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论文和设计-陆建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绕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螺筒、固定柱和握持杆,握持杆上设有两组夹持板、驱动组件、连接杆和转动筒。当需要拆卸轮盘时,先将固定筒进行固定,再将转动筒套设在固定柱外,同时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两组夹持板夹紧于螺筒的外壁,转动握持杆使得轮盘朝着脱离于固定筒的方向运动,然后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两组夹持板相互远离,并将握持杆转动至初始位置,再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两组夹持板夹紧于螺筒外壁并转动握持杆,重复此过程即可将螺筒和轮盘拆卸,握持杆增大了力臂,固定柱和转动筒的配合使得两组夹持板不易与螺筒发生错位。本实用新型便于将轮盘进行拆卸。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固定筒(1)外且螺纹连接于固定筒(1)的螺筒(22)、固定在轮盘(2)表面的固定柱(21)和握持杆(3),所述螺筒(22)固定在轮盘(2)表面,所述握持杆(3)上设有两组用于夹持螺筒(22)的夹持板(31)、驱动两组夹持板(31)沿着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4)、固定连接于握持杆(3)外壁的连接杆(32)和转动套设在固定柱(21)外的转动筒(33),所述夹持板(31)沿螺筒(22)的径向滑移连接于握持杆(3),所述连接杆(32)呈倾斜设置,所述转动筒(33)固定在连接杆(32)上。

设计方案

1.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固定筒(1)外且螺纹连接于固定筒(1)的螺筒(22)、固定在轮盘(2)表面的固定柱(21)和握持杆(3),所述螺筒(22)固定在轮盘(2)表面,所述握持杆(3)上设有两组用于夹持螺筒(22)的夹持板(31)、驱动两组夹持板(31)沿着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4)、固定连接于握持杆(3)外壁的连接杆(32)和转动套设在固定柱(21)外的转动筒(33),所述夹持板(31)沿螺筒(22)的径向滑移连接于握持杆(3),所述连接杆(32)呈倾斜设置,所述转动筒(33)固定在连接杆(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筒(22)外上固定套设有多边形块(23),所述多边形块(23)的侧壁抵触于夹持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螺纹连接于两组夹持板(31)的双向丝杆(41)和穿设于两组夹持板(31)的穿设杆(42),所述双向丝杆(41)转动连接于握持杆(3),所述穿设杆(42)固定在握持杆(3)上,两组所述夹持板(31)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配合于双向丝杆(41)的螺纹槽,两组所述夹持板(31)上的螺纹槽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41)外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3),所述握持杆(3)呈内部镂空设置,所述握持杆(3)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44),所述主动齿轮(44)和从动齿轮(43)外啮合有同一齿条(45),所述主动齿轮(44)内固定嵌设有转动杆(46),所述转动杆(46)的一端穿设于握持杆(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43)的外径小于主动齿轮(44)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33)内固定嵌设有弹性环(331),所述固定柱(2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弹性环(331)嵌设的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3)的外壁上固定有支撑杆(34),所述支撑杆(34)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6)的端部固定有便于旋转转动杆(46)的摇杆(4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绕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在纱线进行加工之前,往往需要先将纱线绕卷在收卷架上,然后将收卷架安装在收卷设备上并带动纱线进行放线加工。

现有技术中的放置架包括固定筒1和两组对称套设在固定筒1两侧的轮盘2,两组轮盘2螺纹连接于同一固定筒1,轮盘2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呈周向设置的卡齿。在纱线加工之间,需要将纱线绕卷在固定筒1上,轮盘2将与收卷设备上的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纱线进行放线加工。

但是,当轮盘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难免会发生损坏需要进行拆卸更换,因轮盘螺纹连接于固定筒,且轮盘上设有卡齿,若通过人工手动转动轮盘,则不便于施力,难以将轮盘进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便于将轮盘进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包括套设在固定筒外且螺纹连接于固定筒的螺筒、固定在轮盘表面的固定柱和握持杆,所述螺筒固定在轮盘表面,所述握持杆上设有两组用于夹持螺筒的夹持板、驱动两组夹持板沿着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固定连接于握持杆外壁的连接杆和转动套设在固定柱外的转动筒,所述夹持板沿螺筒的径向滑移连接于握持杆,所述连接杆呈倾斜设置,所述转动筒固定在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轮盘时,先将固定筒进行固定,此时操作人员可手握握持杆,将转动筒套设在固定柱外,同时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两组夹持板夹紧于螺筒的外壁,转动握持杆使得轮盘朝着脱离于固定筒的方向运动,然后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两组夹持板相互远离,并将握持杆转动至初始位置,再通过驱动组件使得两组夹持板夹紧于螺筒外壁并转动握持杆,重复此过程即可将螺筒和轮盘拆卸;

握持杆增大了力臂,方便操作人员施力从而便于将轮盘拆卸,固定柱和转动筒的配合使得两组夹持板不易与螺筒发生错位,从而减少了需要将夹持板重新校准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筒外上固定套设有多边形块,所述多边形块的侧壁抵触于夹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将驱动两组夹持板夹紧于多边形块的侧壁,增大了与夹持板的接触面积,使得螺筒与夹持板之间的抵接变换为多边形块与夹持板之间的卡接,使得夹持板不易于发生打滑,便于将螺筒和轮盘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两组夹持板的双向丝杆和穿设于两组夹持板的穿设杆,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连接于握持杆,所述穿设杆固定在握持杆上,两组所述夹持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配合于双向丝杆的螺纹槽,两组所述夹持板上的螺纹槽旋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双向丝杆转动时,两组夹持板将朝着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对螺筒的夹紧和松弛,穿设杆实现了对夹持板的限位,使得夹持板仅可沿着穿设杆的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杆外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握持杆呈内部镂空设置,所述握持杆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外啮合有同一齿条,所述主动齿轮内固定嵌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设于握持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杆可驱动主动齿轮转动,齿条和从动齿轮将发生传动并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从而实现了对螺筒的夹紧和松弛,通过转动杆便于操作人员调节两组夹持板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径小于主动齿轮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的角速度将大于主动齿轮的角速度,使得操作人员可更为快速地调节两组夹持板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筒内固定嵌设有弹性环,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弹性环嵌设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组夹持板夹紧于螺筒外壁时,弹性环将嵌设在环形槽内,使得握持杆不易于沿着固定筒的轴向滑动,从而减少了夹持板与螺筒错位的情况发生,且当轮盘从固定筒上拆卸后,弹性环将仍然卡接于环形槽,使得轮盘不易于发生倾倒,从而减少了轮盘砸伤操作人员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杆的外壁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握持杆和连接杆将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提高了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固定有便于旋转转动杆的摇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摇杆便于操作人员旋转转动杆从而实现对螺筒的夹紧和松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握持杆的设置,增大了力臂,方便操作人员施力从而便于将轮盘拆卸;

2. 固定柱和转动筒的设置,使得两组夹持板不易与螺筒发生错位,从而减少了需要将夹持板重新校准的情况发生;

3. 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齿条、转动杆和摇杆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调节两组夹持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将螺筒和轮盘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表示握持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表示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固定筒;2、轮盘;21、固定柱;22、螺筒;23、多边形块;3、握持杆;31、夹持板;32、连接杆;33、转动筒;331、弹性环;34、支撑杆;4、驱动组件;41、双向丝杆;42、穿设杆;43、从动齿轮;44、主动齿轮;45、齿条;46、转动杆;47、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包括套设在固定筒1外且螺纹连接于固定筒1的螺筒22、两组固定在轮盘2表面的固定柱21和握持杆3,螺筒22固定在轮盘2表面,螺筒22外上固定套设有多边形块23,多边形块23与螺筒22呈一体设置,多边形块23为六边形块,多边形块23的侧壁抵触于夹持板31。

握持杆3上设有两组呈对称设置的夹持板31、驱动组件4、两组固定连接于握持杆3外壁的连接杆32和转动套设在固定柱21外的转动筒33,夹持板31沿螺筒22的径向滑移连接于握持杆3,连接杆32呈倾斜设置,转动筒33固定在连接杆32上,握持杆3的外壁上固定有两组支撑杆34,支撑杆34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2。

如图2和图3所示,转动筒33内固定嵌设有弹性环331,弹性环331的材质为橡胶,固定柱2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弹性环331嵌设的环形槽。

驱动组件4包括螺纹连接于两组夹持板31的双向丝杆41和穿设于两组夹持板31的穿设杆42,双向丝杆41转动连接于握持杆3,穿设杆42固定在握持杆3上,夹持板31可沿着穿设杆42的轴向滑动,两组夹持板31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配合于双向丝杆41的螺纹槽,两组夹持板31上的螺纹槽旋向相反。

双向丝杆41外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43,握持杆3呈内部镂空设置,握持杆3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44,主动齿轮44和从动齿轮43外啮合有同一齿条45,主动齿轮44内固定嵌设有转动杆46,转动杆46的一端穿设于握持杆3,且转动杆46可相对握持杆3进行自转,转动杆46的端部固定有摇杆47,摇杆47呈“Z”形设置,从动齿轮43的外径小于主动齿轮44的外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拆卸轮盘2时,先将固定筒1进行固定,此时操作人员可手握握持杆3,将转动筒33套设在固定柱21外,并将弹性环331嵌设在环形槽内,同时旋转摇杆47,转动杆46将带动主动齿轮44转动,齿条45和从动齿轮43将发生传动并带动双向丝杆41转动,两组夹持板31将夹紧于多边形块23的侧壁,转动握持杆3使得轮盘2朝着脱离于固定筒1的方向运动,然后再旋转摇杆47使得两组夹持板31相互远离,并将握持杆3转动至初始位置,再通过摇杆47使得两组夹持板31夹紧于螺筒22并转动握持杆3,重复此过程即可将螺筒22和轮盘2拆卸。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814.2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58731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65H67/04

专利分类号:B65H67/04

范畴分类:申请人:南通德来利纺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通德来利纺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月河村

发明人:陆建珺

第一发明人:陆建珺

当前权利人:南通德来利纺织有限公司

代理人:诸炳彬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拆卸轮盘的辅助装置论文和设计-陆建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