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辅音,元音,VOT,语音
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论文文献综述
哈斯其木格[1](2009)在《蒙古语察哈尔土语的前送气辅音》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实验表明蒙古语词中和词末(?)等送气辅音的送气乱纹不会出现在冲直条之后,而前移附着到辅音前的元音尾上。送气辅音持阻空白段前(元音尾部)出现40.60ms的气化或清化音段,我们认为这是送气前移现象。这是察哈尔土语的一种协同发音现象,并不会造成音位对立,前送气辅音是后送气辅音的条件变体。(本文来源于《民族语文》期刊2009年01期)
陈秀梅[2](2004)在《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辅音组合“4×6”的声学和生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曾用浪纹计、X光照相技术和声学仪器等研究过蒙古语辅音,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因受实验仪器的限制,至今为止,很多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首次采用声学和生理分析结合的方法,利用动态腭位仪(EPG)和KAY 3700 Multi-speech观察了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辅音组合“4×6”(前置辅音为[n]、[l]、[r]、[k],后置辅音为[t]、[t~h]、[f∫、[t∫~h]、[s]、[∫]的辅音组合,简称辅音组合“4×6”)。作者将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观察了音节间和音节内辅音组合的生理时长、声学时长、频域变化和腭位变化,并分析了协同发音的某些现象,例如,成因问题、非线性迭加以及由此形成的前置辅音的几种变化。此外,讨论了声学、生理时长变化在音节内部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数据将会对以后的辅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4-06-01)
斯勤巴特尔[3](1995)在《蒙古语察哈尔土语中的满语借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语和满语有很多共同的成分。二者在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情况下发展而来.所以在这两种语言中有很多措词。蒙古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满语吸收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词。在这些满语借词中,17世纪以后的借词占绝大多数。从它们的使用范围来(本文来源于《满语研究》期刊1995年01期)
确精扎布[4](1989)在《蒙古语察哈尔土语元音的实验语音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与日本学者诚生佰太郎用语音实验仪器对察哈尔土语元音的音质和长度作了测定和分析,把测定的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看法作比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察哈尔土语中A的舌位相当靠前,?是比[?]稍开的央元音,第五元音用[o]记用比[?]准确;第六元音θ是中高央元音;[u]是后元音;ε是前元音;?准确一点应记为[?]。据测定,察哈尔土语所理解的长元音与其物理上的长短不完全一致。同样条件下各元音的长短不同,同一元音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很大的长短差异。(本文来源于《民族语文》期刊1989年04期)
那德木德[5](1986)在《蒙古语察哈尔土语的元音和辅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察哈尔是蒙古族历史上势力甚强、影响甚大的部落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复杂,学术界多有述论。由于察哈尔部在历史上陆续接纳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成员,所以察哈尔土语也吸收了不少其他方言。土语的成分,在我国蒙古族语言中具有代表性。现今,学术界所说的察哈尔土语,一般指下述(本文来源于《民族语文》期刊1986年05期)
那德木德,杨才铭[6](1984)在《蒙古语察哈尔土语的辅音结合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蒙古语口语中,辅音与辅音之间常常可以不嵌入元音而并列出现,这种现象且有一定的规律性。两个不同的辅音并列出现在同一音节中时,便构成复辅音;两个相同的辅音并列出现在同一音节时,则构成长辅音。蒙古语各个方言土语的复辅音及长辅音的构成情况是不尽相同的,此即成为各种方言土语的差别及其借以区别彼此界线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试图利用正兰旗土语的有关材料,对察哈尔土语的复辅音及长辅音的构成情况做一些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84年04期)
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人曾用浪纹计、X光照相技术和声学仪器等研究过蒙古语辅音,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因受实验仪器的限制,至今为止,很多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首次采用声学和生理分析结合的方法,利用动态腭位仪(EPG)和KAY 3700 Multi-speech观察了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辅音组合“4×6”(前置辅音为[n]、[l]、[r]、[k],后置辅音为[t]、[t~h]、[f∫、[t∫~h]、[s]、[∫]的辅音组合,简称辅音组合“4×6”)。作者将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观察了音节间和音节内辅音组合的生理时长、声学时长、频域变化和腭位变化,并分析了协同发音的某些现象,例如,成因问题、非线性迭加以及由此形成的前置辅音的几种变化。此外,讨论了声学、生理时长变化在音节内部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本文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数据将会对以后的辅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论文参考文献
[1].哈斯其木格.蒙古语察哈尔土语的前送气辅音[J].民族语文.2009
[2].陈秀梅.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辅音组合“4×6”的声学和生理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4
[3].斯勤巴特尔.蒙古语察哈尔土语中的满语借词[J].满语研究.1995
[4].确精扎布.蒙古语察哈尔土语元音的实验语音学研究[J].民族语文.1989
[5].那德木德.蒙古语察哈尔土语的元音和辅音[J].民族语文.1986
[6].那德木德,杨才铭.蒙古语察哈尔土语的辅音结合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