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中有幸福,但也不缺乏苦难。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政治要处理欲望、财产、权力等问题。欲望、财产与权力等,假若不是卑下的,那也绝不是高尚的,它涉及俗人俗务。人的这种存在论所与(the given,gegeben),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基础性事件(Ereignis)。在先秦儒家中,荀子一方面高度重视和突出了这一存在论所与,将其设定为自己叙说的逻辑起点,一方面又反复推究如何从此基础性事件中“自然生长”(epigenesis)出公道正义的问题,证明超凡入圣的可能性,从而最终建立了一种“义利两有”政治哲学。
关键词:荀子;义利两有;政治哲学;新生论
对于荀子的政治哲学,代表性的批评意见有两种。一种是强批评:荀子的礼义法度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终不免功利窠臼,而为专制张目。[1]185-186一种是弱批评:虽然荀子有功利主义和德性主义的双重论证,但因主张性恶论,不注重个人性情的自由,所以最终仍主圣王的绝对威权。[2]129-130二者都认为荀子不主张性分中本有道德,因而“本原不足”“不见本源”,导致了礼义法度的“非天生”和“不自然”。
另外,要求被试对词语的褒贬度进行评定,-3代表消极,+3代表积极,社群性词语和能动性词语在褒贬度上相互匹配。积极社群性词语(M=2.13,SD=0.50)和积极能动性词语(M=2.10,SD=0.43),消极社群性词语(M=-1.61,SD=0.58)和消极能动性词语(M=-1.64,SD=0.46)在褒贬度上差异不显著,ts(1)<0.66,ps>0.05。此外,两类词语在笔画上也相互匹配,能动性(M=19.96,SD=5.28)和社群性(M=17.54,SD=4.22)无显著差异,t(1)=3.56,p>0.05。
信息网络渠道是互动行为产生的重要动因。新媒体环境下,沟通交流离不开信息网络[9]。围绕公众号推文及线上直播教学模块,公众号粉丝群体建立和维护了互动交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增加公众号热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活跃度和影响关注度。运营方可以在今后的推文以及线上直播教学模块中,鼓励用户留言、点赞、转发、弹幕等行为,并通过抽奖或者评选最佳留言的方式,来回馈活跃用户;同时,通过开通微社区功能,为学者之间或名师与学者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分享学习及比赛等经验的渠道;此外还可以增加跟踪报道国内大型体育舞蹈赛事的栏目,并在其中设置粉丝投票环节,从而充分提高用户互动性。
天生而自然的政治哲学也就是道德教化形式的政治哲学,非孟子莫属:“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故君曰圣君,相曰贤相。有圣君贤相,则此道德教化之精神即发扬而光大,因而政治清明,风俗淳美,所谓太平盛世也。”[1]205这种道德教化形式因为预设了“备德全美”的自然存在,因而在理论上能够免除外在专制威权的弊病。但论者却也承认,“数千年之历史几无一日而无君,而能合此标准者可谓全无”,因而其实质上只是就教育学术文化而言,对现实政治则“为不足,而须转出国家形式,以及政治形态方面之间接表现形态以补充之”。[1]206-209若着眼于此“转出”,荀子“非天生”“不自然”的政治哲学重现实组织、重礼义之统、重分重义,反比较有客观精神,更合乎政治哲学的概念。[1]172
回归模型建立完毕后,便可将2016年的自变量代入模型对2016年的工业用地量进行测算,得到结果为1 111.4平方公里。
荀子讲过很多让人容易往这方面理解的话。除第一节我们引用过荀子《大略》篇中的“义利两有”外,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亦曰:“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非相》)亦曰:“两情者,人生固有端焉。”(《礼论》)等等这些是否都是在暗示,人之“有义”“有辨”的“有”也是“自然”的?换言之,荀子是否承认,人拥有一颗“现成”的“标准心”,它犹如一座灯塔,标示出危险,引领人生的航船安全回家呢?
于是我们遭遇了困境:“不见本源”“非天生”“不自然”的政治哲学是外在的、专制的;“得见本源”的政治哲学因其“自然”(主观精神和天地精神)的空灵性,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容易被专制威权所僭取。“得见本源”或“不见本源”的儒家政治哲学似乎对于能否避免专制政治并无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重在理解人们在批评荀子“不见本源”时的隐忧,并从此出发检讨荀子政治哲学“义”(道德形式)“利”(国家形式)“两有”的可能性,复反观儒家“道德”的现代内涵。其中心问题是:荀子的“心”是否与“性”一样,也是“自然”的?从“性”出发,是否可以“新生”出“义”?
刘佳把嘴巴捂着,一脸防备地看着我,我咧着嘴,风从缺口漏进嘴里,我向他保证,我不亲你,真的。我还把手竖起来发誓。
一、荀子政治哲学的二重性
荀子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二重性,兼心性、伪性、辨欲、义利等而两有之。对此时贤多有揭示。陈来认为,“荀子政治哲学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情性说’代表的自然欲望原理,一条是‘礼义说’代表的自然理性原理。前者是自然状态的基础,后者使人摆脱自然状态成为可能。”[3]东方朔则把这样“矛盾关系”理解为心与性的“二元结构”:“荀子强调心的地位,性即在心的指导下可以转化,伪而成圣,而心握其枢机也。……要之,荀子言心除有‘知’即心的认识能力之外,还有心的‘行’与‘体’,亦即心的实践能力。”[4]52
梁涛实际上是主张“心善”也应该纳入“人性论”。这是一种强的统合孟荀说,不乏共鸣者。路德斌就指出,荀子的人性论实质是“两层人性论”:“荀子确立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知性主体,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主体”。[7]
梁涛也认为,荀子“实际揭示、说明了人生中的两种力量:以‘性’为代表的向下堕失的力量,以‘心’为代表的向上提升的力量,并通过善恶的对立对人性作出考察,实际是提出了性恶、心善说。”[5]杨国荣也认定,“按荀子的理解,自然意义上的欲望和前思后量意义上的理性思虑在人身上兼而有之。正是理性的思虑,使人超越了单纯的感性欲求,趋向于更为合理的取舍。”[6]
互联网具有的无边界特征,高校可以和当地政府合作,在互联网上打造农村电商远程教育平台,电商课程上网,配套相关视频等资源,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在平台上还应建立讨论版块,电商从业人员可以针对实际中的问题发起讨论,高校教师、学生和专家等回答,拓展农村电商培训的渠道,提升培训的实质作用。
这似乎回答了“心”究竟是否应该被纳入“性”的问题,即,“受令”心是性,可专名为性而不叫心;但荀子却不认为作为“标准”的“出令”心是性,这样的心应该是学而始能的伪。但是,荀子是否可以承认,“伪”“义”“辨”②在荀子的语汇中,伪、义、辨与分、礼、义等是同一层次的,又可以有不同的侧重。一般说来,伪、辨、分(fēn)的结果,作为社会规范体系,即是礼;礼作为一种意识和原则,就是义、分(fèn)。本文不作特别的区分,只随上下文选择较为合适的语汇。等也是生而具有、生而本有、自然而然的?
对学生来说,有效、准确且富有成效的沟通技能取决于语法和词汇这两大有利条件,可是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却把语法忽视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语言教学,应该强化语法教学,把语法教学作为这个语言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动物性的“性”是“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正名》)的“性”,是“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性恶》),可以称之为自我保存自我爱重(Self-love),本身并不是“恶”。缺乏了这一面相,人同样不能成其为人,而仿佛水火草木一般的存在。在此,荀子甚至还说到了“性质美”(《性恶》)。
综上概而言之,荀子政治哲学的二重性至少可以得到两种理解。“两层人性论”主张善恶、性伪、义利等都是荀子人性论的“事实”,欲望和德性同样“自然而有”,甚至只有德性的“自然”才“更加自然”,是人之人为的“真性”和“大本”。照此说来,荀子的德性也是内在的和天生的,有其必然性与普遍性。但“心性二元结构”则极力避免荀孟同流,因此就有了天赋能力与不自然德性、德性的内在性与非先验性等等“笨拙”的表达,主张荀子的德性是“内在的”,但却不肯直接说人有“天生”或“自然”的德性。
问题被逼迫了出来。“内在的德性”难道不是“自然”的德性吗?“内在”但却“非天生”“不自然”的德性,究竟是什么意指?“自然”可以区分为“内在的自然”与“外在的自然”么?荀子的义利两有,究竟如何“有”?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解答,必将揭示出荀子政治哲学的独特性。
二、荀子政治哲学的心性裂隙
一般说来,学者们大都同意如下三点。
(1)荀子所说的“性”,并不是孟子所说的“性”,二者同名而异实:在孟子,“性”标明人的本质(Essence),是把人和禽兽区别开来的性质;在荀子,“性”则表征人与其他动物所同具的性质,是把人和禽兽联系起来的性质。
东方朔刻意的模棱两可则把“性恶”视为通达“善”的“一种必要的理论构想”。[4]164-165与此呼应,在王楷看来,荀子的道德论证具有“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德性伦理学”的“两层结构”,“荀子的德性论呈现为一种综合了后果论的道义论”。[8]在稍早的一篇文章中,王楷把这种有趣的观点表达为“德性的内在性与非先验性的双重属性”。[9]冯耀明指出其中的关节点,是因为荀子的“伪”既是“德性”“成果”(result),也是“思虑性”的“能力”(capacity),后者“先天而内具”,有“内在性”和“本有性”,前者却一定是“后成”的。[10]
质言之,承认仁义内在并不构成荀子的独特性,荀子的重点不在“人是否具有道德本心”,而在“人如何能够建造出正理平治”,因而荀子政治哲学必须保持心与性的裂隙,以足够的张力来支撑起“天生人成”的人类历史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荀子的概念逐渐分化并确定了下来,心的情性义被命名为性或欲,而有恶之名(利心);能塑义被正名为礼义或伪,而得善之果(义心);知能义则获得了心的专名,即恶以求善(知心)。
在此之后,二重性问题突出,争论渐多。
1.“材性知能”生而具有、生而本有、自然而然,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有
荀子区分了“材性知能”的三个层次。第一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恶害,是生而具有的情性,即自然欲望和本能;第二层,目耳口鼻身的接受性,是生而具有的知能,即自然的感知分辨能力;第三层,注错习俗的多样可能性,指生而具有的能塑义,即人格发展在原始素材上的可变能力(《荣辱》)。
看到这样几幅画,老樟树下的喧闹突然死一般的寂静了。周老相公、周大毛,周阿龙等没有一个人说话,李老师一下子乐了,说,怎么了,怎么了,想不到吧想不到吧,咱岭北出人才啊,出了个画画小天才啦!
第一层中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是自然欲望,似能离社会而有;好利恶害则与好荣恶辱为一类,属社会欲望。第二层能力粗看起来是自然能力,但实际上也不能离社会而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演绎已经证明,人的感性知性能力有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是从后者中“剥离”出来的。[11]141-145用马克思的话说,只要是人的感觉,那它就一定是一种社会存在物。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严格照此说来,荀子所谓的自然而然的先天“性恶”之“性”,同样是外在的、后天获得的。但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性恶”并非“科学事实”,而只是荀子政治哲学的必要预设和逻辑起点。由此也可以引出荀子建构论(constructivism)的“义”究竟如何与道德实在论(realism)相贯通的问题,理性的有限性与实践的非理性共同拱卫出存在的可能性,某种“绝望的跳跃”(salto mortale)横亘于人类理性之前,荀子的“圣王”也就如同康德“共和国的强制力”那样,必然作为实现法权自由的前提条件而出现。第三层荀子更多地以“伪”言之,更不可能是非社会的存在。总体来说,荀子的“性”生而具有、生而本有、“自然”而然,但却一定不能离开社会而有,是“群”的“自然”存在。
2.既然“人生不能无群”(《王制》),“性”本身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而必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那么区分“无所谓恶的自然之性”与“恶的顺其性”的界线又何在呢
界线在于“心”。“心”同时“知道”界线的两边,一方面在“性”以“内”,是“自然”的;一方面在“性”以“外”,是“人为”的。前一方面,“心好利”,心与目耳口身等共同表现为“天情”“天官”(《天论》),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后一方面,“心知道”(《解蔽》),“心也者,道之工宰也”(《正名》),“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天论》),心跃出以为主宰,人与人间或有异。这样,也就有了“以心说心”的循环,善恶由此分途(《正名》)。即是说,心既“自然”又“人为”、既“受令”又“出令”、既是被检查的“对象”又是检查所采用的“标准”,恶既与心无关又起源于心,仿佛荀子是自相矛盾的,而引生俞樾等人关于天官之数究竟是五个还是六个、天君是否属于天官等等争论。[12]
3.荀子的“心”究竟是否可以被纳入“性”
作为荀子政治哲学的出发点,性被设定为生而具有、生而本有、自然而然,此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性恶》),亦所谓“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正名》)。如上所述,心既在性之内又在性之外,那么前一方面的心就是性,也是自然的,“性”的三层内容也可以看作是“心”的情性义、知能义和可塑义,性无善无恶心也无善无恶;后一方面的心则涉及人为,但作为“标准”却是纯善无恶,而不即是性。恶只能起源于两方面的心的夹缝,即“以心说心”的循环中。若依陈来的讲法,前一方面的心代表自然欲望原理,后一方面的心代表自然理性公理,欲和心的双行机制其实也就是心自身的双行机制,善恶正因双行机制而显。这样,心的双行机制也就意味着心自身的性、伪两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恶》)
既然义利两有,那么是否可以说荀子同时也以“义”为“性”?从陈来和杨国荣的观点中或许能够马上推出这样的结论,但两人却没有给出这种结论。东方朔则刻意保持一种犹豫不决、模棱两可或含混不清。只有梁涛明确强调荀子的心首先就是道德直觉心。
其菜系烹饪技法较为丰富,其常用烹饪技法有蒸、炒(生炒、熟炒、软炒、拉油炒)、煎(干煎、湿煎、煎封、半煎炸)、炸(酥炸、脆炸、脆皮炸、吉列炸)、(盐 、锅上 )、灼、扒、浸(水浸、汤浸、油浸)、烩(白烩、红烩)、扣、炖、酿、焖、汆、滚、煲、泡(油泡、汤泡)、烤、卤、熏、拌、烧等几十种之多。
依“两层人性论”,义、辨同利、欲一样先天而本有,因此主张荀子同孟子一样都是仁义内在论者。依“心性二元结构”,义和辨同样本有,但却不是先天、自然的本有,而是后天、人为的本有。两者都不认为荀子“不见本源”,但后者更重视荀子辨说的策略。如果从辨说策略来看,性恶是荀子政治哲学必要的理论预设和假设起点,有义有礼有辨等是其必然的推论延伸和逻辑终点,沟通起点与终点的桥梁或者说实际活动则只能是伪,即那个“以心说心”的历史文化循环过程。这也可以理解为:荀子政治哲学只是要从性恶出发,来逼迫和建造人类礼义的本原大厦,反过来以此拱卫个体自我保存自我爱重(Self-love)活动的实现,防止它们被一切可能的凄风苦雨摧残。
(3)“恶”的根源在对“性”随顺或放纵,即因“顺是”(《性恶》)而来的“偏险悖乱”(《性恶》),在这个地方荀子说“性恶”。
三、荀子政治哲学的新生论
如果说心、性、伪等概念是荀子在追问“如何建造出正理平治”问题时的逻辑区分,那么就可以不用避讳性恶论等。[13]性恶论是荀子思想的基石,必须从这块基石出发,来构想荀子的政治哲学。这其中的关节点,是荀子坚持认定“顺”“本始材朴”则为“性恶”,又明确反对“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性恶》)的设定,从而把善、恶都归诸“人为”。
“人为”意味着没有现成的善也没有现成的恶,所谓的性恶、心善都只能是在“以心说心”的过程中带出来的,道德是人自己的作品。[14]这同时意味着,人自己创造了自己。[3]不过,若把一切只看成是永恒的过程,只有运动而没有静止,那便取消了一切。如果说,荀子突出了人类“天生人成”的永恒历史实践过程,它构成了荀子政治哲学的“线”,那么,荀子还特别强调唯有心才能支撑起这个过程,能知义的心构成了荀子政治哲学的“点”。就“线”而言,不存在“现成”的自然德性;就“点”来看,德性又是内在的。荀子的这种“点线结合”的政治哲学,可以被理解为“心的新生论(epigenesis)”。
按东方朔的理解,epigenesis可以溯源到利科(P.Ricoeur)。①东方朔,徐凯:《情性与道德转化——荀子论“化性起伪”如何》,《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作者指出:“在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结构中,并不存在‘现成’的道德倾向,但如果我们从‘渐成论’(epigenesis)的角度上看,在荀子那里,行道德之事并非不可能有任何内在的动机,否则,荀子所主张的‘先义而后利’(《荣辱》)、‘以义制利’(《正论》)就无法得以索解。”实际上,至少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就已经特别地把自己的理论命名为“纯粹理性之新生论(epigenesis)”。[15]47,60,97Epigenesis也被译为“渐成说”“渐化论”“渐成论”“后成说”等,由前缀“epi-”与词干“genesis”构成。前缀表示“在…之前”“在…之后”“在…之间”等义;词干表示“起源”“发生”“创始”诸义,在《圣经》中Genesis也即《创世记》。康德用它说明,作为知识论的“最高点”的“统觉之综合的统一”是从经验中演绎或剥离出来的,因而既在经验之前而能够保证人为自然立法,又在经验之后而以在我之外的物的存在为前提。即是说,虽然纯粹自我意识似乎带有极强的“唯我论”“唯心论”或“观念论”的色彩,但实际上康德并非没有看到或者虽然看到但却轻视、忽略了其历史文化内涵,这一内涵后来为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等人用浓墨重彩展示了出来。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各个领域的企业都在以发展经济为主,但忽略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内部人员的自身素质问题,很多企业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行为能力不强的问题[3]。财务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太过局限,而且企业也没有对这部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所以,这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的意识和管理的质量上比较落后,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上难以提供良好的建议,因此提升人员自身素质是极其必要的[4]。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培训,普及一些专业知识,以便为企业在投资或是改革上提供更多更好建议,在决策方面可以做得更完善,避免引领企业走下坡路。
具体到荀子的政治哲学,“心的新生论”就是要从“利感”中生出“义感”。[16]257-262荀子至少要讲明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心的根源:“利心”的存在给出了礼义之所起的必要性和理由,心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荀子说,“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富国》)这个“数”,就是“必然”的“天数”(《富国》《王制》),就是人的存在论所与(the given,gegeben)。它标明了人类存在的先天规定性:人生天地间,无法离群索居,而又同欲同求,只能在其间讨生活(《王霸》《荣辱》)。换言之,只要人生无法离群索居而又同欲同求,则必然因自我保存自我爱重(Self-love)而“争饮食”“争财货”“争名”“争国”“争胜”“争色”“争功”“争职”“争能”“争地”“争利”等。
或许有人会说,荀子论说的前提是短缺经济,只要生产力发达了,经济富足了,荀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种观点没有看到,“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正论》),幸福生活、美好生活无极限。否则也就没有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等经济学的现象,以及集权、威权、极权等等政治学的现象。而且,“王者兼而有是者也”(《王霸》),后者必然包裹前者。
因此,人的存在论所与突出了人所无法选择或避免的规律性事件,人如果不能得其“宜”与“用”,结果只能有一个,那便是人类因自我爱重而自我伤害。要避免这样的“恶果”,则必须有礼义(《王制》)。
人们批评说,荀子这是在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张目。统治者“居如大神,动如天帝”而老百姓则抱头鼠窜“莫敢视望”(《正论》),只有统治者才可以“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而无强、无忍、无危(《解蔽》);或者说此消彼长,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是建立在对百姓的残酷压榨和剥削之上的。撇开具体的历史境域不谈,如此批评仍然是不公平的。荀子明确同柏拉图一样,要求在金银铜铁之中举贤废疲(《王制》)。因此,“王者兼而有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等,不过是在说,人人都想过上王一样的生活。
2.心的起源:“知心”的存在给出了礼义之发生的历史过程,心的起源在于人们相争时的长虑顾后
“争”既然是“天数”,也可以理解为“天职”“天功”“天情”“天官“天君”“天养”“天政”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虽然荀子讲“明于天人之分”,但这个“明分”本身又可以在根本上归之于天。只有上天赋予了人天官、天君,人才可以用它来感觉、思维和算计,人的参、治才是可能的(《天论》)。所以,“欲→求→争→虑→伪”是一条鞭地“自然”如此(《正名》),“伪”既是争的活动或过程,也是活动或过程的成果,如此往复循环(《不苟》《正名》《礼论》)。在此基础上,荀子才讲人有分、有义、有礼等。这就是心的历史起源。这里略约提及两点。
其一、兼权孰计中包括了明分使群、加强生产、发展经济等内容。这方面的内容,《王制》《富国》《王霸》《荣辱》等篇较多讨论,现在看来或许特别重要。不过,由于“人人都想过上王一样的生活”,因此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各种财富的增长等,并不能从本质上消弥“争”,“礼义”仍然是人类社会的必须品。
其二、被抛入文明状态中的人已经无法在其生存中再经历这个起源过程了,但却必然以接受教化的形式“重演”这个起源过程。因此,就政治哲学而言,人们或许并不能在真实的历史中寻找到纯粹性恶的“自然状态”,今人也无法经验纯粹性恶的“自然状态”,但性恶却仍然是合情、精明而必须的基本设定和理论出发点。
例9:学生历史课梦中穿越到古代的片段,为了烘托气氛,设计了行云流水般中国泼墨风格的动画遮罩转场。剪辑时将古装片段插入视频轨,打瞌睡片段插入“覆叠轨”,打开覆叠轨视频的“遮罩和色度键”,勾选覆叠选项,下拉表中选择“视频遮罩”,选择下载好的泼墨视频动画做遮罩。呼应主题的泼墨动态转场方式,自然的将场景由现代课堂转换到春秋时期,流畅的进行了时空转换。给人以难忘的视觉冲击,顺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当然,严格说来,到此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其心正其口腹”(《荣辱》),“知心”可以因算计而“止”于此,也可以因兼权孰计而达于彼。彼、此之间仍然是“自由”的,“善”或者“恶”反倒成了次要的事情。就此而言,人们相争时的“长虑顾后”仍然是一种“渐修”,而无法“顿悟”到一种能够作为原则的,独立、客观而超越的“义心”。
四、荀子政治哲学辩证法的辩证
荀子从“利心”出发,经过“知心”的兼权孰计长虑顾后而得人之“宜”与“用”的过程似乎是永无止境的,从“算计”着养生、养财、养安、养情,到“一之于礼义”以为普遍的法则或原则,这中间仿佛永远隔着一丝裂隙(gap)。此所谓“一间未达”也。此间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辩证法:就理论上而言,必须承认礼义法度的跳跃而出,即承认某种非连续性的存在;在实践上,人类历史又只有一个永恒的连续性过程。[16]264
(4)不同阶段航标巡检的安全管理措施。就现阶段航标巡检的工作来看,相关巡检人员除了要定期的进行航标巡检工作,也要在特殊时期展开不定期的巡检工作,例如春节前后、特殊不良天气前后、重大活动前后(外国领导访问、海博会等等)。针对不用的阶段,航标巡检的安全管理也要对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荀子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强调“学也者,固学止之也”而要求圣王尽伦尽制(《解蔽》)。不过,这个“止诸圣王”似乎还有些含混。人们或者据此批评荀子的“义心”的非自然,起源于外在的威权,难以与专制王权区分清楚,转手即为申韩;或者把圣王当作一种典范(muster)、一种象征(symbol),当作一种范导性原则(regulative principles)而非建构性原则(constitutive principles)①参阅康德:《判断力批判》,《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49页;陈迎年:《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的美学精神》,第189页。,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某种方向、范导。这两种致思理路间的差别是巨大的。关节点在于,对于从“利心”到“义心”的可能性而言,“最开始之时”(at first beginning)可能一方面不存在(纯粹的自然),一方面时时刻刻又都是“最开始之时”(历史的自然)。
“自然”在这里分化了。很多研究者认为,性善论之所以是自然的,是因为它让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无尽纷扰有所止,而荀子固然看到学之所止的重要性,但因为他坚持性恶论,辩证的无限进程实质上也就不能真正地停止,最终只好拉出一个外在的圣王。②牟宗三:《超越的分解与辩证的综和》,《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7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第463页;《康德第三批判讲演录(十五)》,载《鹅湖》月刊(台北)第二七卷第五期。这是人们批评荀子“本原不足”“不见本源”的真指。
荀子讲:“今夫亡箴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也,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心之于虑亦然。”(《大略》)“眸而见之”正有“当下成佛”的味道,而让辩证法的无限进程有了止处。[12]但是,这个“止”一定是“不自然”的吗?荀子政治哲学中有无“自然”的“辩证法的辩证”?③有意思的是,若严格讲来,既然“‘无限进程’与‘当下成佛’这两句话要同时成立”,那么牟宗三应该同时肯定:1.孟子似乎也应当有辩证的历程,其辩证法的辩证“顺”性善而来;2.荀子“欲→求→争→虑→伪”的工夫辩证历程不可或缺,其辩证法的辩证“逆”性恶而止;3.如若衡之于中西判教的“顺之则生天生地,逆之则成圣成贤”义,则孟子的“顺”恰恰是“逆”,荀子的“逆”反倒是“顺”;4.这同时意味着,荀子类黑格尔,辩证法的辩证即是以孟子统荀子。参阅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牟宗三先生全集》第9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第281页。
或曰:在《儒效》篇中荀子连续用三个“俄而”“这种略带些轻佻的特殊的修辞”,用以说明性恶之人转而即能够一之于礼义的那种“快捷”。①东方朔:《差等秩序与公道世界:荀子思想研究》,第241、69页。若就“止”来看,无论是“俄而”还是“眸而”,荀子都毫无“快捷”之意,而是强调“义心”之出现必须在理论上承认“跳跃”的合法性、必然性和自然性。“跳跃”就是人“消掉”“其心正其口腹”的辩证历程,而让礼义法度艰苦卓绝地挺立起来。
就此而言,荀子的“义心”也是一种“自然”,但显然远离了纯粹的抽象,是“历史的自然”“人为的自然”。荀子的故事突出了存在论所与对于人的限定,承认同欲同求的争斗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性事件,因而更适合从“道德”“自然”地扩展到“国家”。如此说来,荀子的“义利两有”更易于讲出一种政治哲学来,更适合于共和国,而非如孟子那样适合于一切时代。或许也是基于这点,牟宗三虽然批评荀子“不见本源”,但却表彰“其庄严稳定足以为外王之极致,于中国文化史上,盖亦无与伦匹也”。[1]172
参考文献:
[1]牟宗三.名家与荀子[M]//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三松堂全集:第6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陈来.情性与礼义——荀子政治哲学的人性公理[J].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1).
[4]东方朔.合理性之寻求:荀子思想研究论集[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
[5]梁涛.荀子人性论辨正——论荀子的性恶、心善说[J].哲学研究,2015(5).
[6]杨国荣.自然之性与社会之人——《荀子·荣辱》札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7]路德斌.荀子:“心伪”与“大本”——从清儒荀学研究的不足看荀学复兴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J].邯郸学院学报,2017(3).
[8]王楷.从“仁者利仁”到“仁者安仁”——荀子道德论证的两层结构[J].哲学与文化,2008(10).
[9]王楷.性恶与德性:荀子道德基础之建立——一种德性伦理学的视角[J].哲学与文化,2007(12).
[10]冯耀明.荀子人性论新诠:附《荣辱》篇23字衍之纠谬[J].政治大学哲学学报,2005(14).
[11]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12]陈迎年.荀子两心论辨正[J].现代哲学,2017(1).
[13]廖名春.由《荀子》“伪”字义论其有关篇章的作者与时代[J].临沂大学学报,2015(6).
[14]东方朔,徐凯.荀子的道德动机论——由Bryan Van Norden与Davie B.Wong的论争说起[J].学术月刊,2018(1).
[15]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2005.
[16]陈迎年.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的美学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2013.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2019)01-0050-06
收稿日期:2018-09-10
项目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国家与心性:牟宗三政治哲学批判”(2016BZX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迎年(1974-),男,陕西耀州人,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哲学博士。
(责任编辑:刘文星)
标签:荀子论文; 自然论文; 哲学论文; 政治论文; 德性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儒家论文; 《邯郸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国家与心性:牟宗三政治哲学批判" (2016BZX004)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