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依诺昔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依诺昔酮,原料药,有机溶剂,残留量
依诺昔酮论文文献综述
冯光玲,丁文娟,冯爱国,伊星璐[1](2014)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依诺昔酮原料药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依诺昔酮原料药中6种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与甲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301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分流比为10∶1;顶空进样,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40 min;进样瓶装量为2 ml。结果:乙醇、丙酮、乙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与甲苯在各自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101.3%(RSD=0.76%~1.89%,n=3);检测限分别为0.04、0.11、0.21、0.07、0.16、0.08 ng;3批样品中只检出乙醇。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依诺昔酮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4年13期)
邱日想,王燕莉[2](2008)在《依诺昔酮对家兔SMAO模型中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依诺昔酮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被复制成肠系膜上动脉夹闭(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occlusion,SMAO)休克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于松夹后休克时经颈外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0.l ml/(kg·min);治疗组(B组):于松夹后休克时经颈外静脉缓慢静注依诺昔酮50μg/kg(10min内注完),继续以0.5μg/(kg·min),持续泵入。实验期间分别于夹闭前(-1h)、松夹后休克即时(0h)、松夹后休克l h、2h定时记录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pressure,MAP)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blood flow,SMAF)。结果:依诺昔酮能显着增加SMAO休克兔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显着改善SMAO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及缺血脏器的血供。结论:依诺昔酮能显着解除SMAO模型对家兔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08年24期)
袁祥洪,陈应春[3](2008)在《依诺昔酮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依诺昔酮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较为廉价的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一系列的反应得到4-甲基咪唑-2-酮,再与对甲巯基苯甲酰氯经傅克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和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可提高产品的收率,同时工艺简单,原料价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收率可达10%,较文献高;终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MS确证。(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舒宏,周建宁,王彦青,郭春,宋利民[4](2007)在《依诺昔酮的合成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溴丙酮为原料经缩合、水解、环合反应得到4-甲基咪唑-2-酮,后者再与对甲硫基苯甲酸缩合制得目标产物依诺昔酮。其结构经质谱、1H-NMR等确证,总收率为34.14%。改进后的工艺简便,原料易得,易于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舒宏[5](2007)在《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依诺昔酮的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以及抗心衰药物的发展概况,详细介绍了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依诺昔酮的作用机理及药代动力学性质。重点研究了依诺昔酮的合成工艺,对两个关键中间体的合成进行了工艺考察,确定了最佳合成路线。以提高收率、降低成本、简化操作为目标,运用均匀设计法对每一步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丙酮、4-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八步反应合成依诺昔酮,总收率为41.6%,比原文献提高23.3%,依诺昔酮的结构经MS、~1H-NMR确证。优化了重要中间体4-甲基咪唑-2-酮的合成工艺,以溴丙酮为起始原料,经缩合、水解、环合叁步反应制得该中间体,与原有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收率高、条件温和、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收率较原文献提高27.8%。(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7-05-01)
刘海涛,甘晓雅,许勇[6](2005)在《小剂量依诺昔酮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张型心肌病 (DCM )是弥漫性心肌损害所致泵功能减退的慢性疾患 ,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由于心肌损害常较广泛 ,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疗效差且易中毒 ,还由于DCM病程早期 β受体向上行调节 ,后期下行调节[1,2 ] ,对多巴酚丁胺(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阿胜[7](2004)在《口服低剂量依诺昔酮可治疗晚期心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前召开的美国心衰协会第8次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根据EMOTE试验结果,口服低剂量依诺昔酮可以替代晚期心衰患者的静注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美国费城Jefferson医学院医学部的主席,同时也是EMOTE试验研究的负责人Arthur Fe(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04-10-15)
成静[8](2000)在《大剂量依诺昔酮评估肺动脉高压可逆性时测定神经激素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准备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心衰患者中,通过静脉注射依诺昔酮(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观察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的可逆程度的影响,测定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浆神经激素水平,从而评估心衰患者在用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同时,诱发的神经激素变化是否能成为具有诊断意义的检测方法。 方法 选择21例准备行心脏移植手术的心衰患者(NYHA Ⅲ~Ⅳ),插入右心导管测定右心房平均压力、收缩期、舒张期和平均肺动脉压力、平均肺动脉楔压;热稀释法测定(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期刊2000年02期)
马淑涛[9](1999)在《依诺昔酮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对联硫基二苯甲酸(2)和溴丙酮(7)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到对甲硫基苯甲酸和4-甲基咪唑酮,再进行缩合制得依诺昔酮,总收率以2 计为22.95% ,以7 计为4.86% 。(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1999年12期)
卓彩兰,戚敏[10](1999)在《抗心衰药物—依诺昔酮》一文中研究指出依诺昔酮(Enoximone)为新型的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系咪唑酮类衍生物,是一种非甙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兼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作用,静注和口服均有效。能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较少且易耐受,是一种颇有前途的抗心衰药物。 [化学名称]1,3—二氢—4—甲基—5—[4—甲硫基苯甲酰]—2H—咪唑—2—酮。(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工业》期刊1999年01期)
依诺昔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依诺昔酮对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被复制成肠系膜上动脉夹闭(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occlusion,SMAO)休克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于松夹后休克时经颈外静脉持续泵入生理盐水0.l ml/(kg·min);治疗组(B组):于松夹后休克时经颈外静脉缓慢静注依诺昔酮50μg/kg(10min内注完),继续以0.5μg/(kg·min),持续泵入。实验期间分别于夹闭前(-1h)、松夹后休克即时(0h)、松夹后休克l h、2h定时记录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pressure,MAP)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blood flow,SMAF)。结果:依诺昔酮能显着增加SMAO休克兔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显着改善SMAO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及缺血脏器的血供。结论:依诺昔酮能显着解除SMAO模型对家兔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依诺昔酮论文参考文献
[1].冯光玲,丁文娟,冯爱国,伊星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依诺昔酮原料药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J].中国药房.2014
[2].邱日想,王燕莉.依诺昔酮对家兔SMAO模型中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
[3].袁祥洪,陈应春.依诺昔酮的合成[J].华西药学杂志.2008
[4].舒宏,周建宁,王彦青,郭春,宋利民.依诺昔酮的合成工艺改进[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
[5].舒宏.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依诺昔酮的合成工艺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
[6].刘海涛,甘晓雅,许勇.小剂量依诺昔酮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
[7].阿胜.口服低剂量依诺昔酮可治疗晚期心衰[N].医药经济报.2004
[8].成静.大剂量依诺昔酮评估肺动脉高压可逆性时测定神经激素的诊断价值[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0
[9].马淑涛.依诺昔酮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
[10].卓彩兰,戚敏.抗心衰药物—依诺昔酮[J].山东医药工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