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品质论文_李小恋,李伟,李久炎,童华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茶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红茶,品质,成分,感官,南川,九号,浮梁。

红茶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恋,李伟,李久炎,童华荣[1](2019)在《南川大树茶红茶初制过程中品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川大树茶春季1芽2叶为原料,加工传统工夫红茶,研究感官风味及主要品质成分在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并以云南大叶种红茶为对照,评价大树茶红茶的适制性及品种特色.结果表明:在南川大树茶红茶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和茶多酚总量逐渐减少;儿茶素总量大幅减少,除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在加工中有所增加外,其余7种儿茶素质量分数在加工中均大幅减少.没食子酸(GA)在加工过程中质量分数显着增加.揉捻后,茶黄素总量及茶黄素(TF)、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G) 4个组分质量分数都急剧增加,之后的工序中有增有减,只有TFDG持续积累,且是质量分数最高的组分.茶红素质量分数先增多后减少,而茶褐素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持续累积.游离氨基酸总量在加工中有所增加,鲜叶含24.11 mg/g,毛茶中达到最大值36.34 mg/g.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质量分数较高,茶氨酸、谷氨酸等随着加工的进行质量分数减少,而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等质量分数增加;绝大多数氨基酸经萎凋后质量分数都大幅上升;从发酵结束到烘干的过程中,所有的氨基酸质量分数都有所增加.感官审评表明,整个加工中,发酵80 min时滋味最好,甜醇爽口;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大树茶红茶,条索紧结,橙黄明亮,甜醇鲜爽,有甜香.相较之下,大树茶汤色不如云南大叶种,但香气更优,整体品质更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任英[2](2019)在《“冷泡茶”冲泡方式对红茶、绿茶、乌龙茶感官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除水之外,茶是这个世界上消费最高的饮品,不仅拥有一定的减肥、抑菌的功效,还具备抗衰老、降血脂的作用。最近,"冷泡茶"(Cold-BrewingTea)的方法在消费市场中引起了热议。利用冷水或冰水实现茶叶的快速冲饮,兼具了建刚、便捷、口感等多种优势。"冷泡茶"作为一种新方法,拥有较好的未来趋势,为此读者查阅大量"冷泡茶"冲泡资料后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冷泡茶"冲泡方式对红茶、绿茶、乌龙茶感官品质的影响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自身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12期)

李波,黄华林,陈欣,陈海强,马成英[3](2019)在《不同季节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黄化英红九号茶树的品种特性,本研究对不同季节(春、夏、秋叁季)生产的黄化英红九号红茶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萎凋处理的黄化英红九号红茶茶多酚含量以春季最低,为3.81%~8.13%;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季节间较为稳定,分别处于2.5%~3.5%、3.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在秋季红茶中最高;简单儿茶素和复杂儿茶素均以春茶保留率最低;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以夏茶最高;茶褐素含量以春茶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黄化英红九号春季红茶品质区别于夏秋茶,且夏秋红茶品质接近。(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4](2019)在《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化英红九号和英红九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萎凋时间加工红茶的生化成分特征,对更好地了解2个品种(系)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夏秋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中茶多酚含量显着降低,咖啡碱则显着增加;夏季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中游离氨基酸随萎凋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加,茶黄素、茶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则没有显着变化;英红九号红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着,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降低;2个品种(系)的秋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萎凋时间延长没有显着变化;2个品种(系)的夏秋茶儿茶素组分增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降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黄化英红九号夏秋茶品质与英红九号不同,且季节间品质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杨电增,邹兰兰,李云,魏楠,申飞[5](2019)在《红茶枸杞酸奶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品质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红茶枸杞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红茶、枸杞粉、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复合发酵剂,经发酵后制作一种新型营养酸奶,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红茶枸杞汁、复合发酵剂、蔗糖添加量及发酵温度等进行优化,并对研制出的酸奶进行了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红茶枸杞汁添加量为8.09%,复合发酵剂添加量为0.18%,蔗糖添加量为8.03%,发酵温度为41.5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茶枸杞酸奶最终感官评分为97.98分,与预测值较近,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说明用最佳发酵工艺制作的酸奶品质较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8期)

卿燕,黎敏,吴潜华,庞月兰[6](2019)在《不同表型性状桂青种工夫红茶品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桂青种是广西地方群体种,不同株系间表型性状差异较大,本研究用大叶、中叶、小叶、紫芽4类表型性状的桂青种分别制作工夫红茶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表型性状桂青种鲜叶制成的工夫红茶感官品质汤色和叶底差别不大,香气和滋味差别较大。香气方面,紫芽桂青种鲜叶主要表现出花香或甜花香;其他的为甜香或甜蜜香,特别是大叶桂青种鲜叶有浓郁甜蜜香。滋味方面,大叶桂青种总体表现为浓厚,小叶桂青种表现为鲜爽;而紫芽桂青种制成工夫红茶香气独特,花香明显,滋味浓厚。(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26期)

齐玉岗,杨欣,李冬花,纪昌中[7](2019)在《不同发酵时间对安康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对安康红茶品质的影响,选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一芽二叶夏季鲜叶为原材料,在萎凋、揉捻、干燥等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保持发酵温度28℃、相对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选用发酵时间3.5、4.0、4.5 h 3个时间段进行加工,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内含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发酵4.0 h试样,所得红茶茶叶感官审评得分为91.50分,水浸出物含量为49.33%,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3%,咖啡碱含量为1.86%,茶多酚含量为17.69%,可溶性糖含量为3.88%,均为3个时间处理中的最高值。夏秋红茶发酵时间为4.0 h,可以作为优质夏秋红茶加工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26期)

易国春,姚丽鸿,郭雅玲[8](2019)在《发酵方式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品种榕春早、茗科1号鲜叶为原料,进行超声波辅助发酵的红茶工艺试验,分析红茶品质的变化,比较茶多酚、氨基酸、酚氨比值、儿茶素组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差异,初步得出超声波辅助发酵对鲜爽度有一定增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8期)

王俊青[9](2019)在《小叶红茶不同加工技术指标对品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贵州安顺本地原生群体小叶种茶作为原料进行红茶不同加工技术指标研究,对红茶关键工序萎凋和渥红的温度、时间设计了8种组合的小叶红茶加工技术指标,对加工制作的小叶红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评定。结果表明:技术指标为自然温度、较长时间萎凋和自然温度、较长时间渥红的茶叶品质较好,能形成安顺小叶红茶特有的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鲜爽的口感风格。(本文来源于《蚕桑茶叶通讯》期刊2019年04期)

蔡海兰,杨普香,朱凤新,鲍润元,李琛[10](2019)在《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浮梁红茶品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科学评价浮梁红茶的品质特征,对不同等级、厂家的20份浮梁红茶样品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并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浮梁红茶的内质优良,尤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具有滋味鲜爽醇厚的物质基础;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初步鉴别浮梁名优红茶和浮梁大宗红茶,分析浮梁红茶的生化成分用于评价浮梁红茶品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6期)

红茶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除水之外,茶是这个世界上消费最高的饮品,不仅拥有一定的减肥、抑菌的功效,还具备抗衰老、降血脂的作用。最近,"冷泡茶"(Cold-BrewingTea)的方法在消费市场中引起了热议。利用冷水或冰水实现茶叶的快速冲饮,兼具了建刚、便捷、口感等多种优势。"冷泡茶"作为一种新方法,拥有较好的未来趋势,为此读者查阅大量"冷泡茶"冲泡资料后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冷泡茶"冲泡方式对红茶、绿茶、乌龙茶感官品质的影响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自身的观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茶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恋,李伟,李久炎,童华荣.南川大树茶红茶初制过程中品质特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任英.“冷泡茶”冲泡方式对红茶、绿茶、乌龙茶感官品质的影响[J].当代旅游.2019

[3].李波,黄华林,陈欣,陈海强,马成英.不同季节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9

[4].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J].山西农业科学.2019

[5].杨电增,邹兰兰,李云,魏楠,申飞.红茶枸杞酸奶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品质测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6].卿燕,黎敏,吴潜华,庞月兰.不同表型性状桂青种工夫红茶品质研究[J].南方农业.2019

[7].齐玉岗,杨欣,李冬花,纪昌中.不同发酵时间对安康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9

[8].易国春,姚丽鸿,郭雅玲.发酵方式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9

[9].王俊青.小叶红茶不同加工技术指标对品质的影响研究[J].蚕桑茶叶通讯.2019

[10].蔡海兰,杨普香,朱凤新,鲍润元,李琛.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浮梁红茶品质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论文知识图

茶黄素化学结构式Fig.1-1Thechemical...不同日光夔凋程度对金观音红茶品质不同品种螺旋形红茶的感官审评不同加工工艺凌云白毫红茶的感官审评福云6号不同加工工艺红茶的感官审评

标签:;  ;  ;  ;  ;  ;  ;  

红茶品质论文_李小恋,李伟,李久炎,童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