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马达装置,该马达装置具有马达部和对马达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支承部件具有:马达支承部,其设置有贯通孔;固定部,其固定在马达装置以外的部件上;以及连接部,其将马达支承部与固定部连接。贯通孔朝向与马达部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向开口。贯通孔供所述马达部沿轴向贯穿插入。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粘接剂的一部分与马达部连接。在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部,该凹部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至少填充有粘接剂的另一部分。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马达装置,其具有马达部和对所述马达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马达支承部,其设置有贯通孔;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马达装置以外的部件上;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马达支承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贯通孔朝向与所述马达部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向开口,所述贯通孔供所述马达部沿轴向贯穿插入,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粘接剂的一部分与所述马达部连接,在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部,该凹部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至少填充有所述粘接剂的另一部分。
设计方案
1.一种马达装置,其具有马达部和对所述马达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
马达支承部,其设置有贯通孔;
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马达装置以外的部件上;以及
连接部,其将所述马达支承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所述贯通孔朝向与所述马达部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向开口,
所述贯通孔供所述马达部沿轴向贯穿插入,
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粘接剂的一部分与所述马达部连接,
在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部,该凹部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至少填充有所述粘接剂的另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包含多个第1凹部,多个该第1凹部分别配置在相对于包含所述马达部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呈面对称的周向位置上,
所述平面通过所述连接部的周向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包含第2凹部,该第2凹部设置于隔着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连接部对置的周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马达部与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之间设置有缓冲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所述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马达部与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凹部以外的径向内端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部具有:
壳体;
轴,其在轴向的至少一侧从所述壳体突出;以及
偏心锤,其固定在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端部,并且能够与所述轴一起沿周向进行旋转。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搭载在移动设备上的振动产生装置,公知有振动马达。例如,日本特开2012-070592号公报公开了使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等的振动马达。在该振动马达中,马达的旋转轴贯穿插入于支承部件的贯通孔,在旋转轴上安装有偏心锤。振动马达被安装于偏心锤与马达之间的支承部件支承在印刷基板上。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2-070592号公报中,振动马达的轴向一侧端部被支承部件支承。即,振动马达以悬臂状态安装在印刷基板上。因此,在贯通孔中,由于马达的振动而在马达与支承部件之间产生噪音。特别是,越远离固着在振动马达的印刷基板上的支承部件的腿部,该噪音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抑制或防止在马达部与支承部件之间产生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马达装置具有马达部和对所述马达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具有:马达支承部,其设置有贯通孔;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马达装置以外的部件上;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马达支承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贯通孔朝向与所述马达部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向开口。所述贯通孔供所述马达部沿轴向贯穿插入。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粘接剂的一部分与所述马达部连接。在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内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部,该凹部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至少填充有所述粘接剂的另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马达装置,能够抑制或防止在马达部与支承部件之间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安装在基板上的马达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支承部件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3A是示出支承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B是示出支承部件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马达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马达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0:马达装置;200:基板;200a:基板开口;1:马达部;11:壳体;111:托架;12:轴;13:偏心锤;2:支承部件;2a:连接部分;21:马达支承部;21a:贯通孔;210:凹部;211:第1凹部;212:第2凹部;22:固定部;23:连接部;23a:凹坑;3:粘接剂;4:缓冲部件;RA:旋转轴线;Ad:轴向;P:平面;Ad1:轴向一侧;Ad2:轴向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马达装置100中,将与后述的轴12的旋转轴线RA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从后述的支承部件2向后述的偏心锤13的沿轴向的朝向称为“轴向一侧Ad1”,将从偏心锤13向支承部件2的沿轴向的朝向称为“轴向另一侧Ad2”。在各个结构要素中,将轴向一侧Ad1的端部称为“轴向一侧端部”,将轴向一侧端部的轴向位置称为“轴向一侧端”。另外,将轴向另一侧Ad2的端部称为“轴向另一侧端部”,将轴向另一侧端部的轴向位置称为“轴向另一侧端”。另外,在各个结构要素的表面上,将朝向轴向一侧Ad1的面称为“轴向一侧端面”,将朝向轴向另一侧Ad2的面称为“轴向另一侧端面”。
而且,有时将与旋转轴线RA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的轴12的旋转方向称为“周向”。将沿径向接近旋转轴线RA的朝向称为“径向内侧”,将沿径向远离旋转轴线RA的朝向称为“径向外侧”。在各个结构要素中,将径向内侧的端部称为“径向内端部”,将径向外侧的端部称为“径向外端部”。另外,在各个结构要素的侧面中,将朝向径向内侧的侧面称为“径向内侧面”,将朝向径向外侧的侧面称为“径向外侧面”。
另外,以上所说明的方向、端部、以及面等称呼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机器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等。
<1.实施方式>
<1-1.马达装置>
图1是示出安装在基板200上的马达装置100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中,马达装置100设置于基板开口200a的内侧并固定在该基板200上,其中,该基板开口200a设置在基板200上。如图1所示,马达装置100具有马达部1、支承部件2以及粘接剂3。
<1-1-1.马达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部1是偏心马达。通过在马达部1中采用便宜的偏心马达,能够降低马达装置100的成本。如图1所示,马达部1具有壳体11、轴12以及偏心锤13。
壳体11收纳马达部1的转子和定子(省略图示)以及轴12的轴向另一侧端部。在马达部1的轴向一侧端部上,轴12的轴向一侧端部和托架111从壳体11向轴向一侧突出。另外,托架111是壳体11的一部分,呈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的圆柱状。
轴12是圆柱状的部件,能够通过马达部1的驱动而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轴12像上述那样从壳体11的轴向一侧端部向轴向一侧突出,但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从壳体11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向轴向一侧和轴向另一侧突出。即,轴12只要在轴向的至少一侧从壳体11突出即可。
在壳体11的外部,偏心锤13固定于轴12的轴向一侧端部,能够与轴12一起沿周向进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偏心锤13的从轴向观察的平面形状呈半圆状,并且偏心锤13呈沿轴向延伸的柱状。偏心锤13的径向的重心位于从旋转轴线RA向径向外侧偏离的位置。因此,通过使偏心锤13以旋转轴线RA为中心进行旋转,在马达部1上产生径向的振动。
<1-1-2.支承部件>
图2是示出支承部件2的结构例的立体图。支承部件2对马达部1进行支持。支承部件2具有马达支承部21、固定部22以及连接部23。另外,马达支承部21的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
固定部22固定在马达装置100以外的部件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2在基板开口200a的周缘部处固定于基板200。另外,固定部22的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2个,但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1个或者3个以上的多个。
连接部23将马达支承部21与固定部2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3的从轴向观察的平面形状呈圆弧状,并且连接部23沿轴向延伸,例如具有利用包含轴向的平面分割沿轴向延伸的圆筒而得到的形状。在连接部23的径向内侧收纳有马达部1中的比基板200的表面向该表面的法线方向突出的部分。连接部23的径向内侧面与马达部1的径向外侧面对置。
连接部23的轴向一侧端部以连接部分2a集中于一部分的周向位置的悬臂状态与马达支承部21连接。马达支承部21相对于连接部23弯折,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连接部23弯折为直角。另外,连接部23的周向的两端部与固定部22连接。因此,固定部22经由连接部23将马达支承部21固定在基板200上。
在连接部23的轴向中央且周向中央处,设置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坑23a。凹坑23a是焊接痕迹。在凹坑23a的径向内端部,连接部23与马达部1焊接。更具体而言,凹坑23a的径向内端部与马达部1的径向外侧面焊接而被固定。
<1-2.马达支承部>
接着,对马达支承部21的结构进行说明。马达支承部21对马达部1进行支承,特别是对马达部1的轴向一侧端部进行支承。马达支承部21呈与轴向相交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轴向垂直地扩展。在马达支承部21上设置有贯通孔21a。贯通孔21a朝向与马达部1的旋转轴线RA平行的轴向开口。贯通孔21a供马达部1沿轴向贯穿插入。即,轴12和托架111贯穿插入于贯通孔21a。
例如,在贯穿插入前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侧面上涂布粘接剂。或者,也可以在贯穿插入后在贯通孔21a与托架111之间填充粘接剂。因此,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经由粘接剂3的一部分与马达部1连接。另外,这里的“粘接剂3的一部分”是填充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侧面中的没有设置后述的凹部210的部分与马达部1(的托架111)的径向外侧面之间的粘接剂3。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托架111的径向外端部连接。换言之,通过粘接剂3使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马达部1的托架111的径向外端部粘接起来。
而且,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设置有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210。凹部210的数量在图2中是2个,但也可以是1个或者3个以上的多个。在凹部210中填充有粘接剂3的另一部分。另外,这里的“粘接剂3的另一部分”是填充于凹部210的内部的粘接剂3。
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填充在凹部210中的粘接剂3,能够提高马达部1与支承部件2的马达支承部21的固定强度。例如,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与马达部1之间的粘接剂3的填充不足的情况下、或者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直接与马达部1对置或连接的情况下等,有时马达部1不能充分地固定在马达支承部21上。在这些情况下,因马达部1的振动会导致在马达部1与马达支承部21之间产生噪音。针对于此,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提高马达部1的固定强度,能够抑制或防止在马达部1与支承部件2之间产生噪音。
<1-2-1.凹部>
优选为,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凹部210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多个。通过将凹部210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能够在周向上更加平衡地得到如下效果:通过提高马达部1的固定强度而抑制或防止在马达部1与支承部件2之间产生噪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凹部210等间隔配置。但不限定于该例示,凹部210也可以以不均等的间隔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凹部210包含2个第1凹部211。第1凹部211分别配置在相对于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平面P呈面对称的周向位置上。另外,平面P包含马达部1的旋转轴线RA,并且通过连接部23的周向中央。在从轴向观察时,通过将第1凹部211像这样配置,使平面P的两侧的马达部1的固定强度的偏差变小。因此,旋转轴线RA不容易随着马达部1的振动而向与该旋转轴线RA和平面P垂直的方向偏移。因此,能够在平面P的两侧抑制因马达部1的振动而产生噪音。
<1-2-2.凹部的变形例>
或者,如图3A所示,凹部210也可以包含第2凹部212。图3A是示出支承部件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在图3A中,凹部210包含1个第2凹部212。第2凹部212设置于隔着旋转轴线RA与连接部23对置的周向位置。更具体而言,第2凹部212设置于隔着旋转轴线RA与马达支承部21和连接部23之间的连接部分2a对置的周向位置。
或者,如图3B所示,凹部210也可以包含第1凹部211和第2凹部212这两者。图3B是示出支承部件2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在图3B中,凹部210包含2个第1凹部211和1个第2凹部212。
在图3A和图3B中,凹部210包含第2凹部212,该第2凹部212设置于隔着旋转轴线RA与连接部23对置的周向位置。通过设置第2凹部212,提高马达部1在隔着旋转轴线RA与连接部23对置的周向位置上的固定强度。例如,如图2~图3B所示,在连接部分2a以集中于一部分的周向位置的悬臂状态将马达支承部21连接于固定部22的情况下,在隔着旋转轴线RA与该连接部23对置的其他周向位置,马达部1振动时的马达部1相对于马达支承部21的相对轴向位移为最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在轴向位移为最大的周向位置的第2凹部212内的粘接剂3,而充分地使马达部1保持在马达支承部21上。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因马达部1的振动而产生噪音。
<1-3.马达装置的变形例>
接着,对马达装置10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有时对同样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1-3-1.第1变形例>
图4是示出马达装置100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马达装置100除了具有马达部1、支承部件2和粘接剂3之外,还具有缓冲部件4。缓冲部件4是粘接剂3以外的部件,缓和马达部1的振动。缓冲部件4例如使用橡胶制的、树脂制的弹性材料以及多孔材料。
缓冲部件4设置在马达部1与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之间。通过设置缓冲部件4,而缓和马达部1的振动,因此不容易传递至马达支承部21。因此,能够降低在马达部1与支承部件2之间产生噪音。
在第1变形例中,缓冲部件4收纳于凹部210。另外,在图4中,设置在马达部1与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之间的所有的缓冲部件4被收纳于凹部210。但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是,一部分的缓冲部件4被收纳于凹部210。即,只要缓冲部件4的至少一部分收纳于凹部210即可。
根据该结构,即使将缓冲部件4较少地设置在马达部1与贯通孔21a的凹部210以外的径向内端部之间、或者没有将缓冲部件4设置在两者之间,也能够利用凹部210内的缓冲部件4缓和马达部1的振动。另外,例如,通过以使缓冲部件4收纳于凹部210的状态将马达部1插入于马达支承部21的贯通孔21a,能够将缓冲部件4设置在马达部1与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之间。因此,使马达装置100的组装变得容易。
另外,缓冲部件4的剩余的一部分也可以设置在马达部1与贯通孔21a的凹部210以外的径向内端部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得到与后述第2变形例同样的效果。
<1-3-2.第2变形例>
图5是示出马达装置100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在第2变形例中,缓冲部件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马达部1与贯通孔21a的凹部210以外的径向内端部之间。即,缓冲部件4设置在马达部1(的托架111)的径向外侧面与贯通孔21a的径向内侧面中的未设置凹部210的部分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缓冲部件4配置在马达部1与马达支承部21之间的间隔更狭小的部位。因此,利用缓冲部件4有效地缓和了马达部1的振动,因此使振动更加不容易传递至马达支承部21。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在马达部1与支承部件2之间产生噪音。
<1-4.总结>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马达装置100具有马达部1和对马达部1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2。支承部件2具有:马达支承部21,其设置有贯通孔21a;固定部22,其固定在马达装置100以外的部件上;以及连接部23,其将马达支承部21与固定部22连接。贯通孔21a朝向与马达部1的旋转轴线RA平行的轴向开口。贯通孔21a供马达部1沿轴向贯穿插入。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粘接剂3的一部分与马达部1连接。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部210,该凹部210向径向外侧凹陷并且至少填充有粘接剂3的另一部分。
根据该结构,通过填充于凹部210的粘接剂3,能够提高马达部1与支承部件2的马达支承部21的固定强度。例如,在贯通孔21a的径方向内端部与马达部1之间的粘接剂3的填充不足的情况下、或者在贯通孔21a的径向内端部直接与马达部1对置或连接的情况下等,有时马达部1不能充分地固定在马达支承部21上,因此因马达部1的振动会导致在马达部1与马达支承部21之间产生噪音。针对于此,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提高马达部1的固定强度,能够抑制或防止在马达部1与支承部件2之间产生噪音。
<2.其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而进行实施。另外,利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事项能够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任意组合。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在马达部1中使用了偏心马达,但不限定于该例示,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振动马达。例如,马达部1也可以是产生1个方向的振动的线性振动马达。或者,马达部1也可以不是振动马达,也可以是在驱动时产生比较大振动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对马达部固定在规定的部件上的马达装置有效。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0731.2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JP
国家/省市:JP(日本)
授权编号:CN209593170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H02K 5/24
专利分类号:H02K5/24;H02K7/06
范畴分类:37A;27C;
申请人: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第一申请人: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申请人地址:日本长野县
发明人:小林俊夫;西泽贵光
第一发明人:小林俊夫
当前权利人: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代理人:于靖帅;黄纶伟
代理机构:111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JP2018-048147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