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氧老化论文_邓军,郑燕,潘志城,邵艺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氧老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腈橡胶,橡胶,性能,沥青,环氧,麦秸,力学性能。

热氧老化论文文献综述

邓军,郑燕,潘志城,邵艺芳[1](2019)在《不同橡胶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下,对不同橡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其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和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橡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基本一致,即性能变化:丁腈橡胶(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丙烯酸酯橡胶(ACM)>氟硅橡胶(FQVM)>氟橡胶(FKM)。NBR在100℃下,老化状态以交联为主,在高温环境(125℃及以上)中表现为初期交联、后期降解;ACM与HNBR均以交联为主;FQVM在100℃下表现为初期交联、后期降解,但在较高温度(125℃及以上)下以降解为主;FKM热稳定性能较好,在高温(125℃及以上)下,表现出交联硬化的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小。(本文来源于《特种橡胶制品》期刊2019年06期)

王玲,魏小琴,佘祖新,张世艳,赵全成[2](2019)在《丁腈橡胶密封圈热氧老化及性能的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包装筒用丁腈橡胶密封圈施加与实际装配相同的压缩率,并开展80℃的热氧老化加速实验,研究交联密度、压缩永久变形等性能变化规律,以及宏观性能退化与微观结构损伤的关联。结果表明,在温度、氧气和压缩应力共同作用下,随着老化时间延长,丁腈橡胶密封圈的交联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压缩永久变形不断增大,表明丁腈橡胶热氧老化主要以交联反应为主;交联密度与压缩永久变形的秩相关系数为0.95,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9年04期)

张广泰,陆东亮,魏飞来,张晓旭,曹银龙[3](2019)在《热氧老化作用下废旧迭层轮胎隔震垫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废旧迭层轮胎隔震垫(STP)的老化性能,选取180 mm×180 mm×69 mm的6层STP,利用老化试验箱在100℃下对试件分别进行77、154、231、308 h的热空气加速老化试验,通过对比STP老化前后的竖向极限强度、竖向压缩刚度、水平刚度和水平耗能能力,分析了其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建筑结构使用期限内,STP的力学性能稳定,具有可靠的隔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袁兆奎,吴天昊,李楠,肖建斌[4](2019)在《丁腈橡胶的热氧老化及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测试了不同热氧老化温度下丁腈橡胶(NB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变化,并对得到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NB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硬度和拉断伸长率等变化明显,并且热氧老化温度越高,拉断伸长率下降越大,设定硫化胶拉断伸长率下降到原始值的70%为橡胶失效的界限值,以此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对硫化胶在室温、使用温度以及模拟动态温度下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得到的寿命预测结果分别为36年、9年和3年。(本文来源于《弹性体》期刊2019年05期)

朱士强,陆祥安,于春涵,代益帆,邱悦[5](2019)在《热氧老化对麦秸秆/橡胶/PE仿藤条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秸塑复合材料(SPC)是一种使用秸秆纤维替代木材纤维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以麦秸秆和低密度聚乙烯为原料,利用天然橡胶增韧的特性开发出了麦秸秆/橡胶生物质仿藤条。在100℃条件下加速热氧老化60天,观察分析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条件下,一方面麦秸秆纤维的加入降低了仿藤条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橡胶的加入增强了仿藤条的韧性,起到了弥补作用。老化过程中,材料表面出现裂纹,生物质和PE界面的结合官能团丧失,界面结合能力降低,力学性能下降。结合动力学模型,0~15天为快速降解阶段,材料断裂伸长率降低较快,橡胶的加入降低了老化速率,老化系数降低了70%。含有橡胶的仿藤条在15~60天的老化过程中保持较低的老化速率,起到了抗老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曹丹,孙彬,单永东,李建喜[6](2019)在《核电用交联叁元乙丙绝缘材料热氧老化状态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氧老化法对核电用交联叁元乙丙(EPDM)绝缘材料在18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加速老化,对机械性能、绝缘性能、微观形貌、红外光谱等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硬度呈直线上升趋势;随着老化时间增加白度值下降;体积电阻率和介电强度在老化168h前呈现上升趋势,在168h后下降;SEM微观形貌分析显示老化前EPDM橡胶表面比较平整,随着老化时间增加,表面变得粗糙且有孔洞出现;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在3687cm~(-1)和1725cm~(-1)处羟基和羰基吸收峰的强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2916cm~(-1)和2849cm~(-1)处吸收峰强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峰宽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王象民[7](2019)在《用硫黄和过氧化物硫化NR和NBR胶料第二部分:热氧老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是塑性橡胶胶料通过不同形式连接转化成叁维网状结构的过程。有很多硫化剂可用来交联弹性体,其中硫黄和过氧化物最为常见。硫黄是最早发现用来硫化的,目前仍然是交联不饱和弹性体中应用最多的。交联过程中,橡胶大分子通过硫桥键连接起来。硫黄硫化胶具有(本文来源于《橡胶参考资料》期刊2019年03期)

张乐[8](2019)在《热氧老化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多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粉改性沥青以其良好的路用性能和综合社会经济效益被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热老化是胶粉改性沥青从生产到使用全寿命周期都面临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多个尺度对胶粉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老化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机理。首先在宏观尺度下,对老化前后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宏观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弯曲梁蠕变劲度试验(BBR),分析老化前后胶粉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车辙因子~*/4)9)以及蠕变劲度S与蠕变速率m。结果表明:老化后,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有所提高,但低温抗裂性能有所下降;老化过程中大量轻质组分转化成沥青质,使得其黏性下降而弹性上升,因而在宏观上抗高温变形能力增强,低温脆性增大。其次在细观尺度下,对老化前后的基质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进行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定量纳米力学(QNM)扫描,分析了老化前后沥青的微观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胶粉的掺入使得沥青中的蜂形结构被分散成更加细小的黑白斑点结构;从表面特征来看,胶粉改性沥青的黑白斑点结构更加均匀,因此胶粉改性沥青的粗糙度相对基质沥青更小;老化对胶粉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影响较小;沥青表面粘附力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逐渐减小;胶粉的加入和老化程度的加深都会使沥青的模量上升,使沥青表现出更多的弹性。然后在纳观尺度下,建立沥青与胶粉的分子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模拟技术,计算分析了胶粉改性沥青中沥青与胶粉在不同温度下和老化前后的相容性,同时分析了老化前后沥青分子动力学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沥青分子与SBR分子的最佳相容温度为160℃;老化后沥青分子模型的整体能量增加但密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老化后的沥青与SBR分子之间的相容性明显下降;SBR分子的加入使得老化对沥青分子集团的影响减弱。最后基于叁种尺度的分析结果,对老化前后的胶粉改性沥青进行跨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室温时,老化后宏观高温抗变形能力的上升,是由于老化促使沥青在细观尺度上使得微观形貌趋于均匀稳定、微观模量增大导致的;老化后胶粉改性沥青微观峰结构的减少,是由于沥青分子集团分子动力学能量的升高,使其团聚困难从而导致胶粉改性沥青微观峰结构减少、表面平缓;对于沥青材料,不同尺度下的表现存在关联性,宏观性能的表现可以从细观与纳观尺度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其原因与机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智杰颖[9](2019)在《橡胶黏弹性滞后生热及热氧老化的实验及多尺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及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于轮胎、医疗器械以及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橡胶的使用通常与其优异的减振或隔振性能息息相关。实际使用中,橡胶减振性能好坏主要取决于橡胶的黏弹性能,这种黏弹特性使得橡胶在变形过程中同时表现出弹性及黏性效应,其中黏性效应决定了橡胶在静态或动态载荷下的能量耗散。但是,在应用橡胶优异的减振性能的同时,必须重视橡胶材料使用时表现出的动态黏弹生热及长期高温使用时的热氧老化问题。橡胶的黏弹性滞后生热主要归因于动态载荷下橡胶内部大分子链之间的内摩擦,这种内摩擦消耗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热量耗散,进而使橡胶结构件的温度明显升高,并进一步影响材料的物理属性以及橡胶结构件的使役性能。再者,由于部分橡胶结构件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所以热氧老化对橡胶结构件使役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橡胶的滞后生热及热氧老化属于典型的多场耦合问题,就目前而言,单纯通过实验方法很难将影响橡胶结构件使役性能的多种因素同时考虑在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验结合多尺度模拟的方法已成为定量研究橡胶的黏弹性滞后温升及热氧老化过程的有效手段,这不仅可以为橡胶结构件的设计研发提供前期指导,而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橡胶的黏弹变形及老化过程的微观机理。根据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主要基于橡胶的黏弹特性,选用应用最为广泛的丁苯橡胶及天然橡胶,通过实验及多尺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其滞后生热行为以及长期使用中的热氧老化问题,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针对不同交联密度的胎面橡胶,开展动态压缩条件下的黏弹性滞后能量损耗及温升过程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验方法分析橡胶在加载过程中的动态力学行为变化特点,从分子链组成角度分析不同交联密度的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差异。并且根据实验测试的动态变形条件,建立基于广义Maxwell黏弹性模型的橡胶本构模型,采用热-力完全耦合的方法模拟橡胶的滞后能量损耗及动态生热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橡胶试样由于内部的交联网络以及分子链的差异,会对橡胶的黏弹行为产生显着影响,橡胶中高含量的悬链尾末端会在动态载荷作用下产生更高的滞后能量损耗。通过对温度及加载频率两种影响黏弹性的外界因素分析发现,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加载频率对橡胶损耗因子的影响比较显着,所致使单位时间橡胶材料的能量损耗以及橡胶试样最终的稳态温升随加载频率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稳态温升随加载频率的非线性变化逐渐减弱。所以,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橡胶材料滞后能量损耗的频率依赖性在结构件的黏弹性生热计算中不宜忽略。同时,通过对橡胶材料热学参数的定量分析,说明导热系数的变化对结构件的稳态温升的结果影响较大,而其它热学参数如热对流换热系数及比热容的变化对稳态温度场的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次,以丁苯橡胶为研究对象,开展橡胶的热氧老化实验及相应的本构建模研究。通过微观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橡胶老化过程中高分子网络及分子链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老化过程橡胶分子网络的改变机理,即丁苯橡胶样品在老化过程中,断链和交联反应会同时发生,断链反应会严重破坏高分子的网络结构,在材料内部形成更多的悬链尾末端。而经过长时间老化之后,高分子自由基之间的随机结合会引起额外的交联反应。所以,与未老化的丁苯橡胶试样相比,老化后的橡胶试样在具有更致密的交联网络的同时,悬链尾末端的比例也会明显增加。在实验分析橡胶老化过程高分子网络变化的基础上,基于弹性体的有限变形理论,建立了老化橡胶的超-黏弹行为以及分子链变化相耦合的数学模型。根据橡胶内部不同类型分子链特征松弛时间的差异,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橡胶的完美交联网络、物理缠结链以及悬链尾末端在老化过程中的演变,研究了不同老化时间下因橡胶中分子链结构演变而导致的黏弹行为变化,并将建立的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程序实现。经过多种加载条件下的力学实验验证,说明了所建立的橡胶老化过程的超-黏弹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为定量研究橡胶老化过程的黏弹行为及使用性能的变化提供了支撑。另外,基于丁苯橡胶热氧老化的实验现象及分子链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开展了橡胶材料热氧老化的微观分子模拟,以便进一步了解橡胶的热氧老化机理以及老化过程对橡胶分子链静态及动态行为的影响。研究过程中首先建立了与实验所用丁苯橡胶类型相吻合的分子链模型,定量分析了老化过程中橡胶分子链中典型化学键断裂的难易程度,并构建了含有不同氧化官能团的氧化分子链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橡胶在老化过程中断链以及二次交联等因素造成的微观和宏观性能如密度、自由体积、自扩散系数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氧化分子链存在情况下体系中氧气渗透及材料导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老化过程中丁苯橡胶体系中的苯乙烯、顺式-1,4及反式-1,4聚丁二烯以及1,2-聚丁二烯结构的双键α-H的化学键解离能差异较小,但是顺式及反式-1,4聚丁二烯结构的烷氧自由基发生断链反应时的化学键解离能明显比苯乙烯结构小,说明老化过程中丁苯橡胶脂肪族部分的降解比芳香环部分更快。老化过程中,在断链氧化链存在的条件下,由于分子链尺寸及其相互之间的偶极作用,丁苯橡胶体系的密度和均方位移稍有增加,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回转半径则减小。同时,与未老化丁苯橡胶体系相比,包含断链氧化链体系的导热系数及氧气的溶解度逐渐减小;而含有交联氧化链的体系,由于分子链之间的相互牵动作用及分子链的极性较弱,体系的导热系数及氧溶解度则稍有增加。最后,在橡胶热氧老化过程的本构建模及对老化微观机理探究的基础上,针对橡胶结构件实际使用时存在的因扩散控制氧化效应而导致的材料非均匀老化问题,采用多尺度模拟的方法开展了橡胶老化过程的氧气扩散-老化-黏弹性耦合的数值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建立合适的老化-黏弹性耦合的本构模型,揭示橡胶材料在老化过程中的黏弹行为的演化规律。之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定量分析橡胶试样中氧气的吸收、扩散和氧化消耗过程,并进一步与老化-黏弹性本构模型进行耦合,进而分析由橡胶的非均匀老化导致的材料非均质性对黏弹行为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计算橡胶材料中氧气的渗透参数并作为宏观有限元模拟的输入。结果表明,在老化的初始阶段,氧气浓度分布仅限于试样表面,试样表面充足的氧气供应导致老化过程中试样表层较窄的区域始终处于平衡老化状态。对于远离试样表面的其他区域,在同一时间呈现出沿试样半径方向递减的老化度的变化。在较短的老化时间,由于老化的不均匀性,动态载荷下试样应力集中仅限于试样的表面,表面应力集中区域会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扩展,经历较长的老化时间后,试样内部的应力才会明显增大并且整个试样的应力分布相比于未老化而言变得更为复杂。此外,随老化时间的增加,橡胶试样内部不同部位的松弛时间以及能量损耗也会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2)

李璐,刘攀,盛兴跃,郝增恒,李志豪[10](2019)在《热氧老化对高韧性环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氧老化前后的拉伸试验和黏度试验评价高韧性环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及四点弯曲疲劳试验考察热氧老化对高韧性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与美国环氧沥青和日本环氧沥青作对比。结果表明,热氧老化对叁种环氧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影响均不显着,老化后仍满足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其中,高韧性环氧沥青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施工容留时间分别损失了8. 9%、11. 2%和4. 8%;其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低温破坏应变和疲劳寿命分别下降了6. 6%、5. 7%、8. 2%、8. 1%。高韧性环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略逊于美国环氧沥青,而优于日本环氧沥青。(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热氧老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某包装筒用丁腈橡胶密封圈施加与实际装配相同的压缩率,并开展80℃的热氧老化加速实验,研究交联密度、压缩永久变形等性能变化规律,以及宏观性能退化与微观结构损伤的关联。结果表明,在温度、氧气和压缩应力共同作用下,随着老化时间延长,丁腈橡胶密封圈的交联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压缩永久变形不断增大,表明丁腈橡胶热氧老化主要以交联反应为主;交联密度与压缩永久变形的秩相关系数为0.95,呈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氧老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邓军,郑燕,潘志城,邵艺芳.不同橡胶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19

[2].王玲,魏小琴,佘祖新,张世艳,赵全成.丁腈橡胶密封圈热氧老化及性能的关联性[J].弹性体.2019

[3].张广泰,陆东亮,魏飞来,张晓旭,曹银龙.热氧老化作用下废旧迭层轮胎隔震垫的力学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袁兆奎,吴天昊,李楠,肖建斌.丁腈橡胶的热氧老化及寿命预测[J].弹性体.2019

[5].朱士强,陆祥安,于春涵,代益帆,邱悦.热氧老化对麦秸秆/橡胶/PE仿藤条性能的影响[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

[6].曹丹,孙彬,单永东,李建喜.核电用交联叁元乙丙绝缘材料热氧老化状态的评估[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7].王象民.用硫黄和过氧化物硫化NR和NBR胶料第二部分:热氧老化[J].橡胶参考资料.2019

[8].张乐.热氧老化对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的多尺度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

[9].智杰颖.橡胶黏弹性滞后生热及热氧老化的实验及多尺度模拟[D].山东大学.2019

[10].李璐,刘攀,盛兴跃,郝增恒,李志豪.热氧老化对高韧性环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脂肪族环氧杂化有机硅树脂的制备[101...热氧老化温度对PP和OOMT1/PP拉...阴离子型紫外吸收剂及其插层LDHs对沥...未老化、湿热老化及热氧老化后试...热氧老化后PP/WPCBP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时间对不同PP/WPCBP复...

标签:;  ;  ;  ;  ;  ;  ;  

热氧老化论文_邓军,郑燕,潘志城,邵艺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