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质稀疏症论文_邓晓玲,陈艳,张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质稀疏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质,稀疏,张量,障碍,记忆,脱髓鞘,各向异性。

白质稀疏症论文文献综述

邓晓玲,陈艳,张琼[1](2009)在《脑白质稀疏症患者脑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脑白质稀疏症(1eukoaraiosis,L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白质异常改变。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对该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对80例脑白质稀疏症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测,旨在为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本文来源于《郧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姚勇,闫东辉,张谷敏,赵美臣[2](2009)在《脑白质稀疏症影像学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脑白质稀疏症影像学变化与生命预后的相关关系,笔者将60例脑白质稀疏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脑白质稀疏症中,仅累及额叶及半卵圆中心的4例;多脑叶受累的46例,其中12例脑干受累。发病年龄为52~76岁,男36例,女24例;51例有头痛、头晕、单侧肢体感觉减退、高血压和(或)冠心病、糖尿病、房颤病(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钟维佳,赵建农,谢微波,陈维娟[3](2008)在《脑白质稀疏症的MR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白质稀疏症(Leukoaraiosis,LA)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表现,及LA病灶弥散、各向异性的改变。方法:对30例LA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行弥散张量成像,测定LA病灶以病灶及周围看似正常白质(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的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av)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FA)值。通过统计学比较来反映病灶同病灶周围NAWM之间的弥散及各向异性差别。通过LA病灶周围NAWM与年龄匹配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的脑白质参数比较,来反应这些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LA病灶在ADCav图上表现为较高信号,与周围NAWM比较信号明显升高。而在FA图上表现为较低信号,与NAWM比较信号明显降低。LA病灶的ADCav及FA值与周围NAWM相应参数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相应参数比较,LA病灶周围NAWM的ADCav及FA值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DTI可以定量反映脑白质稀疏症病灶的弥散及各项异性改变,甚至可以在病程早期反映这种改变。(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谢遵伟,李义召,宋成忠,崔贵祥[4](2007)在《脑白质稀疏症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白质稀疏症(LA)与脑梗死(CI)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特点。方法:随机选取LA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单纯LA29例,并发CI患者31例,另以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进行记忆能力测评。结果:试验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联想学习、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及记忆商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CI患者明显低于LA患者(P<0.05,0.01),但随着LA病变程度的加重记忆障碍明显加剧。结论:LA对人类记忆活动有直接、明显的影响,提示及早发现LA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07年05期)

卓晶明,窦建明,张效霞[5](2006)在《脑白质稀疏症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白质稀疏症(LA)与脑梗死(C I)患者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LA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合并C I患者31例,以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记忆能力检测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结果LA及C I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记忆障碍,表现为联想学习、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联系回忆及记忆商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且随LA病变程度的加重记忆障碍明显加剧。结论脑白质病变对人类记忆活动有直接、明显的影响,且随脑白质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加重,但记忆障碍程度显着低于C I患者。(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6年19期)

钟维佳[6](2006)在《正常脑组织及脑白质稀疏症的DTI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脑组织结构在DTI成像方法中信号及弥散、各向异性特征。材料与方法:对20名正常人脑部行DTI成像,分析其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av)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 FA)图,并对不同感兴趣区进行ADCav及FA值的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来反映其弥散及各向异性特征。结果:男女之间比较,同一部位的ADCav或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结构的ADCav及FA值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av图上脑脊液呈明显的高信号,而其余脑组织呈不同程度的较低信号,且信号差别不大。ADCav值测量,侧脑室体部内的脑脊液最大,且与其它感兴趣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感兴趣区之间的ADCa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图可以清晰反应脑白质纤维,呈明显的高信号。不同白质纤维的FA值不一致,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最大,并与胼胝体膝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测量结构的FA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体部内脑脊液的FA值最低。脑白质的各向异性按胼胝体、内囊、(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06-05-01)

李海燕,谭兰[7](2005)在《脑白质稀疏症与动态血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白质稀疏症 (leukoaraiosis ,LA)是 1987年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ski等[1] 首先提出的 ,与人的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有关 ,呈渐进性 ,损害人的智能及认知功能 ,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临床上充分认识此病及其危害性 ,防(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05年03期)

李义召,宋成忠,朱士文,孙远标,崔成祥[8](2004)在《脑白质稀疏症患者的记忆障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于脑血管病与记忆活动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对于脑白质稀疏症(LA)与记忆障碍的系统性研究尚未见报道。2001~2003年,我们对LA患者的记忆障碍进行了观察,以探讨LA与记忆障碍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神经内科LA患者6(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4年34期)

邹其源,邓新源,梁菊香[9](2004)在《脑白质稀疏症MRI与临床对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脑白质稀疏症的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经MRI诊断为脑白质稀疏症者86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与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脑白质稀疏症在MRIT2加权像呈高信号,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层下白质区域,累及额叶(100%)、枕叶(84%)、顶叶(80%)、半卵圆中心(78%)及脑干(2%),常伴有不同程度脑室扩大、脑萎缩及多发脑梗死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脑卒中反复、高血压、进行性痴呆等。结论 MRI是发现脑白质稀疏症的主要手段,对防治老年性痴呆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04期)

吴天[10](2003)在《脑白质稀疏症的CT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脑白质稀疏症的发病机理及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分析 12 4例脑白质稀疏症的CT及临床表现。结果 :脑白质稀疏症的CT可表现为双侧侧脑室枕角周围对称性低密度和 /或双侧侧脑室额角周围低密度、双侧侧脑室周围斑片状对称性低密度或脑白质弥漫性低密度。本病可合并基底节、丘脑腔隙性梗塞及出血。结论 :脑白质稀疏症多发于双侧侧脑室枕角周围 ,也可以发生在双侧侧脑室额角周围 ,在严重病例可累及双侧侧脑室周围部分或全部脑白质区。本病病理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脱髓鞘 ,脑白质的供血特点、年龄的增长、高血压为脱髓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白质稀疏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评价脑白质稀疏症影像学变化与生命预后的相关关系,笔者将60例脑白质稀疏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脑白质稀疏症中,仅累及额叶及半卵圆中心的4例;多脑叶受累的46例,其中12例脑干受累。发病年龄为52~76岁,男36例,女24例;51例有头痛、头晕、单侧肢体感觉减退、高血压和(或)冠心病、糖尿病、房颤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质稀疏症论文参考文献

[1].邓晓玲,陈艳,张琼.脑白质稀疏症患者脑电图分析[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9

[2].姚勇,闫东辉,张谷敏,赵美臣.脑白质稀疏症影像学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9

[3].钟维佳,赵建农,谢微波,陈维娟.脑白质稀疏症的MR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

[4].谢遵伟,李义召,宋成忠,崔贵祥.脑白质稀疏症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研究[J].中国康复.2007

[5].卓晶明,窦建明,张效霞.脑白质稀疏症与脑梗死患者记忆障碍研究[J].山东医药.2006

[6].钟维佳.正常脑组织及脑白质稀疏症的DTI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

[7].李海燕,谭兰.脑白质稀疏症与动态血压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5

[8].李义召,宋成忠,朱士文,孙远标,崔成祥.脑白质稀疏症患者的记忆障碍研究[J].山东医药.2004

[9].邹其源,邓新源,梁菊香.脑白质稀疏症MRI与临床对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4

[10].吴天.脑白质稀疏症的CT与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

论文知识图

侧脑室 上面观-图1—30侧脑室 上面观-图1—30

标签:;  ;  ;  ;  ;  ;  ;  

白质稀疏症论文_邓晓玲,陈艳,张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