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适度人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口,生态,生育率,承载力,政策,国家统计局,足迹。
适度人口论文文献综述
左光明[1](2019)在《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定的人口规模要与一定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相适应的人口规模与经济水平才能相互促进各自的健康发展。本文运用适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模型——EOP-MM模型对北京市2005~2017年经济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实际人口规模已经超出经济适度人口规模,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与实际人口规模的差额平均为44.71万人。说明2005~2017年间北京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协调的。(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23期)
侯建华[2](2019)在《推进贫困山区人口向城镇适度集中的思路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问题。以县城为主,以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为补充,实现贫困山区人口向城镇适度集中,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动发展,这是解决山区承载力低、布点分散、资源浪费等发展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佳路径。(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何鑫,田丽慧,毛凌琳[3](2019)在《生态足迹模型下的人口适度规模研究——以常德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探讨城市人口适度规模,不仅可为地方政府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建议,还可化解生态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方法]文章以常德市及下属各区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出2015年常德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依据生态补偿量计算生态补偿标准及人口适度规模。[结果]生态资源确实是限制常德市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德市仅有武陵区和石门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而其余地区人口已超出自然生态承载力的范围。[结论](1)常德市总体呈生态赤字,耕地赤字是主要原因;(2)常德市应获生态补偿8. 72亿元,以林地和水域为主的地区为主要补偿对象;(3)生态承载力不足是限制常德市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常德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当从减少生态赤字、健全补偿机制和加大补偿力度3个方面给出具体的政策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4期)
王婷[4](2018)在《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的辨析与体系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城市适度人口测度定位为探索影响适度人口因素和规律的测度,最终服务于如何提升城市适度人口上限而进行的外生因素调控。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适度人口理论并结合中国城市化实践,首先塑造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的社会净收益动态最优理念;其次通过分析已有适度人口测度方法,提出构建测度城市适度人口的多目标短板模型;在理念和模型指导下,围绕因素选择、城市分类、测度步骤和模型、城市适度人口判断四个方面,重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适度人口测度体系。最后,以2010年和201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对城市适度人口进行实证测度,得到特定目标条件下的城市适度人口分布,以及提升城市适度人口上限面临的短板,并为中国城市人口规划和提升适度人口上限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2018年06期)
卢驰文[5](2018)在《适度扩大家庭生育自主权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出生人口减少,调整人口政策的幅度仍然不能过大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比2016年减少了63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即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1786万,出生率为12.95‰,自然增长率为5.86‰。但到了20(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8-08-24)
采菊[6](2018)在《适度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一段时间来,与人口数量相关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先是人口外流严重的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接着是《中国新闻周刊》刊发人口变局专题探讨中国人口政策正面临重大调整关口。而在前天,人民日报(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保障报》期刊2018-08-18)
杨文婧[7](2018)在《基于经济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贵州省适度人口容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从客观上来讲,在任何时期始终存在着一个适度且合理的人口承载量。而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区域生态承载力;另一方面就是该区域内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本文应用可能-满意度方法,通过对贵州省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来研究贵州省人口规模的适度容量。结果表明,目前贵州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间发展不协调,尤其人口规模满意度有待提高。故贵州省应该高度重视当前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耕地面积不致减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与此同时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在根本上减少贵州省生态赤字,增强其生态承载力,最终对区域环境承载的人口压力起到缓解作用,以使其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以及资源的发展相协调。本文以贵州省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研究其适度人口容量,首先针对国内外学者在人口容量方面的众多研究进行分类总结,对统计到的贵州省1986年至2016的相关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就省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阐述,同时进一步观察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然后,本文采用了分位数回归法对2015年至2025年贵州省的年末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贵州省内年末总人口数量将达到3597.35万人,到2025年,年末总人口将会达到3668.20万人。接下来,通过各个人均指标测算不同指标相应的多目标可能满意度,了解不同指标上贵州省人口承载力现状。继而通过2010-2030年人口、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叁大模块预测值,了解在此期间两个系统之间承载力的内部联动、互相影响的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探究人口与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机制。最后,以本文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一些有利于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健康发展的可实施意见。(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许典舟,何如海,阮梦雅,程玉祺[8](2018)在《基于生态足迹的安徽省生态适度人口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生态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研究,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了2005—2014年安徽省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适度人口数量要远小于实际人口数量;同时由于安徽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存在差异,因此导致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人口较多和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的人口压力,这需要生态足迹的输入和输出等来弥合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缓和人与自然矛盾,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林晓娟,房世峰,杜加强,吴骅,窦馨逸[9](2017)在《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北京市适度人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确定其适度人口规模,对引导区域人口合理流动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综合承载力,对已有的适度人口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生态、经济和资源承载系统的权重;经济承载人口测算指标不局限于地区生产总值(GDP)这一单一指标;资源承载人口综合考虑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2004-2014年北京各项承载人口和适度人口,结果表明:(1)生态承载人口规模在波动中有增长的趋势,由717.38万人上升至753.14万人,一直处于人口超载状态;(2)经济承载人口一直处于富余状态,但规模由5297.18万人减少至3802.06万人。第叁产业产值所承载的人口对经济承载人口的贡献最大,在2014年达到65.15%;(3)资源承载人口规模处于波动状态,2014年为139.61万人,超载率逐年增加。土地资源承载力对资源承载人口的贡献大于水资源,2014年贡献率达79.91%;(4)北京市适度人口规模从2004年的2031.15万人减少至2014年的1550.67万人,2008年开始出现人口赤字,且人口超载率逐年攀升。经济承载人口对适度人口贡献率维持在80%以上,生态和资源承载人口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14%和3%。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在波动中有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的9.45上升至2014年的15.41,资源约束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承载力是维持适度人口规模缓慢减小的主要动力。(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王婷[10](2017)在《国内外适度人口理论讨论与再认识——兼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度人口乃是人类社会生产中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自身生产相适应并对应着既定目标条件的人口数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适度人口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具体实践,提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既要坚持"依靠人"和"为了人"相统一的决定机制,又要同不同阶段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相适应。为了实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解决城市化发展问题、推动城市化不断升级,须从基本内涵、依赖条件、运行目标、实现重点和保障核心等五个方面反思与重构城市适度人口理论体系。(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适度人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问题。以县城为主,以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为补充,实现贫困山区人口向城镇适度集中,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动发展,这是解决山区承载力低、布点分散、资源浪费等发展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佳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适度人口论文参考文献
[1].左光明.北京市经济适度人口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2].侯建华.推进贫困山区人口向城镇适度集中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论坛.2019
[3].何鑫,田丽慧,毛凌琳.生态足迹模型下的人口适度规模研究——以常德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4].王婷.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的辨析与体系重构[J].西北人口.2018
[5].卢驰文.适度扩大家庭生育自主权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8
[6].采菊.适度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
[7].杨文婧.基于经济和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贵州省适度人口容量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
[8].许典舟,何如海,阮梦雅,程玉祺.基于生态足迹的安徽省生态适度人口评价[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林晓娟,房世峰,杜加强,吴骅,窦馨逸.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北京市适度人口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
[10].王婷.国内外适度人口理论讨论与再认识——兼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