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红外异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常,功率,松原,盐湖,小波,皮山,芦山。
热红外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虎,武鼎,郭帮杰[1](2019)在《基于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尕斯库勒盐湖温度异常信息提取及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红外遥感在盐湖地质环境分析和资源评价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以青海省尕斯库勒盐湖为研究区,基于热红外遥感数据开展了盐湖表面水体温度异常信息提取,在靠近干盐滩的盐湖东部水域识别出了一条低温环状异常带,分析了该低温环状异常带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沿低温环状异常带中心线的盐湖深部可能存在一条隐伏断裂的新认识,为热红外遥感识别盐湖水域隐伏断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铀矿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张治广,张元生,王在华[2](2019)在《2015年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皮山Ms6.5级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区域时空演化特征为2015年6月21日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开始出现小幅度亮温功率谱增强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月31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5年8月28日后基本恢复正常。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发生在异常持续增强的过程中,震中位于异常区域边缘的西昆仑断裂带。震中区域相对功率谱时序曲线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相对功率谱幅值增大的过程中。(本文来源于《高原地震》期刊2019年S1期)
张璇,田洁,田秀丰[3](2019)在《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6.2级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0月17日15时14分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发生MS6.2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32.8°N,91.9°E),震源深度为9 km。该次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震中处在杂多断裂带附近。本文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G热红外亮温产品为数据源,采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对杂多6.2级地震前后热红外异常进行全时空全频段扫描,意在提取和分析热异常随时间推移的演化特征,期望各类特征可为日常震情跟踪工作提供震例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张治广,张丽峰[4](2019)在《2015年7月3日皮山M_S6.5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地震前兆观测研究,并对地震预测进行探索。自前苏联科学家Gorny等人(1988)发现1984年加兹利地震震前卫星热红外辐射值异常后,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地震学界和遥感学界共同关心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来探测地震热前兆的有效性毋庸(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张志宏,李梦莹,钱蕊,黄明威,张丽[5](2019)在《松原地区地震前热红外亮温异常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以来松原地区先后发生了两次较大地震,分别为2017年7月23日4.9级地震和2018年7月23日5.7级地震。两次地震发生在松辽断陷盆地中央沉降带内,位于北东向松原(扶余)—肇东断裂带和北西向第二松花江断裂带交汇部位。震中区断(坳)陷盆地基底之上的中生代沉积层厚约4 000 m。上部第四系沉积层在震中区厚度约80 m。深部地质构造单元位于松辽平原上地幔隆起区NNE向中央隆起带的东部斜坡带上。(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T.Xie,W.Y.Ma,张志宏[6](2019)在《2013年4月20日芦山(中国)M_S7.0地震可能的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4月20日在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M_S7.0地震,造成196人死亡,23人失踪,12 000多人受伤。为了分析芦山地震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搜集了区域(25°N~35°N,98°E~108°E)范围内,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时间段内,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观测的地表亮温资料。使用在时域和频域分辨率都很好的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分析相对功率谱亮温数据,得到了分析区域内亮温相对功率谱的时空演化过程。结果显示,相对小波功率谱异常出现在2013年1月24日到4月19日。异常首次出现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区域,然后逐渐朝着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方向扩展;从3月1日开始沿鲜水河断裂带也开始出现异常;最终,异常聚集在龙门山断裂和鲜水河断裂的交会区域。随着异常的出现,异常区域和相对小波功率谱振幅逐渐增大,在3月下旬异常区域和异常振幅达到最大。随着地震的临近,异常振幅和空间区域逐渐减小,最终地震发生在异常区域的东南边缘。芦山地震是在此期间异常区域仅有的显着地质事件,因此认为,热红外相对小波功率谱的异常变化可能与芦山地震是有关联的。(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译丛》期刊2019年04期)
王莹,张元生,魏从信[7](2019)在《云南几次中强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位于多个地块交界处,构造活动活跃且地震活动频发。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应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傅氏功率谱的时频相对功率谱方法(T-F RPS),提取并分析了云南省2008年至今发生的5.5级以上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且对比分析了特征周期、特征幅值、异常形态、异常演化过程等参数。结果表明:(1)该系列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易于用时频相对功率谱方法(T-F RPS)提取识别,且异常特征具有"出现-扩大-减小-消失"的规律;(2)异常特征周期和持续时间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3)异常沿着断层延展,震中位于异常边缘一侧或者异常区域交汇地带,发震时刻多位于相对功率谱幅值下降阶段;(4)震级与相对功率谱峰值有一定的相关性,震级高,峰值也较高;(5)地震类型与异常面积有一定的相关性,双震型地震异常面积较大。此外,讨论了地震热红外异常与构造活动、气候状况、天气情况和季节等因素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姚休义,滕云田,解滔[8](2019)在《2018年5月28日松原M_S5.7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6年5月29日—2018年5月28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 (FY-2G)的连续亮温观测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法分析了2018年5月28日松原MS5.7地震前震中附近(119°E—134°E,40°N—50°N)热红外亮温相对小波能谱的时空演化。结果显示:自2018年2月起,热红外亮温相对小波能谱首先在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前郭部分出现高值异常;随后异常范围沿第二松花江断裂前郭部分和扶余—肇东断裂扩展,至2018年3月异常范围及幅值达到峰值;而后异常空间分布逐渐向震中附近收缩成一条NE走向的沿扶余—肇东断裂分布的窄带状区域,异常幅值逐渐降低;最终于4月中旬异常在该区域内消失,其后约40天发生松原MS5.7地震,震中位于异常区域的边缘。此外,本文还分析了2013年以来研究区域内热红外亮温相对小波能谱高值异常与所发生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在7组异常中有4组异常出现后有地震发生,且此4次地震为该时段内研究区内所发生的所有浅源地震。(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莹[9](2019)在《应用热红外遥感资料研究地震热异常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相当黑体温度(TBB)数据,基于小波变换和傅氏相对功率谱的相对功率谱方法(T-F RPS),提取数据覆盖区域2007年—2018年的95次地震的热红外异常信息(大陆6级以上和海域7级以上)。选取特征周期、异常幅值、异常形态、异常演化特征等参数,总结分析大量震例异常特征信息和活动地块边界的热红外异常特征,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与结论:(1)应用小波变换和傅氏相对功率谱方法能有效提取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研究区内95次地震中,90次地震都有较明显的热红外异常现象(约95%),仅5次地震无明显异常现象,其中有一次发生在大陆,4次发生在海域。(2)地震的热红外异常展布形态具有相似性:沿着断裂带分布的条带状异常或分布在断裂带一侧的片状异常。迁移发展过程中,异常高值区表现出与整体异常相似的形状,分布于断裂带处。发生在盆地周缘的地震,其热红外异常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分布在盆地一侧,有明显的“盆地效应”。海域地震热红外异常往往分布在陆地一侧,震中位于一侧边缘,其中,日本地区地震异常展布形态与日本陆地区域形态一致。(3)异常演化过程整体表现为“异常出现—迁移增大—减弱—消失”的过程,部分震例中反复出现此演化过程。异常减弱阶段呈现出迅速减弱消失的变化。地震异常持续时间多为30天以上,部分地震异常面积与幅值越大,其异常持续时间更长。相对功率谱异常幅值集中在6倍以上。(4)分析活动地块边界热红外异常特征为:青藏地块和天山地块南侧边界出现沿着边界带分布的条带状异常,异常高值中心往往位于边界带;巴彦喀拉和华南地块交界的断裂带处的异常在迁移变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在地块内部;滇缅地块西侧边界带热红外异常分布在滇西地块内部或者边界带一侧。论文对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研究中,发现地震发生前后会有明显地震热红外异常现象,异常往往有沿着断裂带迁移展布,相对功率谱幅值均是正常值的6倍以上,异常持续时间30天以上等规律性特征。结合异常分布形态、异常变化与震中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边界带内强震多发的特点,能够用于预测预报地震发震地点。发震时刻位于相对功率谱幅值峰值前后2个月左右,发震时间与相对幅值变化过程的关系对时间预测指标具有较高信度。热红外异常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构造活动,尤其是发生大地震的活动地块边界,在地震发生前具有显着的热异常出现。但异常面积,异常幅值等与震级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期刊2019-04-01)
惠少兴,魏从信,金昭娣[10](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缘2次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静止气象卫星FY-2G的TBB产品为基础数据,针对2017年9月30日四川青川5.4级和2017年10月31日甘肃临潭4.3级地震前后出现在震中区附近的显着热红外异常,运用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法进行异常提取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青川地震热红外异常范围主要分布在震中东南区域,震前4个月左右出现功率谱增强现象,持续2个月左右。临潭地震热红外异常范围主要分布在震中的西南方向,震前20 d左右出现异常增强现象,随时间推移,异常范围逐渐向西南扩大,震前14 d异常开始收缩并减弱,异常持续30 d左右。通过对比2次震例,发现热异常特征有许多共同点,其中相同的特征周期可为中强地震前兆特征的归纳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热红外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相对功率谱方法对风云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进行处理,发现皮山Ms6.5级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前兆异常。异常区域时空演化特征为2015年6月21日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开始出现小幅度亮温功率谱增强现象,随后幅值和面积逐渐增大,持续至7月31日异常面积和幅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弱,2015年8月28日后基本恢复正常。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发生在异常持续增强的过程中,震中位于异常区域边缘的西昆仑断裂带。震中区域相对功率谱时序曲线与异常区域时间演化过程类似,地震发生在相对功率谱幅值增大的过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红外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虎,武鼎,郭帮杰.基于热红外遥感数据的尕斯库勒盐湖温度异常信息提取及成因探讨[J].铀矿地质.2019
[2].张治广,张元生,王在华.2015年7月3日皮山Ms6.5级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J].高原地震.2019
[3].张璇,田洁,田秀丰.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6.2级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张治广,张丽峰.2015年7月3日皮山M_S6.5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19
[5].张志宏,李梦莹,钱蕊,黄明威,张丽.松原地区地震前热红外亮温异常特征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6].T.Xie,W.Y.Ma,张志宏.2013年4月20日芦山(中国)M_S7.0地震可能的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J].世界地震译丛.2019
[7].王莹,张元生,魏从信.云南几次中强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对比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8].姚休义,滕云田,解滔.2018年5月28日松原M_S5.7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J].地震学报.2019
[9].王莹.应用热红外遥感资料研究地震热异常变化[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9
[10].惠少兴,魏从信,金昭娣.青藏高原东北缘2次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