL);LPFBU和LPFEA (RACT_(50)=765.4和695.2μmol/g)还原Fe3+的能力强于LPFPE(RACT_(50)=156.55μmol/g),但低于叁个阳性对照。小鼠体内研究表明狭叶落地梅叁个提取物均能显着抑制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GOT和GPT升高,LPFBU高剂量组降低血清GOT水平效果最好,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物联苯双酯,且叁个提取物显着提升CCl4所致小鼠肝脏匀浆液中SOD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山高粱3个提取物均能极显着降低CCl4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GOT和GPT的活力,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70mg/kg)相比,LCEA高、中剂量组(600和300mg/kg)和LCBU中、低剂量组(300和150mg/kg)接近正常水平,其中LCEA显示很好的剂量依赖性。除LCBU低剂量组(150mg/kg),山高粱3个提取物其他各剂量组能够明显升高CCl4致肝损伤小鼠肝匀浆中SOD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其中LCBU高、中剂量组(600和300mg/kg)的效果最好。本研究证明山高粱和狭叶落地梅提取物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保肝机制与其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有望用于开发防治肝脏疾病的药物。2.首次研究发现,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_(50)=1103.01μg/mL)相比,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各提取物有极显着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LPF(IC_(50)=38.97,42.62和20.00μg/mL),LC(IC50=10.95和190.81μg/mL)。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呈现很好的剂量依赖性。小鼠体内研究表明狭叶落地梅提取物LPF和山高粱提取物LC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餐后血糖无显着影响,但狭叶落地梅乙酸乙酯提取物LPFEA(1000和500mg/kg)可以极显着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p<0.001),并可通过降低血清中TG、TC含量,来改善糖尿病小鼠并发的高血脂症,纠正其脂质代谢异常。通过促进肝糖原合成,减少肝糖原分解而降低血糖。通过降低小鼠体内MDA含量,提高体内SOD活性来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糖尿病小鼠机体免受自由基进一步氧化损伤,从而起到降糖作用。因此狭叶落地梅有望用于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防治。3.系统研究优化了山高粱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从山高粱全草醋酸乙酯、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7个,分别为β-胡萝卜苷(1),山奈酚(2),谷甾醇(3),槲皮素(4),豆甾醇(5),β-香树脂(6),桦木酸(7)。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2和4分别具有强抗氧化活性(IC_(50)=14.78和6.94μg/mL)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73.69和8.86μg/mL),为山高粱活性成分之一。4.首次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5种珍珠菜属植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析表明,珍珠菜属植物精油在医药和香料工业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其作用机理尚须深入研究。5.本文综述了珍珠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研究该属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医药用途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2-05-01)

郑伟,陈龙清[9](2012)在《基于ITS序列探讨珍珠菜属过路黄组的系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紫脉过路黄、临时救和过路黄的nrDNA ITS序列,并分析了珍珠菜属过路黄组17个物种的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过路黄组植物的ITS序列长度在620~628间,一致性高达90.59%,种间遗传距离为0.002~0.199。系统发育树表明:(1)紫脉过路黄、临时救和小茄亲缘关系较近;(2)大叶过路黄、落地梅和过路黄亲缘关系较近;(3)山萝过路黄、贯叶过路黄、管茎过路黄、叶头过路黄、峨眉过路黄及叁角叶过路黄亲缘关系较近。ITS序列分析结果为组内植物的鉴定、分类及系统进化提供了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2年02期)

高飞飞,赵德,邓君[10](2011)在《珍珠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珍珠菜属(Lysimachia L.)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中多种植物在民间药用,过路黄(L.christinae)的干燥全草为常用中药金钱草的基源植物。本属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叁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提取物或某些成分在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1年10期)

珍珠菜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以8种珍珠菜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属植物根、茎、叶的碳、氮生态化学计量分布特征。[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碳、氮和碳氮比,分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营养器官间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结果]在属级水平上,碳、氮生态化学计量在叁大营养器官中总体分布为:叶碳含量>根碳含量>茎碳含量;叶氮含量>茎氮含量>根氮含量;根碳氮比>茎碳氮比>叶碳氮比。在物种水平上,8种珍珠菜属植物的叶碳含量均显着高于茎碳含量与根碳含量,除了疏头过路黄和轮叶过路黄的叶氮含量与茎和根的氮含量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外,其他6种珍珠菜属植物叶氮含量也均显着高于茎氮含量与根氮含量,贯叶过路黄、过路黄、疏头过路黄与黑腺珍珠菜的叶碳氮比与茎碳氮比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两者均显着低于根碳氮比,星宿菜与矮桃的茎碳氮比与根碳氮比之间却无显着性差异,但两者均显着高于叶碳氮比,轮叶过路黄与繸瓣珍珠菜的叶、茎与根中的碳氮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叶氮含量和叶碳氮比与茎或根的碳含量、氮含量及碳氮比之间均表现为极显着性相关关系。[结论]珍珠菜属植物根茎叶中的碳含量、氮含量与碳氮比具有物种特异性,变化是协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珍珠菜属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延松,李玲玲,周守标,欧祖兰.珍珠菜属植物功能性状的趋异分化[J].生态学杂志.2019

[2].王沁言,陈延松.8种珍珠菜属植物碳氮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8

[3].章丹峰,王泓,陈晓玲.杭州珍珠菜属(报春花科)植物野生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浙江园林.2017

[4].夏斌,张彦妮,袁福修,彭锦辉,李濯芝.珍珠菜属植物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5

[5].魏金凤,张志娟,曹鹏然,康文艺.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5

[6].陈延松,沈章军,欧祖兰.安徽省珍珠菜属植物资源现状与应用展望[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

[7].张智圆,张贵君,王晶娟,刘洋,高晓美.灵香草及珍珠菜属4种形近品红外快速鉴别[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8].魏金凤.珍珠菜属植物狭叶落地梅和山高粱保肝、降血糖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D].河南大学.2012

[9].郑伟,陈龙清.基于ITS序列探讨珍珠菜属过路黄组的系统关系[J].广西植物.2012

[10].高飞飞,赵德,邓君.珍珠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

论文知识图

珍珠菜属植物的演化趋势珍珠菜属7种植物rDNA-ITS PCR扩...珍珠菜属-分 种 检 索 表珍珠菜属7种植物叶片DNA电泳图种珍珠菜属植物功能性状与物种主...种珍珠菜属植物叶功能性状间的关...

标签:;  ;  ;  ;  ;  ;  ;  

珍珠菜属论文_陈延松,李玲玲,周守标,欧祖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