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杨帆1杨大松2杨兆祥3
(1[美]伊利诺理工大学芝加哥60616)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
(3昆明制药集团药物研究院云南昆明650100)
【摘要】目的剖析云南灯盏花(素)产业现状,探寻发展方向和潜力。方法用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从四个层次八个方面深度、科学、客观的剖析云南灯盏花(素)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分析得出云南灯盏花(素)产业目前所处的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即多数仍处在第一层次、部分进入第二层次、只有极少数达到第三层次初级阶段,离第四层次即高端运营水平还有较大的距离。结论灯盏花(素)产业符合人类健康发展需求,是属于预防药学药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药物,尤其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老年性疾病具有更好的功效,但是需要遵循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指导,向更高层次发展,才能实现灯盏花(素)良性发展的理想和目标。
【关键词】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灯盏花(素)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348-04
UsingtheFlexibleandInflexibleTheoriesoftheEnterpriseDevelopmenttoGuideIndustrialDevelopmentofBreviscapine
RENYangfan1YANGDasong2,YANGZhaoxiang3
(1.CollegeofScienceandLetters,IllinoisInstituteoftechnology,ChicagoIL60616,USA;2.KeyLaboratoryofEconomicPlantsandBiotechnology,KunmingInstituteofBotan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Kunming650201,China;3.InstituteofPharmaceuticalResearch,KunmingPharmaceuticalCorporation,Kunming650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statusquoofindustrialdevelopmentofBreviscapineandtosearchdevelopmentaldirectionandpotential.Methods:UsingtheflexibleandinflexibletheoriesoftheenterprisedevelopmentfromfourstagesinscienceandimpersonalitytodeeplyanalyzetheactualstateofBreviscapineanditsdevelopmentaltrend.Results:Theanalysisshowedthatatpresent,thedevelopmentallevelofBreviscapineismostonthefirststage,asmallportionisonthesecondstage,tinyminorityisontheprimarylevelofthethirdstage,ithasmuchgreatdisparitytoreachthefourthstage—thehighestmanagementstage.Conclusions:theindustryofBreviscapineaccordswithneedsofhumanhealthdevelopment,andbelongstopreventivemedicineandtherapeuticmedicineofusualillnessandfrequentlyencountereddisease.Itwillhavebettereffectforgeriatricdiseaseandwillownwidemarketforeground.Ifwefollowtheflexibleandinflexibletheoriesoftheenterprisedevelopment,andmakeitbeourguide,andkeeptodeveloptowardhigherlevel,wewillrealizeouridealandaimthatBreviscapineisbeingpositivedevelopment.
【KeyWords】theflexibleandinflexibletheoriesoftheenterprisedevelopmenttheindustryofBreviscapinedevelopment
前言
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是杨兆祥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企业风起云涌的20多年中,深刻而独立地研究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于2005年创立,并于2006年3月发表在《中国当代思想宝库》[1]。可应用于指导产业科学发展。在当前产业转型、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更显该理论的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目前已成功地分析了三七产业、文化产业、云南医药产业等。该理论对灯盏花(素)产业发展战略具有指引作用,是总结、分析、研究产业发展的理论武器和有力工具,该理论科学地将产业的软硬件细分为四个层次八个方面,用以科学阐明产业发展的趋势,诊断产业发展的现状,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引导产业进入良性的高端循环发展经济。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短葶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Erigermbreviscapus(Vant.)Hand.-Mazz中提取出来的黄酮类有效成分,主要为灯盏花甲素和乙素的混合物,其中灯盏花乙素含量占95%以上,2010年版中国药典已将注射用灯盏花素中野黄芩苷(即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提高至98%以上。作为一种新型的活血化瘀中药,灯盏花素具有疗效好、用途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灯盏细辛主产云南省,占95%以上。2005年以前主要以野生的为主,近几年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野生资源逐步减少、有些地方已近枯竭。因此,人工种植的灯盏细辛逐步增加。红河的千山公司是规模最大的以灯盏花种植为主的企业,大理剑川是首次突破大规模露天种植的技术的种植基地,露天种植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如成本低、病虫害少,符合发展趋势。但是,人工选育种植的灯盏细辛品种退化现象日趋严重。
云南省的灯盏花(素)产业是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之一[2][3],目前的状况是“三七第一、灯盏花第二”。灯盏花占生物医药产业的1/10左右(2008年,中成药工业产值80亿元,灯盏花(素)产业占到8亿元左右,但是利润却占到1/4以上,是明显的特色优势产业)。但是对灯盏花(素)的潜力而言,目前的灯盏花(素)产业还很小、水平还不高,因此灯盏花(素)产业要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潜力有多大、多久等等问题越来越成为云南医药界和灯盏花(素)产业、乃至心脑血管中成药发展不可回避、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就此深入剖析云南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灯盏花(素)产业应该如何发展?用作者创立的企业发展软硬理论对灯盏花(素)产业进行深度剖析,然后试图回答灯盏花(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希望所在。
云南灯盏花(素)产业,是指以灯盏花为原料直接做药和以灯盏花乙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所有提取物,包括全国中医急症用药——用于活血化瘀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灯盏细辛注射液、以灯盏花(素)原料提取的有效部位开发的“益脉康胶囊”、以及以灯盏花素(breviscarpin,DZHS)为活性成分开发的系列灯盏花素药品。灯盏花(素)的现代中药复方如华佗再造丸、灯盏生脉胶囊、灯银脑通胶囊等。灯盏花(素)产业的发展[4]自上世纪60年代文山苗医罗老献方以来,到70年代末就已分离鉴定出有效成分,至今已分出灯盏花乙素、甲素、槲皮素等13种黄酮成分,焦袂康酸、飞蓬苷等,以及咖啡酸、咖啡酰类化合物等16种成分[5],迄今已分离鉴定的灯盏花中的化学成分已达50多种,但普遍认为灯盏花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之一是灯盏花乙素(又称野黄芩苷Scutellarin),结构式鉴定为5,6,4’-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对灯盏花乙素的大量的研究也证明其生理活性、临床价值。昆明制药集团杨兆祥高级工程师领导的课题组与国内外合作中发现,用最先进的药理模型证实灯盏花乙素是治疗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对比试验证实灯盏花乙素在JAK模型上比其它几十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更强的活性。用高纯度的人凝血因子Ⅹ做的抑制试验(如图1)证实,灯盏花乙素是很好的抑制剂,这也解释了灯盏花乙素抗凝血的作用机制、以及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上的应用基础。同时我们也证实了灯盏花乙素的作用机制(如图2)广泛的药理研究证实灯盏花素具有抗血小板、抗血栓,保护脑组织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等,但其作用机制还不很清楚,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PKC的活性[6]和清除有害氧自由基有关[7]。灯盏花乙素为生物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决定其溶解度较低,口服不易吸收,常规的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于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口服制剂的疗效的发挥,而注射剂则不受此影响,因此,注射用灯盏花素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年增长50%以上,2010年全国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5亿元以上。预计到2015年灯盏花(素)产业将达到60亿元以上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一个比较大的医药产业。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方向和前景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就此用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这个理论分析工具试图探索灯盏花(素)产业的这些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图1
图2
一、用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对灯盏花(素)产业现状的分析
根据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1][8],作者认为灯盏花(素)产业的现状为:
第一、灯盏花(素)产业存在的充要条件
强硬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研究,证明灯盏花(素)是人类自身健康需求的产品,尤其是日益成为医药服务主体的银发社会老年人的健康医疗保健品;也是抵抗现代文明病的有力武器。同时灯盏花(素)在种植、提取、产品储备、制造等方面,已具相当的工业化基础条件。
强软件:迄今为止大量的灯盏花(素)的科学研究成果揭示灯盏花(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上具有切实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在糖尿病并发症、眩晕、风湿、肿瘤、HIV、肝炎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有关灯盏花(素)的论文很多,仅2010.01-09期间发表的以灯盏花为关键词查到的文献就有145篇、以灯盏花素为关键词查到的文献就有128篇、以灯盏花乙素为关键词查到的文献有12篇、以灯盏花甲素为关键词查到的文献有1篇、以灯盏花酚为关键词查到的文献有1篇等,合计287篇;有关灯盏花(素)已申请的发明专利多达数百件,仅创新性比较高的有关灯盏花乙素、苷元、以及结构改造的专利也有25项以上,表明灯盏花乙素的研发都在向纵深发展,相信未来不久会有较高的成果出现。
这些强硬(软)件已成为灯盏花(素)产业发展壮大的充要条件,也就是说,这些条件可以促进灯盏花(素)产业会不断自然发展壮大,只是发展进程的快慢要进一步依赖于下面更高层次的条件。
第二、灯盏花(素)产业正常运转的条件
中硬件:灯盏花的人工种植已成一定规模。灯盏花(素)的绿色环保生产、综合利用已具备一定基础,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总黄酮、灯盏花素、咖啡酸、灯盏花乙素等的提取分离已初具规模等;灯盏花(素)各种制剂的生产能力在技术和加工量上都已具规模。
中软件:以灯盏花(素)为活性成分的灯盏花(素)系列药品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重要品种;黄酮、咖啡酰类组合物、或更纯的单体灯盏花乙素的药物研发已在开发之中;灯盏花种植的科学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根据不同需求培育出的功效成分差异化的品种已有一定的发展。正在申报之中的一些发明专利。
这些中软硬件是保障产业已能大规模的制造出科学现代的优质产品(如注射用灯盏花素、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生脉胶囊、益脉康胶囊、灯银脑通胶囊等),能实现产业的规模交易,维系着整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这些条件尚不能保障灯盏花(素)产业能可持续的盈利,实现产业良性发展,不断由“红海”转向“蓝海”[9]。
第三、灯盏花(素)产业发展的条件
弱硬件:灯盏花的露天人工种植已初具规模。难滤性物质的膜分离等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灯盏花(素)制造上的不断应用;灯盏花乙素人工全合成技术日趋成熟;更精准的灯盏花(素)新产品的应用;灯盏花素生物利用度的改善和提高;新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等。
弱软件:灯盏花素和乙素、以及咖啡酰类化合物分离提取的综合循环开发能力;寻找更精准的灯盏花(素)适应症的平台和能力;生物半合成或化学半合成灯盏花乙素单体的平台和能力;灯盏花(素)系列脑靶向给药以及新型给药系统的高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等。
这些弱的硬(软)件是灯盏花(素)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发展的基础,是灯盏花(素)产业在未来10年内可以具有发展优势的条件。但是,纵观国内外在灯盏花(素)产业弱软件方面的条件亟待加强和提升,目前虽有一些灯盏花(素)系列新产品研发,但离该层次的真实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灯盏花乙素的人工全合成技术一直没有突破瓶颈,使得灯盏花(乙)素在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和纯度、成本等致关因素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使得灯盏花(素)产业不仅后继乏力,而且目前的竞争优势也不明显。2010年大旱对野生、人工种植药材的打击是比较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如剪口三七从2008年的120元/公斤,上升到2010年4月的600多元/公斤、2012年11月份的930多元/公斤,灯盏花也由10元/公斤,升至25元/公斤。这样的靠天吃饭,这样的价格大波动,对产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表现在信心、运作、实际支撑上。从而使产业不能迅速做强做大,也使产业持续陷入一片惨烈的“红海”之中挣扎。
第四、灯盏花(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微硬件:构建好灯盏花(素)产业发展的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创新体系,从灯盏花的育苗选种、优质种苗的维护、有机种植基地建设、绿色循环提取加工、综合利用、更有效益的药品研究开发、高效的服务体系的建设等系统创新;绿色灯盏花乙素的合成、以及创新衍生物的研究开发;建立和完善规范化、制度化的灯盏花(素)研发可持续创新体系。
微软件:组建好灯盏花(素)产业发展可持续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在灯盏花(素)产业发展中不断培养具有可持续发现新机遇、抓住苗头、基础研究、创立独特的灯盏花(素)研究模型和灯盏花(素)可持续创新产品立项能力。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创新体系的构建。
这些微硬(软)件是灯盏花(素)产业长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也是百年产业的共同特征。
由上述分析已知,国内在灯盏花(素)产业的第三层次的不足,已使整个产业深陷“红海”之中了,作为云南灯盏花(素)产业而言,第四层次的微硬(软)件尚不具备的,也就是说云南灯盏花(素)产业尚不具备长时间内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产业必须要在满足现在发展需要的同时,立志着眼未来,在微硬(软)件上切实加强建设才可能达成产业长远良性发展的规划,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云南灯盏花(素)产业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处于第一层次的第一层面这个最原始的状态,少数企业处在第二层次。仅有极少数企业的部分环节达到第三层次低档水平,具备暂时的竞争力和优势,但是离良好的发展还有较大的距离。这也就是目前灯盏花(素)产业发展问题凸现、疑虑重重的原因所在[2]。下面,将根据企业发展软硬理论诊断出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用企业发展软硬理论指出灯盏花(素)产业出路何在,以供各界借鉴和讨论研究。
二、用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指出产业发展的出路
当今企业经营分为四层次:四流企业卖原料,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标准(专利),一流企业卖品牌。对于云南生物医药界而言,灯盏花是云南的一个著名品牌,灯盏花(素)产业在其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效益(利润)方面,灯盏花(素)产业占有相对更重要的位置。因此灯盏花(素)产业的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潜力有多大、多久等等问题随时牵动着产业界人士的心。我们如何将目前的灯盏花(素)产业由四流、三流产业,逐步提升至二流、一流产业?这是企业界和各级政府组织亟待想探明和回答的问题。
由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对云南灯盏花(素)产业的四个层次八个方面的深刻分析可见,云南灯盏花(素)产业目前大部仍只是处于产业发展的第一层次、少数进入第二个层次,极少数相对优秀的企业开始进入第三层次,离第四层次上有很长的路要走。灯盏花产业现状位于当今国际上划分的企业经营的四流和三流水平。现在的灯盏花(素)产品基本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品为灯盏花素片、益脉康片、灯盏花素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灯盏细辛注射液、以及复方制剂等),缺乏符合先进理念研究开发的真正意义的创新产品,更缺乏战略性的系统研究平台。下面先介绍三个典型的案例:
案例一:云南生物谷灯盏花有限公司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公司前身为云南生物制药厂,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注册资本金2亿元,总资产5.95亿元,在册员工人数225人,专注于植物药的研发及生产。主打产品灯盏细辛注射液被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经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公司已形成了年产小容量注射剂3000万支、粉针剂1000万支、胶囊2亿粒、片剂2亿片、滴丸10亿粒、提取及精制原料药200吨的生产能力。2004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通过了清洁生产现场审核。公司成立以来,经营业绩突出,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等三项指标连续几年均列云南省医药工业企业前列。2009年利润总额为5117万元,排名第7位,比2008年下降1位。
云南生物药厂在国内于1980年代第一家生产灯盏细辛注射液时,因工艺技术问题一直到1997年才基本解决产品的稳定和规模化生产问题,后引进新的投资者,在研发和市场上进行同步拓展,逐步在研发思路上坚持专业专注,将企业的80%精力、财力、人力等都基本集中在灯盏花系列上,正如他们说的“只有专注,才有专业;只有专业,才有竞争力!”。下面的研发和骄人的业绩证明他们的路是对的:
①成立生物谷研究院,在云南和深圳两地都有。在云南基地具备良好的植物化学、质量、制剂等药学研究的中试基地。
②致力于灯盏花的研究开发,设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对灯盏花系列药品的研究达到行业一流水平,累计申请专利4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4余件,5件已获授权。
③大力改进生产工艺。灯盏细辛注射液以有效部位制成,有效率高,安全性好,是真正具有急救意义的极少数中成药之一,在全国灯盏花系列药品市场中占有50%以上的份额。列入了“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全国中医院急诊必备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④提升工艺处方和临床研究。“灯盏生脉胶囊”为灯盏细辛与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复方口服制剂,适用于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治疗,对降低血脂、预防二次中风有良好的疗效,进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并且在马来西亚注册成功,将成为公司继灯盏细辛注射液后又一个新的经济支柱。“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前瞻性同期队列临床实验(SPIRIT-DZSM-2)”,2008年开始在美国注册。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中医药研究项目之“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及“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及“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前瞻性同期队列临床试验”已于2007年10月29日正式启动,该研究将对中药在脑卒中二级预防领域的研究方法、疗效评价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⑤成功转型——由专一的中药注射液企业转化为注射液和口服剂并行,到以口服剂为主的企业目前在中药注射剂面临监管严厉、社会舆论、百姓不理解的情况下,该公司未雨绸缪,在前几年打造“灯盏生脉胶囊”的基础上,2009年主动放弃注射剂的三级、乃至部分二级市场,收缩注射剂战线,而大力加强创新口服剂的战略战术,使灯盏生脉胶囊达到1亿元的销售,3年内计划做到5个亿,彻底实现大转型。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公司专业专注战略发展:首先他们认定灯盏花是大产业后,就在该领域辛勤耕耘,已初现符合现在环境变化的战略贮备和转移,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公司的灯盏细辛注射液是其绝对的大产品,2008年在其2.5亿销售额中,占2亿元,净利润5000多万元。但是他们考虑到目前中药注射液的风险,不再以扩大市场份额为主、并主动从基层医院撤出,而主要工作是维护和巩固现有的市场。同时从2004年开始,就对其口服产品——灯盏生脉胶囊进行学术营销的准备:对工艺的改进,由原来的合煎,改为分提,每次6粒,每天三次的服用方法,改为每次2粒,每天三次,提高了科技含量,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迄今已完成1.5万例的临床研究,使该品进入医保目录,2008年销售额为5000万元,2009年达到1亿元,3年内将达到5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大品种,并实现企业由注射剂为主,转变为口服剂为主的华丽转变。真正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变。
战略的实施是需要时间和运筹帷幄的,布局在先,运筹在前,才能结出果实。例如灯盏生脉胶囊原来也是昆药和云南省中医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项目,申报下来时的名称为脑康灵胶囊,每次服用的剂量为6粒,每天3次。早在2000年,生物谷就将该品种由昆明植物所又受让过去,进行多年的深入研究,对工艺进行重大的改进提升,使每次服用剂量由6粒降为2粒。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这些都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从而保证了该品种的快速发展。在2008年决定做强做大该产品后,又抓第一车间——种植的建设问题。2010年,拟在剑川等地建设灯盏花的GAP种植基地3000亩以上,剑川是全球首个实现灯盏花露天规模种植技术,突破了大棚种植的高成本、高病害等问题,更好的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技术上也依托昆明生植所种植专家。
战略思想:
只有建立在清晰、清楚了解微观基础之上的宏观性产品才有应用价值。
获取治疗位置的本质就是:进入“主流治疗方案”。如何进入治疗方案?必经的道路只有一个,那就是:
•临床验证
•高水平的临床验证
•国际标准
渠道制胜→产品制胜
目前,好产品是必要条件
这个变化标志着国内医药市场由幼稚转向成熟。好产品的概念是:“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适应症解决方案治疗位置的产品”。
把灯盏生脉胶囊确定为:生物谷制药建立品牌形象的起点和支点。
案例二昆明龙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龙津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开发和生产冻干粉针剂天然药品为主的生物制药企业。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和国际先进的PCL可编程控制系统冻干生产线。2000年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证书号C0811)。公司严格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建立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现具备年生产1000万支西林瓶冻干粉针剂的生产能力,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冻干粉针剂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充分利用云南省的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成功地开发出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纯度高、无热原及无过敏反应的冻干粉针剂――龙津•注射用灯盏花素和龙津注射用降纤酶(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龙津•注射用转移因子、龙津•注射用胸腺肽(免疫增强剂)。其中,具有独创性的龙津•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批准文号:国药中保证字第110号),制备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证书号:ZL95104038.3)并荣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同时,被列为云南“18”生物资源创新项目,2000年被列为国家中药现代化(云南)基地项目。公司还致力于其它天然药品的开发,如烟毒清口含片,具有解除香烟毒、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还能治疗烟炎、慢性气管炎等,该产品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证书号:ZL1075349)。目前,公司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销售网络。面对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契机,公司已做出了发展战略规划,并积极引进和培养素质的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坚持创新、务实的企业精神,争创更大辉煌。
由龙津药业起草的“注射用灯盏花素”质量标准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增补本中。该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结构明确(有化学式)的有效成份的含量应高于98%的高指标,此指标相当于或超越了化学药的标准,达到了植物药提取的巅峰系中成药注射剂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起点。龙津此举为中药注射剂现在化、中药标准现国际化作出了贡献。
和云南灯盏花生物谷一样,龙津制药也看准灯盏花产业是大产业,能做大做强的前景后,坚持十多年持续在灯盏花素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进行持续的灯盏花素应用基础研究、不断进行注射用灯盏花素的临床研究,终于在2006年使企业的利润进入云南省医药业的前10强、2008、2009年进入前5强,2010、2011年进入前3名。而体现较好的综合效益,该公司的人均效益位列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前茅。
案例三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制药也是云南省内较早参与灯盏花(素)研究的企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昆明制药取得了灯盏花素原料和片剂的批文;在九十年代完成了灯盏细辛注射液,第一家在国内完成可规模化生产的灯盏细辛大容量注射剂(50ml、100ml、500ml),21世纪初;1993年第一个完成了灯盏花素冻干粉针的发明创造,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ZL93106319.1灯盏花素粉针剂及制备方法发明人杨兆祥);1996年,昆明制药同时获得了两个灯盏花的复方制剂(民族药批文)——灯银脑通(原脑瘫愈)胶囊和灯盏生脉(原脑康灵)胶囊;获得了灯盏花素第一个高新制剂——灯盏花素缓释片的临床批件。但是,由于昆明制药没有充分认识到灯盏花(素)的产业价值,没能矢志不渝的坚持在灯盏花素上的经营发展,丧失了很多宝贵的机会。至2009年昆明制药在灯盏花产品上的总销售额不到500万元。
这就是没有看准方向和产业价值、没有进行持续、专业专注研究开发发展的失败案例。
所幸的是,2006年,昆明制药就看到了灯盏花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战略转移的机会,并抓住机会,在产品战略和研发战略中制定了以人工合成灯盏花乙素为基础的创新的灯盏花发展战略,相信以此为契机,昆明制药在灯盏花产业上会实现“厚积博发”,创造出新的战略性的大品种,彻底改变灯盏花产业现状。
根据昆药的研发战略,以杨兆祥高级工程师为首的创新团队,确定灯盏花乙素及其衍生物的发展战略和战术,与国内外著名的心脑血管药物研究资深研究专家进行深度的密切合作,用横向和纵向比较法、用精准的最先进的药理模型首次在国际上证实灯盏花乙素是灯盏花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发明名称为“5,6,7,4’-四羟基黄酮及其衍生物用于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异常的药物的应用”。尤其重要的是证实了灯盏花乙素的活性强于国际最新研究开发的缺血性心脑血管临床研究的药物。并在研究中发现了比灯盏花乙素强更多的新化学实体。这些发现,必将推动灯盏花产业的发展,也将重新确立昆药在灯盏花产业的地位。
2005年杨兆祥在其论文《横向比较在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中的重要性》[10]中指出,通过横向比较使你抛开现象看到本质——看到现有产品作用的物质基础群(化学有效部位或单体),从而实现重大的发现。未来的新药开发必须要学会横向比较。
前述可见,除了昆明制药在灯盏花乙素上敢于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外,其他的研究如在创新方面、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研究方面都显不够,产品的亮点、特点、价值尚未被充分表露。而这些都是微硬件和软件的基本要求。
灯盏花(素)在当今人类健康最需要解决、需要人数最多的、市场购买力和潜力最大的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现代代谢习性疾病、预防(治疗)皮肤疾病等方面(合计有上千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研究成果可以释疑我们对灯盏花(素)产业到底能做多大的疑虑。实际上,我们对灯盏花(素)的了解还很少,还有更多的金矿需要我们去发掘。如在作用靶点上、综合作用机制、精准的用途上、尤其是结构改造上等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样,灯盏花乙素的合成工艺研究也将是没有终点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规模化后,绿色化学合成很重要,也很有前景。而寻找更好、更优的新化合物,寻找最佳适应症永远是药物研发工作者永恒的研发工作。
那么灯盏花(素)产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走出困境呢?除去外部政策性因素,如国内真正的新药创新环境不佳、对新药研发的认识、药政的不确定和不明确,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解决,风险投资和退出机制体制,市场经营环境的规范等等外部因素外。产业内部必须依照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认真解决灯盏花(素)产业发展的弱硬(软)件、微硬(软)件等问题——核心就是真正创新的问题。建议具体实施方案为:
加强灯盏花(素)产业发展的条件,强化弱硬(软)件,使软硬件更好的有机结合。在弱硬件方面,针对灯盏花(素)产业在新产品市场开发、学术营销能力的不足和欠缺,积极培养有胆有识的经营人才,或运用资本手段、股份制、联盟经营、代理制等,尤其是真正的现代学术营销多种创新的现代经营,迅速将新产品的市场做大做强,为第三层次、第四层次的全面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流,改善产业的血液循环。而在弱软件上,灯盏花(素)产业必须具备新产品开发的能力,把握好机遇不断开发出领先于市场一步、半步的适销对路、满足人民健康需要的新产品。在现有产品新适应症、循证医学上下功夫,持续开展灯盏花(素)的应用基础研究,如灯盏花乙素作用机理、以及各种靶点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性等的应用基础研究,尤其要研究灯盏花素在心脑血管风险事件上的有益作用的持续研究,这点要向辉瑞运作阿托伐他汀钙的医药行业传世经典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专业专注于灯盏花(素)产业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超前的胆识和意识、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加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研发队伍建设,彻底扭转现在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灯盏花的主产地云南省政府在此方面也可以组建“灯盏花(素)应用开发研究机构”,专设灯盏花(素)应用基础研究课题组,由立志献身以灯盏花(素)为主的新药研发的具有独立科学家精神的科学家领衔进行独立的系统研究。实行在政府适当扶持、引导性资金资助的前提下面向市场和市场化运作的自负赢亏、自觉肩负完成灯盏花(素)产业使命的应用型研发组织;或结合云南省实施的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建立强大的灯盏花(素)创新团队。在灯盏花乙素及其衍生物的产业化和最佳适应症上孜孜以求,努力开发新产品[11][12]。
加快建立灯盏花(素)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条件,筹办和建立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中的微硬(软)件,立足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微硬件方面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建设,基本组成灯盏花(素)产业从GAP、GLP、GMP、GEP、GCP、GMP、GSP的既规范,又创新的灯盏花(素)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和新药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在微软件上,建立真正意义的研发能力,尤其是独创的、有特色的药理-制剂-质量-临床有机体系联动组合的集成创新能力,培养愿意以灯盏花(素)为人类健康服务而献身灯盏花(素)产业的具有独立科学家精神的大家、学者,统领灯盏花(素)产业的发展。培养、选育发现具有医疗价值、市场价值的苗头上有独到眼光和能力的研发团队、培养、选育具备独到的创新管理才能的创新型管理团队,保障灯盏花(素)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源自远古的苗族药——灯盏花,是值得期待的药物品种,含特殊和较高含量的灯盏花素,灯盏花素是具有多功能效果的黄酮类化合物,当前黄酮类化合物备受重视,是因为它们具有多种特殊功能,涉及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等最广泛、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灯盏花已在日本深受重视,不管是在保健食品上,还是在药品上都日益受到器重,是继三七后又一种云药备受瞩目的重要品种[13]。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中国生物医药界的灯盏花(素)产业发展上,经过在企业发展软硬理论里的第三、第四个层次上不断努力和进取后,必将会将灯盏花(素)研发好、开发好,并使其发扬光大,做成实实在在的产业,让其为需要她的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兆祥.企业发展的软硬理论.
[2]杨兆祥.云药的灿烂明天.医药世界2005(5):58-59.
[3]云南省医药行业协会.云南省医药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报告(2009年)2010年2月.
[4]尚普咨询研究中心2009-2012年中国灯盏花医药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09年8月.
[5]吕署华等.灯盏细辛的研究进展天津药学2003,15(2):46-48.
[6]牛敬忠等.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花素对低氧预适应小鼠海马NO/cGMP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1):5-7.
[7]严云珍.灯盏花素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3):129-130.
[8]邓正红著.《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9][韩]W•钱•金等著吉宓译.《蓝海战略》第1版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5月.
[10]杨兆祥.横向比较在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中的重要性.
[11]司春林编著.《企业创新空间与技术管理》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12][美]汤姆•凯利等著,李熠萍等译.《创新的艺术》第1版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
[13]王少丽,山上千津子.灯盏花在日本应用管窥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