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点论文_张牧,易朝辉,杨红梅,宋新强,代二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靶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缺血性,受体,激酶,脑卒中,免疫调节,靶向。

分子靶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牧,易朝辉,杨红梅,宋新强,代二琴[1](2019)在《丹参活性成分靶点分子网络的生物信息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方法:从PubChem数据库中搜索丹参靶标蛋白,从NCBI数据库中搜索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利用IPA比较、分析搜索结果,预测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交互作用分子网络。结果: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靶标蛋白主要有FASN、 PAFAH1B2、PLA2G7、PAFAH1B3和IL-1β,这些蛋白主要涉及LXR/RXR活化、动脉粥样硬化、肝纤维化/肝星形细胞活化、急性反应期信号、FXR/RXR活化等信号传导通路;交互作用分子网络主要涉及细胞运动、免疫细胞运输、血液系统发育,参与DNA的复制、重组和修复等。结论:预测了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几个蛋白质靶点以及参与的信号途径;整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小分子化学成分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梁萍,蒙兰青,黄清,欧阳扬,林军[2](2019)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缺血发生后神经血管单元内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单独针对神经元而忽略脑缺血损伤后各种神经细胞相互作用的治疗方案可能较为片面。目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主要治疗策略是神经元保护,尚不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如何全面保护神经血管单元、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仍是临床上的重点难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的靶点作一综述,为开发出新的神经血管单元多靶点保护药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卫京,詹世平,王景昌[3](2019)在《靶点结构对分子对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蛋白质晶体结构得到解析。这给利用分子对接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大量靶点。对于同一靶点,不同研究人员测出的结构不同。在分子对接中,半柔性对接在药物筛选中应用广泛。因此,利用半柔性对接研究了靶点分子结构对分子对接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同一配体与不同结构靶点之间的对接能是不同的。靶点与不同配体之间对接能大小顺序是相同的。这一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靶点,分子对接能够较好地筛选出有效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9期)

王雨辰,陈越,季鸣,薛妮娜,陈晓光[4](2019)在《STAT3靶点抑制剂Bt354抗前列腺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些肿瘤组织中,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处于异常激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抑制STAT3信号通路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方法。在体外, STAT3靶点抑制剂Bt354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在体内, Bt354还抑制了DU145异种移植小鼠的肿瘤生长,而不影响体重。在Bt354给药组中, 10、20和40 mg·kg~(-1)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8.8%、62.7%和73.5%。另外, Bt354给药组均可见DU145移植瘤组织中Ki 67阳性细胞的数量显着降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Bt354可能是一种对STAT3激活的前列腺癌细胞有效的抗癌剂。此外, Bt354抑制了STAT3的核转位,从而诱导了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动物实验中对动物的处理均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标准操作规程。(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柴海生,沈婷婷,刘岩红,殷荣坤,吴志勤[5](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脂叁味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祛脂叁味方(虎杖、山楂、决明子)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TCM-MESH数据结合文献挖掘方法筛选祛脂叁味方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疾病靶点。进而对得到的靶点通过metascape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并筛选核心靶点,运用R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祛脂叁味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靶点及作用机制。结果:祛脂叁味方含有33个活性成分,对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6个靶点。对靶点蛋白PPI网络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祛脂叁味方作用的核心靶点涉及Bcl2,HIF1A,RELA,ESR1,与靶点相关的通路主要涉及涉及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Hepatitis B,TNF signaling thway,apoptosis等。因此,我们预测祛脂叁味方可能通过干预肝脏炎症、脂代谢、凋亡等过程发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祛脂叁味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祛脂叁味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201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0)

李绍龙[6](2019)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研究发现NSCLC与多种致癌突变密切相关,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和ROS1染色体易位等,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和针对不同驱动基因的分子靶向抑制剂发展,肺癌治疗的前景已从对于组织学亚型的治疗转变为分子亚型的治疗。在本文中,我们对当前肺癌分子靶向疗法做一综述。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9期)

樊启猛,杨岩涛,肖美凤,刘文龙,周晋[7](2019)在《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补阳还五汤成分与缺血性脑卒中靶点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补阳还五汤成分与缺血性脑卒中靶点的相互作用,探索补阳还五汤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主要作用靶点。方法选取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的人体46个关键蛋白靶标,从数据库中筛选204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所获得的活性分子与关键靶点对接,得到TotalScore,同时建立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模型,再运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分析各靶点与所有靶点总体行为的相似性。结果通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小分子,其中有22个成分与40个或以上蛋白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虚拟筛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靶点,其中22个蛋白靶点与80个或以上成分有较好的相互作用。结论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可用来寻找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成分及主要靶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7期)

刘烈,袁梦,史健[8](2019)在《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晚期肿瘤患者,通过阻断T细胞免疫检查点PD-1或CTLA-4受体,已获得了巨大的临床获益,显着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然而,在未经选择的人群中,总体有效率仍不足20%,因此需要探索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及治疗模式。基于小分子的免疫治疗方法,在药代动力学和药物实用性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在早期研究中显示出了一定潜力。本文将对肿瘤小分子免疫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更加精准的免疫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文雪[9](2019)在《分子伴侣GRP78/BiP在癌症治疗靶点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GRP78在化学抗性发展中的作用刚刚出现。大量研究显示GRP78基因组在几种常规治疗难以治愈的癌症中过且广泛表达。因此,GRP78不仅可以成为预测癌症化学治疗反应良好性生物标志物,而且也是选择性化疗的治疗靶标。本文主要讨论了GRP78作为生物标志物和癌症治疗靶点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1期)

杨兰馨,肖元芬,杨玉容,张素君,涂剑[10](2019)在《肝X受体——肝纤维化治疗新的分子靶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 LXR)具有典型的核受体结构,包含LXRα(NR1H3)和LXRβ(NR1H2)两种同源亚型。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转录因子,LXRα可诱导参与胆固醇逆转运、肝糖原代谢以及脂肪酸合成的基因表达,且能抑制一系列炎症反应。LXR特别是LXRα不仅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异常低表达,而且在病毒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形成的肝纤维化疾病中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提示LXRα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本文就LXR在肝纤维化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展开综述。(本文来源于《生命的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分子靶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脑缺血发生后神经血管单元内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单独针对神经元而忽略脑缺血损伤后各种神经细胞相互作用的治疗方案可能较为片面。目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主要治疗策略是神经元保护,尚不能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如何全面保护神经血管单元、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仍是临床上的重点难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的靶点作一综述,为开发出新的神经血管单元多靶点保护药物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靶点论文参考文献

[1].张牧,易朝辉,杨红梅,宋新强,代二琴.丹参活性成分靶点分子网络的生物信息学预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梁萍,蒙兰青,黄清,欧阳扬,林军.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

[3].王卫京,詹世平,王景昌.靶点结构对分子对接的影响[J].化工设计通讯.2019

[4].王雨辰,陈越,季鸣,薛妮娜,陈晓光.STAT3靶点抑制剂Bt354抗前列腺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J].药学学报.2019

[5].柴海生,沈婷婷,刘岩红,殷荣坤,吴志勤.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祛脂叁味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C].第二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201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6].李绍龙.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点[J].海峡药学.2019

[7].樊启猛,杨岩涛,肖美凤,刘文龙,周晋.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补阳还五汤成分与缺血性脑卒中靶点的相互作用研究[J].中草药.2019

[8].刘烈,袁梦,史健.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9

[9].文雪.分子伴侣GRP78/BiP在癌症治疗靶点中的研究进展[J].科技视界.2019

[10].杨兰馨,肖元芬,杨玉容,张素君,涂剑.肝X受体——肝纤维化治疗新的分子靶点[J].生命的化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巨噬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及相关分子基因突变外显子18-21突变示意图参与心肌肥厚的关键信号传导通路(改绘...干扰对氧化应激条件下雌马酚...肿瘤转移过程融合蛋白靶向诱导肿瘤细胞...

标签:;  ;  ;  ;  ;  ;  ;  

分子靶点论文_张牧,易朝辉,杨红梅,宋新强,代二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