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态因子论文_万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要生态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生态,通量,模型,潜热,植物,黄酮。

主要生态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万超[1](2019)在《核桃伤流发生规律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核桃伤流发生规律,为核桃科学修剪、嫁接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2019年,以早实核桃‘香玲’和‘辽核4号’为试材,采用室外观察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核桃伤流发生规律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核桃伤流规律的主要生态因子。得出如下结论:(1)2个核桃品种的冬、春季伤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伤流起始时间基本相同。核桃冬季伤流开始时间为11月下旬,2月下旬无伤流;11月下旬、12月中旬、2月上旬伤流量较大;春季伤流开始时间为3月上旬,3月下旬伤流量最大,停止时间约为4月下旬。不同品种、不同季节核桃伤流差异显着(P<0.05)。(2)核桃伤流日变化开始时间为8:00~9:30,停止时间为15:00~16:30;2个品种伤流日变化均呈现“低-高-低”的趋势;不同品种核桃日伤流差异显着(P<0.05)。(3)核桃冬季伤流在日平均气温接近于0℃、20cm地温接近于3℃时伤流量较大;核桃春季伤流随日平均气温、20cm地温和积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日平均气温、20cm地温、积温分别上升到13.75℃、14.3℃、147℃之后伤流逐渐下降直至停止。核桃冬、春季伤流量均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增大,随空气相对湿度的降低而增大。(4)伤流受天气影响较大,晴天伤流最多,多云天气次之,阴天基本没有伤流,雨天和雪天没有伤流。(5)经回归分析,冬季伤流与日照时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日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日照时数和日平均气温是影响核桃冬季伤流的主要生态因子。春季伤流与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着负相关;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核桃春季伤流的主要生态因子。(6)核桃伤流日变化受空气相对湿度、20cm地温2个生态因子的共同影响,与20cm地温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7)适宜的修剪时期可以选择在11上中旬或2月中下旬;春季嫁接时期选择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甜,程林,杨林林,林红梅,杨利民[2](2019)在《生态因子及关键酶基因表达对秋季黄芩采收期主要药效成分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黄芩秋季采收期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及生态因子和关键酶表达对其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的一年生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秋季连续时间黄芩根组织中9种关键酶基因(PAL、C4H、4CL、CHS、CHI、FNS、F6H、UBGAT、GUS)的表达量;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根中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以生态气象站对黄芩样地气象数据进行采集;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D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一年生黄芩秋季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黄芩秋季最佳采收时间应在9月初;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种黄酮类药效成分较大的生态因子为土壤含水量、最高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合有效辐射;C4H、UBGAT基因的表达对黄芩秋季根部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最大降雨强度可能通过对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来间接影响黄芩药效成分的积累。结论明确了一年生黄芩秋季采收期4种主要黄酮类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和黄酮类化合物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为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生理生态机制的明晰和黄芩药材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04期)

任平,王远征,付博,洪波,刘晨[3](2018)在《不同引种地白背叁七主要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生态因子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背叁七茎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12个引种试验地种植的白背叁七总黄酮和B族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得不同产地的生态因子数据,通过冗余分析(RDA)其化学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不同采样地白背叁七的总黄酮含量和B族维生素各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洛南4个样地种植的白背叁七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8个样地,但B族维生素含量较其他8个样地的低;白背叁七茎叶中总黄酮含量与B2、B6、B12及B族维生素总量之间具有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2)种植地的海拔、降雨量和温度对白背叁七黄酮类物质累积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拔和降雨量,且均呈正相关关系;降雨量和海拔对白背叁七中B族维生素含量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子对白背叁七活性物质含量具有重要影响,以洛南为代表的秦巴山区(海拔800~900m,7~8月平均降雨量78~84mm,平均地温26~27.5℃)是栽培白背叁七较适宜的生态区。(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井水水[4](2018)在《全球变化主要驱动因子对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土壤碳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及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的增加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文循环过程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另外,氮肥的使用以及化石燃料燃烧也加剧了大气氮沉降。全球变化(CO_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降雨格局改变以及氮沉降增加等)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土壤有机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对于估算区域以及全球尺度的碳交易和碳循环极其关键。为了更好地探索全球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内蒙古多伦县半干旱草地的模拟全球变化(增加CO_2、夜间增温、增雨以及氮添加)的控制实验平台,测定了土壤有机碳的碳组分,包括轻组(light fraction,LF)、重组(heavy fraction,HF)、易分解碳库(labile pool,LP)以及难分解碳库(recalcitrant pool,RP),并通过测定植物和土壤的δ~(13)C来估算土壤新碳输入比例(fraction of new carbon,FNC)以及土壤碳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2014至2015年,增加CO_2分别使群落以及C_3功能群水平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显着降低1.8‰和1.4‰(绝对变化),同时使冰草、糙叶、菊叶、羊草、针茅以及隐子草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分别减少1.1‰、1.4‰、1.3‰、0.8‰、0.9‰和1.3‰。增温均没有改变群落、功能群以及物种水平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增雨使C_3功能群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显着降低0.8‰,而对群落水平以及C_4功能群水平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没有影响,但是使隐子草(C_4植物)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显着增加1.2‰。氮添加分别使群落水平以及C_4功能群水平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提高1.2‰和1.3‰,而对C_3功能群水平以及物种水平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没有影响。增加CO_2、增温、增雨以及氮沉降对群落水平的植物地上部分的δ~(13)C不存在交互作用,而增加CO_2、增雨以及氮添加对C_3功能群水平的植物地上部分δ~(13)C具有交互作用。增加CO_2使0-10 cm根系的δ~(13)C降低0.9‰,增雨使10-20 cm根系的δ~(13)C降低0.8‰,然而增温或氮添加对根系δ~(13)C均没有影响,增加CO_2、增温以及增雨对10-20 cm根系δ~(13)C具有交互作用。2015至2017年,增加CO_2、增温、增雨以及氮沉降对土壤δ~(13)C均没有影响,而在2016年,氮添加使0-10 cm土壤δ~(13)C提高0.2‰。2015至2017年,增温、增雨或者氮添加对基于植物地上部分δ~(13)C计算的新碳输入比例(FNC_(shoot))均没有影响,而在2015年,增温使土壤FNC_(shoot)提高7.3%(绝对变化)。2015至2017年,增温使基于根系δ~(13)C计算的新碳输入比例(FNC_(root))增加5.4%。此外,在2017年,增雨使FNC_(root)增加15.0%,在2015年,氮添加使土壤FNC_(root)减少7.7%。2015至2017年,增温使基于根系δ~(13)C计算的土壤碳滞留时间(MRT_(root))延长36.8年。增雨使基于植物地上部分δ~(13)C计算的土壤碳滞留时间(MRT_(shoot))缩短109年,但是使土壤MRT_(root)延长26.4年。氮添加使土壤MRT_(shoot)缩短108年。在2016年,增加CO_2对0-10 cm的轻组有机碳含量没有影响,却使重组有机碳降低了0.1 mg g~(-1),导致轻重组有机碳之比减少16.0%(绝对变化)。此外,增加CO_2使10-20cm的轻组有机碳提高0.8 mg g~(-1)。增雨使0-10 cm的重组有机碳降低0.1 mg g~(-1),导致轻重组碳之比下降12.3%。增雨没有影响土壤的易分解碳含量,但使易分解碳库1降低0.5mg g~(-1)。而增温和氮添加均没有改变任何土壤碳组分。增加CO_2提高轻组有机碳有利于土壤碳固持,而重组有机碳降低可能会刺激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周转,抵消增加CO_2引起的碳积累。此外,增雨增加新碳的输入,却降低重组碳以及易分解碳库,可能会不利于土壤碳积累。而氮添加引起的物种丢失导致新碳输入降低以及土壤碳滞留时间的减少,可能也会限制土壤碳固持。(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彭密军,彭胜,王翔,张琳杰[5](2018)在《杜仲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杜仲叶中总多酚、黄酮、绿原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及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含量等活性成分与其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排序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及蒸发量在杜仲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等次生代谢物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及蒸发量越高越有利于杜仲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及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的累积;土壤中有效态铁、锌、锰含量及p H与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成正相关。在实践生产中可以通过适当选择高温度,提高蒸发量的地段,增施铁、锌、锰、硼肥料,适当调节土壤p H等农艺措施,提高杜仲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等次生代谢物含量。(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5期)

王月容,段敏杰,刘晶,郭佳[6](2018)在《北京天坛公园绿地两种主要生态保健因子功能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北京天坛公园内4种绿地结构类型及13种不同配置模式(一种为水泥铺装空白地面对照)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对公园绿地的空气负离子、PM_(2.5)两种主要生态保键因子的单项保键效应定量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天坛公园春夏两季各样地的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均呈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趋势,秋冬两季变化趋势没有明显的规律。四季负离子浓度大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各样地中夏季最高平均值为1577.04个/cm~3,冬季最低平均值为311.94个/cm~3;PM_(2.5)浓度日变化除春季外,其他叁季的均呈早晚高、中午低的日变化趋势;各样地消减能力排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至。消减率范围为0.01%~12.98%;各类绿地结构类型生态保健功能效应排序为乔—灌—草最好,乔一草较好,灌—草和纯草类型次之。绿地与棵地两种样地在春、夏、秋叁季节里在8:00~18:00左右均适合进行户外游憩活动,但最佳游憩时间不同。冬只只有绿地内10:00~12:00时间段适宜户外游憩。(本文来源于《2017北京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期刊2018-01-16)

冯丽丽[7](2017)在《北半球主要生态类型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固有水分利用效率(Intrinsic Water Use Efficiency;IWUE)是评价植被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为理解不同植被类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运用位于欧洲和北美洲的20个FLUXNET站点的通量及气象数据,对典型植被类型(包括郁闭灌丛、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湿地、草地、农田)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潜热通量(Latent Heat;LE)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固有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植被类型固定碳时期及固碳量不同: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湿地固碳时间主要在秋季,针叶林在夏季与秋季,草地主要在夏季。从固碳总量上,郁闭灌丛最大,为800-1200 g m~(-2);其次为落叶阔叶林,为600 g m~(-2);其余的多在200-400 g m~(-2);而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时期和固碳量与其所处地区的气候及耕作制度有关。(2)不同植被类型潜热通量的大小与其所处地区的纬度和植被类型有关:不同植被类型潜热通量一般夏季最大,为300-700 W m~(-2);其次为春季与秋季,为100-200 W m~(-2);冬季最小,一般在10 W m~(-2)左右。年总量上:郁闭灌丛最大,为1300-1800 W m~(-2),其余站点植被的年均潜热通量LE一般为500-800 W m~(-2)。(3)不同植被类型IWUE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的固有水分利用效率在春末或夏初达到最大,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平稳波动;农作物的固有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等的差异而不同。在年际变化上,郁闭灌丛、农田多年IWUE呈下降趋势;落叶阔叶林、湿地多年IWUE呈上升趋势;草地、混交林多年IWUE总体趋势较为平缓。(4)不同植被类型NEE、LE、IWUE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大多数植被NEE、LE、IWUE与太阳辐射、气温、土壤温度、水汽压亏缺呈极显着相关性(p<0.05),而降水量、土壤水分含量、风速、CO_2浓度对不同植被类型NEE、LE、IWUE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低纬度、水热条件良好的植被类型受环境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周泽弘[8](2017)在《凉攀烟区烟叶品质差异的主要生态因子识别及适宜区间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质量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凉攀烟区是四川烟叶主产区,区内环境复杂,土壤、气候等因素呈现明显差异,这对区内烟叶品质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凉攀烟区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因子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进而识别主要生态因子并提取适宜区间。本文采集凉攀烟区13个县(市、区)2007-2013年494份中部烟叶样品(C3F),分析了凉攀烟区烤烟外观、化学、感官质量的现状,并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分析烟叶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采集土壤样品1658份,分析土壤有机质、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并采用融合环境因素的土壤属性高精度模拟方法(HASM_EF)对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利用凉攀地区及周边37个气象站多年(1981~2013年)气象监测数据,结合遥感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运用HASM模型,对4-9月主要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基于凉攀烟区DEM数据,提取对烤烟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的地形因子指标(海拔、坡度),分析凉攀烟区地形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取对应烟叶样品点位的生态因子数据,分析不同生态因子与烟叶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R)对凉攀烟区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识别,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各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宜区间进行提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凉攀烟区烟叶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IDW插值法获得烟叶质量空间分布图。外观质量中,颜色以“柠檬黄”和“橘黄”为主,成熟度以“完熟”和“成熟”为主,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以“稍薄”和“稍厚”为主,油分“有”,色度“强”。评析总分、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空间上表现为中部低、西北和东南较高。化学质量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总植物碱、氯、总氮含量适宜,钾含量总体偏低,糖碱比含量偏高,钾氯比、氮碱比处于优质烟叶最优范围。感官质量中,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足,余味较舒适,杂气微有,刺激性微有,有甜感,劲头适中,浓度稍浓。(2)采用HASM_EF模型对凉攀烟区各土壤指标进行空间模拟。凉攀烟区近55%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下,约45%土壤pH值集中在最适宜范围5.5~6.5之间,呈弱酸性或中性。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较大,整体上表现为土壤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效磷偏低,速效钾整体缺乏。(3)基于遥感和DEM数据对凉攀烟区各气象指标进行空间模拟,绘制凉攀地区90m空间分辨率的气象因子空间分布图,其中,气温、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的残差平均值分别为0.87℃、0.25%、4.18 h、0.95 mm、0.33%,模型精度高。空间上,气温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西南部高于东北部;最大降雨量出现区域从4月至8月由北向南移动。(4)采用PLR模型对影响烟叶质量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识别,并利用ROC曲线对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宜区间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凉攀烟区外观质量最主要因素和适宜区间为8月份降雨177.31-189.12 mm、4月相对湿度52.41-54.35%和4月降雨37.13-40.61 mm。化学质量最主要因素和适宜区间为8月降雨193.56-195.57 mm、5月降雨80.10-87.91 mm和7月降雨212.81-214.24 mm,其适宜区间。感官质量最主要因素和适宜区间为9月日照时数123.67-125.57 h、5月日照时数204.38-209.90 h、4月日照时数236.05-239.33 h、9月日照百分数35.10-36.46%和有机质30.29-32.41 g/kg。(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悦[9](2017)在《深圳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主要环境因子对孟氏小环藻胞外多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是保护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的基础。本论文于2015年和2016年,分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四个季节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东经113° 45',北纬22° 32')4个采样点(凤塘河口、沙嘴码头、基围鱼塘、观鸟屋)采集浮游植物样品,通过浮游植物样品的形态学观察与种类鉴定,结合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特征。同时选择了红树林区浮游植物优势种孟氏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d2+,Pb2+和 Cr3+)和不同盐度、pH值对其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重金属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深圳福田红树林区的温度季节变化显着,水体温度的变化范围在18.0℃~31.0℃之间,四个站位的水温差异不大,且季节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盐度随季节变化极大,在2.0~17.5‰之间变化,水域属于咸淡水性质。pH值的变化范围在6.62~9.54之间,研究水域属于偏碱性水体。2、福田红树林水域氮磷含量超标严重,呈现不规律季节变化,总氮、总磷和硅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5~6.28mg/L、0.04~0.51mg/L、0.87~6.33mg/L。与往年的数据相比较有显着的下降。3、本研究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门58属135种(含未订种),硅藻门30属89种,绿藻门14属28种,蓝藻门6属8种,甲藻门3属3种,隐藻门2属3种,裸藻门3属4种,硅藻是福田红树林水域的主要类群,占总种类数的65.93%,其中中心纲硅藻6属14种,羽纹纲24属78种。此外,还伴随出现一些底栖和附着性的硅藻,尤其是舟形藻属、菱形藻属等。4、福田红树林浮游植物的优势属共有5个、优势种7种。优势属为小环藻属、海链藻属、颤藻属、平裂藻属和隐藻属。优势种为微小小环藻、孟氏小环藻、威氏海链藻、颤藻、细小平裂藻、卵形隐藻和啮蚀隐藻。5、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2.37X 106个/L(2015年)和3.95 X 106个/L(2016年)。浮游植物在春季的平均细胞密度为3.44X 106个/L,夏季为2.77X 106个/L,秋季为3.21X106个/L,冬季为3.20X106个/L。可见春季的细胞密度最高,夏季降低之后秋冬季节又再次升高。而两年的细胞密度均达到了 106个/L的级别,据水体富营养化的浮游植物评分标准,福田红树林区的水体已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6、在2015年,凤塘河口的平均细胞密度为2.02X106个/L,沙嘴码头为1.81×106个/L,观鸟屋为2.50X 106个/L,基围鱼塘为3.14×106个/L。在2016年,凤塘河口的平均细胞密度为2.12×106个/L,沙嘴码头为2.75×106个/L,观鸟屋为4.48×106个/L,基围鱼塘为4.45X 106个/L。可见基围鱼塘的细胞密度最高,凤塘河口和沙嘴码头的细胞密度较低。并且四个站位在第二年的细胞密度均超过第一年的细胞密度,基围鱼塘的第二年的细胞密度甚至高出了第一年近两倍,这说明福田红树林区的水体富营养化正在加剧,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在调查期间,各个站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以微小小环藻、孟氏小环藻和威氏海链藻为主,但不同站位不同季节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基围鱼塘出现颤藻和卵形隐藻的频率较高。观鸟屋在冬季出现卵形隐藻和啮蚀隐藻的频率较高。而细小平裂藻在沙嘴码头站位成为优势种。凤塘河口主要以微小小环藻、孟氏小环藻和威氏海链藻为主。7、在浮游植物群落中发现了赤潮藻如中肋骨条藻、威氏海链藻、塔玛亚历山大藻;耐污染物种如啮蚀隐藻、颤藻、绿裸藻、扁裸藻和裸甲藻等。与以前的研究相比,耐污染物种种类增多。8、2015年和2016年深圳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2和1.76,均匀度分别为0.47和0.43,表现出递减的趋势,但总体看来较为稳定。在2015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春夏季节较低而秋冬季节较高。在2016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则在春夏季节较高而秋冬季节较低。根据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水质污染程度关系,认为福田红树林区水体受到中度污染,并且污染正在加剧。9、设置了不同盐度梯度(15、25、35‰)的实验组,各实验组在相同的接种量的情况下,经过7天的培养后藻细胞呈指数生长,其藻细胞的生长速率为2.7×104细胞/天、3.2×104细胞/天、0.9×104细胞/天。设置了不同pH梯度(6、7、8)的实验组,各实验组在相同的接种量的情况下,经过7天的培养后藻细胞呈指数生长,其藻细胞的生长速率为1.4×104细胞/天、1.8×104细胞/天、1.4X 104细胞/天。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孟氏小环藻适合在低盐度和偏碱性水体中生长繁殖。在培养期间,盐度35实验组中的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含量显着高于盐度高于盐度15和盐度25实验组(ANONA,p<0.05);pH6实验组中的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含量显着高于pH7和pH8实验组(ANONA,p<0.05)。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盐度和低pH值的胁迫下该优势种能分泌多糖以保证藻细胞正常生长。10、在一定的重金属浓度范围内,Pb2+、Cd2+和Cr3+对孟氏小环藻的生长增殖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叁种重金属对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影响不同,在低浓度的Pb2+、Cd2+实验组中,其胞外多糖的含量与对照组胞外多糖的含量没有显着差异。而低浓度的Cr3+实验组即使在0.1 mg/L低浓度的情况下,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含量却显着高于对照组(ANONA,p<0.05)。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对孟氏小环藻分泌胞外多糖的影响较为一致,均促进了其分泌胞外多糖。实验结果表明作为深圳红树林区的优势物种,孟氏小环藻对重金属污染有很高的耐受能力。(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4-01)

申陆,田美荣,高吉喜[10](2016)在《基于RWEQ模型的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土壤风蚀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东亚夏季风北缘,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风蚀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决定了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程度。为更好地阐明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地区土壤侵蚀情况,利用RWEQ(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模型定量分析了近10年来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地理信息再编码迭加分析技术剖析了强烈土壤风蚀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研究区土壤风蚀强度特征空间分布变化变较大,受到植被覆盖度、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地形等因素共同影响,强烈侵蚀区域向西北地区移动,土壤侵蚀程度向恶劣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主要生态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黄芩秋季采收期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及生态因子和关键酶表达对其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的一年生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秋季连续时间黄芩根组织中9种关键酶基因(PAL、C4H、4CL、CHS、CHI、FNS、F6H、UBGAT、GUS)的表达量;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根中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以生态气象站对黄芩样地气象数据进行采集;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D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一年生黄芩秋季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黄芩秋季最佳采收时间应在9月初;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种黄酮类药效成分较大的生态因子为土壤含水量、最高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合有效辐射;C4H、UBGAT基因的表达对黄芩秋季根部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最大降雨强度可能通过对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来间接影响黄芩药效成分的积累。结论明确了一年生黄芩秋季采收期4种主要黄酮类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和黄酮类化合物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为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生理生态机制的明晰和黄芩药材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要生态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万超.核桃伤流发生规律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张甜,程林,杨林林,林红梅,杨利民.生态因子及关键酶基因表达对秋季黄芩采收期主要药效成分合成的影响[J].中草药.2019

[3].任平,王远征,付博,洪波,刘晨.不同引种地白背叁七主要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生态因子的响应[J].西北植物学报.2018

[4].井水水.全球变化主要驱动因子对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土壤碳库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8

[5].彭密军,彭胜,王翔,张琳杰.杜仲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

[6].王月容,段敏杰,刘晶,郭佳.北京天坛公园绿地两种主要生态保健因子功能效应研究[C].2017北京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2018

[7].冯丽丽.北半球主要生态类型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兰州大学.2017

[8].周泽弘.凉攀烟区烟叶品质差异的主要生态因子识别及适宜区间提取[D].四川农业大学.2017

[9].陈悦.深圳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主要环境因子对孟氏小环藻胞外多糖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7

[10].申陆,田美荣,高吉喜.基于RWEQ模型的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土壤风蚀与主要影响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6

论文知识图

吉林省生态灾害风险分布图个主要生态因子的响应曲线丽江烟区烤烟大田期主要生态因子主要生态因子对白头叶猴存在概率...AB与SRB协同作用对系统主要生态因种主要生态因子的日变化

标签:;  ;  ;  ;  ;  ;  ;  

主要生态因子论文_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