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代汞缓蚀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缓蚀剂,电池,电极,碱性,疏水,性能测试,锌粉。
有机代汞缓蚀剂论文文献综述
孟凡桂,唐有根,蒋金芝,高艺[1](2004)在《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锌在KOH溶液中存在腐蚀析氢现象,通过析氢实验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亲水链长度的有机缓蚀剂对锌在KOH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锌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蚀作用,其中癸烷基(八)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PEE)可使锌粉析氢量减少70.6%,缓蚀效率可达78.7%。缓蚀剂浓度和结构是影响缓蚀效率的重要因素。浓度太低,形成的保护膜薄,缓蚀效率低;浓度太高,吸附不均匀,也不能提高缓蚀效率。此外,缓蚀效率的高低还与缓蚀剂的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亲水链短,缓蚀剂的溶解度低,溶液中的缓蚀剂分子很少,无法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缓蚀效率降低。(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04年03期)
蒋金芝,孟凡桂,唐有根,张静,高艺[2](2003)在《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3种含有聚氧乙烯基的有机代汞缓蚀剂:癸烷基(叁)氧乙烯醚(PTO)、癸烷基(叁)氧乙烯醚磷酸酯(PTE)及其钾盐、N (3 叁氧乙烯癸烷氧 2 羟)丙基 N,N,N 叁甲基氯化铵(NTC)。3种有机代汞缓蚀剂分别属于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通过锌粉析氢实验和锌电极极化曲线测试检测了其缓蚀效果。结果表明:阳离子型缓蚀剂NTC吸附性能好,缓蚀效率较高;阴离子型缓蚀剂PTE次之;非离子型缓蚀剂PTO由于碱溶性小,缓蚀效率较低。(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3年05期)
孟凡桂[3](2003)在《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论述了碱锰电池和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进展。根据分子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合成了7种有机代汞缓蚀剂:癸醇磷酸酯钾盐(PAE)、癸醇聚氧乙烯(3)醚(PTO)、癸醇聚氧乙烯(3)醚磷酸酯钾盐(PTE)、N-(3-癸氧叁氧乙烯-2-羟)丙基-N,N,N-叁甲基氯化铵(NTC)、癸醇聚氧乙烯(8)醚(PEO)和癸醇聚氧乙烯(8)醚磷酸酯钾盐(PEE)和N-(3-癸氧八氧乙烯-2-羟)丙基-N,N,N-叁甲基氯化铵(NEC)。 通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结构表怔。将合成的缓蚀剂与已有的缓蚀剂作为碱锰电池阳极锌的缓蚀剂,通过锌粉腐蚀析氢实验、锌电极的腐蚀极化曲线和锌电极交流阻抗谱的测量实验来检测其缓蚀性能。 析氢实验表明:选取的缓蚀剂均能有效地抑制氢气的析出,且抑制效果与缓蚀剂的用量及其结构有关。在实验所讨论的范围内,PAE、PTO、PTE、GOCC相对锌粉的用量为0.6%时抑制析氢效果最佳;PEO和NEC的最佳添加量均为0.2%;PA、NTC、PEE为1.0%时最好。保持缓蚀剂疏水基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亲水基长度,缓蚀效率提高。 腐蚀Tafel极化曲线的检测结果表明:PAE为阴极型缓蚀剂,主要抑制阴极析氢反应,PA、PTO、PTE、NTC、PEO、PEE和NEC均为阳极型缓蚀剂,主要抑制锌的阳极溶解过程,其缓蚀效率随亲水链的增长而提高。 锌电极交流阻抗图发现,所研究的缓蚀剂在锌电极表面的吸附,使电化学反应电阻提高,界面双电层电容降低,锌电极腐蚀速度降低。 复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缓蚀剂进行复配后,能够减弱同种离子间的静电斥力,缓蚀效果往往比使用单一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好,其中阴阳离子间的复配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3-06-30)
陈惠[4](2002)在《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分子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选用天然高分子物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壳聚糖(CT)为原料,通过接枝、改性合成了五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GTMACMC、GOMACMC、GTCC、GOCC、CAPCTS,将其作为碱锰电池阳极锌的缓蚀剂,并对它们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定。 合成实验中,对五种缓蚀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合成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合成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在红外光谱中,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GTMACMC、GOMACMC光谱中出现了羧甲基纤维素光谱中未有的甲基-CH_3的吸收峰,这表明羧甲基纤维素进行了接枝反应:壳聚糖衍生物GTCC、GOCC、CAPCTS在1600cm~(-1)处由壳聚糖中伯胺基N—H变形振动引起的中强吸收峰消失,在其它处出现相应物质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壳聚糖在氨基位置上发生了取代反应。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缓蚀剂产品热稳定性很好,符合碱锰电池缓蚀剂的要求。 通过锌粉腐蚀析氢实验、锌电极的腐蚀Tafel极化曲线的测量,对五种缓蚀剂产品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检测。析氢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缓蚀剂均有很好的抑制析氢效果,且抑制效果与缓蚀剂的量有关,在实验所讨论的范围内,羧甲基纤维素衍生物GTMACMC的量为1wt%时抑制析氢效果最佳、GOMACMC为2wt‰时最好;壳聚糖衍生物GTCC、GOCC均在0.4Wt‰时的抑制析氢效果最好,CAPCTS的最好添加量为0.5Wt‰。腐蚀Tafel极化曲线的检测结果表明:GOMACMC为混合型缓蚀剂,其它的四种均为阴极型缓蚀剂,五种物质都对阴极反应过程的析氢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GOMACMC在抑制氢气析出的同时,也抑制了锌的溶解,能很好的阻止电池在贮存过程中锌的自溶,但对阳极反应过程中锌的放电有一定的阻碍,阻止了电池的快速放电;GTMACMC、GTCC、GOCC、CAPCTS不仅提高了阴极过程的析氢过电位,而且对阳极放电过程具有活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2-06-30)
蒋金枝,陈惠,唐有根,蒋刚彪[5](2001)在《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国内外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状况 ;从分子结构特点出发 ,对有机代汞缓蚀剂进行了归类 ;讨论了碱锰电池中汞的作用及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提出了通过分子设计手段研制新型缓蚀剂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1年06期)
刘丽英,郭炳焜,徐徽,李新海,江伟健[6](2001)在《高效复配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出一种高效复配缓蚀剂 ,它是由一种阴离子缓蚀剂和一种非离子缓蚀剂复配而成。通过析氢实验、短路实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及交流阻抗、电镜扫描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及对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简单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在锌合金粉中添加此种缓蚀剂 ,大大地降低了析氢量 ,抑制了锌枝晶的生长 ,对电极放电性能影响不大 ,且主要是通过吸附在锌电极表面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01年04期)
杨子运,郭炳焜,徐微,李新海[7](2000)在《锌电极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汞锌粉中添加不同的有机缓蚀剂 ,通过测定析氢量 ,从中筛选出 2种抑制析氢能力较强的缓蚀剂YLZX和YZ ,并通过充电实验和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这两种缓蚀剂对锌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选的缓蚀剂具有明显抑制析氢和枝晶生成的作用 ,而且不影响锌电极的放电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00年06期)
魏杰,周定,周德瑞[8](1998)在《新型高效复配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效复配代汞缓蚀剂XD,通过浸泡产气实验、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锌在添加缓蚀剂的40%K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XD减缓了锌在40%KOH溶液中的腐蚀且XD为阴极型代汞缓蚀剂。并用加有XD的40%KOH溶液组装成LR6型无汞碱性锌锰模拟电池,该电池在10Ω下的放电曲线与含汞电池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1998年04期)
熊岳平,崔运成[9](1998)在《锌锰干电池中有机复合代汞缓蚀剂MA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浸泡试验、极化测量,研究了有机复合代汞缓蚀剂MA在锌锰干电池中的缓蚀性能及对氧腐蚀的阻抑特性;用MA组装的R6P电池的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GB7112-86标准.(本文来源于《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01期)
戚道铎,周定,周德瑞[10](1997)在《碱性锌锰电池中的有机代汞缓蚀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90年代碱性锌锰电池中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概况。从亲水基和疏水基两方面总结了缓蚀剂分子结构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代汞缓蚀剂的设想。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将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一种肟类有机物复配,可得到一种缓蚀效率更高并有实用价值的代汞缓蚀剂。(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1997年03期)
有机代汞缓蚀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3种含有聚氧乙烯基的有机代汞缓蚀剂:癸烷基(叁)氧乙烯醚(PTO)、癸烷基(叁)氧乙烯醚磷酸酯(PTE)及其钾盐、N (3 叁氧乙烯癸烷氧 2 羟)丙基 N,N,N 叁甲基氯化铵(NTC)。3种有机代汞缓蚀剂分别属于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通过锌粉析氢实验和锌电极极化曲线测试检测了其缓蚀效果。结果表明:阳离子型缓蚀剂NTC吸附性能好,缓蚀效率较高;阴离子型缓蚀剂PTE次之;非离子型缓蚀剂PTO由于碱溶性小,缓蚀效率较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代汞缓蚀剂论文参考文献
[1].孟凡桂,唐有根,蒋金芝,高艺.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4
[2].蒋金芝,孟凡桂,唐有根,张静,高艺.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J].电池.2003
[3].孟凡桂.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
[4].陈惠.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
[5].蒋金枝,陈惠,唐有根,蒋刚彪.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J].电池.2001
[6].刘丽英,郭炳焜,徐徽,李新海,江伟健.高效复配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1
[7].杨子运,郭炳焜,徐微,李新海.锌电极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J].电池.2000
[8].魏杰,周定,周德瑞.新型高效复配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J].电池.1998
[9].熊岳平,崔运成.锌锰干电池中有机复合代汞缓蚀剂MA的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8
[10].戚道铎,周定,周德瑞.碱性锌锰电池中的有机代汞缓蚀剂[J].电源技术.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