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观念论文-付乔

修辞观念论文-付乔

导读:本文包含了修辞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孟子,修辞,养气,知言

修辞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付乔[1](2015)在《孟子修辞观念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的修辞观念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养气"说和修辞风格论、"知言"说和修辞评议、"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的原则等。显然,孟子的修辞观念一方面受到了孔子修辞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深受战国策士游说之风的影响,具有时代的特征。这在修辞学史上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代表了继孔子之后儒家修辞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井海明,谭好哲[2](2014)在《修辞观念研究的新视角、新突破——评谭善明等新着《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辞与人类的话语行为、生存实践密不可分,其研究在西方和东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传统上人们多是从技巧和手段的角度较为狭隘地理解分析修辞与语言的关系,而未能从人类的话语建构和生存实践层面对修辞的人类学本体属性进行思考,直到19世纪以后,以尼采等人为代表,西方学者的修辞研究才开始越出语言应用层面而提升至哲学和人类学本体论的高度,受西方现代学者的启发和影响,中国新时期以来一改过去主要由语言学家研究修辞问题的传统学术格局,(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3](2013)在《《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历了长期的压抑之后,修辞学突然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在20世纪的文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中大显身手,聊城大学文学院谭善明博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旨在揭示这种修辞观念的美学特质。(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谭善明[4](2013)在《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是西方20世纪修辞观念的重要线索。修辞的审美过程,以"陌生化"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感官,从形式上为新观念开辟道路;意识形态过程则表现为话语权力的争夺,是以"新的"认知观念取代"旧的"认知观念。尼采以来的思想家们通过揭示话语修辞中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过程而肯定世界的生成性和流动性,即强调我们在话语生成的游戏中不断地破坏与不断地建设属于自己的世界,在永恒轮回中走向彻底的"无",这种"无"又反过来使有限的生命本身得到照亮。通过对宇宙论的"无"的强调以保障生存论的"有"、通过对固化观念的批判回到原初的真理,从而使生命保持新鲜的审美冲动,这是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在当下的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3年07期)

杨向荣,杨博[5](2013)在《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张力——评谭善明《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的西方美学史,审美与意识形态一直是一个学术热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研究都是将意识形态和审美艰涩化,甚至置于形而上的哲学话语中加以探讨,往往让人望而却步。如何将意识形态和审美从形而上的哲学话语层面(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3年04期)

谭善明[6](2012)在《论耶鲁学派文学修辞观念的理论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辞问题是耶鲁学派关注的首要问题,他们一方面对文学进行盛况空前的修辞批评,另一方面又对修辞自身进行质疑和批判,实现修辞秩序的重建,从而实现对文学中形而上学话语的全面清理。这样一种现代性的文学修辞观念不是空穴来风,而是20世纪西方哲学、文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新批评、德里达和尼采。(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谭善明[7](2011)在《以修辞破解修辞——尼采修辞观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尼采用修辞学观念批判柏拉图的辩证法,同时也在语言中用修辞的形式取代严密的逻辑论证。尼采运用了"双重修辞":他一方面要不断地破坏,另一方面又要用创造和重新评价的修辞加以伪装,于是他给自己带上了"面具"。"面具"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虚无,这是作为修辞学家的尼采的话语策略,他要用生成的修辞游戏破解意识形态中修辞的诡计。(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谭善明[8](2009)在《转义修辞:一种现代性修辞观念的兴起及它的理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历了长期的压抑之后,修辞学突然成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在20世纪的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大显身手。它通过在话语中的建构和解构作用,以一种审美的冲动不断打破、翻新主观性的"真理",这正得益于转义修辞观念的确立。尼采的思想和由索绪尔开始的现代语言学转向共同促进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转义修辞观念于是大行其道,它从审美和认知两个层面促进了当代文化的现代性转变。(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09年05期)

洪丽娣[9](1998)在《论郑玄《毛诗笺》中的修辞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论郑玄《毛诗笺》中的修辞观念洪丽娣郑玄是汉代一位着名的经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一生以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为职志,遍注群经,参今酌古,成果斐然。郑玄的着述主要是笺注。郑玄笺注古书,很注意文献语言的表达,抉隐探微,随文而发,或明举,或暗示,可见他对...(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赵家新[10](1996)在《现代修辞观念的嬗变和修辞学体系的建立──兼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修辞观念和体系建构的历史.在世纪之交的学术转型期,回顾修辞学的发展,并对王希杰先生的新着《修辞学通论》作出科学评价,是修辞学发展和进一步繁荣的需要。本文简述了现代修辞学观念和修辞学体系的源流及发展演变,提出“回归与超越”是现代修辞学跨世纪的选择,并在这个背景下,论述了《修辞学通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多学科价值。(本文来源于《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4期)

修辞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修辞与人类的话语行为、生存实践密不可分,其研究在西方和东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传统上人们多是从技巧和手段的角度较为狭隘地理解分析修辞与语言的关系,而未能从人类的话语建构和生存实践层面对修辞的人类学本体属性进行思考,直到19世纪以后,以尼采等人为代表,西方学者的修辞研究才开始越出语言应用层面而提升至哲学和人类学本体论的高度,受西方现代学者的启发和影响,中国新时期以来一改过去主要由语言学家研究修辞问题的传统学术格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修辞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付乔.孟子修辞观念论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井海明,谭好哲.修辞观念研究的新视角、新突破——评谭善明等新着《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J].山东社会科学.2014

[3]..《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评介[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谭善明.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J].东岳论丛.2013

[5].杨向荣,杨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张力——评谭善明《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6].谭善明.论耶鲁学派文学修辞观念的理论来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谭善明.以修辞破解修辞——尼采修辞观念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8].谭善明.转义修辞:一种现代性修辞观念的兴起及它的理论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9

[9].洪丽娣.论郑玄《毛诗笺》中的修辞观念[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

[10].赵家新.现代修辞观念的嬗变和修辞学体系的建立──兼评王希杰《修辞学通论》[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标签:;  ;  ;  ;  

修辞观念论文-付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