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总结血液净化中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以及消毒隔离管理措施和实施效果,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管理的对照组以及强化安全、消毒隔离管理的观察组,各50例。对比2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明确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安全、消毒隔离管理可以提高血液净化中心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安全性,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消毒隔离管理不良事件满意度
为了救治终末期肾病患者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基于血液透析技术的完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但是,由于血液透析的特殊性,血透期间易受患者、医护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直接影响透析效果。为了确保患者血透治疗效果,需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提高患者血透效果、安全性。相关资料指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较多,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安全[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透患者为例,总结潜在安全隐患,提出护理管理方案和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5月,均为血透患者,总计100例。纳入标准:(1)参与患者对方案知情同意;(2)伦理委员会批准;(3)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2)无法接受长期血透患者。进行对照组、观察组随机分组,组间例数相同。对照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20-70岁间,均值(47.30±5.20)岁;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各15例,中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患者各10例。观察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区间23-69岁间,均值(47.65±5.15)岁;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1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16例,中毒性心肌炎患者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9例。科室护理人员情况:护理人员10名,均为女性,是主管护师,年龄区间22-48岁,均值(36.50±3.50)岁。2组血透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一般管理。
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强化安全、消毒隔离管理。(1)护理安全管理。环境方面,做好医疗设施防护以及定期检修、保养工作,安全使用化学试剂,戴口罩、穿防护服,做好地面清洁工作,强化透析设备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方面,落实透析室安全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消毒隔离制度等相关制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工作,观察透析机参数变化情况,查看上机患者姓名等资料情况,落实查对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安全管理方面,落实弹性排班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措施,评估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相应指导,做好患者安全监督。患者管理方面,严格执行透析室规章制度,设置专用透析机、隔离治疗室预防交叉感染。观察患者个人体征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并汇报。工作人员管理方面,重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包括护理能力、护理沟通技巧、安全防范意识、科室管理制度、设备使用技巧等,以提高工作人员护理技能[2]。(2)消毒隔离管理。安排专人定期进行血液净化中心病室消毒杀菌工作,紫外线消毒每次60min,2次/d。重视工作台、桌椅、空气等细菌检测工作,提高消毒隔离管理力度。安排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若患者有乙肝情况需进行隔离处理,预防交叉感染。清洗、消毒后器械置于特定位置,医疗中产生的垃圾安排专人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环境污染[3]。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完成血透患者观察指标计算。血透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以%形式展开以及X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以形式展开以及t检验。P<0.05情况下,说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血透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X2=4.8913,P=0.0269。
表1血透患者组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3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血透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55±2.30)分,对照组血透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8.65±3.05)分。组间护理质量评分经统计学计算,t=9.0701,P=0.0000。
3讨论
相关资料指出,血透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集中在几个方面:(1)患者方面。血透患者病情严重,心理负性情绪明显,影响治疗配合度和效果,以老年患者表现更为明显,和患者器官衰退有关。另外,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在长期透析治疗下易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感染,影响治疗效果。(2)医护人员方面。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足,加上规章制度未严格执行,导致穿刺失败等情况。工作人员检查工作执行不到位,导致透析液温度、电导度等指标出现错误,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另外,未进行传染性病患者隔离治疗,从而发生交叉性感染。(3)环境方面。血透相关设备需定期保养、维护,由于设备疏于管理从而发生故障,影响透析效果[4]。所以,为了保证血透患者安全性,需在明确潜在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加强血透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钟素兰,黎池宋,钟淑燕等人研究指出,风险管理引入血透护理中可以降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透析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5]。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血透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为96%vs80%、护理质量评分对比为(93.55±2.30)分vs(88.65±3.05)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为2%vs14%,P<0.05。由此说明,在明确血透患者安全隐患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安全性、血透效果。和林小月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护理差错率、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6]。
综上所述,血透中心安全隐患较多,为了保证患者安全、血透效果,需重视和强化安全隐患防范、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何玉东.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措施[J].心理医生,2016,22(6):158-159.
[2]郝增华,张瑞瑞.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4):568-568.
[3]李婵,闫丽媛.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处理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3):486-487,488.
[4]韩静.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处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32):334-334.
[5]钟素兰,黎池宋,钟淑燕等.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1):2992-2994.
[6]林小月.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饮食保健,2016,3(9):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