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脱水减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泥,减量,柠檬酸,废水,污水处理,深度,菌株。
脱水减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阮燕霞,陈良才,唐秀华,潘涛[1](2019)在《粉煤灰改性——高压带式连续脱水设备用于污泥减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市政污水处理厂原采用浓缩带式脱水+石灰干化工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后送填埋场填埋。针对石灰干化工艺存在的石灰投加量大、污泥增量、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提出了污泥减量改造措施。为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和场地,并确保改造期间污水厂正常生产,改造采用能与原污泥脱水系统快速对接的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新增装机功率仅为79. 38 kW,改造工期仅为46 d。污泥改性剂以新型粉煤灰为主,4个月的连续运行结果表明,污泥平均含水率从79. 80%降至55%,污泥减量率达30%以上。与改造前石灰干化工艺相比,污泥产量由约100 t/d减至约55 t/d,污泥处理费由213. 50元/t(含水率为80%计)大幅降至41. 70元/t,污泥减量效果和经济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4期)
倪明辉,陈莉佳,卢宇飞[2](2019)在《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在大型化工园区污水厂污泥减量项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系统组成与工艺流程、建设与运行、实际效益分析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在南京某大型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改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实践表明,该技术装备是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工艺过程,在仅添加适量常规絮凝剂的条件下,污泥经过脱水干化一体化工艺处理后,含水率可由99%左右一次性降至20%以下,污泥减量比达80%以上,大大降低了化工污泥危险废物的外运处置总量及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马丰友,徐筱哲[3](2018)在《国内首个“叁合一”芦苇床污泥处理系统在金建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马丰友 实习记者徐筱哲)11月底,记者来到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看到厂区北端的污泥处理区芦苇丛生,其间堆积的污泥没有任何臭味,俨然一片景观,完全看不出污泥脱水车间的影子。这种吸纳借鉴国际先进污泥处理技术的国内首个“叁合一”芦苇床污泥处(本文来源于《金昌日报》期刊2018-12-04)
方贵银,汪苹,唐文涛,王丹阳,程言君[4](2018)在《功能菌株对柠檬酸废水污泥减量和脱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现场小型试验装置对目标污泥进行适应性驯化并选择合适的反应停留时间,继而考察不同加菌量的反应器中污泥减量脱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污泥减量比还是脱水性能都显示48 h反应时间可以满足污泥改性处理要求。A、B两反应器分别投加相当于污泥质量4%、6%的菌剂量,结果显示两反应器均有明显污泥减量脱水的效果。其中高线运行的B反应器污泥减量程度明显优于同期的A反应器,但二者脱水程度相差不明显,污泥溶解性COD均有明显下降。相较于原泥真空抽滤泥饼含水率89.98%,反应器B降低13.36%,后期显示为低线运行的A反应器同样降低9%。(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方贵银,汪苹,唐文涛,王丹阳,程言君[5](2018)在《减量脱水菌剂处理柠檬酸废水污泥的中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规模为5m3的中试装置考察菌剂对柠檬酸废水污泥减量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满负荷运行阶段,菌剂处理后污泥的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VSS)平均值分别为9.76、6.06g/L,比原污泥分别减量6.69%、12.93%;真空抽滤泥饼含水率平均值为78.12%,比原污泥下降11.87百分点;溶解性COD(SCOD)为214.40~323.71mg/L,平均值为279.69mg/L,相对于原污泥SCOD平均值,SCOD去除率可达到44.89%。说明菌剂可有效减少污泥量,改善污泥脱水效果,可进一步改善水质,对该柠檬酸废水污泥有着很好的针对性。(2)菌剂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效果明显。较高压力、加入聚丙烯酰胺(PAM)及选用孔隙较小的滤纸均能进一步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8年01期)
李玉婷[6](2016)在《污水厂污泥电化学氧化法减量及板框压滤脱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污泥减量为目标,从源头减量和末端减量两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探究了电化学氧化法预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以及絮凝剂对电化学氧化法预处理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将SBR污水处理系统部分剩余污泥电解并回流至反应池,通过对产泥量和进出水指标探究了电化学氧化法对污泥源头减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相同电解时间下,随着电压强度的增大,污泥脱水性能逐渐变差;在相同的电压强度下,电解时间越长,污泥脱水性能越差。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或聚合硫酸铁(PFS)对电解后的污泥脱水性能有所改善,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会使污泥脱水性能变差。在12 V电压下,反应时间为30 min时电化学氧化法的溶胞效率较高。将SBR污水处理系统排泥量的30%电解后回流至反应池,不会对SBR污水处理系统出水水质产生影响,可减少20.6%的污泥产量,可以实现污泥源头减量。本文通过污泥比阻、泥饼含水率等指标探究了絮凝剂+板框压滤机污泥脱水工艺中药剂种类及投加量、滤布的种类、进料工况以及压榨工况对末端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剂的最佳投加种类和投加量为5%PAC+0.3%PAM和6%PFS+0.3%PAM;在相同的板框压滤机工况下,投加上述两组药剂,使用黑丝布滤布作为过滤介质可取得较好的压滤效果。比较10 Hz、12 Hz、14 Hz、16 Hz、18 Hz、40 Hz六种进泥频率下得出的泥饼,10 Hz的进泥频率下压出的泥饼含水率最低;则进泥时应选择适当的、压滤效果稳定的进泥速度,在保证压滤效果的前提下,再选择较高的进泥速度。并非压榨压力越大取得的压榨效果就越好,压榨的工况参数随污泥调质情况而变,在滤布可承受的不漏泥的范围尽可能地调大压榨压力可以减少压榨时间。压榨所得的滤液可以直接回流到进水口进行处理排放;所得泥饼可以满足制砖、林用、焚烧的规范要求,热量与原泥相比降低程度不大。目前可以选择技术成熟的末端污泥减量工艺,但从长远看,进行污泥的源头减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12-04)
郭宇衡[7](2013)在《高铁酸钾对污泥的脱水减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镇污水处理的负荷日益增加,污水厂的数量不断增加,因而污水厂净化过程而产生的污泥也相应急剧增加,污泥安全处理已成为困扰我国水处理行业乃至环境领域的重大难题,其中,污水厂污泥的高含水率一直是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与资源化安全处理处置的瓶颈。高铁酸钾作为一种集氧化、助凝、杀菌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污泥减量技术以及化学氧化污泥减量机理的分析和综合,提出使用高铁酸钾对污泥进行氧化减量,并对该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高铁酸钾制备方法与分析方法,采用次氯酸钙氧化法作为制备高铁酸钾的方法,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的高铁酸盐分析方法。研究了制备高铁酸钾的影响因数,实验室制备出了纯度为80%的高铁酸钾。为了研究高铁酸钾的最佳投加量和投加条件,设计多个单因素分析实验,研究得出高铁酸钾在污泥调质的过程中,使用45g/Kg(绝干泥)的高铁酸钾可使污泥比阻下降约96%,有效的改善污泥的可脱水能力。同时,调质过程也显示对CST能有效降低,也说明了污泥的可脱水性能是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获得改善的。另外,本研究也对MLSS/MLVSS、液相可溶性COD等指标进行考察,发现随着高铁酸钾的投加量的增加,是有大量的活性细胞被氧化而释放出变化规律。并获得高铁酸盐的最佳投加量在60g/Kg(绝干泥)到90g/Kg(绝干泥)的范围中。在使用高铁酸盐60g/Kg的基础下,使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强污泥脱水效果,在80ppm投加量下得到63.13%的含水率,表明聚丙烯酰胺与高铁酸盐的复配使用优于单一使用高铁酸钾配方的效果。实验证明了高铁酸钾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有效氧化活性污泥细胞,使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溶解释放出细胞内物质,这部分的细胞溶解产生的有机物可被活性污泥代谢再利用,其中的一部分碳以C02释放,从而使得总污泥量有所下降。另外,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会杀死大量细菌达到除臭的效果,改善现场的工作环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2)
黄小格[8](2012)在《污泥脱水及减量微生物菌剂的筛选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剩余污泥存在含水率高、容积大、脱水难等特点,采用微生物技术降低污泥体积是处理污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湖体底泥分离出霉菌46株、细菌25株;从池塘底泥中分离出霉菌49株、细菌35株。然后分别以污泥比阻和污泥固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有利于污泥脱水和污泥减量的菌株。1污泥脱水菌(1)初筛结果从湖体底泥中得到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霉菌M14、M15和细菌Z4、Z11、Z22,而从池塘底泥中得到霉菌D20、D41和细菌C32、C34。复筛发现菌株M14、D41和Z4脱水效果较好,污泥比阻分别降低56.8%(12h)、49.1%(24h)和52.7%(48h)。复合和紫外诱变仍确定D41为污泥最优脱水菌。(2)霉菌D41培养条件为:蔗糖(碳源)25.0g/L,NaNO3(氮源)3.0g/L。应用条件为:接种量20%、pH6.0、转速120rpm、温度25℃,比阻降低56.7%。(3)霉菌D41使含水率降至78.3%。分析发现加菌污泥的MLVSS和TOC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而滤液中TOC却随时间增加。添加霉菌D41能显着降低污泥中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的多糖含量,而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着。这可能是因为污泥中多糖含量降低而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4)霉菌D41与Fenton试剂耦合能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72.5%)。风险评价发现Fe~(2+)几乎都沉积在污泥中;污泥和滤液中H_2O_2含量完全满足处置要求。2污泥减量化菌(1)初筛结果从湖体底泥中得到能降低污泥固含量的霉菌M16、细菌Z5、Z25,而从池塘底泥中得到霉菌D40、细菌C35。复筛发现细菌C35和Z5污泥减量效果较好。复合仍确定细菌C35为污泥最优减量化菌。(2)细菌C35应用条件为:污泥初始浓度13000mg/L、温度30℃、pH8.0、转速150rpm,MLSS去除率为10.4%。这可能是因为细菌C35的代谢产物降低了污泥的pH值,加剧了污泥中微生物细胞溶解,从而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周晓方[9](2012)在《微生物源头减量调质深度脱水资源化焚烧新工艺填补国内空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周晓方) 混融在生活污水中的污泥,经过一套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处理后,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记者昨从无锡国联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企业携手东南大学等高校共同研发的“微生物源头减量+调质深度脱水+资源化焚烧”新工艺,填补了国内(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期刊2012-04-01)
欧阳炬[10](2011)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与调理脱水耦合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剩余污泥随之产生。剩余污泥因含水率高、量多、体积大及成分复杂等因素而极具二次污染风险,已成为影响环境、造成环境危害较为严重的污染物之一。本文在综述污泥处理处置各种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选择缺氧/好氧消化工艺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减量稳定化处理;通过粉煤灰、硅藻土调理剂及生石灰对污泥调理效果的对比,选择采用粉煤灰对消化污泥进行调理脱水,考察缺氧/好氧消化结合粉煤灰物化调理的污泥减量与调理脱水耦合技术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效果。本课题通过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好氧消化、缺氧/好氧消化及调理脱水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连续曝气的传统好氧消化工艺(CAD工艺),当维持污泥混合液溶解氧值(DO值)达6.0mg/L以上,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2d即可实现MLVSS的降解率达到40.0%以上,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有关污泥有机物降解率的要求。且CAD工艺运行过程中,污泥MLVSS的变化趋势和污泥脱氢酶活性(DHA)存在显着正相关。通过MLVSS降解情况及DHA变化情况的两方面考察,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污泥稳定化程度进行判断。(2)传统好氧消化工艺,污泥中微生物发生水解氧化,菌体细胞破裂,大量营养元素将在消化液中释放并累积(尤其N、P元素),且消化液酸性较大。因而当采用CAD工艺,在污泥得到减量稳定化处理同时应注意消化上清液的有效治理。(3)试验条件下不同曝气方式对污泥的降解存在一定影响。从污泥的降解情况来看,缺氧/好氧消化工艺(A/AD工艺)相对逊于CAD工艺,而考虑动力消耗,为满足MLVSS降解率大于40%的要求,A/A (anoxic/aerobic)为4/4、8/8、12/12的A/AD工艺分别要比CAD工艺节省能耗25.0%、25.0%及33.3%。A/AD工艺好氧、缺氧环境交替产生,硝化、反硝化作用在同一反应系统内进行,污泥在得到减量稳定化处理的基础上,有效降低N元素在消化液中的积累(TN在相应消化液中的累积量A/AD工艺基本相当于CAD工艺的60%),可减轻消化液的脱氮压力,同时由于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碱度互补,使消化液pH值能大致维持中性水平。(4)常温下对原污泥进行调理,当采用粉煤灰、生石灰、硅藻土调理剂对污泥进行调理时,其最佳投配比(调理剂/干泥)分别为100%,50%和100%,调理污泥最适重力沉降时间为90min。采用挤压式机械脱水,以粉煤灰和生石灰作为调理剂,宜控制外加压力为0.5Mpa,以硅藻土调理剂用于污泥的调理,外加压力为0.6Mpa较为合适,且在最适外加压力条件下,压滤作用时间持续90s为宜。(5)在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及脱水性能方而,叁种调理剂的作用效果大致为:生石灰>粉煤灰>硅藻土调理剂。作为一种工业固体废物,粉煤灰调理对污泥沉降性能的提高略不及生石灰,但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效能基本等同于生石灰。(6)消化过程,细菌胞外聚合物(EPS)的水解及内源呼吸阶段絮体解体,污泥的平均粒径减小,消化污泥的沉降性能明显劣于原污泥,上清液浊度、粘度值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消化过程微生物菌体溶胞水解,释放的胞内水分可在机械脱水过程部分挤出,在相同压滤条件下(0.5Mpa),消化污泥单位干泥所带水分小于原污泥单位干泥所带水分量,消化污泥的机械脱水性能相对较好。此外通过粉煤灰调理作用可增加消化污泥水分量的脱除,粉煤灰对消化污泥调理的最佳投配比(调理剂/干泥)为100%。(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1-12-01)
脱水减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系统组成与工艺流程、建设与运行、实际效益分析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在南京某大型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改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实践表明,该技术装备是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工艺过程,在仅添加适量常规絮凝剂的条件下,污泥经过脱水干化一体化工艺处理后,含水率可由99%左右一次性降至20%以下,污泥减量比达80%以上,大大降低了化工污泥危险废物的外运处置总量及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水减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阮燕霞,陈良才,唐秀华,潘涛.粉煤灰改性——高压带式连续脱水设备用于污泥减量[J].中国给水排水.2019
[2].倪明辉,陈莉佳,卢宇飞.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在大型化工园区污水厂污泥减量项目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9
[3].马丰友,徐筱哲.国内首个“叁合一”芦苇床污泥处理系统在金建成[N].金昌日报.2018
[4].方贵银,汪苹,唐文涛,王丹阳,程言君.功能菌株对柠檬酸废水污泥减量和脱水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5].方贵银,汪苹,唐文涛,王丹阳,程言君.减量脱水菌剂处理柠檬酸废水污泥的中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
[6].李玉婷.污水厂污泥电化学氧化法减量及板框压滤脱水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6
[7].郭宇衡.高铁酸钾对污泥的脱水减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8].黄小格.污泥脱水及减量微生物菌剂的筛选与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
[9].周晓方.微生物源头减量调质深度脱水资源化焚烧新工艺填补国内空白[N].无锡日报.2012
[10].欧阳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与调理脱水耦合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