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机理论文_禹进,苟小龙,于佳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催化剂,链式反应,羰基,碳氢化合物,乙酸,常数。

反应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禹进,苟小龙,于佳佳[1](2019)在《2,6,10-叁甲基十二烷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2,6,10-叁甲基十二烷作为极具潜力的可再生燃料而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深刻认识该燃料的燃烧过程,本文采用反应类的机理构建方法,为2,6,10-叁甲基十二烷构建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该详细反应机理对着火延迟时间的验证结果表明,新反应路径的加入能够提高低温区域的预测精度.同时,对该机理的流动反应器重要组分浓度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也进行了验证.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了该化学反应机理的有效性,也为实现燃料反应流模拟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2](2019)在《Rh(Ⅰ)-Ru(Ⅲ)双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研究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具有双金属结构的Rh(Ⅰ)-Ru(Ⅲ)催化剂。通过羰基化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在分子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Rh(Ⅰ)-Ru(Ⅲ)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几何构型优化,计算了各基元反应的反应能垒,所有能量经过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Rh(Ⅰ)-Ru(Ⅲ)催化剂呈不对称折迭的立体构型,其催化各基元反应能垒均低于Monsanto铑碘催化剂的。在190℃、3.5 MPa、水质量分数6%、醋酸质量分数54%条件下,醋酸甲酯羰基化反应的转化率96.0%、醋酸收率96.0%,且无沉淀生成,明显降低了反应体系水的用量,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活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潘云翔[3](2019)在《CO_2加氢催化剂的可控构建与反应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催化加氢可将CO_2转化为CO、CH_4、CH_3OH等重要化工原料。这既可减少CO_2排放又可高效利用CO_2。催化剂的CO_2吸附性能是CO_2转化的关键,增强CO_2吸附可显着提升CO_2转化效率。但现有催化剂的CO_2吸附性能较差,严重降低CO_2转化效率。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我们通过调控催化剂供电子能力、金属-载体相互(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姜海洋,张国宾[4](2019)在《CO与H_2O抑制瓦斯爆炸的微观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CO与H_2O抑制瓦斯爆炸的微观反应机理,应用Gaussian 09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方法和从头算MP2方法,对CO与H_2O抑制瓦斯爆炸的相关基元反应与瓦斯爆炸的链式基元反应进行理论计算研究,对比分析各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反应活化能,揭示CO与H_2O抑制瓦斯爆炸的量子化学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甲烷爆炸过程中,CO与H_2O和瓦斯爆炸链反应关键中间体和活泼自由基H,OH,O和O_2等结合,导致瓦斯爆炸链式反应的自由基和中间体大量消耗,阻碍甲烷爆炸链发展,起到了抑制瓦斯爆炸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6期)

王竹青,张勇奇,柴广,田汾奕[5](2019)在《HO_2与Cl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Cl对HO_2的消耗机制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指导作用,文中采用CCSD(T)/aug-cc-pVTZ//M06-2X/6-311++G(2d,2p)计算方法研究了HO_2+Cl抽氢和抽氧反应机理.研究发现,该反应共有R1(~3O_2+HCl,路径1)、R2(~1O_2+HCl,路径2)和R3(ClO+OH,路径3和路径4)叁条反应通道,其中路径1和路径3分别为抽氢和抽氧通道的优势路径.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并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分别计算了抽氢和抽氧通道主路径1与路径3在213~320 K温度范围的内k~(CVT/SCT)值.结果表明,在213~320 K温度范围内路径1的速率常数为4.69×10~(-11)~3.98×10~(-10) cm~3·molecule~(-1)·s~(-1),比路径3的速率常数高出了13~19个数量级,即路径1是HO_2+Cl反应进行的主通道,298 K时路径1的速率常数(6.27×10~(-11) cm~3·molecule~(-1)·s~(-1))与实验值(6.80×10~(-11) cm~3·molecule~(-1)·s~(-1))相吻合.此外,在213~320 K温度范围内,变分效应对路径1的速率常数影响较小,而隧道效应在低温段对路径1的速率常数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范曦,申海平,侯焕娣,郭鑫[6](2019)在《芳烃催化加氢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萘、菲、蒽及芘根据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的反应活性位进行总结,对苯在金属表面的催化加氢机理-芳烃交换机理进行概括,对菲在MoS_2/Al_2O_3催化剂表面生成二氢菲的基元反应步骤和在Ni-MoS_2/Al_2O_3催化剂表面加氢生成四氢菲的过程进行总结,还给出了蒽的催化加氢反应网络图,分析了在不同催化条件下蒽是否有中环断裂情况的发生,给出了芘在RaneyNickel(W-7)催化剂表面生成二氢芘、四氢芘和六氢芘的催化加氢机理反应图,以及根据能量最低理论,判断芘发生加氢反应的优先位置情况,分别计算了芘加氢生成二氢芘、四氢芘、六氢芘和十氢芘可能存在的加氢路径。并总结了蒽、菲等多环芳烃发生催化加氢反应的规律。加深对多环芳烃催化加氢机理的研究将更好地指导重质油轻质化的进行,因此对多环芳烃催化加氢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S1期)

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王超渊,田高峰[7](2019)在《粉末高温合金中SiO_2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反应机理及对其变形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工植入夹杂物的方法,采用SEM、EPMA、TEM、纳米压痕和微纳CT研究了FGH96粉末高温合金中30和60μm SiO2夹杂物在粉末态、热等静压(HIP)和热挤压(HEX)过程中形貌、尺寸以及化学成分的演变规律,深入揭示了SiO2夹杂物与基体发生界面反应的机理,定量研究了夹杂物在粉末态、HIP态以及HEX态下尺寸的变化,表征了夹杂物在挤压棒材中的叁维形貌。结果表明,在粉末态时,夹杂物呈长条状或板条状;在HIP过程中,夹杂物与基体发生了置换反应,形成了内部Ti O2、外部Al2O3并弥散分布于γ基体的复合夹杂物,确定了形成氧化物的物相种类,揭示了界面反应机理,同时,30μm SiO2周围未出现γ'相贫化区,60μm SiO2周围形成了γ'相贫化区,合金基体较γ'相贫化区具有较高弹性模量和纳米硬度,γ'相贫化区为软化区,反应后30和60μm SiO2夹杂物尺寸分别约为35和75μm,体积得到进一步增大;在挤压过程中,60μm SiO2由于贫化区的存在表现出与30μm SiO2不同的变形行为,并通过SEM观察统计的夹杂物尺寸与理论计算和微纳CT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元红,段俊玲,侯芹,李怡靖,梁慧[8](2019)在《多元化教学法在卤代烃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法、类比法、球棍模型法、渗透时政元素法、"对分课堂"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对此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姜林,万福贤,李映,张元红[9](2019)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教学技巧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比较抽象,难教难学.从6个方面介绍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按此法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邱东,王威力[10](2019)在《RO膜外壳用环氧树脂/双氰胺树脂体系的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氰胺(DCD)是一种常用的潜伏性固化剂,环氧树脂(EP)/双氰胺树脂体系可用于分离膜外壳的生产中,对环氧树脂/双氰胺树脂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差示量热法得到固化反应过程曲线和固化物松弛过程曲线,对反应前后树脂体系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采用模型拟合法研究了固化反应机理和反应行为,计算出固化反应活化能为60.2 kJ/mol,固化物松弛过程所需的活化能为12 515 kJ/mol.(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反应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具有双金属结构的Rh(Ⅰ)-Ru(Ⅲ)催化剂。通过羰基化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在分子水平上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Rh(Ⅰ)-Ru(Ⅲ)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几何构型优化,计算了各基元反应的反应能垒,所有能量经过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Rh(Ⅰ)-Ru(Ⅲ)催化剂呈不对称折迭的立体构型,其催化各基元反应能垒均低于Monsanto铑碘催化剂的。在190℃、3.5 MPa、水质量分数6%、醋酸质量分数54%条件下,醋酸甲酯羰基化反应的转化率96.0%、醋酸收率96.0%,且无沉淀生成,明显降低了反应体系水的用量,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禹进,苟小龙,于佳佳.2,6,10-叁甲基十二烷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构建[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2].吉文欣,楚秀秀,张莎莎,王殿军,马玉龙.Rh(Ⅰ)-Ru(Ⅲ)双金属配合物催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研究及性能评价[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3].潘云翔.CO_2加氢催化剂的可控构建与反应机理研究[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4].姜海洋,张国宾.CO与H_2O抑制瓦斯爆炸的微观反应机理[J].煤炭转化.2019

[5].王竹青,张勇奇,柴广,田汾奕.HO_2与Cl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范曦,申海平,侯焕娣,郭鑫.芳烃催化加氢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9

[7].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王超渊,田高峰.粉末高温合金中SiO_2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反应机理及对其变形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9

[8].张元红,段俊玲,侯芹,李怡靖,梁慧.多元化教学法在卤代烃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9

[9].姜林,万福贤,李映,张元红.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教学技巧与方法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9

[10].邱东,王威力.RO膜外壳用环氧树脂/双氰胺树脂体系的反应机理[J].膜科学与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分解率时ln(β/T2)与1/T的线性关...不同铁源制备样品的SEM图(a)FeCl3;(b...(a)球磨3h后获得纳米颗粒的SEM形貌图...反应中间体的CID谱图的DSC图立式MOCVD反应室的结构简图(a)和简化...

标签:;  ;  ;  ;  ;  ;  ;  

反应机理论文_禹进,苟小龙,于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