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看电教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郭洋[1](2018)在《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文中认为民国,是一个文盲众多,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身处大学校园内的一些知识分子,如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孙明经、魏学仁等人在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大胆尝试在学校教学中引入电影这种新发明。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正式发端于1930年,初步发展于抗战爆发前的数年,完善于抗战期间。经过约20年的积累,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魏学仁,中后期成长起来的领军人是孙明经。在那个贫弱的年代,金陵大学理学院发展电影教育,无法脱离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经费方面。金大电影教育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学术与政治间的合作与互动。有知识分子对官方电化教育的主动参与,也有官方对金大电教事业的大力支持。二者实际上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利用电影和播音,辅助发展中国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合格公民,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具体言之,金大理学院电影部与南京市教育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电影教育(电化教育)上保持了数年的密切合作。其模式是:政府有关部门支持资金与场地,金大理学院则负责专业提供设备和技术人才。此外,金大理学院还与南京地区的中学保持了良好合作,为中学生放映教育电影。到了抗战时期,这种合作更加密切。在大后方,金大电影人在校内校外均奉献着专业知识,参与到抗战建国的事业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金大电影工作者并没有被现实环境所束缚,他们始终思考着如何赶超国际前沿,如何进行教学与科研的创新,《电影与播音》的创刊就是最好的印证。金大电影人的“电影救国”梦,在国家危难之际应运而出。逐渐走上正轨之后,趋向于专业化与学科化,探索学术,培养人才,关注前沿。然而这样的救国梦,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49年变局到来的时候,也没有实现,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遗憾。客观而言,金陵大学的影音教育,到了 1948年,已经是国内一流,但与美国尚有较大差距。电影教育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学科,与成熟学科相比较而言,尚属稚嫩。1952年的高等教育调整,金陵大学的影音学科整体北上,加入北京电影学校,即后来的北京电影学院。这对当时的南京大学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损失。金陵大学虽然以农林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最为出名,并已经为学界所大力关注。其实,实事求是而言,金大理学院的电影教育也称得上是一大特色。金大影音学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费困难、时局动乱、生源不足等问题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也是当时中国教育的整体写照,说明弱国办教育,是何其之艰难。再者,民国时期国人对电影及无线电的认识与重视,远远不够。这算得上是观念认知上的障碍。在诸多困难之下,金陵大学能把电教事业坚持到1952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回首过去,以孙明经为代表的金大电影人,把救国抱负与个人学术志向结合,注重发挥人在工具效用中的核心作用。他们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合作,适应时代需要,秉持学人风范,书写了中国电影教育史的不朽篇章。
李彬彬,王俊鹏,贾立伟,姜贺南,寇志海[2](2017)在《高校电教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认为高校电教工作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务教学工作、服务学风建设、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介绍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最近几年开展的电教工作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进展,并对接下来的电教工作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黄斌[3](2015)在《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在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走出“全盘西化”的歧途,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历史不仅沉淀着先辈们厚重的记忆,更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发展史。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逐渐成熟,教育技术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发展。纵观我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上勾勒出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初步形成了“中国教育技术史”的框架。电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电化教育史的研究是“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以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为参照系探寻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通过地方电化教育的特殊性、多样性、不平衡性来进一步研究全国电化教育的共同性、普遍性。两者之间的相互比较与印证,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经验教训,更好地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之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川渝电化教育的起步稍晚。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化教育沿着现代化轨迹徐徐前进时,川渝电化教育基本上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被迫撤至重庆,将之定为“战时首都”,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全国电化教育的兴盛与繁荣,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盛极一时的川渝电化教育再也没能彰显战时的锋芒,甚至在改革开放后一度落后于京、沪、宁、穗等地。由此可见,川渝电化教育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本论文是关于川渝地区电化教育通史的研究。全文把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36-1949年)、奠基阶段(1949-1978年)、发展阶段(1978-1993年)。笔者在中国电化教育史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史为主、论为辅”的研究思想,进一步整理并分析有关川渝电化教育的史实资料,试图为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填补空白,为“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略添心力。
张杰侯[4](2014)在《普通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普及,我国教育技术经历由电化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高校教育技术工作是学科理论重要实践和研究领域之一,教育技术机构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大多数教育技术机构经历系列变化调整,工作范围和内容进行不同程度地拓展。按照常理,职能的拓展说明机构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较高,工作发展势头较好。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入,高校教育技术机构却陷入发展困境、面临生存危机,亟需探寻实现教育技术工作可持续发展路径。文章采用历史分析法、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结合机构职能历史演变规律与当前职能运行情况,通过与国外高校相关机构职能进行比较,试图发现机构职能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背后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与建议。研究发现,面对教育技术服务职能分化趋势,传统“管理”、“技术”和“服务”途径的机构定位,难以完全满足教育深入发展需求,应积极转向“引领”模式,以专业引导的方式,真正发挥机构的核心作用。
杨秀娥[5](2013)在《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发展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传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世界各国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各国教育现代化和老师专业化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内蒙古多伦县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多伦县的教学质量。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在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及相关概念加以描述,全面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阐明了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该部分以多伦县中小学一线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从四个方面展开调查:1、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的掌握;2、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意识与态度;3、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4、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通过调查,发现了诸多问题:1、城乡资源分配不均;2、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低;3、过分依赖教学媒体;4、与传统教学模式无实质性的差别。由此进一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1、观念因素;2、管理因素;3、培训因素;4、经济因素。第四部分,提高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1、转变旧思想,形成教育新理念;2、完善管理制度,制订激励措施;3、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4、筹措资金,提高教师待遇。第五部分,结论。总结了该研究的结果,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郝兆杰[6](2012)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对人的关注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技术是教育的技术或教育中的技术,属于教育的下位范畴,因此,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旨归也是教育技术的必然逻辑。随着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处理经济、政治、技术、环境等各种矛盾或冲突时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教育技术现实发展中却存在着诸多“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学术研究的旨趣也聚焦于技术的开发或应用。近年虽有一些学者在技术的生境中倡导人文关怀,但反思者众、批判者多,多数研究仅仅是揭示问题以警醒世人,或止步于一般性的呐喊呼吁,却鲜有研究真正将人文关怀落实到现实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中。基于此,本文开展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技术哲学、价值哲学为立论依据,系统探讨主体处理教育技术矛盾、冲突、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将该意识形态落实至教育技术实践中的问题。论文从时代发展背景、学科发展背景、个人专业发展背景三个方面阐述研究缘起,并指明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论文系统梳理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关于“价值、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教育技术异化”等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教育技术领域,以人为本的对立面是以技术为本。论文从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和评价、教育媒体制作、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学研究等方面剖析了技术化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并从教育技术观、工具理性的强势、教育技术的技术属性、教育技术实践传统、教育技术主体等方面剖析技术化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并非一个不辨自明的命题。论文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技术化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等五个方面,指明教育技术应该“以人为本”,从学理层面确立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教育技术对人之四种属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异化作用。教育技术对人之属性的满足奠定了其存在的价值,而对人之属性的异化则侧证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对教育技术与人之属性关系的辨证分析,为教育技术究竟以人的“什么”为本指明方向。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全面关照人之四重生命,充分发挥其对人之四重生命的满足功能,弱化或消解其对人之四重属性的异化作用,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发展。AECT’94定义体系中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指导教育技术现实实践提供了切入点。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硬件时遵循人体工程学,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时遵循媒体特性、学习者特征,并将信息道德、情感教育、信息卫生学等知识融进教育技术产品的设计方案中。以人为本的“开发”要求开发者抛弃“炫技”倾向,以教育性为教育技术产品的首要追求;要求开发者充分理解良好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意图,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完整地体现在教育技术产品中;要求开发者与设计师、学科专家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商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要求要加强用户的“试用”环节,以获取产品修改、完善的第一手信息。以人为本的“利用”要求使用者树立“育人为本”的技术使用观、树立教学媒体适度运用意识;要求教育资源拥有者注重对资源及成功应用案例的推广宣传;要求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注重对教育媒体进行二次设计;要求使用者关注学习者的教育技术使用体验,并要落实“信息道德”、“信息卫生”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回归教育技术管理的本真;要求注重“人件”培训,提升“人件”培训质量;要求制定专业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以形成教育技术行业的约束机制。以人为本的“评价”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评价观,将“以人为本”思想融入至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同时要加强对技术应用过程的评价并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
盛非[7](2011)在《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教育技术是一门随着教育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变化的一种关于教育事业的相关技术,教育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在每个教育阶段和教育层次上都有不同的应用。关于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是本文要分析的重点问题。
王达光[8](2010)在《谈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工作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地方院校不断增多。地方院校的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地方院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该如何科学构建,教育技术工作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应采取哪些工作策略,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工作实践进行探讨。
王达光[9](2010)在《论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范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详细介绍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范畴,为教育技术工作有的放矢地步入正轨、良性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陈欣[10](2009)在《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构建 ——以N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在各类高校中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推动了教育技术从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观念韵大转变。然而,相对于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存在着明显的滞后和不协调。管理体制的落后,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阻碍了教育技术自身在高校的发展。因此,构建出适合当前高校客观实际的权威、高效的教育技术管理体制,成为高校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N大学是一所地方性综合性大学,学校依据不同时期出现的媒体、媒体的性质与功能组建了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等教育技术机构。本论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访谈,对N大学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对策及建议。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界定了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等核心概念,梳理了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回顾了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借助对相关人员的访谈和各种文件资料的查阅,笔者从机构设置、组织职能、队伍状况和政策规章等四个方面描述了N大学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多头领导致使领导失效,二是定位偏差使得作用受限,三是机构重叠降低工作效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对上级主管部门有很强的依赖性,消极等待上级的指令;二是相关领导认识的不到位,重视程度的不足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对教育技术的管理乏力;三是对组织变革存在畏惧心理,致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四是教育技术工作队伍的素质欠缺,成为变革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羁绊。为此,笔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策略,即重新定位教育技术机构的职能;实行机构重组,建立新型运行机制;加强教育技术工作队伍的建设。
二、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看电教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看电教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初年电影教育的萌发 |
第一节 教育电影与电影教育的概念区分 |
一、何为“教育电影” |
二、何谓“电影教育” |
第二节 民初教育界对电影属性的探讨 |
一、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产业 |
二、电影工具论:电影是辅助教育的利器 |
第二章 南京十年时期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的初步发展 |
第一节 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对电影领域的管理 |
一、国民政府之电影检查制度沿革及其实践 |
二、CC系与1930年代中国的教育电影运动 |
第二节 学术与政治的互动:金大理学院与政府部门在电影教育上的合作 |
一、金陵大学理学院抗战前发展电影教育的部门与人事 |
二、金大理学院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之合作 |
三、金大理学院与南京市政府之合作 |
四、金大理学院与教育部合作办理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电影教育 |
第一节专业化和学术化:战时金大电影教育工作的新态势 |
一、电影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创办金大电化教育专修科 |
二、中国第一份高校电影教育学术期刊:《电影与播音》 |
第二节 金大电影教育与战时宣传动员工作 |
一、电影在战时宣传动员工作中的角色 |
二、金大电影人对战时宣传动员事业的贡献 |
第三节 战时孙明经对电影教育的理论思考及其实践 |
一、孙明经在《电影与播音》上发表的文章简析 |
二、孙明经的电教实践:美国之行与川康摄影 |
第四章 抗战后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的调整与继续 |
一、金陵大学电影教育工作的恢复与新规划 |
二、1949年鼎革之际的金大电影教育 |
三、1952年金大电影人进京 |
结语 |
附录:珍贵历史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校电教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服务教学工作 |
2 服务学风建设 |
3 服务教师队伍建设 |
4 结论 |
(3)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电化教育 |
1.2.2 教育技术 |
1.2.3 教育技术史 |
1.2.4 川渝电化教育史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历史研究的专着 |
1.3.2 有关历史研究的期刊文章 |
1.3.3 有关历史研究的学位论文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2章 初创阶段(1936-1949年) |
2.1 电影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1.1“中制”、“中电”与“中教” |
2.1.2 联合国影闻宣传处 |
2.1.3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2.1.4 国际宣传处摄影科 |
2.1.5 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 |
2.1.6 北碚影音教育所 |
2.2 播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2.1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 |
2.2.2 成都广播电台 |
2.3 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2.3.1 金陵大学 |
2.3.2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2.4 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
2.4.1 电化教育辅导处 |
2.4.2 川康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 |
2.4.3 重庆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 |
2.5 分析与小结 |
2.5.1 实施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
2.5.2 实施的范围及其考核的内容 |
第3章 奠基阶段(1949-1978年) |
3.1 社会、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3.2 分析与小结 |
3.2.1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 |
3.2.2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
第4章 发展阶段(1978-1993年) |
4.1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
4.2 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
4.3 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 |
4.4 编印电教教材、电教刊物 |
4.5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研究 |
4.6 分析与小结 |
4.6.1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电教机构和电教队伍的建设 |
4.6.2 狠抓了电教教材的建设 |
4.6.3 认真搞好电教试验 |
4.6.4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化教育 |
第5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四川省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附录B 川渝电化教育大事记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普通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基础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观点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能 |
2.1.2 教育技术 |
2.1.3 教育技术机构职能 |
2.2 理论基础支持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创新扩散理论 |
2.2.3 结构功能理论 |
2.3 相关观点 |
2.3.1 教育技术定位 |
2.3.2 机构职能定位 |
2.3.3 教学促进 |
第3章 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运行现状 |
3.1 国内教育技术机构及职能演变历史概述 |
3.2 国内教育技术机构职能现状分析 |
3.2.1 数据获取情况说明 |
3.2.2 机构名称和设置情况 |
3.2.3 当前机构职能运行情况及特征 |
3.3 国外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现状及特征 |
3.3.1 国外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现状 |
3.3.2 国外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运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当前机构职能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 |
4.1.1 机构工作范畴问题 |
4.1.2 机构定位差异问题 |
4.1.3 工作职责交叉问题 |
4.1.4 教学与技术融合问题 |
4.1.5 建设与应用推广问题 |
4.1.6 培训内容形式问题 |
4.2 影响中心职能发展的原因分析 |
4.2.1 教育技术观念认识差异 |
4.2.2 机构管理观念存在不同 |
4.2.3 人员素质结构影响 |
4.2.4 信息技术革新影响 |
第5章 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对策建议 |
5.1 当前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面临形势 |
5.1.1 教育技术服务职能呈现分化趋势 |
5.1.2 亟需厘清与职能相关者之间关系 |
5.1.3 构建数字化智慧校园机遇 |
5.2 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遵循原则和依据 |
5.2.1 职能优化遵循的原则 |
5.2.2 职能优化遵循的依据 |
5.3 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策略 |
5.3.1 立足校本,明确核心职能 |
5.3.2 厘清关系,构建实践共同体 |
5.3.3 教学促进,增强角色意识 |
5.3.4 注重应用,建立推广机制 |
5.3.5 转变定位,实现范式引领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之处 |
6.2.2 有待进一步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提高多伦县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
(二) 加强领导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重视 |
(三) 提供适合多伦县民族和地域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参考资料 |
三、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相关研究 |
(一) 国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相关研究 |
(二)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相关研究 |
(三)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适用性强 |
(二) 研究的全面性 |
(三)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
一、现代教育技术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教育技术 |
(二) 现代教育技术 |
(三) 信息技术 |
(四) 教学设计 |
(五) 课程整合 |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
(一) 学与教理论 |
(二) 视听教育理论 |
(三) 传播理论 |
(四) 系统科学方法论 |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信息化 |
(二)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
(三) 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
(四)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
第二章 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方案设计 |
(一) 研究目的和方法 |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 调查样本的选择 |
二、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 调查样本的基本状况 |
(二)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掌握 |
(三)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意识和态度 |
(四)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 |
(五)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
三、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城乡资源分配不均 |
(二)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低 |
(三) 过分依赖现代教学媒体 |
(四) 与传统教学模式无实质性差别 |
四、原因分析 |
(一) 观念因素 |
(二) 管理因素 |
(三) 培训因素 |
(四) 经济因素 |
第三章 提高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
一、转变旧思想,形成教育新理念 |
(一) 教师要转变观念 |
(二) 校长要转变观念 |
二、完善管理制度,制订激励评价措施 |
(一) 制订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
(二) 制订有效的激励评价措施 |
三、开展切实有效的培训 |
四、加大教育投入,稳定教师队伍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 本选题的时代背景 |
(二) 本选题的学科发展背景 |
(三) 个人的困惑与思考 |
二、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
(三) 技术哲学思想 |
五、 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六、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价值 |
(二) 价值取向 |
(三) 教育技术价值取向 |
(四) 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 |
第二章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及归因分析 |
一、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 |
(一) 教育技术建设中的“重硬轻软” |
(二) 人才标准技术化 |
(三) 人才培养技能化 |
(四) 信息道德教育的缺席 |
(五) 教育软件制作过程中的“炫技” |
(六) 教育技术人的“新技术热” |
(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人灌”变“机灌” |
(八) 教师的技术依赖 |
(九) 教育技术学术研究中的重“技”轻“教” |
二、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的归因分析 |
(一) 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是产生技术化价值取向的根本原因 |
(二) 工具理性是引发技术化价值取向的思想根源 |
(三) 教育技术的“技术”属性及教育技术“以媒体为中心”的研究和应用传统强化了教育技术技术化的价值取向 |
(四) “重硬轻软”的恶性循环助长教育技术的技术化倾向 |
(五) 从业人员的学科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技术化的价值取向 |
第三章 教育技术“为何”以人为本 |
一、 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是教育技术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内在逻辑 |
(一) 教育技术学姓“教”不姓“技” |
(二) 遵循教育的逻辑,教育技术也应“以人为本” |
二、 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决定了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一) 一般性技术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
(二) 信息化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
(三) 教育技术的主体性决定了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三、 技术化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带来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人”的回归 |
(一) 教育技术无法真正地“促进教学,达到教育最优化” |
(二) 现代化教育中“全人”培养目标落空,甚至导致“技术人”的产生 |
(三) 技术化价值取向阻碍教育技术学学科健康发展 |
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教育技术提出“以人为本” 的时代要求 |
(一) 战略目标的完成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 |
(二) 《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凸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
五、 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为教育技术“以人为本”提供可能性前提 |
(一) 技术及技术的价值负荷 |
(二) 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是其“以人为本”的可能性前提 |
第四章 教育技术以人的什么为本 |
一、 教育技术与人的自然性 |
(一) 人的自然属性 |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自然性的满足与异化 |
二、 教育技术与人的社会性 |
(一) 人的社会性 |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社会性的满足与异化 |
三、 教育技术与人的发展性 |
(一) 人的发展性 |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发展性的满足与异化 |
四、 教育技术与人的实践性 |
(一) 人的实践性 |
(二) 教育技术对人之实践性的满足与异化 |
第五章 教育技术“如何”以人为本 |
一、 以人为本的“设计” |
(一) “设计”范畴的内涵 |
(二) “设计”中如何以人为本 |
二、 以人为本的“开发” |
(一) “开发”范畴的内涵 |
(二) “开发”范畴中如何以人为本 |
三、 以人为本的“利用” |
(一) “利用”范畴的内涵 |
(二) “利用”中如何以人为本 |
四、 以人为本的“管理” |
(一) “管理”范畴的内涵 |
(二) “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 |
五、 以人为本的“评价” |
(一) “评价”范畴的内涵 |
(二) “评价”范畴中如何以人为本 |
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教育技术要素 |
2 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
2.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计划 |
2.2 信息教育技术的重视和应用 |
2.3 配备与硬件设施相吻合的软件资源 |
2.4 制度管理和技术保障共同进行 |
2.5 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
(8)谈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工作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争取教育技术的优先发展地位 |
二、构建新型的教育技术运行管理体制 |
三、教育技术软硬件协调建设 |
四、注重师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五、建立激励机制 |
六、以点带面, 推进教育技术应用 |
七、建章立制, 强化管理 |
八、开展学术研究, 提高教育技术队伍素质 |
九、真诚服务 |
十、与教务处密切合作 |
十一、乐办比赛, 激发热情, 促进应用 |
十二、结语 |
(9)论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范畴(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高校教育技术要素 |
二、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范畴 |
1.制定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计划 |
2.建设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
3.建设丰富优质的教学软件资源库 |
4.做好运行管理和技术保障 |
5.创设和推行新型教学模式 |
6.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
7.教育技术应用的绩效评价 |
8.组织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
结语 |
(10)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构建 ——以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管理体制 |
(二) 教育技术 |
(三) 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 |
三、研究方案设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的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研究回顾 |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 视听教育阶段 |
(二) 电化教育阶段 |
(三) 教育技术阶段 |
二、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一) 起步阶段 |
(二) 体系构建阶段 |
(三) 多元化阶段 |
三、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文献述评 |
(一) 文献检索情况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简要评论 |
第三章 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现状调查 |
一、N大学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 调查的目的与对象 |
(二) 调查的方法与工具 |
(三) 调查的实施步骤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机构设置情况 |
(二) 机构职能情况 |
(三) 专业队伍情况 |
(四) 政策规章情况 |
第四章 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现存弊端及其成因 |
一、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现存弊端 |
(一) 多头领导致使领导失效 |
(二) 定位偏差使得作用受限 |
(三) 机构重叠,降低工作效率 |
二、现存弊端的成因分析 |
(一) 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习惯性依赖 |
(二) 相关领导的认识不到位 |
(三) 缺乏组织变革的勇气和实际举措 |
(四) 教育技术工作队伍的不适应 |
第五章 完善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建议 |
一、重新定位教育技术机构的职能 |
(一) 明确高校教育技术组织职能的依据 |
(二) 高校教育技术职能的定位 |
二、实行机构重组,建立新型运行机制 |
(一) 领导机构的设置 |
(二) 内部机构的划分 |
(三) 矩阵结构的构建 |
三、加强教育技术工作队伍建设 |
(一) 补充新鲜血液,充实教育技术队伍 |
(二) 加强人员培训 |
(三) 建立激励机制 |
(四) 赋权于教育技术工作者 |
附录一: 对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对高校教育技术主管领导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对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看电教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陵大学电影教育研究(1930-1952)[D]. 郭洋. 南京大学, 2018(11)
- [2]高校电教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李彬彬,王俊鹏,贾立伟,姜贺南,寇志海.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S1)
- [3]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D]. 黄斌.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2)
- [4]普通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研究[D]. 张杰侯. 南昌大学, 2014(02)
- [5]多伦县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 杨秀娥. 河北师范大学, 2013(05)
- [6]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 郝兆杰. 河南大学, 2012(09)
- [7]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 盛非. 知识经济, 2011(08)
- [8]谈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工作策略[J]. 王达光.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9)
- [9]论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范畴[J]. 王达光. 高教论坛, 2010(01)
- [10]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构建 ——以N大学为例[D]. 陈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