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移涂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性涂料,溶剂型涂料,溶剂残留
转移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周家宝,李建云,张义光,杨耿慧[1](2019)在《水性涂料在烟用转移纸开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移纸水性涂料是由水性聚氨酯树脂、水(H2O)和乙醇(C2H5OH)等混合制备而成,稀释剂采用水和乙醇混合物。与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溶剂残留种类相对少,反应后的副产物少,残留于转移纸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少,尤其是乙酸乙酯(C4H8O2)、丁酮(C4H8O)、乙酸正丙酯(C5H10O2)含量较少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周棣华,傅骏[2](2018)在《新型实型铸造转移涂料的转移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实型铸造转移涂料配方进行转移过渡涂层的论证试验,并分别以呋喃树脂、碱酚醛树脂、水玻璃和树脂砂修补膏,作为过渡涂料进行了转移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树脂砂修补膏为过渡涂层的覆盖性能最好,且采用碱酚醛树脂自硬砂造型和水玻璃自硬砂造型时,都可以采用树脂砂修补膏作为过渡层,可较好实现涂料转移,并节约经济成本。(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周棣华,傅骏[3](2018)在《实型铸造生产中转移涂料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实型铸造转移涂料的性能特点,设计转移涂料的成分,采用四因素叁水平的正交试验,成功配制了性能优良的转移涂料。耐火粉料成分由75%高铝矾土、5%石英、8%滑石粉、5%土状石墨、7%的Fe_2O_3粉组成;粘结剂为2.5%的2123树脂和1%的正硅酸乙酯;悬浮剂为耐火粉料的0.6%PVB和1.5%凹凸棒土,以及600 m L/100 g的载液异丙醇。(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孙晓泽[4](2017)在《“专业、专注、与众不同”——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转移涂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性聚氨酯镀铝转移涂料及水性聚氨酯PET涂布清漆等多种水性聚氨酯系列产品的性能特点和技术指标。(本文来源于《2017(第15届)水性技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4)
侯红亮[5](2015)在《转移涂料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移涂料是将涂料涂到基材表面,并经过多道工序,然后将其原基材去掉,进而实现该涂料转到另一表面上。转移涂料主要用于转移镀铝纸上。近年,由于国家政策的不断发布,为转移镀铝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转移涂料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本课题从叁个不同的方面,分别对转移涂料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溶剂型涂料,研制出一种醇溶型转移涂料。各单体以乙醇作为溶剂进行自由基聚合,研究了功能单体、引发剂、单体比例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单体丙烯酸羟丙酯(HP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都能提高其醇溶性,两者对其醇溶性的影响差别不是很大,但HEMA对其附着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引发剂百分含量在0.2%~0.3%之间时,其树酯黏度能控制在22~30s之间;反应温度在80~85℃时,单体的转化率能控制在90%以上;软硬单体配比(BA:MMA)的比例为1:1.4左右时,涂膜的硬度为H、剥离性能良好。第二种为乳液型丙烯酸酯涂料,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稳定的核壳型乳液。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乳化剂的选择及用量等因素的研究,探讨了其对乳液的稳定性、单体的转化率和涂膜表面能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80℃,反应3~4h时,其形成的乳液黏度适宜;当采用SDS和OP-10的复合乳化剂,软硬单体的比例控制在1:1.3时,其形成的乳液稳定,涂膜较脆,硬度在H~2H之间,涂膜表面能高于PET的表面能,剥离干净。第叁种为水溶型丙烯酸酯涂料。研究了中和剂、中和度、引发剂等因素对其黏度、涂膜硬度、涂层表面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氨水作中和剂,中和度(EN)为75%,丙烯酸类单体的含量应选择在10%左右,其涂膜硬度为H~2H、光泽度良好、与PET基膜剥离干净。通过对叁种不同涂料的研究发现,醇溶型涂层其光泽度较好,但其耐溶剂性能一般;乳液型涂层其耐溶剂和耐水性能良好,但由于其成膜助剂的引入,其光泽性一般;水溶型涂层成膜性能优良,但其脆性一般,耐水性较差。在不同的生产和应用环境,可适当选用不同类型的树酯涂料。通过对这叁种涂料的性能测试,均能达到生厂商所提出的性能指标,可适合用作转移涂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1)
李书青,李翠轻[6](2014)在《青铜浮雕艺术铸造工艺中转移涂料法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整自硬涂料的性能,成功地将水玻璃砂造型和水基自硬转移涂料法结合起来,开发出一种青铜工艺品制作的新工艺。探讨了涂料成分、樱花时间、喷涂工艺和填砂造型对自硬转移涂料法和涂层质量的影响。通过浇注试验证明该新工艺弥补了传统砂型铸造的不足,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4年07期)
孙亚琴,潘嘉祺,陈麒忠,陈建斌,杨舟[7](2014)在《转移涂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铸造用转移涂料的性能及涂料的转移方法。采用石墨粉作为耐火填料,凹凸棒土或膨润土作为悬浮剂,水玻璃作为粘结剂,水作为载液的涂料作为转移涂料用,较佳的配方为石墨粉40%,膨润土/凹凸棒土2%,水玻璃15%,有机酯2%。在涂料转移过程中,一种是直接用混有有机酯的涂料进行涂料转移,另一种是把未加有机酯的涂料混匀涂在铸型后再喷洒有机酯进行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后一种方法转移效果较好。转移涂料与型砂之间的抗拉强度随有机酯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后一种方法转移涂料的抗拉强度更高。(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丁进楠[8](2013)在《东南亚将成涂料企业转移的下一个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立邦涂料东南亚集团已开始在北越南永福省建设第叁家涂料厂,建设面积达6公顷(6万平方米)。该工厂主要生产普通汽车和摩托车行业工业漆、海洋涂料以及树脂。未来5年,工厂总投资金额将达到1400万美元,还将招收约500名当地工人。 此外,专业涂料(本文来源于《中华建筑报》期刊2013-09-13)
[9](2012)在《顺德涂料产业转移项目获得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曾一度受困的顺德涂料产业向广东韶关武江区转移的项目日前获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10月12日,广东莱雅化工有限公司(韶关项目)奠基仪式在莞韶产业转移园甘棠片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涂料产业转移项目首家企业正式入驻。莱雅化工是一家气雾剂专业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2亿罐,其韶关项目占地面积150亩,计划总投(本文来源于《涂料技术与文摘》期刊2012年10期)
滕燕,王譞,李小宁[10](2012)在《高压无气喷涂涂料转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子称量法,以铁红防锈漆为工质,研究了高压无气喷涂中雾化压力、喷嘴等效孔径、喷涂距离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涂料转移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压无气喷涂的涂料转移率随喷嘴等效孔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喷涂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雾化压力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多参数共同影响下,涂料转移率存在一个最优点,喷嘴等效孔径为0.48mm,雾化压力为12MPa,喷涂距离为250mm时可得到最优的涂料转移率。(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2年09期)
转移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自制实型铸造转移涂料配方进行转移过渡涂层的论证试验,并分别以呋喃树脂、碱酚醛树脂、水玻璃和树脂砂修补膏,作为过渡涂料进行了转移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树脂砂修补膏为过渡涂层的覆盖性能最好,且采用碱酚醛树脂自硬砂造型和水玻璃自硬砂造型时,都可以采用树脂砂修补膏作为过渡层,可较好实现涂料转移,并节约经济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移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家宝,李建云,张义光,杨耿慧.水性涂料在烟用转移纸开发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2019
[2].周棣华,傅骏.新型实型铸造转移涂料的转移方案研究[J].铸造技术.2018
[3].周棣华,傅骏.实型铸造生产中转移涂料的研制[J].铸造技术.2018
[4].孙晓泽.“专业、专注、与众不同”——水性聚氨酯转移胶水、转移涂料[C].2017(第15届)水性技术年会论文集.2017
[5].侯红亮.转移涂料的研制与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6].李书青,李翠轻.青铜浮雕艺术铸造工艺中转移涂料法的应用[J].铸造技术.2014
[7].孙亚琴,潘嘉祺,陈麒忠,陈建斌,杨舟.转移涂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J].铸造技术.2014
[8].丁进楠.东南亚将成涂料企业转移的下一个目标[N].中华建筑报.2013
[9]..顺德涂料产业转移项目获得突破[J].涂料技术与文摘.2012
[10].滕燕,王譞,李小宁.高压无气喷涂涂料转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J].腐蚀与防护.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