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odeling research in low-medium temperature geothermal field, Tianjin(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真,韩恺,赵军,王剑晓,龚宇烈,范翼帆[1](2021)在《地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及参与模式》文中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以稳定、清洁着称的地热发电如何在新型电力系统生态中发挥作用,关系地热发电的机遇与挑战。基于能源互联网"系统化"理念,初步分析了我国地热发电与风、光发电接入新型电力系统的热工、经济及环境效益,讨论了地热发电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模式与机制,认为从电力系统平衡及全系统度电成本看,地热发电技术能够通过替代煤电及碳捕集技术、作为灵活性托底电源以及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等手段,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运行。118个节点的风光火地新型电力系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当20%的火电机组被地热发电替代后,系统30 a的总经济成本约降低14%。最后指出,除缺失顶层设计以及地热发电资源量评估等问题外,中低温水热型发电、二氧化碳增强型地热发电以及地热发电系统的热经济优化等技术依然是制约我国地热发电发展的关键问题。
王炎[2](2021)在《碳酸盐岩热储热水力多场耦合过程与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碳减排,2021年两会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利用,对助力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地热开发重要的环节是地热回灌,既可以有效处理地热尾水又能维持热储压力,但回灌尾水温度通常较低,会导致储层温度降低,甚至发生热突破。地热回灌涉及渗流场、温度场和应力场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过程,因此,热水力耦合过程研究是评估开采效率、预测开采井热突破时间、优化设计采灌方案的重要基础。地热开发通常以对井采灌系统为主,随着规模化开发,逐步形成群井开采模式,开展地热对井小尺度和群井大尺度的研究对于实际热储回灌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回灌示踪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开展由地热对井到群井系统的不同尺度研究,揭示低温尾水对井回灌条件下热储层热水力多场耦合作用机理,阐明研究区碳酸盐岩热储群井采灌下温度场的动态响应过程,预测分析不同采灌方案对地热田温度场的影响,为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低温尾水回灌导致碳酸盐岩热储发生热水力耦合过程。低温尾水回灌入储层改变了储层应力,储层岩体发生位移。运行初期,回灌侧储层压力明显增大,裂隙开度增大,渗透性增强,流速增大,对流换热效果明显,储层温度下降较快。储层温度降低,岩体遇冷收缩变形,也导致裂隙开度增大。随着采灌系统长期运行,储层温度、压力逐渐趋于稳定,储层渗透率变化幅度减小。回灌压力和回灌温度是影响热储温度的重要因素。(2)采灌量是维持热储长期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加采灌量会加速冷锋面运移,使开采井热突破时间提前。比开采深度更深的回灌可以有效延长热突破时间。地热规模化开发时,地热井数量多,不同采灌井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明显的群井效应。(3)采灌井间距扩大可以有效延缓开采井热突破,保持储层温度的稳定性。研究区模拟结果表面,采灌井间距大于500m能明显延长开采井热突破时间。
刘广林[3](2021)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蒸发器实验研究和优化》文中提出我国存在大量的工业余热和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的低品位热源,而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是低温热源转化为高品位电能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因此,开展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研究对我国低品位能源高效利用和改善能源供给有重要意义。虽然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众多的研究,但是在变负载系统运行性能及从系统和部件层面对蒸发器优化尚存在诸多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有效推动有机朗肯循环走向市场应用。因此,本文首先开展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系统(?)效率和部件(?)损失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系统层面和部件层面进行优化,以期提高系统的热力学性能。针对电网波峰波谷导致系统变负载运行条件下热力学性能变化,建立热源功率为100 kW,系统最大运行压力为1.0 MPa的有机朗肯循环原理样机,选用R245fa工质进行实验研究,在冷热源参数等恒定情况下,研究不同膨胀机转速和负载条件下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随膨胀机转速和负载功率的增大,工质流量和蒸发温度呈增大的趋势;而有机工质在膨胀机入口处过热度减少。膨胀机的膨胀比随着负载功率和膨胀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净效率随着负载增加而增大;在负载相同时,随着膨胀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热力学性能,采用(?)分析对简单系统进行研究。针对热源温度在100~150℃的低品位热源,发现系统(?)效率随热源温度升高呈现增大趋势;当热源温度相同时,系统(?)效率随着工质蒸发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分析蒸发器、冷凝器、工质泵和膨胀机四大部件(?)损,得到在相同冷热源和工质条件下,蒸发器的(?)损失最大,如工质R600a和热源温度140℃时,蒸发器(?)损在四大部件总(?)损占比达到51%。针对系统中蒸发器(?)损最大,按照能量梯级利用原理,从系统角度提出双级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新构型,意在提高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得到在相同参数下,双级发电系统(?)效率大于单级循环系统(?)效率且存在最大值,如当热源温度为130℃和工质为R600a时,双级循环系统(?)效率相对于单级系统(?)效率提高了 10.1%。双循环系统预热器的质量分流比与工质、热源温度等参数有关,低温时分流比区间较大,高温时较小,变化趋势呈现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不同工质适用热源温度范围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热源参数确定合适的工质和分流比。从部件强化传热角度,提出蒸发器内工质流动沸腾过程气液自动分相的强化换热机理,从实验方面开展平行结构和分相结构的换热性能验证研究。发现在饱和沸腾区,由于气液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自动分相,形成液在加热区/气在两侧流动,强化了流动沸腾阶段的换热能力。如当热源热流密度为120 kW/m2和工质流量为0.4g/s时,分相结构比平行结构的局部换热系数(25 mm处)提高了 20.4%和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9.9%。核态沸腾区域由于气泡较小,直接进入下一段微通道,未产生气液分相现象,因此两种结构的换热系数基本相等。对气液分相通道的气液分离角度和分段数两个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发现饱和沸腾区内,随着气液分离角和分段数的增大,分相结构的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增大。在工质质量流量为0.4 g/s和热源功率为120 kW/m2时,20°气液分离角相对于10°时,25mm处局部换热系数提高了39.9%,加热区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28.4%;当气液分离角度为20°时,25 mm处6段结构比4段结构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 22.6%,强化换热因子为1.6。从表面微纳结构促进强化换热角度,采用电刷镀方法在6段结构和20°分离角的梯形通道制备了 Ag-Ni复合微纳表面,发现微纳表面促使工质饱和沸腾提前发生,进而强化沸腾传热。如加热功率为120 kW/m2和工质质量流量为0.4 g/s时,20mm处的微纳结构局部换热系数比6段结构增加了 3.6倍,微纳结构的平均换热系数相对于6段结构提高了 16.1%,强化换热因子为1.9。
褚双燕[4](2020)在《贞丰背斜地热水赋存特征与水热运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地热水资源是可再生的新型绿色环保能源,前景可观。为了能够高效精确的进行地热水资源勘探工作,提高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需系统的研究地热水资源赋存特征和运移规律。本文以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热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水化学分析测试、氢氧稳定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以贵州贞丰地热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贵州贞丰背斜地热水赋存特征与水热运移规律。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热储特征和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研究区地热水主要分布在背斜和断层附近,水温在19~26.5℃,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热储类型属于碳酸盐岩混合热储,地热水赋存划分为三个区块,即核桃树断层和贞丰背斜区块、挽澜温泉区块、定塘温泉区块。(2)根据水化学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区水化学类型基本为复合型水,以HCO3--Ca2+·Mg2+型和Ca2+-SO42-·HCO3-型为主。温泉热水和冷泉水以HCO3--Ca2+·Mg2+型为主,地热井热水以Ca2+-SO42-·HCO3-型为主。(3)根据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δ2D-δ18O的投点位置均落于大气降水线附近,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深循环后在地温作用下加热形成热水,补给区高程范围为1259~1622m。(4)通过绘制实测水质数据的Piper三线图可知,区内地热水适合用Si O2温标来估算热储温度,得出热储温度在27℃~65℃范围。(5)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研究区地热水水热运移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地热水在水压差作用下,从深部沿核桃树断裂带及其他断裂通道向上运移,沿途不断发生水-岩反应而改变水化学组分含量,运移至热储层中,部分沿断裂破碎带往上继续通过透水性及导热性较好的岩层运移传热以温泉形式出露。
江勇[5](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陈明涛[6](2020)在《天津潘庄凸起构造区砂岩型热储层水-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热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因其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等优点而被世界各国视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其储层条件,可以将地热资源分为干热岩型和水热型。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由于其巨大的理论储量和可观的热产出吸引了众多国家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进行研发,但目前的开发技术尚不成熟。国内大部分地区主要还是以水热型地热资源为主,如云南、四川等地。随着国家对改善空气质量投入力度加大,以煤改气、煤改地热的供暖模式在华北地区雄安、天津等地迅速展开,预示着水热型地热系统在北方供暖领域的春天已然到来。天津作为我国较早开发地热的地区之一,其地热井数量、地热资源利用量、地热供暖面积等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但早期的粗放式开发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储层静水压力降低、回灌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亟需开展对井采灌模式下的砂岩储层水-热传导规律及地层应力变化规律研究工作,以避免发生过快热突破及地面沉降等问题。本文以天津潘庄凸起构造区砂岩型热储层为研究对象,根据收集到的相关地质、钻井、测井、地质剖面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并对研究区的地热资源储量进行了评估;结合实际工程中地下水位下降、压力降低等问题,在分析储层水-热-力学耦合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対井采灌模式下的水-热-力学耦合模型,并对影响传热和应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为天津地区砂岩储层的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根据钻孔、地质剖面等信息,利用GMS软件平台建立了地热储层的三维地质实体;对所建地质实体分析,发现其对缺失地层的控制效果较好,可以刻画出断裂处的地层起伏。(2)依据建立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利用体积法对研究区内地热资源量进行了估算,总体来说潘庄凸起构造区热储资源量丰富,约折合118.1×108t标煤;蓟县系雾迷山组(Jxw)为研究区的优势储层,热储资源量占比达到了50%左右;明化镇组(Nm)砂岩储层热储资源量折合标煤27×108t,是除蓟县系雾迷山组(Jxw)储层外的第二大热储层。(3)通过流量、井间距、开口长度、井孔垂向距离布设等因素分析,对不同方案下的对井采灌进行了模拟研究。在储层各物性参数条件控制不变的情况下,注入井和开采井的上部压力的变化与流量和井间距成正比,流量的增大和小于500m的井间距导致了热突破的较快发生;在开口段长度模型中,随着长度的增加,压力在井内的升高值在下降,说明了随着井段长度的增加其压力消散能力增强,建议不应小于60m。(4)孔隙度和渗透率对储层的导水产热性能影响较大,且其在储层中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显示出较大的不确定性;井距和流量都会对注入井和开采井附近的应力场产生影响,随着流量的升高,注入井和开采井上覆岩体的应力会加大,总位移也会加大,50年时最大位移可达到8cm,因此在综合考虑热突破的影响下,建议井距应控制在600m以上。
罗梅[7](2020)在《中牟凹陷地热资源成因机理及其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河南省东部平原区,地处南华北盆地开封坳陷中部,区内断裂发育,地热井出水温度高、单井涌水量大,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区内地热勘察工作程度较低,成因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并且长期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地热资源的浪费和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因此研究中牟凹陷地热资源成因机理及其特征,对保障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牟凹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整理区内地热流体资料,对区内地热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出区内地下热水补给来源、补给区海拔高度、热储温度、循环深度及混合比例,最后总结了区内地热资源成因机理。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牟凹陷区四周均以断裂为界,幔源热为主要热源,区内盖层由隔热性能较好的第四系组成,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古近系地层,利用GOCAD建立的区内盖层及热储层模型很好的展现了各地层发育及分布。区内地温场分布与地质构造和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地温梯度值一般分布在2.4℃/100m~3.8℃/100m,整体上是越靠近沉积中心和断裂发育带地温梯度越高。(2)水化学特征分析显示:区内地热流体均属弱碱性水,大多为淡水。区内主要离子浓度受区域断裂分布和径流影响,表现为主要离子浓度和TDS分布沿径流方向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不同分区内离子浓度存在较大差别。阳离子以Na型为主,阴离子以HCO3型为主,区内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HCO3型,其次为Na-HCO3-SO4型。地热流体中离子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作用,部分受蒸发浓缩作用,不受区内大气降水影响,主要来源于循环过程中水岩作用。(3)同位素特征分析显示:区内地热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氧漂移”现象,东南部地热水横向漂移现象更明显,证明受热流体影响,氧-18同位素有富集现象,地热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附近山区大气降水。区域北部补给高程为705m~841m,西南部和东南部补给高程为292m~863m,结合地形地势及水文地质条件判断,北部地热流体补给区位于西北部太行山区一带,西南部和东南部地热流体补给区位于郑州西部嵩山区。(4)通过Na-K-Mg平衡图判断区内地热水水岩平衡状态,对处于部分平衡区水样选用阳离子温标法和Si O2温标法,综合估算热储温度在67℃~101℃之间,循环深度在1998m~3933m之间。建立硅-焓模型计算区内地热流体中冷水混合比例为0.47~0.73,冷水混入前的热储温度在90℃~124℃之间。(5)综合前文分析,结合区域地热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及演化规律,确定地热系统的热源为地幔热能,水源来自凹陷西北部太行山区和西部嵩山区,基底热通道为凹陷周边与内部深大断裂带及其交汇部位,沉积层热能来源于基底热传导,建立了中牟凹陷北部和南部地热系统概念模型。概括中牟凹陷为断陷盆地型地热系统,属中低温传导型地热系统,基底断裂带属对流型地热系统。这一结论将为区内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胡立凯[8](2019)在《低冷凝温度下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和工质筛选》文中指出中低温热能含量巨大(地热能、太阳能、工业废热等),有效地利用这些中低品位热能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具有深远意义。目前的中低温热能利用方式中,有机朗肯循环成为了最为有效、应用范围最广的方式之一。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不同于通常的以热源、蒸发温度等为核心变量的研究论文,考虑到冷凝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较低的冷凝温度能够十分显着地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以冷凝温度为出发点,对工质、工况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首先基于热力学关系,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热力学简化解析模型,并对比前人研究结论及结果,分析了某些具体规律背后的影响因素。并验证了所得简化公式应用于多种工质时的误差情况均具有较高精度(5%以内)。其次利用MATLAB建立了变冷凝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模型,研究了冷凝温度变化对循环系统主要部件的影响规律。并以系统?效率为目标函数分析了最优蒸发温度与热源温度、冷凝温度的关系,得出了多种主流工质的最优蒸发温度函数包含冷凝温度的关系式Topteva=K?Theat(10)b?Tcon(10)c。对工质进行了系统筛选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工质筛选所设定的工况,本文以冷凝温度为核心变量,对几十种常规工质进行对比分析和性能优选。在热源温度为140℃的前提下,考虑工质理化性质,常规冷凝温度下的最优循环工质为R236ea,超低冷凝温度(-80℃及以下情况)下丁烷净输出功最大。但是若考虑低冷凝压力这一问题,则丙烷成为低冷凝温度下最有应用前景的工质。结合前述所建立的热力学解析模型、MATLAB模型,本文确定以临界温度、偏心因子、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为自变量,循环净输出功为因变量,对数据采用全局优化算法进行多变量非线性拟合得到W(28)a?mhot?Tcri??b?Tceva?Tdcon,其中,a=0.8394;b=0.005869;c=11.0089;d=-10.5485,决定系数达到了R2=0.982,具有较高精度。最后,综合考虑低冷凝温度的应用场景并结合当今的能源利用情况,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液化天然气汽化、液化压缩空气储能三种系统的耦合系统,降低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冷凝温度的下限,拓宽了热源温度的温度范围,提高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发电效率,在所设定参数下,所构建的耦合系统电-电转化率达到了81.8%,较传统的液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有显着的效率提升。
孙杰[9](2019)在《有机朗肯循环工质与中低温地热流体匹配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展地热能发电是调整能源结构、落实减排目标的重要方向。我国150℃以下地热资源占70%以上,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中低温地热能发电的主要技术之一,当前发电热效率仍较低;改善工质与地热流体间的温度匹配特性是提高ORC热力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100-150℃地热流体,开展了单压和双压ORC的参数优化,探讨了不同工质与地热流体的温度匹配特性及循环的热力特性,筛选了工质,研究了循环的动态特性。探讨了回注温度对单压ORC工质与地热流体的温度匹配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工质蒸发过程和循环的?损分布规律,所研究的六种工质中异丁烷(R600a)的蒸发?效率和净输出功最大;分析了地热井深度对单压ORC系统输出功、生产泵和回注泵耗功以及系统经济性的影响规律,随着地热井深度的增加,单位功率换热面积和发电成本大幅降低;探讨了蒸发器夹点温差对工质与地热流体匹配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单压ORC系统的热力特性和技术经济性优选了蒸发器夹点温差。以系统净输出功最大为目标函数优化了双压ORC工质的蒸发温度,探讨了回注温度对双压ORC工质与地热流体的匹配特性,分析了地热?利用效率、工质蒸发?效率及循环?效率的变化规律;比较了双压ORC和单压ORC的热力性能,揭示了双压ORC提高净输出功的内在机制;研究了内回热对双压ORC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内回热改善了工质与地热流体的温度匹配特性,全厂?效率相对提高了1.2-3.7%。研究了地热源温度衰减和冷源温度变化工况下单压ORC的运行特性,通过控制工质泵转速和冷却水流量来调节工质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分析了非设计工况下系统的热力性能。
骆超[10](2019)在《闪蒸-双工质地热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参数匹配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和雾霾现象的加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热能利用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增加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MW,主要针对我国滇藏和川西等中高温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地热电站,而2018年底,我国的地热装机容量仅为47MW左右,与3063MW的准高温地热发电潜力相差较远。因此,有必要研究高效的地热发电技术,开发我国中高温地热资源。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单级闪蒸、两级闪蒸、双工质和闪蒸-双工质联合四种不同的地热发电系统模型,分析了热源、冷源温度和压力等不同参数变量对系统热力性能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对比五种干性工质的性能,优选R245fa作为循环工质;两级闪蒸和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的单位热水发电量比单级闪蒸和双工质发电系统高出20-30%。热源温度越高,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性能指标的敏感度越好,地热水热源温度高于130℃时,由于联合发电系统的闪蒸发电子系统能够避免负压,可以减少设备的容积和降低排出闪蒸冷凝水的功耗,宜选用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方式。针对两级闪蒸和闪蒸-双工质两种高效发电技术,建立了电站投资成本模型,估算了闪蒸-双工质和两级闪蒸发电系统及其设备等成本;基于单位时间成本率平衡,优化分析了闪蒸-双工质和两级闪蒸地热发电系统设备的?经济性,分析了地热流体质量流量、装机容量、装机容量利用系数和有效利率等因素对投资回收成本电价的敏感性,得出闪蒸-双工质和两级闪蒸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收成本电价的最小值分别是0.06803US$/k Wh和0.07331US$/k Wh。通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三种方法,得出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和两级闪蒸发电系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分别为:6.4年和7年、1826000美元和2244000美元、15.08%和13.48%,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的经济指标均优于两级闪蒸发电系统。针对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分析了热源温度对投资回收电价、单位热水发电量、净现值、投资回收年限和内部收益率的敏感度;提出了稳定性目标函数投资成本回收电价和单位热水发电量的变化率(35)ε,c和(35)ε,Ne,闪蒸和蒸发压力上下的变化浮动分别为最佳闪蒸和蒸发压力的10%时,稳定性指标(35)ε,c和(35)ε,Ne分别控制在5%和3%以内,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联合发电系统构造多目标函数,利用遗传优化算法,获得目标函数帕累托最优边界,通过寻找“最佳点”拟合获得关键参数表达式。基于前期理论研究,搭建了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实验装置,通过对实验运行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对系统稳定运行时的主要热力性能指标进行了模拟,初步探讨了负载LED功率变化对双工质发电子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实验测得双工质发电子系统膨胀机的等熵效率约为25%。基于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实验数据进行误差模型修正研究。误差修正模型2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其相对误差绝对值均不超过5%;通过对修正模型分析发现主要?损失集中在回灌水和冷凝器,应重点考虑降低回灌水温度,以及优化冷凝器换热面积。
二、Modeling research in low-medium temperature geothermal field, Tianj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deling research in low-medium temperature geothermal field, Tianjin(论文提纲范文)
(1)地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及参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新型电力系统生态下的地热发电与风光发电的优劣分析 |
2 地热发电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模式与机制 |
2.1 替代燃煤发电并对冲碳捕集、碳汇 |
2.2 替代风、光并参与电力辅助服务 |
3 地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案例研究 |
4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我国地热发电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
4.1 技术经济可行的地热发电资源量评估 |
4.2 中低品位地热发电的系统优化及设备开发 |
4.3 二氧化碳增强型地热发电系统的研究 |
4.4“地热+”多能互补及综合梯级利用模式 |
4.5 新型电力系统下地热发电全系统成本研究 |
5 结论 |
(2)碳酸盐岩热储热水力多场耦合过程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回灌研究 |
1.2.2 数值模拟方法 |
1.2.3 多场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 |
1.3 主要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1.4 社会经济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概况 |
2.2.2 区域地质构造 |
2.2.3 地热地质特征 |
第3章 碳酸盐岩热储渗流传热耦合过程 |
3.1 流热耦合数学模型 |
3.2 二维裂隙网络流热耦合数值模拟 |
3.2.1 模型建立 |
3.2.2 计算条件与求解过程 |
3.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4 开采温度影响因素讨论 |
3.3 实例研究 |
3.3.1 回灌示踪试验 |
3.3.2 模型建立 |
3.3.3 计算条件与求解过程 |
3.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5 不同回灌工况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岩热储热水力耦合过程 |
4.1 热水力耦合数学模型 |
4.2 模型建立与计算条件 |
4.3 模型求解过程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渗流场变化过程 |
4.4.2 温度场变化过程 |
4.4.3 应力场变化过程 |
4.5 回灌参数对渗透性和温度的影响讨论 |
4.5.1 回灌压力对裂隙渗透性的影响 |
4.5.2 回灌温度对裂隙渗透性的影响 |
4.5.3 回灌压力、温度对开采侧储层温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酸盐岩热储地热群井数值模拟 |
5.1 地热井模型简化 |
5.2 流热耦合数学模型 |
5.3 数值模型建立 |
5.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5.5 模型识别与验证 |
5.5.1 温度识别 |
5.5.2 水位验证 |
5.6 计算结果分析 |
5.7 地热群井开采温度影响因素讨论 |
5.7.1 地热群井效应 |
5.7.2 回灌深度对开采温度的影响 |
5.7.3 采灌井间距对开采温度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蒸发器实验研究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
1.2.1 工质研究 |
1.2.2 系统研究 |
1.2.3 主要部件研究 |
1.3 蒸发器流动沸腾强化换热研究现状 |
1.3.1 气液调控强化沸腾传热 |
1.3.2 微纳功能表面强化沸腾换热 |
1.4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系统 |
2.2.1 ORC系统 |
2.2.2 负载系统 |
2.2.3 冷热源系统 |
2.3 数据处理 |
2.4 机组运行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火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简单系统(火用)研究 |
3.2.1 发电循环系统 |
3.2.2 数学模型 |
3.2.3 简单系统(火用)效率 |
3.2.4 部件(火用)损 |
3.3 发电系统新构型 |
3.3.1 双循环系统介绍 |
3.3.2 数学模型 |
3.3.3 双循环系统(火用)效率 |
3.3.4 部件(火用)损 |
3.4 双循环系统预热器分流比分析 |
3.5 双循环系统窄点温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蒸发器分相原理及强化换热 |
4.1 引言 |
4.2 气液分相强化换热原理 |
4.3 实验系统及实验段 |
4.3.1 实验系统 |
4.3.2 实验段及主要设备 |
4.3.3 实验操作 |
4.4 数据处理 |
4.5 气液分相强化传热特性 |
4.5.1 温度特性 |
4.5.2 换热系数 |
4.6 压降特性 |
4.7 气泡动力学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蒸发器气液分相换热优化 |
5.1 引言 |
5.2 通道结构参数优化 |
5.3 结构参数对换热特性分析 |
5.3.1 角度对换热性能影响 |
5.3.2 分段数对换热性能影响 |
5.4 微纳表面强化换热 |
5.4.1 微纳表面制备 |
5.4.2 微纳表面对换热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
6.2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贞丰背斜地热水赋存特征与水热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质构造与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
1.2.2 地热流体水化学研究 |
1.2.3 地热水数值模拟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2.1 气象特征 |
2.2.2 水文特征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条件 |
2.4.1 地层岩性 |
2.4.2 地质构造 |
2.4.3 挽近期活动断层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岩组 |
2.5.2 断裂带水文地质特征 |
2.5.3 地下暗河 |
第三章 地热水热储特征与赋存区划分 |
3.1 地热水赋存区划分原则和依据 |
3.2 地热水出露概况 |
3.3 地球物理特征 |
3.3.1 地层电性特征 |
3.3.2 地球物理特征 |
3.4 热储结构及埋藏条件 |
3.4.1 热储结构 |
3.4.2 埋藏条件 |
3.5 地温场特征 |
3.6 地球化学特征 |
3.6.1 地热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 |
3.6.2 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3.6.3 热储温度计算 |
3.7 地热水赋存区划分 |
第四章 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 常量元素特征分析 |
4.3 水化学类型划分 |
4.3.1 Piper三线图分析 |
4.3.2 聚类分析 |
4.3.3 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4.4 地热水补给来源分析 |
第五章 地热水的形成与富集规律 |
5.1 地热水形成条件 |
5.2 地热水的补给和排泄 |
5.3 地热水富集规律 |
第六章 水热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
6.1 模拟软件简介 |
6.2 条件概化 |
6.2.1 边界划分 |
6.2.2 热储盖层概化 |
6.2.3 断层概化 |
6.3 参数的确定 |
6.4 模型建立 |
6.4.1 渗流场模型建立 |
6.4.2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6.5 划分网格 |
6.6 模拟分析 |
6.6.1 收敛性问题处理 |
6.6.2 参数调整 |
6.7 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政策研究 |
2.1.1 产业政策内涵 |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2.1 主要研究视角 |
2.2.2 主要研究方法 |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4 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系统理论 |
3.1.1 系统内涵 |
3.1.2 系统基本特征 |
3.1.3 系统基本规律 |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3.3 公共政策理论 |
3.3.1 外部性理论 |
3.3.2 公共产品理论 |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
3.4.3 理论框架 |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1 总体结构 |
5.1.1 模型结构 |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
5.2 子系统的构建 |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
5.3.2 模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
6.1.2 政策工具分析 |
6.1.3 政策强度分析 |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
6.3.1 美国地热政策 |
6.3.2 冰岛地热政策 |
6.3.3 日本地热政策 |
6.3.4 经验与启示 |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
6.4.1 政策工具设计 |
6.4.2 政策强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
(6)天津潘庄凸起构造区砂岩型热储层水-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岩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1.2.2 地热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进展 |
1.2.3 水-热-力学研究耦合模拟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与地热流体水-热-力学耦合理论 |
2.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
2.2 地热储层水-热-力学耦合基本理论 |
2.2.1 储层内地下水运动基本理论 |
2.2.2 储层内传热基本理论 |
2.2.3 储层水-热耦合基本理论 |
2.2.4 储层水-热-力学耦合基本理论 |
第3章 天津潘庄凸起构造区基本条件 |
3.1 自然地理概况与社会经济条件 |
3.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3.1.2 气象水文条件 |
3.1.3 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概况 |
3.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区域地质构造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区域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
3.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地下水含水系统 |
3.3.2 地下水循环条件 |
3.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4 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及热储资源量评价 |
3.4.1 区域地热地质条件 |
3.4.2 储层热物性参数 |
3.4.3 地热资源量评价 |
第4章 砂岩型热储层水-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模型基本假设 |
4.1.2 概念模型的建立 |
4.1.3 定解条件 |
4.1.4 模型参数初值 |
4.1.5 数学模型 |
4.1.6 空间与时间离散 |
4.1.7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2 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 |
4.2.1 模拟方案 |
4.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水-热耦合模型敏感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砂岩型热储层水-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1 基本假设 |
5.1.2 概念模型的建立 |
5.1.3 定解条件 |
5.1.4 模型参数 |
5.1.5 数学模型 |
5.1.6 空间与时间离散 |
5.1.7 模型识别与验证 |
5.2 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 |
5.2.1 模拟方案 |
5.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力学响应敏感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取得成果 |
致谢 |
(7)中牟凹陷地热资源成因机理及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地热资源成因机理研究的现状 |
1.2.2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应用于地热成因机理研究的现状 |
1.2.3 同位素技术应用于地热成因机理研究的现状 |
1.2.4 中牟凹陷地热资源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 |
2.1.4 水文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潜水含水层特征及其富水性 |
2.2.2 承压含水层特征及其富水性 |
2.3 本章小结 |
3 地热地质条件 |
3.1 地质构造 |
3.1.1 区域断裂特征 |
3.1.2 构造演化和构造单元划分 |
3.1.3 热源分析 |
3.2 地层岩性 |
3.2.1 古近系 |
3.2.2 新近系 |
3.2.3 第四系 |
3.3 热储层划分和三维地质模型 |
3.3.1 三维地热地质模型 |
3.3.2 第四系盖层高程等值线与层面模型 |
3.3.3 明化镇组热储层高程等值线与层面模型 |
3.3.4 馆陶组热储层高程等值线与层面模型 |
3.3.5 古近系热储层高程等值线与层面模型 |
3.3.6 地质体构建及展示 |
3.4 典型热储层描述 |
3.5 地温场特征 |
3.5.1 地温梯度特征 |
3.5.2 地温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野外调查采样与样品测试分析 |
4.2 水化学特征 |
4.2.1 水化学组分基本特征 |
4.2.2 水化学类型特征 |
4.2.3 水化学成因分析 |
4.3 同位素特征 |
4.3.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3.2 补给来源 |
4.3.3 补给高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地热资源成因机理 |
5.1 热储温度 |
5.2 循环深度 |
5.3 冷热水混合作用 |
5.4 成因分析 |
5.4.1 研究区地热形成条件分析 |
5.4.2 研究区地热成因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新见解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低冷凝温度下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和工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进展 |
1.2.1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概述 |
1.2.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方面研究 |
1.2.3 有机朗肯循环关键部件相关研究 |
1.2.4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方面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解析模型的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1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解析相关研究概况 |
2.2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解析模型的建立 |
2.2.1 热力学解析式的推导 |
2.2.2 性能影响因素及误差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冷凝温度下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研究 |
3.1 低冷凝温度的可行性分析 |
3.1.1 基于理想卡诺循环的初步分析 |
3.1.2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冷源的来源 |
3.2 变冷凝温度有机朗肯循环的数值模型 |
3.3 冷凝温度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影响分析 |
3.3.1 冷凝温度数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主要部件的影响 |
3.3.2 冷凝温度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效率的影响 |
3.3.3 温度工况对最优蒸发温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冷凝温度下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筛选 |
4.1 工质筛选的基本原则 |
4.1.1 有机工质的基本要求 |
4.2 低冷凝温度的工质筛选及性能研究 |
4.2.1 变冷凝温度下有机工质的性分析 |
4.2.2 不同冷凝温度下的工质筛选 |
4.2.3 不同工质最优工况下的性能预测 |
4.2.4 最优工质筛选 |
4.3 超低冷凝温度下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筛选研究 |
4.3.1 超低冷凝温度下工质的进一步筛选 |
4.3.2 超低冷凝温度下工质性能的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朗肯循环-液化压缩空气储能-液化天然气耦合系统优化研究 |
5.1 耦合系统介绍 |
5.1.1 耦合系统建立的背景 |
5.1.2 ORC+LAES+LNG耦合系统 |
5.2 耦合系统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 耦合系统性能优化分析 |
5.3.1 耦合系统三个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3.2 耦合系统性能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有机朗肯循环工质与中低温地热流体匹配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有机朗肯循环(ORC)研究现状 |
1.2.1 循环构建 |
1.2.2 工质筛选 |
1.2.3 参数优化和评价指标 |
1.2.4 动态特性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压ORC工质与热源的匹配特性 |
2.1 单压ORC模型 |
2.1.1 热力学 |
2.1.2 换热 |
2.1.3 经济性 |
2.2 参数优化 |
2.3 工质筛选 |
2.4 回注温度对单压ORC工质与热源匹配特性的影响 |
2.5 地热井深度对系统热经济性能的影响 |
2.5.1 系统输出功和泵耗功 |
2.5.2 单位功率换热面积 |
2.5.3 平准化电力成本 |
2.5.4 动态投资回收期 |
2.6 蒸发器夹点温差优选 |
2.6.1 蒸发温度的优化 |
2.6.2 系统净输出功 |
2.6.3 单位净功换热面积 |
2.6.4 平准化电力成本 |
2.6.5 动态投资回收期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压ORC工质与热源的匹配特性 |
3.1 热力学模型 |
3.1.1 双压ORC系统 |
3.1.2 回热双压ORC系统 |
3.2 参数优化 |
3.3 回注温度对双压ORC热力性能的影响 |
3.3.1 高压、低压蒸发温度的优化 |
3.3.2 地热?利用效率 |
3.3.3 蒸发过程?效率 |
3.3.4 循环?效率 |
3.3.5 全厂?效率 |
3.4 内回热对双压ORC热力性能的影响 |
3.5 双压ORC与单压ORC热力性能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热源ORC非设计工况仿真和热力性能分析 |
4.1 动态仿真数学模型 |
4.1.1 换热器 |
4.1.2 透平 |
4.1.3 工质泵 |
4.2 模型验证和参数优化 |
4.3 地热源衰减下ORC系统的运行特性 |
4.4 变冷源条件下ORC系统的运行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闪蒸-双工质地热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参数匹配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热发电发展现状 |
1.2.2 理论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实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热发电适宜性研究 |
2.1 地热发电理论分析 |
2.1.1 热力学理论基础 |
2.1.2 最大可用功 |
2.2 地热发电系统模型 |
2.2.1 单级和两级闪蒸发电系统建模 |
2.2.2 双工质地热发电系统建模 |
2.2.3 闪蒸—双工质联合地热发电系统建模 |
2.3 优化方法 |
2.4 热力学性能分析 |
2.4.1 单级闪蒸发电系统 |
2.4.2 两级闪蒸发电系统 |
2.4.3 双工质发电系统 |
2.4.4 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 |
2.4.5 四种发电系统对比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闪蒸-双工质和两级闪蒸发电系统经济性 |
3.1 经济性分析流程 |
3.2 经济模型 |
3.2.1 成本估算模型 |
3.2.2 ?经济分析法 |
3.2.3 投资回收成本电价 |
3.3 经济评价方法 |
3.4 ?经济性和敏感性分析 |
3.4.1 ?经济性分析 |
3.4.2 电站敏感性分析 |
3.5 电站经济性对比 |
3.6 小结 |
第四章 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稳定性及参数耦合关系 |
4.1 热源温度对性能指标的影响 |
4.2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稳定性分析 |
4.3 闪蒸-双工质发电系统多目标优化 |
4.3.1 优化变量及初始参数 |
4.3.2 系统运行参数影响分析 |
4.3.3 帕累托最优解 |
4.4 关键参数耦合关系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实验分析 |
5.1 实验设计及步骤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原理及组成 |
5.1.3 实验步骤 |
5.2 实验设备 |
5.2.1 购买厂家设备 |
5.2.2 定制设备 |
5.2.3 数据采集仪器仪表 |
5.3 实验数据处理 |
5.4 实验数据讨论 |
5.4.1 工质流量对运行参数稳定性的影响 |
5.4.2 性能参数分析 |
5.4.3 实验系统性能不确定度分析 |
5.4.4 负载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静态测试数据的模型修正研究 |
6.1 模型修正的流程 |
6.2 修正模型建立 |
6.3 模型修正研究 |
6.3.1 模型初始参数修正 |
6.3.2 性能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闪蒸发电系统及各部件热力学模型 |
附录 B 双工质发电系统及各部件热力学模型 |
附录 C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及各部件热力学模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Modeling research in low-medium temperature geothermal field, Tianjin(论文参考文献)
- [1]地热发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及参与模式[J]. 王永真,韩恺,赵军,王剑晓,龚宇烈,范翼帆. 华电技术, 2021(11)
- [2]碳酸盐岩热储热水力多场耦合过程与数值模拟[D]. 王炎.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蒸发器实验研究和优化[D]. 刘广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4]贞丰背斜地热水赋存特征与水热运移规律研究[D]. 褚双燕. 贵州大学, 2020(04)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天津潘庄凸起构造区砂岩型热储层水-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 陈明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牟凹陷地热资源成因机理及其特征研究[D]. 罗梅. 郑州大学, 2020(02)
- [8]低冷凝温度下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和工质筛选[D]. 胡立凯. 天津大学, 2019(01)
- [9]有机朗肯循环工质与中低温地热流体匹配特性的研究[D]. 孙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闪蒸-双工质地热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参数匹配和实验研究[D]. 骆超.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