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源区论文_杨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源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土,黄土高原,源区,中国,洛川,淮河,东亚。

黄土源区论文文献综述

杨龙[1](2017)在《黄河源区河北(HB)黄土剖面高密度光释光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风成沉积物是很好的环境演变信息载体,记录了亚洲季风与西风带大气环流演变信息,同时作为“冰源黄土”,还记录了高原第四纪冰川进退与粉尘堆积的相互关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阿尼玛卿山东面山坡海拔3500m~4500 m的地区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砂质黄土覆盖带,本文选取河北乡风成黄土剖面(HB)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9个OSL样品,采用粗颗粒(63-90μm)石英SAR法对以上样品进行系统测年,构建了HB剖面高分辨率年代学框架。在此年代学框架的基础上,选取有效的环境代用指标探讨了该区环境演变特征,总结高原上已有的年代数据探讨了沉积模式及其气候响应机制。从地层的沉积年代序列来看,HB剖面主要记录了46.3±3.2~27.5±2.8 ka之间连续的环境变化信息,属于末次冰期MIS 3阶段。粒度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该区域对气候变冷事件有很好的响应,揭示青藏高原黄土记录对气候快速变冷事件的响应比暖事件的响应更加敏感。磁化率对气候的响应存在阶段性差异,对冷期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响应不明显,而对暖期里的快速变冷事件响应较明显,整体上表现出:暖期对应高值、冷期对应低值的分布规律。通过与黄土高原和青海湖地区黄土磁化率的对比,发现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的磁化率平均值最低,这可能与该区域海拔较高、成壤作用较弱有关。根据年代与深度的变化关系,可以将该区域的粉尘堆积速率分为2个阶段:在46.3±3.2 ka~36.5±2.9 ka期间的粉尘堆积速率为24.8 cm/ka;在36.5±2.9 ka~27.5±2.8 ka之间粉尘堆积速率为27.5 cm/ka,指示出在中MIS 3阶段气候相对晚MIS 3阶段较好一些。高密度年代结果同时还检测到MIS 2阶段LGM地层的缺失,整个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沉积也呈现类似情况,青藏高原上黄土的沉积在间冰阶以堆积为主,而在冰阶可能以侵蚀为主,这与黄土高原黄土的沉积模式明显不同,呈现出一种反相位的关系,说明青藏高原北部是黄土高原的一个重要物源区,尤其在LGM和MIS 4等冷冰阶。(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董欣欣,杨石岭,唐自华,丁仲礼[2](2016)在《基于黄土粒度估算粉尘源区-沉积区距离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的粒度分析是重建古气候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Tsoar和Pye(1987)提出的粉尘搬运模型,通过沿风力搬运方向的两个黄土剖面的粒度变化,构建了定量估算粉尘源区-沉积区距离的模型.采集环县和白马铺古土壤S_2以上(250ka以来)的粒度数据,运用该模型得出了粉尘源区-沉积区的距离.结果表明,间冰期古土壤发育时期,源区-沉积区距离较远,沙漠南缘至环县剖面距离约为340km;冰期黄土堆积时期,源区-沉积区距离较近,沙漠南缘至环县剖面距离约为100km.该定量重建结果表明,250ka以来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沙漠南缘的进退变化距离约为240km,验证了东亚夏季风降水控制沙漠进退从而影响黄土-古土壤粒度变化的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彭莎莎[3](2014)在《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会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处于东亚季风、印度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汇部位,是研究大气环流交互控制之下的古环境演化及其与高原隆升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次研究在会宁地区选择一典型风成黄土剖面,利用其磁化率各向异性探讨中更新世以来区域大气环流演化,并结合典型样品的地球化学和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分析黄土物源区变化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会宁黄土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或磁赤铁矿为主,同时含有少量赤铁矿或针铁矿。压实作用和风化成壤未对会宁黄土磁组构产生显着影响,其磁组构反映了母质的原生组构特征。磁面理和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在~400ka开始减小,并且波动幅度增大,表明彼时大气环流稳定性变差;随后,在~300ka磁化率椭球体长轴偏角的优势方向从NW-SE向转为近W-E向,指示近地面主导风向也发生相应变化,推测该时段会宁地区大气环流发生重大调整。会宁黄土化学风化处于斜长石风化阶段,尚未进入钾长石分解阶段。常量与微量示踪元素特征显示,会宁黄土至少有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两个主要物源区,并且~300ka之前的黄土可能主要来自内陆干旱戈壁沙漠区;~300ka之后黄土中青藏高原物源区的贡献有所增加。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显示会宁黄土既有来自内陆干旱沙漠区的粉尘,也有来源于青藏高原冰川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并且在~300ka之后的黄土中典型冰川作用微形态特征出现频率比之前的黄土高约10-25%,意味着~300ka之后的黄土中来自青藏高原的成分所占比重增加。青藏高原隆升一方面加强了高原季风环流,改变了会宁地区近地面主导风向;另一方面导致山岳冰川扩张,岩石风化剥蚀速率加快,为高原周边地区的风尘堆积提供了充足的细颗粒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可能是影响会宁地区~300ka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4-12-01)

孙博亚[4](2011)在《洛川黄土碎屑锆石沉积学特征及其U-Pb年龄的物源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黄土因分布广泛,沉积连续,携带环境信息丰富,与深海沉积物,极地冰芯并称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叁大支柱。洛川剖面作为黄土高原中部的标准剖面之一,地层序列完整,出露良好,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锆石作为第四纪风成黄土沉积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矿物,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封闭温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沉积后不易受到风化和成壤作用的影响,可进行U-Th-Pb同位素体系定年,是目前定年的首选矿物,并已运用到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中。本文试图利用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11个层位以及下伏红粘土中的碎屑锆石的表形特征,粒度特征,U-Pb年龄组合特征,结合中国西北主要造山带出露岩体的锆石U-Pb年龄组合特征,探讨洛川黄土-古土壤的搬运动力和物源的变化。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及新近纪红粘土中含有大量碎屑锆石,其表面和内部结构特征显示出洛川剖面中的碎屑锆石是经过长期的风力搬运形成的,为多个物源区混合的产物。(2)通过对洛川剖面碎屑锆石的粒度研究表明,其主要粒级分布于20-60μm之间,细颗粒百分含量(<20μm)和粗颗粒含量(>60μm)较少。锆石中值粒径在各个层位变化较小,全岩则变化较大,尤其是在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全岩粒度有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由于成壤作用对全岩粒度影响较大,对锆石粒度影响较小。L24层黄土碎屑锆石粒径的粗颗粒含量、中值粒径、平均粒径较其他层位明显增大,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但是新近纪红粘土中粗颗粒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第四纪黄土与新近纪红粘土物源区的差异。(3)通过对洛川黄土-古土壤中的8个样品和下伏红粘土中的1个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表明,洛川碎屑锆石的年龄峰值为250-450Ma,750-900Ma,1800-1900Ma和2500Ma。结合第四纪以来的古风向和中国西北主要造山带锆石年龄进行分析对比,认为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的物源区在稳定中有小幅度变化,其物源区可能分布在中亚造山带,内蒙古北部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青藏高原东缘造山带;新近纪红粘土和黄土的沉积显示出一定的连续性,其物源区可能包括内蒙古北部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青藏高原东部造山带。(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1-06-30)

杨杰东,李高军,戴澐,饶文波,季峻峰[5](2009)在《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区的同位素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采集了黄土高原马兰黄土、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河床沙和湖泥样品。用酸淋洗去除方解石后,黄土高原马兰黄土εNd(0)值从-9.2到-11.3,87Sr/86Sr比值从0.71784到0.71944,都落在同位素B区内,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值一致。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白云石的δ13C值从1.2‰到1.5‰,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黄土,巴丹吉林沙漠的白云石的值类似。这些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源区,从而排除了其他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作为黄土物源区的可能性。同位素研究结果和野外调查进一步揭示,黄土高原黄土、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物质可能最终都是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09年06期)

殷志强,秦小光,李玉梅,宁波[6](2008)在《源区距离对黄土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陕西渭南、北京灵山、河南邙山等地大量黄土样品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其多组分粒度分布及组分间差异特征并讨论了源区距离对黄土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取得了以下认识:(1)黄土粉尘粒径以<70μm的悬浮组分为主,其粒度由细、中、粗3个组分(中值粒径范围分别为<1μm、1~10μm、10~70μm)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特征。粗粒组分含量最高,峰形最明显。粗粒与中粒组分粒径与百分含量变化很大程度受控于源区距离变化。(2)不同地区黄土粉尘粒度差异明显,粗粒组分中值粒径随源区距离增加而减小,二者负相关;中粒组分百分含量随源区距离增加而增加,二者正相关。(3)粒度组分分离方法能够反映同一源区粒度的细微差异,显示其粒度组分分离的优越性。(4)理论推导了黄土粗粒组分的中值粒径与源区距离的关系并用实际拟合函数验证了其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08年05期)

刘奇,宋传中,崔王,王化可,张妍[7](2007)在《淮河源区中更新世黄土堆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方法,对淮河源区中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含有的化学元素及多种化学元素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区内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主要以湿热气候为主,淋溶及氧化作用较强;表现在气温上HT-1~HT-3的气温较低,HT-4~HT-7的气温高,HT-8的气温又相对较低,其变化趋势表现为中更新世经历了从早期寒冷转湿热转温干,中期凉干转暖湿到晚期温湿转暖湿。(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张小曳[8](2007)在《有关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源区及其输送方式的再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仅通过对黄土的研究来认识黄土物质的源地和输送方式、沉降过程往往需要假设和推测一些问题,不够直接和全面,借助对沙漠和大气中沙尘粒子本身的研究则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它们。文章在以往对黄土物质源区、输送和沉积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是2000~2006年以来的进展给出了进一步的评述。结果表明:蒙古源区、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体的中国西部沙漠源区和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中心的中国北部沙漠源区贡献了亚洲沙尘释放总量的约70%,它们可视为亚洲沙尘的3个贡献量最大的源区,也可视为是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主要源地;有关亚洲沙尘的输送,在接近其源区的区域其沙尘浓度峰值在1km及其以下,在中国内陆其峰值通常在1~3km高度,在日本等东亚区域在2~4km高度,在太平洋中部峰值位于4~5km高度,在美国西部在5~7km的位置。通常,亚洲沙尘的区域尺度输送主要受近地面层东亚冬季风的控制,沙尘穿越太平洋的跨洲输送模式与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化紧密相关,特别是受中纬度西风带的影响。关于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沉降和堆积,近地面层东亚冬季风起到的是控制性的作用,沙尘在黄土高原的沉降以干沉降为主。晚第四纪黄土-古土壤中的90%以上是亚洲沙尘粒子的沉积物,不到10%受到了再作用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陈能松,刘嵘,孙敏,李惠民,何蕾[9](2006)在《北大别黄土岭长英质麻粒岩的原岩、变质作用及源区热事件年龄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应用激光剥蚀技术测定了北大别黄土岭高温-高压长英质麻粒岩锆石3个结构域的UPb年龄.变质锆石成因的碎屑锆石域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493±54)Ma~(2500±180)Ma,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域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628~2690Ma,其最大的206Pb/238U年龄为(2790±150)Ma,变质增生或变质重结晶锆石域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044.7±29.3)Ma.长英质麻粒岩的矿物组合成分、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尤其是锆石副矿物内部结构特征显示其原岩为沉积岩.这表明,麻粒岩原岩物质来自具有复杂热历史的蚀源区,该蚀源区曾发生过~2.8Ga的岩浆作用和~2.5Ga变质作用,因此其原岩的沉积年龄不应早于2.5Ga.高温-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精确年龄为(2.04±0.03)Ga,表明黄土岭麻粒岩是一个晚古元古代超高温变质岩之残块.(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罗绍宏,马生录[10](2006)在《我省治水保土铺筑“中华水塔”绿色屏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我省从建设秀美山川、保护全国生态安全、构建叁江源生态屏障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加大治水保土建设力度,经过近5年的治理,叁江源头绿意盎然,河湟谷地田畴纵横,戈壁沙漠绿洲诱人(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06-03-18)

黄土源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土的粒度分析是重建古气候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Tsoar和Pye(1987)提出的粉尘搬运模型,通过沿风力搬运方向的两个黄土剖面的粒度变化,构建了定量估算粉尘源区-沉积区距离的模型.采集环县和白马铺古土壤S_2以上(250ka以来)的粒度数据,运用该模型得出了粉尘源区-沉积区的距离.结果表明,间冰期古土壤发育时期,源区-沉积区距离较远,沙漠南缘至环县剖面距离约为340km;冰期黄土堆积时期,源区-沉积区距离较近,沙漠南缘至环县剖面距离约为100km.该定量重建结果表明,250ka以来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沙漠南缘的进退变化距离约为240km,验证了东亚夏季风降水控制沙漠进退从而影响黄土-古土壤粒度变化的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源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杨龙.黄河源区河北(HB)黄土剖面高密度光释光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7

[2].董欣欣,杨石岭,唐自华,丁仲礼.基于黄土粒度估算粉尘源区-沉积区距离的新方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

[3].彭莎莎.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4].孙博亚.洛川黄土碎屑锆石沉积学特征及其U-Pb年龄的物源区意义[D].西北大学.2011

[5].杨杰东,李高军,戴澐,饶文波,季峻峰.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区的同位素证据[J].地学前缘.2009

[6].殷志强,秦小光,李玉梅,宁波.源区距离对黄土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的影响[J].中国地质.2008

[7].刘奇,宋传中,崔王,王化可,张妍.淮河源区中更新世黄土堆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

[8].张小曳.有关中国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源区及其输送方式的再评述[J].第四纪研究.2007

[9].陈能松,刘嵘,孙敏,李惠民,何蕾.北大别黄土岭长英质麻粒岩的原岩、变质作用及源区热事件年龄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约束[J].地球科学.2006

[10].罗绍宏,马生录.我省治水保土铺筑“中华水塔”绿色屏障[N].青海日报.2006

论文知识图

黄土源区到构造洼地区潜水流场...一2、黄土的源区和堆积区(引自刘东生,...晚更新世以来不同区域黄土剖面REE特征...黄土高原沟扭区黄土场单元分布圈黄土源区八大离子浓度1一3m富集测区地形示意图

标签:;  ;  ;  ;  ;  ;  ;  

黄土源区论文_杨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