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崔岩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255300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天性,通过小组合作等各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是教师教学目标的孜孜追求。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这种理念,数学教学将远离枯燥。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天性潜能探讨
新课程改革已经为学生潜能的激发提供了很多途径和技巧。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天性,激发他们的潜能呢?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几年我连续送毕业班,但对每一届学生的中考复习都有不同的感受,学生越来越沉闷,不扎实。凭借我们的经验,每道题目我们都能透彻地讲解各种方法、总结各种技巧,但学生们看到如此精彩的方法,没有了喜悦,眼神中不再闪烁惊喜。我们的教学到底怎么了?
仔细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属于学生们的创新场。之所以毫无生气,主要是很多老师颠倒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知识,才是还原教学本体的关键。
二、小组合作,展现学生个性魅力
我们学校初一到初三级部正在实行小组合作,把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分工准备,然后小组展示。我们走过他们的教室门口,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每个学生都充满快乐,人人参与,课堂特别精彩。
1、整个教学的目的要关注学生。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我们初四也大胆课改,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组长给组员讲,会的给不会的讲,然后分组展示,评比小组参与度、精彩度。在这种机制中学生们都不甘落后,都不想给本组丢分,自然他们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例如复习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理)、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学生们讲题时,遇到有关概念就会积极地查阅课本、资料,互相研究,从而主动找出知识链。在以往的复习中,梳理出知识结构,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块,都是由老师精心准备并传授给学生,现在我们完全放手给学生。这样,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理解到位,掌握牢固,不易遗忘,同时培养学生归纳、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的能力。数学课堂的沉闷和学生的厌学不见了,现在的课堂是快乐的、主动的,是学生展现才华的地方。
2、尽可能地诱导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方面,我们也疑惑过,这么难的题目学生能不能讲明白?这些题目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中所选的习题要有梯度性,慢慢加大难度,让学生跳跳可以够得着,既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让学生讲,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研究讨论。
例如用火柴棒搭图:请问第n个图有多少火柴棒?
在这里,我们知道规律题可以从数字规律入手,也可以从图形特点入手。而学生们抓住了图形的特点,把三角形的个数作为解决此题的梯子,大大降低了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3、唤醒有效的课堂交流。有效的交流过程应该是全体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沟通的过程,是全体学生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同伴的意见进行解释、质疑、评价、补充,不断把学生的交流引向深入,使学生在思维交锋中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让不同智力水平、不同认知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实现共同提高,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
4、相信学生,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还记得以前为了讲一些难题,我们老师研究准备充分了才去给学生讲,讲得头头是道,但很多学生却像听天书,哪怕听懂了的学生不几天也忘得一干二净。中考复习中不仅要注重一题多解,还要注重多解归一。一题多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解归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想办法让学生深入研究,交流到一定程度,再加上我们及时的点拨,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所以说,放手让学生去研究是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当然这并不代表老师不讲,老师有效的引导、点拨、启发还是必要的。
5、精讲巧练、巩固兴趣是必要的。精讲巧练是巩固深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巧”表现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上,让每一次练习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精讲巧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练习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满足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特别是初四的复习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大胆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会飞得更高。
总之,学生是最为如饥似渴的学习者,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这一天性本体,更大限度地引导真正自主的状态,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其天性像鲜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