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关节,股骨颈,股骨,假体,抗性,转子。
生物型论文文献综述
华文[1](2019)在《生物型叶面肥的作用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型叶面肥是近几年比较“火”的一款肥料,作用效果好,作物吸收快,有解磷解钾的特点。那么,什么是生物型叶面肥?生物型叶面肥的作用及特点又有哪些?生物型叶面肥主要分为氨基酸叶面肥和核苷酸叶面肥两种,其中氨基酸叶面肥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生(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11-27)
广清青,石磊[2](2019)在《生物型和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生物型和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 <0. 01); 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骨水泥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感染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优于生物型,但同时也会将下肢深静脉栓塞、骨水泥危象发生率提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杨光[3](2019)在《草地贪夜蛾生物型遗传背景首次揭示预示对相关传统农药抗性风险很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表明,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农药目前不宜用于入侵中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而生测结果也证实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较高的抗性。10月21日,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生态基因组学中心与(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张平方,王鑫,马蒲阳,张辉,何杨[4](2019)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49例采用骨水泥假体置换术(骨水泥组)、另外49例采用生物型假体置换术(生物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功能评分、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DM)变化。结果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骨髓泥组的术后引流量低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个月,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骨髓泥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股骨假体周围Gruen 7个分区BDM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本组术后1周比较,骨髓泥组和生物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Gruen分区第1区、第6区、第7区的BDM值均显着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与骨水泥假体相近,但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稍慢,术后患者假体周围存在一定的骨密度丢失,这可能导致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曦[5](2019)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下地负重训练的疗效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下地负重训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4例因骨质疏松行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3周下地负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d即下地负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假体不稳定发生率、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股骨柄下沉、假体远端骨皮质增厚、点接合、大转子处骨溶解等假体不稳定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随时间升高的趋势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随时间均呈降低的趋势(P<0.05),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下地负重训练不会影响假体稳定性,安全性较高,且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21期)
瞿剑[6](2019)在《入侵我国草地贪夜蛾生物型遗传背景和抗药性特征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瞿剑)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生态基因组学中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院士团队,联合英国兰开斯特大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等,首度发布了高质量草地贪夜蛾基因组序列,从基因组层面揭示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群体的(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0-25)
杨学方[7](2019)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患肢活动功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30例采用骨水泥假体置换术(骨水泥组)、另外30例采用生物型假体置换术(生物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功能评分、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结果骨水泥组和生物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骨水泥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高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骨水泥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与生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MA值、α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24h,骨水泥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高于生物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骨水泥组的血栓弹力图参数MA值、α角均低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与骨水泥假体置换术差异不大,但是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高凝血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爽,刘静,陈煜[8](2019)在《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肝是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类型多样,其原理各不相同,适应证也各有差别,同时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结合每一种人工肝的原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介绍了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并对其疗效进行重点讨论;探讨了如何根据肝衰竭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用恰当的人工肝治疗模式,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黄绍明[9](2019)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对照组采用生物型假体,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康复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选择骨水泥型假体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早期功能康复,且安全性高,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王皓,涂峰,徐礼森,宋建治,赵文斌[10](2019)在《混合型与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混合型与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在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AV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疯年1月在本院因AVN初次行生物型或混合型THA的患者123例。其中60例行生物型假体THA,63例行混合型假体THA。记录术后的具体的并发症,采用Harris及WOMAC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同时对通过X线术后假体松动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无失访及死亡患者。其中混合型组随访时间为12~84个月,平均48个月;生物型组随访时间为12~90个月,平均52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型THA和生物型THA在治疗晚期AVN方面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生物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生物型和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 <0. 01); 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骨水泥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感染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优于生物型,但同时也会将下肢深静脉栓塞、骨水泥危象发生率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型论文参考文献
[1].华文.生物型叶面肥的作用及特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2].广清青,石磊.生物型和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3].杨光.草地贪夜蛾生物型遗传背景首次揭示预示对相关传统农药抗性风险很高[J].农药市场信息.2019
[4].张平方,王鑫,马蒲阳,张辉,何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
[5].刘曦.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下地负重训练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西医学.2019
[6].瞿剑.入侵我国草地贪夜蛾生物型遗传背景和抗药性特征发布[N].科技日报.2019
[7].杨学方.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患肢活动功能影响[J].四川医学.2019
[8].李爽,刘静,陈煜.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9].黄绍明.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10].王皓,涂峰,徐礼森,宋建治,赵文斌.混合型与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疗效对比[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