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国家想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伤逝》,民族国家想象
民族国家想象论文文献综述
张娟[1](2019)在《《伤逝》:五四“新人”与民族国家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伤逝》是一个具有魅惑性的意义交缠的文本,也是在鲁迅的单篇小说中被阐释最多的文本之一。综观《伤逝》研究话语,既往研究大致有叁种基本范式,政治革命范式、生命哲学范式、审美形式范式。审美形式的探讨有复调说、审美距离说、音乐性、抒情话语等等,政治革命范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命哲学和人性审视的崛起逐渐式微,从(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9年09期)
[2](2019)在《《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吴翔宇教授的《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于2018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着着力于沈从文小说的中国想象进行研究,将沈从文小说的文学实践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之中予以观照,在"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相互映衬的动态话语结构中系统梳理沈从文小说的文化机制与精神立场。同时,立足于沈从文复杂多维的思想体系,聚焦乡土中国的文化存在与中国现代历史语境的冲突、互动的话语实践,以问题意识统领话题的展开,从发(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褚春元,张婧楠[3](2019)在《帝王将相系列历史影视剧与泛民族国家想象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一个和平崛起之中国的未来蓝图越来越清晰。渴望民族复兴、家国强盛成为当下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对新世纪中国的泛民族国家想象。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轰轰烈烈上演的帝王将相系列历史剧所进行的"盛世叙事"和对帝王将相的"理想化"塑造,就是作为一种替代性满足,为现实受众渴望明君圣主、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泛民族国家想象提供了一个合法有效的想象通道。(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胡志明[4](2019)在《论鲁迅小说的身体隐喻与民族国家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小说在身体编纂过程中,以咄咄逼人的笔锋呈现出一则"中国死魂灵"的惊悚传奇。鲁迅以身体历史、身体创伤、身体示众、身体祛魅为着力点,对民族国家批判性重构,并深刻揭示了"老中国"的心理机制与现在中国的精神表征,试图构筑未来之中国。鲁迅对身体的凝视,幽隐地穿入民族国家想象,并试图以"诊断家"与"医治者"的双重身份唤醒"无声的中国"。(本文来源于《华中学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隽[5](2019)在《国音与声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声片取代默片不仅仅是一场电影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场艺术思维和审美方式的现代性的变革。我们通过梳理电影技术的突破所牵动的文化嬗变,指出早期电影里的"声音"是构建国家民族概念的重要符码和工具,它为银幕外的国语运动推波助澜,与"白话文"运动、"国片运动"形成合力,承载着以声音政治为手段构建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大任。(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善鑫[6](2018)在《想象与力量:民族国家建构因素博弈研究——兼论我国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国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更是现实的建构,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深度介入这一主题。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就是其中一位,他对民族国家治理的文化根源、宗教共同体、王朝等因素引入大量民族国家治理的例证进行自圆其说。反观我国民族国家治理的历程,这些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套用安德森的理论不能完全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进行合理的解读。在多民族国家建构"想象"与"力量"的博弈中,我国政治一体格局长期巩固、文化多元理念一贯坚守和民族平等政策凝心聚力等经验都给其它多民族国家的治理以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刘云兰[7](2018)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叙事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了生活在中俄边境森林腹地的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历史,抒写了在国家力量的干预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边地少数民族最终走向衰落的命运。在叙事策略上,小说并未着力于对宏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而是选取独特的视角,温情地抒发鄂温克族的"百年孤独"与走向没落的挽歌情调,表达作者深厚的民族情结。一、独特的女性视角《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部落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叙述视野展开,小说开头写道:"我是雨(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29期)
李永东[8](2018)在《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老舍的重庆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老舍的重庆想象中,重庆作为民族国家的象征,拥有对北平性格进行评价的权力,北平故事被控制在国都重庆/民族国家的观念框架中,主要人物的城市去留策略,满足了老舍作为"北平之子"和"国家之子"的意愿。"下江人"来到重庆,展开了人与城的对话。在对话中,身份迁移、季节转换、新旧冲突等题材被整合到重庆想象中。"下江人"既有的"身份"与重庆战时语境相龃龉,"身份"在国家意义的层面被重新建构。战都重庆拥有轰炸季与雾季两副城市面孔,面孔的转换嵌入叙事机制中,演绎了"下江人"的命运变奏和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分合。无论走向重庆还是离开重庆的叙事安排,老舍都是基于民族国家立场的考量,以此完成了对战时国家之城的构想。(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8年05期)
李丽[9](2018)在《晚清旗人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以穆儒丐在《大同报》发表的文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梳理20世纪初包括穆儒丐在内的旗人留学生于1907年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大同报》与1908年在北京发行的《大同日报》的关系。考察穆儒丐作为旗人在20世纪初立宪派与革命派论战中,以"满汉蒙回藏"为一个共同体的观点,加入这场论战。厘清穆儒丐在民族国家发轫期的思考和构想,以及这些构想如何最终成为之后执政者在处理多民族共同体问题上的理论资源。(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刘立辉[10](2018)在《英国16、17世纪文学中的海洋叙事与民族国家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开启了英格兰作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序幕,16世纪后半叶英格兰民族意识出现了井喷状态,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全球化和海洋文化转向促使英国作家采用新的视角书写海洋,通过叙述群岛故事来构建英国性,海岛民族成为英国性的核心内涵,危机和希望共存的海洋启示演化为民族政治的修辞表达。海岛意识在构建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催生了英格兰逻各斯中心主义,其他民族成为他者。此外,海外冒险使得英格兰人对海洋和国运之间的内在关系产生了相同的认知,英格兰演化为以重商主义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共同体。(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民族国家想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吴翔宇教授的《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于2018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着着力于沈从文小说的中国想象进行研究,将沈从文小说的文学实践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之中予以观照,在"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相互映衬的动态话语结构中系统梳理沈从文小说的文化机制与精神立场。同时,立足于沈从文复杂多维的思想体系,聚焦乡土中国的文化存在与中国现代历史语境的冲突、互动的话语实践,以问题意识统领话题的展开,从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国家想象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娟.《伤逝》:五四“新人”与民族国家想象[J].鲁迅研究月刊.2019
[2]..《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褚春元,张婧楠.帝王将相系列历史影视剧与泛民族国家想象之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9
[4].胡志明.论鲁迅小说的身体隐喻与民族国家想象[J].华中学术.2019
[5].李隽.国音与声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构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
[6].张善鑫.想象与力量:民族国家建构因素博弈研究——兼论我国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18
[7].刘云兰.《额尔古纳河右岸》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叙事视角[J].牡丹.2018
[8].李永东.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老舍的重庆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J].文学评论.2018
[9].李丽.晚清旗人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以穆儒丐在《大同报》发表的文章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8
[10].刘立辉.英国16、17世纪文学中的海洋叙事与民族国家想象[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